第二十二节
吴明向重承诺,口碑甚好,听他如此一说,诸葛飞吐了口气道:“如此甚好,就请侯爷静候佳音吧。”
吴明有些犹豫,想了想又道:“先锋之军,固然极其精锐,可敌人负隅之下,难免不保诸多伤亡,于将军,你可得有心理准备。”
于照彬淡淡一笑,道:“吴侯放心,末将长年呆在广阳,自认对水战还有几分心得。只要行雷霆之实,水军占据先手,不说击溃敌方,压制对方还是能做到的。”
吴明拍掌笑道:“壮哉于将军,既如此,你们立刻点齐人马,随时准备出击。”
诸葛飞和于照彬同时一个立定:“得令。”
两人走后,道韵也知吴明将忙,于是起身告辞,吴明也不挽留,送走了道韵后,他给家人打了声招呼,然后马不停蹄的朝中西军祝驻地赶。到了驻地,早有传令兵通报杨易,不一小会,杨易已急匆匆的跑出来,身后还跟着祝小龙,两人都是盔甲加身,显然早已有备。杨易道:“大人,要发动攻击了吗?”
吴明点了点头道:“是,今晚将有大雾,时不我待,即刻点齐所有人马,挑四千水战娴熟的,随时准备出击,辅助江南水军。”
两万中西铁骑中,并非都是中西本地住民,里面有原黑甲精骑,还有陈建飞的亲卫队,以及跟随吴明西征时幸存下来的老兵,熟悉水战的大有人在,所以吴明才有如此一说。得吴明命令,杨易马上跑回去点兵。两万人俱是精锐,没过多久,杨易已甄选出四千水战娴熟之辈,四千人在前,其余人在后,排得整整齐。等队伍排好,杨易上前,道:“大人,按你吩咐,所有人整队完毕。”
吴明跳上了马。此时已近黄昏,太阳沉入地平线下,疾风中已有了一丝冷意,刮在脸上很不舒服。他拉下面罩,打马走了一圈,看了一眼整整齐齐的军队。在冬风中,这支队伍如铁铸的一般,动也不动。吴明大声道:“前列四千人由杨将军带队,保护水军侧翼。后列一万六千人城头候命,随时准备支援。”
他拔出赤宵,朝天一指道:“出发!”
中西军驻在城西,离城北有段距离,等他们赶到北面城墙时,夜幕已经降临,吴明上了城头,就见北门码头已聚集了大队战船。战船上,密密麻麻站满了大批战士,刀甲森严,在火光中散发着森冷的光辉,看来诸葛飞已下达准备出击的命令,这时一个传令兵过来道:“侯爷,贵部所需的战船,诸葛将军已准备齐备。”
吴明扭头喝道:“杨易。”
杨易越众而出:“末将在。”
“四千儿郎就交给你了,保护好江南水军侧翼,打出我中西军威风。”
杨易行了一礼道:“末将万死不辞。”这时祝小龙站出来道:“姑父,请容许我随杨将军征战。”
他盔甲加身,显得威风凛凛,虽面容尚稚,但依稀有他父亲几分样子了。吴明看着,心头却是一酸,有心想拒绝,但想了想,最终还是道:“好。”
得到吴明允许,祝小龙大为兴奋,连忙行了一礼道:“谢侯爷。”
他不称姑父而称候爷,显然已进入角色了。随着一声“轧轧”声响,精铁铸造的北门水门缓缓拉起,载着四千中西精锐的大船从水门依次通过。杨易与祝小龙两人身穿明光铠,昂然立于船头,江风吹得船头的“杨”字大纛猎猎作响。吴明一手扶住堞稚,忍不住道:“小易,小龙,你们当心。”
杨易抬起头来,向吴明行了一礼道:“谢大人。”祝小龙则举起右手,捏了个拳头在空中挥了挥:“姑父,等我把夏侯霸的项上人头取来,壮我军威。”
眼见大船一路北行,很快就到了指定位置待命,吴明收回目光,向陆汇道:“现在大概什么时辰了?”
陆汇道:“禀侯爷,现在刚过戌时。”
吴明喃喃道:“江流从东阳湖下行,要到大江入口,大概还需个把时辰,是该动手了。”他抬起头来,向陆汇道:“即刻以烟花号令,令东阳湖开始在文渊河投放木材,盛满石材,生石灰等建筑材料的船队也开始顺流而下。”
“得令!”
陆汇行了一礼,飞快从城头上跑了下去。吴明又向骆小川道:“令工部相关人手在文渊河口待命,一旦船队到达,立刻在江心岛屿开工。”
“是。”
骆小川 应了一声,也是飞快朝下面跑去。吴明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有所行动时,这时下方一阵骚乱,骆小川又飞快的从下边跑了上来,吴明大为不悦,喝道:“战前喧哗,按律当斩,来人……”
骆小川一个哆嗦,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禀,禀侯爷,太后,太后来了。”
太后!吴明吓了一跳。太后虽是女流,但精明强干,对军事更是热衷,这几天更是亲临前线鼓舞士气。可如今大战将至,她跑到这里来,万一出个什么状况也不是闹着玩的。骆小川见吴明沉默不语,不由问道:“候,候爷,怎么办?”
大概他也没想到,太后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吴明道:“还能怎么办?列队迎驾。”
附近都是中西精锐,吴明命令一下,众人只要了一小会,就在城头排列得整整齐齐,刚整队完毕,太后一行就过来了。她坐在一个无顶的八人大轿中,一路向着士兵们摆手。当她走到吴明面前时,所有人的欢呼声到达顶峰,不少士兵更是热泪盈眶,高呼道:“大汉万岁,娘娘千岁,吴候威武。”
这样喊着,听起来却有种病态的别扭。如果真按序排列,应该是“大汉万岁,娘娘千岁,侯爷百岁。”只是这侯爷已是九段武者,本就该活百岁,而人生百年,也不过如此,他们大概觉得如此喊,丝毫显不出威风,所以就加了个“侯爷威武”。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千岁的太后和威武的侯爷,其实并非朝廷对外宣称的那样和睦,暗地里也是勾心斗角,如果这些中西兵知道内幕,不知道会怎么想,还会不会喊得如此之响。想到这里,吴明默然。太后勤政,虽重军但并不昏聩,重心计却不滥用心计,除去她女流之身,其实真算得上一个明主。如果她真能一直这样下去,能容得下中西军方,自己和她相安无事又有何妨?
正胡思乱想着,那顶八人大轿在吴明面前停住了 ,一身华袍的太后被小柱子搀着,从上面缓步走了下来,一见吴明有些走神,她道:“怎么,难道吴候不欢迎本宫么?”
吴明一个激灵,顿时惊醒过来,连忙行了一礼道:“娘娘能来前线阅军,臣自然是欢迎的,只是大战将至,流矢乱石不少,娘娘千金之体,呆这里怕是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太后微微一笑:“高祖之时,亲冒矢石打下诺大江山,本宫不到前线,难道上个城头就危险了么?”
她转过头,看着大江怔怔出神,此时天已黑尽,江风凛冽,“哗哗”的江涛声也似带着尾音。其下,黑压压的一片大小战船排列在码头边,在火光中,可以看到上面的士兵也站得整整齐齐,个个刀剑出鞘,战船从城头一直朝水城方向蔓延而去,一片肃穆森然。太后叹了口气道:“如果这个国家亡了,就算呆在帝宫,也不见得比这里安全。站在这里,就算此战失利,至少可以看清我陶雨是如何败的,总比不明不白的做个冤死鬼要强些。”
江风凛冽,吹得她一身华服袍带乱飞,满头青丝跟着飞扬,额前的步摇也在风中不停的颤动着。可她语气坚毅,身形亦是挺拔如松,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她突然转过头,看着吴明道:“此役最为重要,吴侯为此殚精竭虑,本宫都看在眼里,只要成功,就是大功一件,本宫定不会亏待于你。吴候,一切都看你的了。”
吴明行了一礼道:“微臣定当竭尽全力,这些都是分内之事,实不敢做居功之想。”
太后又笑了笑,却未多说,只是道:“吴侯,开始吧。”
吴明点了点头道:“是。”说完向身边的灯语手道:“传令下去,全军全线压上,即刻进攻。”
晚上在城头指挥,因夜不能视物,自然不能用旗语,而改用水军常用的灯语。那个灯语手得到命令,拎起手灯在城头晃了几下,下方顿时一阵呼喝,早已整装待发的战船缓缓动了起来。从城头望下去,大船小船火光闪闪,映得江面如同白昼,一路声势惊人的朝对面碾压而去。
光看这气势,确实像一鼓而下汉水城的样子,由不得北方不派兵阻击。眼见水军一路前行,黑压压的朝江心逼去,太后突的转过身,对吴明笑了笑道:“胜利只有用鲜血才能换来。吴侯,只要此战得胜,本宫就封你为定国公,世袭罔替,你看如何?”
吴明吃了一惊,苦笑道:“娘娘不可,朝廷这两年给臣的已经够多,再赏的话,难免引起其他人不满。”
太后哼了一声道:“你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难道还不够当个公爵么?本宫说赏就赏,那由得那些言官嚼舌根,我这两年已受够御史台的气了。”
她这样子,又有点一意孤行的影子了。吴明一阵无语,好在太后也没多说,而是继续望着大江出神。
看着她清冷孤傲的背影,吴明不由摸了摸胸口,那里有两个护身符,是道韵下午给他的,他忙于战事,还没来得及送给两个孩子。
江风凛冽,天空却是一片黑暗。冰冷的江风吹在脸上,像一个酷吏拿着鞭子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抽,一阵阵的刺痛。
我不为任何人而战,而是为我家人,为一切值得守护的人而战。
他默默的想着。
吴明向重承诺,口碑甚好,听他如此一说,诸葛飞吐了口气道:“如此甚好,就请侯爷静候佳音吧。”
吴明有些犹豫,想了想又道:“先锋之军,固然极其精锐,可敌人负隅之下,难免不保诸多伤亡,于将军,你可得有心理准备。”
于照彬淡淡一笑,道:“吴侯放心,末将长年呆在广阳,自认对水战还有几分心得。只要行雷霆之实,水军占据先手,不说击溃敌方,压制对方还是能做到的。”
吴明拍掌笑道:“壮哉于将军,既如此,你们立刻点齐人马,随时准备出击。”
诸葛飞和于照彬同时一个立定:“得令。”
两人走后,道韵也知吴明将忙,于是起身告辞,吴明也不挽留,送走了道韵后,他给家人打了声招呼,然后马不停蹄的朝中西军祝驻地赶。到了驻地,早有传令兵通报杨易,不一小会,杨易已急匆匆的跑出来,身后还跟着祝小龙,两人都是盔甲加身,显然早已有备。杨易道:“大人,要发动攻击了吗?”
吴明点了点头道:“是,今晚将有大雾,时不我待,即刻点齐所有人马,挑四千水战娴熟的,随时准备出击,辅助江南水军。”
两万中西铁骑中,并非都是中西本地住民,里面有原黑甲精骑,还有陈建飞的亲卫队,以及跟随吴明西征时幸存下来的老兵,熟悉水战的大有人在,所以吴明才有如此一说。得吴明命令,杨易马上跑回去点兵。两万人俱是精锐,没过多久,杨易已甄选出四千水战娴熟之辈,四千人在前,其余人在后,排得整整齐。等队伍排好,杨易上前,道:“大人,按你吩咐,所有人整队完毕。”
吴明跳上了马。此时已近黄昏,太阳沉入地平线下,疾风中已有了一丝冷意,刮在脸上很不舒服。他拉下面罩,打马走了一圈,看了一眼整整齐齐的军队。在冬风中,这支队伍如铁铸的一般,动也不动。吴明大声道:“前列四千人由杨将军带队,保护水军侧翼。后列一万六千人城头候命,随时准备支援。”
他拔出赤宵,朝天一指道:“出发!”
中西军驻在城西,离城北有段距离,等他们赶到北面城墙时,夜幕已经降临,吴明上了城头,就见北门码头已聚集了大队战船。战船上,密密麻麻站满了大批战士,刀甲森严,在火光中散发着森冷的光辉,看来诸葛飞已下达准备出击的命令,这时一个传令兵过来道:“侯爷,贵部所需的战船,诸葛将军已准备齐备。”
吴明扭头喝道:“杨易。”
杨易越众而出:“末将在。”
“四千儿郎就交给你了,保护好江南水军侧翼,打出我中西军威风。”
杨易行了一礼道:“末将万死不辞。”这时祝小龙站出来道:“姑父,请容许我随杨将军征战。”
他盔甲加身,显得威风凛凛,虽面容尚稚,但依稀有他父亲几分样子了。吴明看着,心头却是一酸,有心想拒绝,但想了想,最终还是道:“好。”
得到吴明允许,祝小龙大为兴奋,连忙行了一礼道:“谢侯爷。”
他不称姑父而称候爷,显然已进入角色了。随着一声“轧轧”声响,精铁铸造的北门水门缓缓拉起,载着四千中西精锐的大船从水门依次通过。杨易与祝小龙两人身穿明光铠,昂然立于船头,江风吹得船头的“杨”字大纛猎猎作响。吴明一手扶住堞稚,忍不住道:“小易,小龙,你们当心。”
杨易抬起头来,向吴明行了一礼道:“谢大人。”祝小龙则举起右手,捏了个拳头在空中挥了挥:“姑父,等我把夏侯霸的项上人头取来,壮我军威。”
眼见大船一路北行,很快就到了指定位置待命,吴明收回目光,向陆汇道:“现在大概什么时辰了?”
陆汇道:“禀侯爷,现在刚过戌时。”
吴明喃喃道:“江流从东阳湖下行,要到大江入口,大概还需个把时辰,是该动手了。”他抬起头来,向陆汇道:“即刻以烟花号令,令东阳湖开始在文渊河投放木材,盛满石材,生石灰等建筑材料的船队也开始顺流而下。”
“得令!”
陆汇行了一礼,飞快从城头上跑了下去。吴明又向骆小川道:“令工部相关人手在文渊河口待命,一旦船队到达,立刻在江心岛屿开工。”
“是。”
骆小川 应了一声,也是飞快朝下面跑去。吴明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有所行动时,这时下方一阵骚乱,骆小川又飞快的从下边跑了上来,吴明大为不悦,喝道:“战前喧哗,按律当斩,来人……”
骆小川一个哆嗦,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禀,禀侯爷,太后,太后来了。”
太后!吴明吓了一跳。太后虽是女流,但精明强干,对军事更是热衷,这几天更是亲临前线鼓舞士气。可如今大战将至,她跑到这里来,万一出个什么状况也不是闹着玩的。骆小川见吴明沉默不语,不由问道:“候,候爷,怎么办?”
大概他也没想到,太后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吴明道:“还能怎么办?列队迎驾。”
附近都是中西精锐,吴明命令一下,众人只要了一小会,就在城头排列得整整齐齐,刚整队完毕,太后一行就过来了。她坐在一个无顶的八人大轿中,一路向着士兵们摆手。当她走到吴明面前时,所有人的欢呼声到达顶峰,不少士兵更是热泪盈眶,高呼道:“大汉万岁,娘娘千岁,吴候威武。”
这样喊着,听起来却有种病态的别扭。如果真按序排列,应该是“大汉万岁,娘娘千岁,侯爷百岁。”只是这侯爷已是九段武者,本就该活百岁,而人生百年,也不过如此,他们大概觉得如此喊,丝毫显不出威风,所以就加了个“侯爷威武”。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千岁的太后和威武的侯爷,其实并非朝廷对外宣称的那样和睦,暗地里也是勾心斗角,如果这些中西兵知道内幕,不知道会怎么想,还会不会喊得如此之响。想到这里,吴明默然。太后勤政,虽重军但并不昏聩,重心计却不滥用心计,除去她女流之身,其实真算得上一个明主。如果她真能一直这样下去,能容得下中西军方,自己和她相安无事又有何妨?
正胡思乱想着,那顶八人大轿在吴明面前停住了 ,一身华袍的太后被小柱子搀着,从上面缓步走了下来,一见吴明有些走神,她道:“怎么,难道吴候不欢迎本宫么?”
吴明一个激灵,顿时惊醒过来,连忙行了一礼道:“娘娘能来前线阅军,臣自然是欢迎的,只是大战将至,流矢乱石不少,娘娘千金之体,呆这里怕是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太后微微一笑:“高祖之时,亲冒矢石打下诺大江山,本宫不到前线,难道上个城头就危险了么?”
她转过头,看着大江怔怔出神,此时天已黑尽,江风凛冽,“哗哗”的江涛声也似带着尾音。其下,黑压压的一片大小战船排列在码头边,在火光中,可以看到上面的士兵也站得整整齐齐,个个刀剑出鞘,战船从城头一直朝水城方向蔓延而去,一片肃穆森然。太后叹了口气道:“如果这个国家亡了,就算呆在帝宫,也不见得比这里安全。站在这里,就算此战失利,至少可以看清我陶雨是如何败的,总比不明不白的做个冤死鬼要强些。”
江风凛冽,吹得她一身华服袍带乱飞,满头青丝跟着飞扬,额前的步摇也在风中不停的颤动着。可她语气坚毅,身形亦是挺拔如松,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她突然转过头,看着吴明道:“此役最为重要,吴侯为此殚精竭虑,本宫都看在眼里,只要成功,就是大功一件,本宫定不会亏待于你。吴候,一切都看你的了。”
吴明行了一礼道:“微臣定当竭尽全力,这些都是分内之事,实不敢做居功之想。”
太后又笑了笑,却未多说,只是道:“吴侯,开始吧。”
吴明点了点头道:“是。”说完向身边的灯语手道:“传令下去,全军全线压上,即刻进攻。”
晚上在城头指挥,因夜不能视物,自然不能用旗语,而改用水军常用的灯语。那个灯语手得到命令,拎起手灯在城头晃了几下,下方顿时一阵呼喝,早已整装待发的战船缓缓动了起来。从城头望下去,大船小船火光闪闪,映得江面如同白昼,一路声势惊人的朝对面碾压而去。
光看这气势,确实像一鼓而下汉水城的样子,由不得北方不派兵阻击。眼见水军一路前行,黑压压的朝江心逼去,太后突的转过身,对吴明笑了笑道:“胜利只有用鲜血才能换来。吴侯,只要此战得胜,本宫就封你为定国公,世袭罔替,你看如何?”
吴明吃了一惊,苦笑道:“娘娘不可,朝廷这两年给臣的已经够多,再赏的话,难免引起其他人不满。”
太后哼了一声道:“你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难道还不够当个公爵么?本宫说赏就赏,那由得那些言官嚼舌根,我这两年已受够御史台的气了。”
她这样子,又有点一意孤行的影子了。吴明一阵无语,好在太后也没多说,而是继续望着大江出神。
看着她清冷孤傲的背影,吴明不由摸了摸胸口,那里有两个护身符,是道韵下午给他的,他忙于战事,还没来得及送给两个孩子。
江风凛冽,天空却是一片黑暗。冰冷的江风吹在脸上,像一个酷吏拿着鞭子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抽,一阵阵的刺痛。
我不为任何人而战,而是为我家人,为一切值得守护的人而战。
他默默的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