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这刺客来势极快,直如电光石火。谢川身后的两个亲兵虎吼了一声,再次冲上。四个近卫营武者都已经四折其二,其余两人动弹不得,这两人已是现在陶雨面前最后的一点武力了。只是他两上去,最多也就起个拖延作用而已。
陶雨终于微微变色,就算她不通武艺,刚才刺客这一手“凝气成形”,也知道刺客是个七段以上的高手。心下想着,脚不由得退了三步。谢川连忙冲上前,劝道:“娘娘,此处危险,微臣护你离开这里。”
陶雨退了三步,身子却如老树生根,便不再后退。她扫了一眼谢川,俏脸含霜,喝道:“退,还能往那里退?自先王南征失败以来,这天下,已没有我陶雨可退之处!”
她宫袖一舒,双臂一展,推开了谢川的搀扶,口里冷冷道:“我倒要看看,天下间杀本宫的武器是长什么样子的。”她说着,身子如标枪一般的站定了,身如磐石,从容不迫的朝正与两个衙卫缠斗的刺客望去。
太后遇刺,这是大事。连陶雨刚刚都慌了一慌,她周围的太监宫女终于不堪恐惧,一哄而散,有的蹲着地上瑟瑟发抖,有的则癫狂着叫人,还有的丢下灯笼就跑,场面乱得一塌糊涂。
那两个衙卫能被谢川选中以做亲卫,其身手自然不弱。当然,以他们三段的身手,在军中也算个高手,如果混得好的话,甚至当个小小的校尉也不在话下。但他俩面对的却是一个已经脱离世俗范围的七段高手。只听得两声闷哼,两人终究没能创造奇迹,同时捂住胸口倒退开来,委顿于地,显然是不成了。
逼开了两人,刺客一双瞳孔爆发出森冷的光芒,轻喝一声,朝着陶雨一剑刺来,剑光如电,如此之近,一闪而至。
所有人大惊失色,许多人不由得惊呼出声。
场中现在冷静的人,不到五指之数。陶雨是心冷若死,即便面对杀生大祸,这个南汉的贤庄太后仍是面不改色,傲然挺立。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自从轩辕竟南征失败以后,她已是退无可退,无路可退。这个本来娇俏可人,连看到伤兵都心疼的太子妃,在轩辕竟身死之后,只得用纤细的肩膀撑起头上生存的天空。
她现在是南汉的太后,自有其矜持和骄傲,以她现在的地位,宁可被人一剑杀了,也不愿惊慌失措的四处回避。正如她自己所说的,现在已经没人愿意为她撑起一片天,她自己就是天。
还有一个冷静的是丁闲之,这几年他游南闯北,时常到各种荒漠地带探险,那些地方到处都是异兽,干得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事,对于生死之事也见得多了。这种刺杀的事就算没见过,但做为吟游词人,却是耳熟能详,每天不知道要向多少人讲这种故事。他也知道,这刺客的目标只是陶雨,自己只要不乱动乱叫,阻碍对方行刺,这刺客才懒得给自己一刀。
所以,在丁闲之眼里,没有惊恐,反而有点兴奋。这起刺后案,可是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的,七段高手行刺南汉太后,这是多么爆炸的新闻?以当前的惊险情况,不经过自己润色就已是惊心动魄,险象连环,更何况自己还有一张巧嘴?
当然,刺客自己也算场中冷静的一人,虽然马上就要得手,但其眸子依然清亮,显然还没昏头。除此之外,还有吗?
有。
所有人都忽略了,站在陶雨身侧的俊美道士,仓松亭第三代最杰出的弟子明真。东汉的圣地是苍松亭,所以国内道士也是极多,而且很受统治者尊崇。王公国府之间,多有道士出入。在东汉,道士就像波斯的和尚一样,随处可见。那刺客似乎也忽略了。
但不管怎么忽略,却不能忽略明真是仓松亭第三代最杰出的弟子,没有之一。他在仓松亭是最杰出的弟子,在这里仍然是。
明真手里拿着把拂尘,那拂尘也是道士常用的用具之一。但也是苍松亭称手武器,指尘剑的一个重要部件。
黑影一闪,刺客身子快如闪电,势若奔雷。剑光闪着森森寒意,倏地一剑朝陶雨的咽喉刺去。那咽喉粉嫩细致,即使是太后的,被刺中了肯定也会流血吧。
这时候,明真动了。他双眼微眯,口中忽地喝道:“呔!”手中的拂尘猛地一扬,尘丝暴涨,拂尘化为三千道银丝,根根直立起来,朝着直冲而来的刺客罩了过去。此时刺客身在半空,而这拂尘散扬开来,前路已经封死,如果继续前刺,陶雨能不能杀到是个未知数,但他铁定要被拂尘扎成刺猬的。这种不划算的买卖,刺客自然不愿意做,当下反手一卷,长剑倏忽一收,人已朝一旁跳开。
既已出手,明真就不再犹豫,拂尘交于左手,右手则“呛”的一声拔出了长剑。宣了一声道号,和身朝刺客扑了过去。两人在院子里交起手来,月色下,只能看到一黑一白两道影子朦朦胧胧的闪着,却不发出一点声音,仿佛在表演哑剧一般。
两人只交手了一小会,兵器终于相交,只听得“叮”的一声脆响。那刺客已经借势滚入旁边的一堆花丛中,身子像一条鱼一般,贴着地皮急窜。到了一株桂花树前,一个纵跃已经上了树,脚在上面轻盈一点,那枝条只是稍微弯了弯,他人已经借势冲天而起。
就这么短短一小会,他已经试出明真也是个七段高手,虽然只是七段初期,但他拿下明真,肯定需要时间,而且还得消耗大量真气。而这两样,都不是他能消耗得起的。眼见越来越多的护卫纷纷从外面涌了进来。再恋栈不去,恐怕人也没杀成,反被人杀了。他来得快,去得也干脆,一个闪身间,人已经上了屋脊。
但他动作再快,肯定快不过弓箭。谢川才干不怎么样,对陶雨却是忠心耿耿。陶雨着令弓队不能进入送子寺,谢川自然不好反驳,但他终究有些不放心,就放了一个百人队在送子寺周围,这个强弓队既然离得如此近,自然来得极快,刺客和明真交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赶到了,在院子里张弓搭箭,准备就绪。只是明真和刺客两人缠斗不休,一时也不好放箭,否则就可能伤到自己人。此时见刺客上了屋脊,全身空门大露,那里还会客气。
“放箭!”
随着谢川一声令下,只听得弓弦阵阵,一百支长箭从不同角度朝站在房顶上的刺客急速而去。这一百个强弓手早就憋了一肚皮火气,此时更是含忿出手,威力比平时都大了许多。一时间,箭流如雨,连空中那轮明月都快逼得黯淡了。
武者最怕什么?当然是弓箭了,密集的箭雨正是对付高段武者的最好办法。所以即算是宗师,他也不敢在两军交战时飞来飞去,那就成了活靶子。你就算全身刀枪不入,真气源源不断,但精力总是有限,不可能一直提着一口真气护住全身。再说了,天知道射来的弓箭中有没有高段武者从中偷袭。这也是武者三忌中的“忌高飞”。也许是刚才打斗太过激烈,我们这位刺客并没注意院子里已有弓手,现在已成了一个活靶子。
那刺客一脚踩在瓦面上,身子还没战稳。听得弓弦声响,就知道要糟。但他好歹也是个七段高手,自然也没那么容易中箭,身子在屋脊上就势一翻,已向一侧跌倒,这些箭大部分从他头上飞掠而过。但仍有一支箭刁钻之极,斜刺里歪打正着,正好射中他的后背。
黑暗中,只听得“叮”的一声响,那刺客身上似乎有什么东西掉了下来。他闷哼了一声,反手拔出肩上的长箭,顺势朝下面一掷,人已经化为一道轻烟,几个起落已隐没于夜色中。
※※※
尽管有简飞扬在其中插科打诨,但这餐饭还是吃得很是压抑。临到结束时,吴明起身道:“杨兄,菲儿姐,我送送你们吧,反正现在也是闲来无事。”
*有些迟疑,和雷菲儿对望了一眼,叹了口气道:“好吧。”
他向祝玉清打了声招呼,然后从仆人手里牵过南望,陪着*夫妇从统领府里走了出去。
*夫妇二人的身手俱都不弱,所以都是骑马来的。三人带着马在路上缓缓而行,一时无言。现在大概已过戌时,统领府并不在茶艺街附近,所以街头上也是冷冷清清,极少见人。只能偶尔见到一两队绰枪巡逻的衙卫,见到几人也是恭身行礼。近卫营的三大巨头,就算犯了夜禁,谁还敢过来问东问西,这不是找抽是什么?
月华如水,三匹马同时踏在清亮的石板路上,发出“咯哒咯哒”的声音。更增几分孤寂。
*望着天上那轮明月,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这口气叹得极长,吴明的心头也是一阵泛酸,*是虎门杨的后裔,他一直希望像先祖一样沙场征战,一展胸中报复。现在国家未平,边患四起,朝廷经过几年的修养积累,马上就要实行复兴大业。但突然之间,似乎这些事都与他无关了,其内心的遗憾肯定不浅。
想到这里,吴明带住了南望,“杨兄,现在娘娘手里还有衙卫,安全方面应该没多大问题。至少比刚来南宁的时候要好得多不是。如果真有战事,到时候我去向她求个情,应该可以……”
*犹豫了下,看向了雷菲儿。后者笑道:“别那么看着我,我现在好歹也和你过了三年,你心里想的,我岂会不知。难道我还会拖你后腿么?”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接着道:“不过也别想那么多,毕竟现在朝廷还没这方面的动静,这些都是我们瞎想乱猜的。想得再多也是枉然,等朝廷真准备出征再说吧,世事难料啊。”
她说到这里,扫了吴明和*一眼,轻叹口气就不再说。吴明一阵黯然,世事难料,这话确实不假,朝廷之上云波诡谲。今天说不准还是患难弟兄,明天就是生死仇人。三年前,谁会料到近卫营会被陶雨拆成两半?自己和*两人的关系会如此不尴不尬?
正在这时,就听得街头上一阵大乱。刚才还向几人行礼的禁军衙卫疯了般倒转过来,朝城中心方向跑去。接着,整个城市似乎苏醒了一般,到处都是吵闹的人声,隐约见到街头上的衙卫越来越多,许多居民也被吵醒。几人一阵茫然,见到一队衙卫从远方急匆匆地跑来。吴明拦住他们道:“出什么事了?慌里慌张的。”
那个衙卫气急败坏地道:“回禀大人,刚才我们得到消息,送子寺遇袭,我们是去增援的。”
“什么?”
三人同时惊呼了起来。南汉建立至今,陶雨的送子寺还从没遇见过刺客。这几年,送子寺的防卫也是与日俱增。大家心头都有点松懈,没想到今日却遇袭了。如果陶雨真有个三长两短,对现在的南汉来说不啻天庭雷火。朝廷的平衡局势也将打破,政局动荡间,那里还有闲心发动战争,恢复河山?
想起优露特派优露莉对自己的刺杀,他冷汗不由得涔涔而下。难道,这又是南蛮人,或者寥青的计策?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心急如焚,全力朝马身一夹,南望吃痛,顿时长嘶了一声,甩开四蹄就跑了起来。吴明一边加速一边高声道:“杨兄,菲儿姐,我先去看看,就不等你们了。”
*和雷菲儿两人的战马虽然也极神骏,但和南望相比,双方差距不啻云泥。救人如救火,自然不能和他们一起赶去了。
“好。”这是*回的。
“小心。”这是雷菲儿应的。
不过吴明已经听不到了,他已经拐过了这道街的拐角。现在已顾不得惊世骇俗,他连连打马加速,南望也感受到主人心情的急迫,更是放开了四蹄狂奔。一人一马几乎贴着街头飞了起来,在月色下幻成一道朦朦胧胧的残影。
这刺客来势极快,直如电光石火。谢川身后的两个亲兵虎吼了一声,再次冲上。四个近卫营武者都已经四折其二,其余两人动弹不得,这两人已是现在陶雨面前最后的一点武力了。只是他两上去,最多也就起个拖延作用而已。
陶雨终于微微变色,就算她不通武艺,刚才刺客这一手“凝气成形”,也知道刺客是个七段以上的高手。心下想着,脚不由得退了三步。谢川连忙冲上前,劝道:“娘娘,此处危险,微臣护你离开这里。”
陶雨退了三步,身子却如老树生根,便不再后退。她扫了一眼谢川,俏脸含霜,喝道:“退,还能往那里退?自先王南征失败以来,这天下,已没有我陶雨可退之处!”
她宫袖一舒,双臂一展,推开了谢川的搀扶,口里冷冷道:“我倒要看看,天下间杀本宫的武器是长什么样子的。”她说着,身子如标枪一般的站定了,身如磐石,从容不迫的朝正与两个衙卫缠斗的刺客望去。
太后遇刺,这是大事。连陶雨刚刚都慌了一慌,她周围的太监宫女终于不堪恐惧,一哄而散,有的蹲着地上瑟瑟发抖,有的则癫狂着叫人,还有的丢下灯笼就跑,场面乱得一塌糊涂。
那两个衙卫能被谢川选中以做亲卫,其身手自然不弱。当然,以他们三段的身手,在军中也算个高手,如果混得好的话,甚至当个小小的校尉也不在话下。但他俩面对的却是一个已经脱离世俗范围的七段高手。只听得两声闷哼,两人终究没能创造奇迹,同时捂住胸口倒退开来,委顿于地,显然是不成了。
逼开了两人,刺客一双瞳孔爆发出森冷的光芒,轻喝一声,朝着陶雨一剑刺来,剑光如电,如此之近,一闪而至。
所有人大惊失色,许多人不由得惊呼出声。
场中现在冷静的人,不到五指之数。陶雨是心冷若死,即便面对杀生大祸,这个南汉的贤庄太后仍是面不改色,傲然挺立。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自从轩辕竟南征失败以后,她已是退无可退,无路可退。这个本来娇俏可人,连看到伤兵都心疼的太子妃,在轩辕竟身死之后,只得用纤细的肩膀撑起头上生存的天空。
她现在是南汉的太后,自有其矜持和骄傲,以她现在的地位,宁可被人一剑杀了,也不愿惊慌失措的四处回避。正如她自己所说的,现在已经没人愿意为她撑起一片天,她自己就是天。
还有一个冷静的是丁闲之,这几年他游南闯北,时常到各种荒漠地带探险,那些地方到处都是异兽,干得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事,对于生死之事也见得多了。这种刺杀的事就算没见过,但做为吟游词人,却是耳熟能详,每天不知道要向多少人讲这种故事。他也知道,这刺客的目标只是陶雨,自己只要不乱动乱叫,阻碍对方行刺,这刺客才懒得给自己一刀。
所以,在丁闲之眼里,没有惊恐,反而有点兴奋。这起刺后案,可是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的,七段高手行刺南汉太后,这是多么爆炸的新闻?以当前的惊险情况,不经过自己润色就已是惊心动魄,险象连环,更何况自己还有一张巧嘴?
当然,刺客自己也算场中冷静的一人,虽然马上就要得手,但其眸子依然清亮,显然还没昏头。除此之外,还有吗?
有。
所有人都忽略了,站在陶雨身侧的俊美道士,仓松亭第三代最杰出的弟子明真。东汉的圣地是苍松亭,所以国内道士也是极多,而且很受统治者尊崇。王公国府之间,多有道士出入。在东汉,道士就像波斯的和尚一样,随处可见。那刺客似乎也忽略了。
但不管怎么忽略,却不能忽略明真是仓松亭第三代最杰出的弟子,没有之一。他在仓松亭是最杰出的弟子,在这里仍然是。
明真手里拿着把拂尘,那拂尘也是道士常用的用具之一。但也是苍松亭称手武器,指尘剑的一个重要部件。
黑影一闪,刺客身子快如闪电,势若奔雷。剑光闪着森森寒意,倏地一剑朝陶雨的咽喉刺去。那咽喉粉嫩细致,即使是太后的,被刺中了肯定也会流血吧。
这时候,明真动了。他双眼微眯,口中忽地喝道:“呔!”手中的拂尘猛地一扬,尘丝暴涨,拂尘化为三千道银丝,根根直立起来,朝着直冲而来的刺客罩了过去。此时刺客身在半空,而这拂尘散扬开来,前路已经封死,如果继续前刺,陶雨能不能杀到是个未知数,但他铁定要被拂尘扎成刺猬的。这种不划算的买卖,刺客自然不愿意做,当下反手一卷,长剑倏忽一收,人已朝一旁跳开。
既已出手,明真就不再犹豫,拂尘交于左手,右手则“呛”的一声拔出了长剑。宣了一声道号,和身朝刺客扑了过去。两人在院子里交起手来,月色下,只能看到一黑一白两道影子朦朦胧胧的闪着,却不发出一点声音,仿佛在表演哑剧一般。
两人只交手了一小会,兵器终于相交,只听得“叮”的一声脆响。那刺客已经借势滚入旁边的一堆花丛中,身子像一条鱼一般,贴着地皮急窜。到了一株桂花树前,一个纵跃已经上了树,脚在上面轻盈一点,那枝条只是稍微弯了弯,他人已经借势冲天而起。
就这么短短一小会,他已经试出明真也是个七段高手,虽然只是七段初期,但他拿下明真,肯定需要时间,而且还得消耗大量真气。而这两样,都不是他能消耗得起的。眼见越来越多的护卫纷纷从外面涌了进来。再恋栈不去,恐怕人也没杀成,反被人杀了。他来得快,去得也干脆,一个闪身间,人已经上了屋脊。
但他动作再快,肯定快不过弓箭。谢川才干不怎么样,对陶雨却是忠心耿耿。陶雨着令弓队不能进入送子寺,谢川自然不好反驳,但他终究有些不放心,就放了一个百人队在送子寺周围,这个强弓队既然离得如此近,自然来得极快,刺客和明真交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赶到了,在院子里张弓搭箭,准备就绪。只是明真和刺客两人缠斗不休,一时也不好放箭,否则就可能伤到自己人。此时见刺客上了屋脊,全身空门大露,那里还会客气。
“放箭!”
随着谢川一声令下,只听得弓弦阵阵,一百支长箭从不同角度朝站在房顶上的刺客急速而去。这一百个强弓手早就憋了一肚皮火气,此时更是含忿出手,威力比平时都大了许多。一时间,箭流如雨,连空中那轮明月都快逼得黯淡了。
武者最怕什么?当然是弓箭了,密集的箭雨正是对付高段武者的最好办法。所以即算是宗师,他也不敢在两军交战时飞来飞去,那就成了活靶子。你就算全身刀枪不入,真气源源不断,但精力总是有限,不可能一直提着一口真气护住全身。再说了,天知道射来的弓箭中有没有高段武者从中偷袭。这也是武者三忌中的“忌高飞”。也许是刚才打斗太过激烈,我们这位刺客并没注意院子里已有弓手,现在已成了一个活靶子。
那刺客一脚踩在瓦面上,身子还没战稳。听得弓弦声响,就知道要糟。但他好歹也是个七段高手,自然也没那么容易中箭,身子在屋脊上就势一翻,已向一侧跌倒,这些箭大部分从他头上飞掠而过。但仍有一支箭刁钻之极,斜刺里歪打正着,正好射中他的后背。
黑暗中,只听得“叮”的一声响,那刺客身上似乎有什么东西掉了下来。他闷哼了一声,反手拔出肩上的长箭,顺势朝下面一掷,人已经化为一道轻烟,几个起落已隐没于夜色中。
※※※
尽管有简飞扬在其中插科打诨,但这餐饭还是吃得很是压抑。临到结束时,吴明起身道:“杨兄,菲儿姐,我送送你们吧,反正现在也是闲来无事。”
*有些迟疑,和雷菲儿对望了一眼,叹了口气道:“好吧。”
他向祝玉清打了声招呼,然后从仆人手里牵过南望,陪着*夫妇从统领府里走了出去。
*夫妇二人的身手俱都不弱,所以都是骑马来的。三人带着马在路上缓缓而行,一时无言。现在大概已过戌时,统领府并不在茶艺街附近,所以街头上也是冷冷清清,极少见人。只能偶尔见到一两队绰枪巡逻的衙卫,见到几人也是恭身行礼。近卫营的三大巨头,就算犯了夜禁,谁还敢过来问东问西,这不是找抽是什么?
月华如水,三匹马同时踏在清亮的石板路上,发出“咯哒咯哒”的声音。更增几分孤寂。
*望着天上那轮明月,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这口气叹得极长,吴明的心头也是一阵泛酸,*是虎门杨的后裔,他一直希望像先祖一样沙场征战,一展胸中报复。现在国家未平,边患四起,朝廷经过几年的修养积累,马上就要实行复兴大业。但突然之间,似乎这些事都与他无关了,其内心的遗憾肯定不浅。
想到这里,吴明带住了南望,“杨兄,现在娘娘手里还有衙卫,安全方面应该没多大问题。至少比刚来南宁的时候要好得多不是。如果真有战事,到时候我去向她求个情,应该可以……”
*犹豫了下,看向了雷菲儿。后者笑道:“别那么看着我,我现在好歹也和你过了三年,你心里想的,我岂会不知。难道我还会拖你后腿么?”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接着道:“不过也别想那么多,毕竟现在朝廷还没这方面的动静,这些都是我们瞎想乱猜的。想得再多也是枉然,等朝廷真准备出征再说吧,世事难料啊。”
她说到这里,扫了吴明和*一眼,轻叹口气就不再说。吴明一阵黯然,世事难料,这话确实不假,朝廷之上云波诡谲。今天说不准还是患难弟兄,明天就是生死仇人。三年前,谁会料到近卫营会被陶雨拆成两半?自己和*两人的关系会如此不尴不尬?
正在这时,就听得街头上一阵大乱。刚才还向几人行礼的禁军衙卫疯了般倒转过来,朝城中心方向跑去。接着,整个城市似乎苏醒了一般,到处都是吵闹的人声,隐约见到街头上的衙卫越来越多,许多居民也被吵醒。几人一阵茫然,见到一队衙卫从远方急匆匆地跑来。吴明拦住他们道:“出什么事了?慌里慌张的。”
那个衙卫气急败坏地道:“回禀大人,刚才我们得到消息,送子寺遇袭,我们是去增援的。”
“什么?”
三人同时惊呼了起来。南汉建立至今,陶雨的送子寺还从没遇见过刺客。这几年,送子寺的防卫也是与日俱增。大家心头都有点松懈,没想到今日却遇袭了。如果陶雨真有个三长两短,对现在的南汉来说不啻天庭雷火。朝廷的平衡局势也将打破,政局动荡间,那里还有闲心发动战争,恢复河山?
想起优露特派优露莉对自己的刺杀,他冷汗不由得涔涔而下。难道,这又是南蛮人,或者寥青的计策?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心急如焚,全力朝马身一夹,南望吃痛,顿时长嘶了一声,甩开四蹄就跑了起来。吴明一边加速一边高声道:“杨兄,菲儿姐,我先去看看,就不等你们了。”
*和雷菲儿两人的战马虽然也极神骏,但和南望相比,双方差距不啻云泥。救人如救火,自然不能和他们一起赶去了。
“好。”这是*回的。
“小心。”这是雷菲儿应的。
不过吴明已经听不到了,他已经拐过了这道街的拐角。现在已顾不得惊世骇俗,他连连打马加速,南望也感受到主人心情的急迫,更是放开了四蹄狂奔。一人一马几乎贴着街头飞了起来,在月色下幻成一道朦朦胧胧的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