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早上起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吴明从床上爬了起来,只觉得嘴巴里苦得要命,头疼欲裂,太阳穴突突乱跳。昨天他辗转反侧,临近天亮才睡下,正翻了个身,准备再躺一会时,猛地记起今天是李源北上的日子,他一个激灵,那里还睡得着,从床上爬了起来,几下穿好衣服就往外跑。
南宁城和其他城市一样,也分为四个城门,只是它紧靠大江南岸而建,所以北门是个水门。这道门外,就是南宁城北岸码头。据说夏季涨水之时,有时连城外的的码头都会被淹掉。只是现在已是冬季枯水期,水位回落,露出了很大一片滩涂。
要到北岸,只有从码头乘船去。但要到码头,则只有先从城里的运河乘坐小船经过北门水闸,才能抵达。好在吴明的住处离北城门不是很远,他一阵狂奔,没多久就到了。
现在虽然是上午,但整个北城水闸口也是舟来船往,一派繁华景象。吴明大急,也不知道李源走了没有,要不是顾忌惊世骇俗,恐怕他就要涉水而行了。正焦躁间,一个船老大顶着个斗笠,朝他招手道:“这位客官,是要去外面码头么?摆渡费用两个铜子。”
吴明现在急不可耐,对方话还没说完,就已经跳了上去,嘴上道:“快走,快走。钱好说。”
船老大低头正在解挂在船头的缆绳,吴明跳下来时,轻如落叶,那船纹丝不动。他抬起头,有些吃惊的看着吴明。笑了一笑,惶恐道:“小人刚才不知大人是位武者,真是失敬。”
吴明现在心急火燎的,挥了下手道:“快走。”
那船夫嘴上虽然说着,手上可也利索得紧,他解开了缆绳,坐回了船中,操起双浆,在水面轻轻点,水面上顿时冒出两个旋涡。小船掉转身子,既快又稳,从一艘艘大小船只的缝隙中穿过,碰都不碰一下。
从城里运河到外面码头,本就只是一面城墙的路程,并不太远,只是路过一道水闸。小船似一条鱼般,穿行于各类船支中,不一会儿就到了闸门口,小船经过水闸时,吴明抬头上望,嘴里忍不住啧啧感叹:“真是宏伟!”
那船老大两把桨左支右持,小船正要驶出闸门口,闻听吴明感叹,头也不回,答道:“大人,这水闸高近十米,宽却近二十米,全部精铁铸就,牢固得很呢。”吴明怔了怔,扫了一眼这水闸,只见舟来船往,许多大小船只在闸门下来来往往,虽挤但却丝毫不乱。
外面就是大江江面,这水闸估计还真有个近二十米宽,他不由得感叹道:“真当得又一奇迹了。”这个世界天地灵气浓厚,人类习武修行较之地球也容易得多。也许正因为如此,造成这里的人类对武技极为重视,不再过分依赖外力,所以整个世界,基本还处在冷兵器时代,而以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能造出如此巨大的闸门,那也是殊为不易了。
因为吴明不谙刀锯,不知道建筑一幢纯木建筑的艰辛,所以这道闸门给他的震撼也比当归宫要强烈得多,他话才说完,那船老大已经笑道:“大人是新到南宁吧?这道水闸,可是祝总督属下刘督造杰作。平时水闸拉开,船只即可自由进出,一旦涨水,外面水淹滩涂,就可以放下水闸,封锁北门。一旦到了战时,倚靠北方大江之险,南宁城舟楫之利,这又是一道天险。”
他语气里甚是自豪,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两人谈话间,小船已然出了闸门,靠在了码头边,吴明付了船资,在船老大的恭谨眼神中,纵身跳上了岸。
虽然现在细雨连绵,但整个码头上仍然是人来人往,各种船只停靠在四周。吆喝声此起彼伏。刚上岸,就见到远方空了老大一个场地,十来个近卫营战士和几十个黑甲军将领正站在一起,围成一个大圈,也不知在说些什么,**眼尖,老眼就看见了吴明,招手道:“大人,这边来,快!”
他心头一喜,看来自己还不曾晚,终于是赶上了。他紧跑几步,到了众人近前,李源从人堆里探出头来,大笑道:“吴兄,你这次可是害苦我了,刚才我还在打赌,说你昨天被我灌了个酩酊大醉,今天肯定是来不了,但你的属下们不相信,说你一定会赶来,唉,看来我对你的了解,和你朝夕相处的兄弟们比起来,终究是不如。”
吴明走上前,正欲客气几句,突然从李源身后转出一人来,他定睛一看,差点惊呼出声。这人竟然是葛义。
葛义做为近卫营的原青龙队队副,出现在这里,本属应当,吴明吃惊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装束,只见他打着一把绸伞,肩上却斜挎着一个大包,也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见到吴明,他紧走了几步,突然把伞一丢,半跪于地,道:“吴大人,南征以来,承蒙你多次照顾,义铭感五内。只是前日赵家来信,要我即刻回去,我身负家主隆恩,实在是身不由己。未曾向吴大人你道别,实因下官见大人你情绪不好,怕再影响你心情,希望大人原谅则个。”
这地上本就是一片滩涂,土质较松,人来人往的,地上稀泥早被踩得稀烂。他这一跪下去,淋淋漓漓,泥汁也浇了一身,他却恍如不觉。
这是他第一次在吴明面前行下属之礼,不过吴明知道,对方这一跪,感恩的心态居多,并未真个把自己当玄武队一员,如若如此,葛义也不会走了。他走上前,把葛义扶起,拍了拍葛义肩膀叹道:“葛兄你重情重义,何罪之有。只是目前南北局势紧张,你此去北方,再见之日,也不知是敌是友了!”
葛义呆了一呆,也许想不到吴明会说得如此直接,他点了点头,道:“目前朝廷名义上还是一个整体,开战与否,还是一个未知之数,不过,做为一个军人,我还是希望我们永远不要有刀兵相见的一天。”
吴明心下一叹,残存的近卫营中,除了**,就数葛义最是得力,心细如发,更难能可贵的是,没有那些世家子弟的骄横之气,只是对方也被北面的赵家一封信给召回去了。
他和葛义就这么对望着,两人眼中,更多的却是无奈。
所有人相顾默然,正在这时,突然一声锣响,只见北门水闸处,无数船夫撑着小船,如同被如同被驱赶的鸭子般,纷纷四散靠岸,让出了一条水道。一艘宽十几米大船在锣声中,缓缓的驶了出来。
大船吴明也不是没见过,以前在新河城时,南蛮人的“战神”级战船比这船可要大得多,但因为隔得太远,所以看得也不怎么真切。这艘船和“战神”级战船比起来,自然不在一个档次。但经过周围那些仅能承载一两人的小蓬船一衬托,这船就成了个庞然大物,几乎可以用一座小山来形容了。
船行甚慢,在锣声中,缓缓移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的驶出水闸,以水闸的宽度和高度,这艘两层高的楼船,估计是能开进城里最大的船了。南宁城以东倒是有个水师,有近两万人,这两万人虽然比起南蛮的海军部队相差甚远,但做为祝淮拱卫老巢的一支劲旅,却也不可小觑。
所谓南船北马,可见南人的水战之长,只是吴明也只是听说,并没见过这两万人,也无从得知江南水军的具体战力。
正想着,又是一阵锣响,那船缓缓靠上了码头,然后船头一阵号角声响,十几个衣着鲜明的太监开道,然后几个宫女撑着一顶华盖,护着一顶小轿,从船上走了下来。前方一个太监尖着嗓子大喊道:“两宫太后陶娘娘出巡,闲人回避。”
这排场大得实在吓人,两旁的百姓早吓得傻了,俱都跪伏于地,口中高喊“娘娘千岁不止。吴明心头巨震,尽管他通过以前的种种情况,推测陶雨和祝淮在筹划建立新朝,但真正得到肯定的信息后,心头却仍是百味杂陈。
现在汉明帝和太子双双身亡,而陶雨腹中的胎儿就成了皇家唯一的嫡亲血脉。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她肚子里的孩子一旦是个男婴的话,那铁定就是下一任皇帝人选。她现在自称两宫太后,虽然心急了些,却也不无道理。只是,这是关系着名分正统的问题,北方的李铁,会承认她这个“两宫太后“么?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隐患,那就是,这孩子的性别问题。
想到这里,吴明心头一阵不安,他不由得想到了那天晚上,胡庸私下对自己说的一席话。一时间,更是头大如斗,不知道如何是好。
突地,他遽然一惊,小艺去世后,他打定主意不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但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始终还是在关心着朝廷局势。关心着陶雨以及他腹中小生命的命运。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想笑,太子临终托孤于己,只怕就是看中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点柔软吧。
只是,这有用么?自己连最心爱的女人都守护不了,更何谈家国天下。
雨下得小了,他站直了,静静地看着那顶明黄小轿,在万众朝拜中,朝自己飘过来。
早上起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吴明从床上爬了起来,只觉得嘴巴里苦得要命,头疼欲裂,太阳穴突突乱跳。昨天他辗转反侧,临近天亮才睡下,正翻了个身,准备再躺一会时,猛地记起今天是李源北上的日子,他一个激灵,那里还睡得着,从床上爬了起来,几下穿好衣服就往外跑。
南宁城和其他城市一样,也分为四个城门,只是它紧靠大江南岸而建,所以北门是个水门。这道门外,就是南宁城北岸码头。据说夏季涨水之时,有时连城外的的码头都会被淹掉。只是现在已是冬季枯水期,水位回落,露出了很大一片滩涂。
要到北岸,只有从码头乘船去。但要到码头,则只有先从城里的运河乘坐小船经过北门水闸,才能抵达。好在吴明的住处离北城门不是很远,他一阵狂奔,没多久就到了。
现在虽然是上午,但整个北城水闸口也是舟来船往,一派繁华景象。吴明大急,也不知道李源走了没有,要不是顾忌惊世骇俗,恐怕他就要涉水而行了。正焦躁间,一个船老大顶着个斗笠,朝他招手道:“这位客官,是要去外面码头么?摆渡费用两个铜子。”
吴明现在急不可耐,对方话还没说完,就已经跳了上去,嘴上道:“快走,快走。钱好说。”
船老大低头正在解挂在船头的缆绳,吴明跳下来时,轻如落叶,那船纹丝不动。他抬起头,有些吃惊的看着吴明。笑了一笑,惶恐道:“小人刚才不知大人是位武者,真是失敬。”
吴明现在心急火燎的,挥了下手道:“快走。”
那船夫嘴上虽然说着,手上可也利索得紧,他解开了缆绳,坐回了船中,操起双浆,在水面轻轻点,水面上顿时冒出两个旋涡。小船掉转身子,既快又稳,从一艘艘大小船只的缝隙中穿过,碰都不碰一下。
从城里运河到外面码头,本就只是一面城墙的路程,并不太远,只是路过一道水闸。小船似一条鱼般,穿行于各类船支中,不一会儿就到了闸门口,小船经过水闸时,吴明抬头上望,嘴里忍不住啧啧感叹:“真是宏伟!”
那船老大两把桨左支右持,小船正要驶出闸门口,闻听吴明感叹,头也不回,答道:“大人,这水闸高近十米,宽却近二十米,全部精铁铸就,牢固得很呢。”吴明怔了怔,扫了一眼这水闸,只见舟来船往,许多大小船只在闸门下来来往往,虽挤但却丝毫不乱。
外面就是大江江面,这水闸估计还真有个近二十米宽,他不由得感叹道:“真当得又一奇迹了。”这个世界天地灵气浓厚,人类习武修行较之地球也容易得多。也许正因为如此,造成这里的人类对武技极为重视,不再过分依赖外力,所以整个世界,基本还处在冷兵器时代,而以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能造出如此巨大的闸门,那也是殊为不易了。
因为吴明不谙刀锯,不知道建筑一幢纯木建筑的艰辛,所以这道闸门给他的震撼也比当归宫要强烈得多,他话才说完,那船老大已经笑道:“大人是新到南宁吧?这道水闸,可是祝总督属下刘督造杰作。平时水闸拉开,船只即可自由进出,一旦涨水,外面水淹滩涂,就可以放下水闸,封锁北门。一旦到了战时,倚靠北方大江之险,南宁城舟楫之利,这又是一道天险。”
他语气里甚是自豪,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两人谈话间,小船已然出了闸门,靠在了码头边,吴明付了船资,在船老大的恭谨眼神中,纵身跳上了岸。
虽然现在细雨连绵,但整个码头上仍然是人来人往,各种船只停靠在四周。吆喝声此起彼伏。刚上岸,就见到远方空了老大一个场地,十来个近卫营战士和几十个黑甲军将领正站在一起,围成一个大圈,也不知在说些什么,**眼尖,老眼就看见了吴明,招手道:“大人,这边来,快!”
他心头一喜,看来自己还不曾晚,终于是赶上了。他紧跑几步,到了众人近前,李源从人堆里探出头来,大笑道:“吴兄,你这次可是害苦我了,刚才我还在打赌,说你昨天被我灌了个酩酊大醉,今天肯定是来不了,但你的属下们不相信,说你一定会赶来,唉,看来我对你的了解,和你朝夕相处的兄弟们比起来,终究是不如。”
吴明走上前,正欲客气几句,突然从李源身后转出一人来,他定睛一看,差点惊呼出声。这人竟然是葛义。
葛义做为近卫营的原青龙队队副,出现在这里,本属应当,吴明吃惊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装束,只见他打着一把绸伞,肩上却斜挎着一个大包,也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见到吴明,他紧走了几步,突然把伞一丢,半跪于地,道:“吴大人,南征以来,承蒙你多次照顾,义铭感五内。只是前日赵家来信,要我即刻回去,我身负家主隆恩,实在是身不由己。未曾向吴大人你道别,实因下官见大人你情绪不好,怕再影响你心情,希望大人原谅则个。”
这地上本就是一片滩涂,土质较松,人来人往的,地上稀泥早被踩得稀烂。他这一跪下去,淋淋漓漓,泥汁也浇了一身,他却恍如不觉。
这是他第一次在吴明面前行下属之礼,不过吴明知道,对方这一跪,感恩的心态居多,并未真个把自己当玄武队一员,如若如此,葛义也不会走了。他走上前,把葛义扶起,拍了拍葛义肩膀叹道:“葛兄你重情重义,何罪之有。只是目前南北局势紧张,你此去北方,再见之日,也不知是敌是友了!”
葛义呆了一呆,也许想不到吴明会说得如此直接,他点了点头,道:“目前朝廷名义上还是一个整体,开战与否,还是一个未知之数,不过,做为一个军人,我还是希望我们永远不要有刀兵相见的一天。”
吴明心下一叹,残存的近卫营中,除了**,就数葛义最是得力,心细如发,更难能可贵的是,没有那些世家子弟的骄横之气,只是对方也被北面的赵家一封信给召回去了。
他和葛义就这么对望着,两人眼中,更多的却是无奈。
所有人相顾默然,正在这时,突然一声锣响,只见北门水闸处,无数船夫撑着小船,如同被如同被驱赶的鸭子般,纷纷四散靠岸,让出了一条水道。一艘宽十几米大船在锣声中,缓缓的驶了出来。
大船吴明也不是没见过,以前在新河城时,南蛮人的“战神”级战船比这船可要大得多,但因为隔得太远,所以看得也不怎么真切。这艘船和“战神”级战船比起来,自然不在一个档次。但经过周围那些仅能承载一两人的小蓬船一衬托,这船就成了个庞然大物,几乎可以用一座小山来形容了。
船行甚慢,在锣声中,缓缓移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的驶出水闸,以水闸的宽度和高度,这艘两层高的楼船,估计是能开进城里最大的船了。南宁城以东倒是有个水师,有近两万人,这两万人虽然比起南蛮的海军部队相差甚远,但做为祝淮拱卫老巢的一支劲旅,却也不可小觑。
所谓南船北马,可见南人的水战之长,只是吴明也只是听说,并没见过这两万人,也无从得知江南水军的具体战力。
正想着,又是一阵锣响,那船缓缓靠上了码头,然后船头一阵号角声响,十几个衣着鲜明的太监开道,然后几个宫女撑着一顶华盖,护着一顶小轿,从船上走了下来。前方一个太监尖着嗓子大喊道:“两宫太后陶娘娘出巡,闲人回避。”
这排场大得实在吓人,两旁的百姓早吓得傻了,俱都跪伏于地,口中高喊“娘娘千岁不止。吴明心头巨震,尽管他通过以前的种种情况,推测陶雨和祝淮在筹划建立新朝,但真正得到肯定的信息后,心头却仍是百味杂陈。
现在汉明帝和太子双双身亡,而陶雨腹中的胎儿就成了皇家唯一的嫡亲血脉。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她肚子里的孩子一旦是个男婴的话,那铁定就是下一任皇帝人选。她现在自称两宫太后,虽然心急了些,却也不无道理。只是,这是关系着名分正统的问题,北方的李铁,会承认她这个“两宫太后“么?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隐患,那就是,这孩子的性别问题。
想到这里,吴明心头一阵不安,他不由得想到了那天晚上,胡庸私下对自己说的一席话。一时间,更是头大如斗,不知道如何是好。
突地,他遽然一惊,小艺去世后,他打定主意不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但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始终还是在关心着朝廷局势。关心着陶雨以及他腹中小生命的命运。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想笑,太子临终托孤于己,只怕就是看中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点柔软吧。
只是,这有用么?自己连最心爱的女人都守护不了,更何谈家国天下。
雨下得小了,他站直了,静静地看着那顶明黄小轿,在万众朝拜中,朝自己飘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