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这雨也真大,是我们也没料到的,不过这次计划的成功,这秋雨估计还是帮了不少忙。”
陶雨紧了紧身上的大裘,皱着眉头,听吴明说了一段开头。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批语。所有人都呆在这个简陋的茶馆里,围着廖刚和吴明二人,出神的听着,听到精彩处,就连何艺都捂住了小嘴,发出吃惊的“啊”声。
“波斯武公温非而特我们也没看见,最后追上来的好象是他儿子。”吴明坐在陶雨的下首,站起身来,抱拳说道。
“是么。”陶雨右手五指微屈,轻轻敲着旁边的桌子。过了好一会,才笑了笑,道:“想必这老狐狸是想让自己儿子立功吧,不过这次可吃了大亏了。”顿了顿,又道:“后来呢?”
吴明张了张嘴,廖刚已经在一边抢着接道:“娘娘,当时风大雨大,道路也泥泞不堪,队伍走得很慢,这样下去,迟早要被波斯人追上的,而那个时候,恐怕你们还没过河。所以,柳大人就带着两百个兄弟,返身阻敌去了,到现在也不曾归来。”
那一场脱身行动过了已经好几天了,但廖刚一说起来仍然是眉飞色舞。说到兴头处,干脆站了起来,一边走着,一边指手划脚的说着。好似他本人亲身飞渡一般。他平时人比较拘谨,对陶雨也是唯唯诺诺,此时却如同变了一个人一般,站在那里,唾沫横飞的讲个不停。
有廖刚交待,吴明也省心不少。两人这几天来,一直形影不离,所有事他都清楚。听到廖刚说到这里,他不由得转头看了一眼李源。
李源站在房屋的一个角落里,紧紧地捏着拳头,双手十指都捏得发白。他平时虽然对士兵骂骂咧咧,但所有人都知道,李源爱兵如子,黑甲军战力天下无双,这军纪是一方面,还与他与士兵同甘苦是分不开的。
看着李源的样子,吴明的心头也是泛酸,黑甲军和近卫营一样,也是减员得厉害。不知道,这次回去,还能恢复旧貌么?南征之时,吴明曾经听李源说过。这次黑甲军随太子南征,却是受到兵部尚书李卫的调令而来。这样受人摆布,到现在整支队伍几乎死伤殆尽,他的心头肯定也不好过。
廖刚说在兴头上,似乎并没发觉里面的气氛有点不对,他指手划脚的继续说道:“最后我们在雨中实在走不动了,而波斯的两千骑士已经大举追来。当时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那些波斯人已经从后面大举压了上来,甚至鼓噪着要放箭,我当时以为自己死定了。”
廖刚说到这里,多少对当时的严峻情势有点添油加醋。吴明心头不由得有点想笑,这廖刚平时沉默寡言的,没想到还这么有口才。这次事件,到了他嘴里,一波三折,连自己都觉得像个传说中的英雄了。也许,每个少年心里,都曾经怀揣着一个英雄梦吧,自己以前梦想中国武术能够打遍世界无敌手,现在想起来,却多少有点虚妄了。
“情急之下,吴大人背着我,从天青河涉水而过,那些波斯人当时都惊呆了,就连我现在都好象觉得在做梦。”
廖刚说到这里,一惊一咋的,呆站在陶雨旁边的何艺老早被吓得呆了,忍不住追问道:“后来呢。”
廖刚正说得起兴,道:“后来……,后来就是吴大人和我赶到这里和大家汇合了。”说完,他似乎意尤未尽,砸巴了下嘴。
这里是天青河下游的一个叫风铃渡的小镇,离北面的庭牙也不太远。吴明和廖刚二人,昼夜兼程,花了近两天才赶到这里。
这个渡口以前或许有小船可以渡人,但现在波斯人大举东侵,整个小镇上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就留下一些老弱妇孺在这里,船也不见半只。说是小镇,其实只能算个临时聚居地,整个渡口,几乎全是帐篷搭建而成。就一间土墙房子,就是吴明现在呆的这间茶馆兼旅社,以做平时来往客商的打尖和休息之用。
店主许是躲避兵灾去了,早跑得没了影儿,汉军一来,这间土墙房子自然被他们占了下来,用来商量军机要事。
陶雨听了半天,似乎也有点困,打了个呵欠,道:“大家都下去吧,吴大人你留下来。”众人行了一个礼,纷纷走了出去。
陶雨越来越显怀了,前段时间,她就是走在路上,如果不仔细观察,还不清楚她是个孕妇。此时她穿着宽松的长袍,也能轻易看见微微隆起的小腹。待众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她才对着吴明微微一笑,道:“吴大人,此次能够全身而退,多亏了你。”
两人本是侧面而坐,吴明听得她说得如此客气,连忙站起来,行了个礼道:“这条计策能成功,有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不过运气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属下也没料到,会如此顺利。”
陶雨呆了一呆,道:“天时,地利,人和。吴大人,你是从何处看到的?《行军策?二十四问》的手抄本,我记得还没抄给你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出自《孟子》里的一句话,地球上的中国人,恐怕十个有九个人都耳熟能详,吴明也只是顺口一提而已,却没想到陶雨如此吃惊。陶雨如此问,他也不好解释,只能喃喃道:“这只是属下受这次事件启发,有感而发而已。”
陶雨叹了口气,道:“吴大人,有时候你似乎什么都懂,有时候却又冬烘得有点迂,我都不好怎么评价你了。不过你刚才有句话说得好,这次,能够逃脱,估计运气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或者说,波斯的武公并没完全上当。”
吴明呆了呆,问道:“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变故么?”
陶雨双手撑住大腿,身子前倾用力,就欲站起。但却眉头大皱,怎么也起不来。她身后一个侍女见状,慌忙扶住她双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站了起来。她站直了,伸了个懒腰,捶了捶已经略显臃肿的腰,在侍女的搀扶下,走到一堵墙边站定,看着外面的秋色,道:“我们在逃脱的过程中,还遇见过一路波斯人,有近千人,他们是波斯武公派来封锁下游絙桥的,却没想到,在中途和我们撞了个正着。一番恶战下来,他们固然损失惨重,但我们由于无马,却也没办法对他们实行全歼,逃走了大部分。我开始还以为计划败露,波斯人后继部队跟上,自己多半难以逃脱了,却没想到,后面的路程却出奇的顺利,一直到风铃渡,都不见半个波斯人跟过来。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看来,这中间,恐怕柳大人的两百人起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
吴明也走了几步,在她身后站定,轻声道:“万事人为,有时候,一件小事,确是能够改变一件事情的结果。只是柳大人他们,恐怕永远回不来了。”
这土墙由于年久,有的地方已经露出大洞,从屋里透过大洞,能清晰地看见外面的景色。此时已近傍晚,外面那些小帐篷,由于牧民走得急,并没有全部收走。七凌八落的横在外面,有风吹过,那些破布条也被吹得高高飘起,张牙舞爪的,似乎在无声的诉说着什么。
陶雨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外面,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吴大人,这次我们遇见对方一千名骑兵。骑兵的机动力自不必说。他们初期还想凭借机动力,骚扰我们,却没想到,一个冲锋下来,就损失了近百人,这也是他们逃走的一个原因。”她突然开口说起这个,恐怕也是不想在刚才那伤感的话题纠缠下去。
吴明吃了惊,道:“一个冲锋就损失了上百人?这怎么可能?”也难免他吃惊了,陶雨他们为了隐秘,并没有车马,就连陶雨,何艺等人也是被滑竿抬着走的。对方一千骑士,怎么可能吃这么大的亏。
陶雨转过头来,眼中射出逼人的精光:“负责狙击的,正是近卫营。杨大人操练出来的战阵,威力真是不凡,吴大人,恭喜你帐下又添了一员虎将。”
吴明心头一寒,行了一个礼道:“这也是娘娘之幸。”
“你说,如果我请求李源留下来助我,有几成希望?”
吴明吃了一惊,李源是太尉李铁的远房侄子,虽然他从来没借助过这个朝廷太尉的丝毫力量,但他是李氏一族的人,却是谁也没办法改变的事实,陶雨想让李源留下来,恐怕有点难度。
这几个月大家一路逃来,黑甲军的战力,吴明都非常震撼,更何况急需力量的陶雨,只是李源此人外粗内细。本身也很有主见,要想说服,恐怕很有难度,他想了想,道:“这件事,恐怕急不得,只有以后慢慢想办法了。”
陶雨喃喃道:“天时,地利,人和。但万事重在人为。如果内有吴大人你的近卫营,外有李源的黑甲军,一旦都恢复建制,我们在东汉,才算真的有了立足之地。”
吴明心头一凛,陶雨留自己下来,恐怕主要目的,就是想让自己想办法去说服李源吧。只是李源岂是那么好说服的?**能跟着自己,已是万幸了,更何况李源。
对了,**,他心头一道闪电划过,**一向视李家为大仇,虽然经过上次的望乡谷事件后,他对黑甲军不再仇视,但见了李源,仍是一副冰冰冷冷的样子。如果真的呆在一起,到时候怎么办?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又是一阵哀叹,这陶雨可真会找事。
陶雨口气突然软了下来,突地展颜一笑道:“吴大人,不管怎么说,咱们终于站在东汉的土地上了。以后,还要多仰仗吴大人了。”
吴明也是正色道:“娘娘但请放心,属下一定不辜负殿下所托,为国尽力。”
陶雨再次转身,看向了屋外:“今天晚上,接应帕卜里的山狗军就要来了,把帕卜里送还给他们,咱们就继续北进,到庭牙去吧。也不知道,现在的青狼军是什么态度。”说到这里,她突然柔声道:“吴大人,谢谢你。真的。”
吴明几乎认为自己听错了,陶雨到现在,和年前几乎换了一个人,现在突然用这种语气和他说话,他都有点怀疑的耳朵出了毛病。
看着对方那因怀孕而略显丰满的身子。
他心头暗暗想着:“殿下,终于要到家了,你放心,我一定会实现自己的诺言。”
屋外,夕阳浸在天青河里,半江瑟瑟半江红。秋风吹过,那河里的落日也被吹得荡漾起来,直欲喷薄而出一般。
“这雨也真大,是我们也没料到的,不过这次计划的成功,这秋雨估计还是帮了不少忙。”
陶雨紧了紧身上的大裘,皱着眉头,听吴明说了一段开头。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批语。所有人都呆在这个简陋的茶馆里,围着廖刚和吴明二人,出神的听着,听到精彩处,就连何艺都捂住了小嘴,发出吃惊的“啊”声。
“波斯武公温非而特我们也没看见,最后追上来的好象是他儿子。”吴明坐在陶雨的下首,站起身来,抱拳说道。
“是么。”陶雨右手五指微屈,轻轻敲着旁边的桌子。过了好一会,才笑了笑,道:“想必这老狐狸是想让自己儿子立功吧,不过这次可吃了大亏了。”顿了顿,又道:“后来呢?”
吴明张了张嘴,廖刚已经在一边抢着接道:“娘娘,当时风大雨大,道路也泥泞不堪,队伍走得很慢,这样下去,迟早要被波斯人追上的,而那个时候,恐怕你们还没过河。所以,柳大人就带着两百个兄弟,返身阻敌去了,到现在也不曾归来。”
那一场脱身行动过了已经好几天了,但廖刚一说起来仍然是眉飞色舞。说到兴头处,干脆站了起来,一边走着,一边指手划脚的说着。好似他本人亲身飞渡一般。他平时人比较拘谨,对陶雨也是唯唯诺诺,此时却如同变了一个人一般,站在那里,唾沫横飞的讲个不停。
有廖刚交待,吴明也省心不少。两人这几天来,一直形影不离,所有事他都清楚。听到廖刚说到这里,他不由得转头看了一眼李源。
李源站在房屋的一个角落里,紧紧地捏着拳头,双手十指都捏得发白。他平时虽然对士兵骂骂咧咧,但所有人都知道,李源爱兵如子,黑甲军战力天下无双,这军纪是一方面,还与他与士兵同甘苦是分不开的。
看着李源的样子,吴明的心头也是泛酸,黑甲军和近卫营一样,也是减员得厉害。不知道,这次回去,还能恢复旧貌么?南征之时,吴明曾经听李源说过。这次黑甲军随太子南征,却是受到兵部尚书李卫的调令而来。这样受人摆布,到现在整支队伍几乎死伤殆尽,他的心头肯定也不好过。
廖刚说在兴头上,似乎并没发觉里面的气氛有点不对,他指手划脚的继续说道:“最后我们在雨中实在走不动了,而波斯的两千骑士已经大举追来。当时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那些波斯人已经从后面大举压了上来,甚至鼓噪着要放箭,我当时以为自己死定了。”
廖刚说到这里,多少对当时的严峻情势有点添油加醋。吴明心头不由得有点想笑,这廖刚平时沉默寡言的,没想到还这么有口才。这次事件,到了他嘴里,一波三折,连自己都觉得像个传说中的英雄了。也许,每个少年心里,都曾经怀揣着一个英雄梦吧,自己以前梦想中国武术能够打遍世界无敌手,现在想起来,却多少有点虚妄了。
“情急之下,吴大人背着我,从天青河涉水而过,那些波斯人当时都惊呆了,就连我现在都好象觉得在做梦。”
廖刚说到这里,一惊一咋的,呆站在陶雨旁边的何艺老早被吓得呆了,忍不住追问道:“后来呢。”
廖刚正说得起兴,道:“后来……,后来就是吴大人和我赶到这里和大家汇合了。”说完,他似乎意尤未尽,砸巴了下嘴。
这里是天青河下游的一个叫风铃渡的小镇,离北面的庭牙也不太远。吴明和廖刚二人,昼夜兼程,花了近两天才赶到这里。
这个渡口以前或许有小船可以渡人,但现在波斯人大举东侵,整个小镇上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就留下一些老弱妇孺在这里,船也不见半只。说是小镇,其实只能算个临时聚居地,整个渡口,几乎全是帐篷搭建而成。就一间土墙房子,就是吴明现在呆的这间茶馆兼旅社,以做平时来往客商的打尖和休息之用。
店主许是躲避兵灾去了,早跑得没了影儿,汉军一来,这间土墙房子自然被他们占了下来,用来商量军机要事。
陶雨听了半天,似乎也有点困,打了个呵欠,道:“大家都下去吧,吴大人你留下来。”众人行了一个礼,纷纷走了出去。
陶雨越来越显怀了,前段时间,她就是走在路上,如果不仔细观察,还不清楚她是个孕妇。此时她穿着宽松的长袍,也能轻易看见微微隆起的小腹。待众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她才对着吴明微微一笑,道:“吴大人,此次能够全身而退,多亏了你。”
两人本是侧面而坐,吴明听得她说得如此客气,连忙站起来,行了个礼道:“这条计策能成功,有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不过运气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属下也没料到,会如此顺利。”
陶雨呆了一呆,道:“天时,地利,人和。吴大人,你是从何处看到的?《行军策?二十四问》的手抄本,我记得还没抄给你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出自《孟子》里的一句话,地球上的中国人,恐怕十个有九个人都耳熟能详,吴明也只是顺口一提而已,却没想到陶雨如此吃惊。陶雨如此问,他也不好解释,只能喃喃道:“这只是属下受这次事件启发,有感而发而已。”
陶雨叹了口气,道:“吴大人,有时候你似乎什么都懂,有时候却又冬烘得有点迂,我都不好怎么评价你了。不过你刚才有句话说得好,这次,能够逃脱,估计运气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或者说,波斯的武公并没完全上当。”
吴明呆了呆,问道:“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变故么?”
陶雨双手撑住大腿,身子前倾用力,就欲站起。但却眉头大皱,怎么也起不来。她身后一个侍女见状,慌忙扶住她双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站了起来。她站直了,伸了个懒腰,捶了捶已经略显臃肿的腰,在侍女的搀扶下,走到一堵墙边站定,看着外面的秋色,道:“我们在逃脱的过程中,还遇见过一路波斯人,有近千人,他们是波斯武公派来封锁下游絙桥的,却没想到,在中途和我们撞了个正着。一番恶战下来,他们固然损失惨重,但我们由于无马,却也没办法对他们实行全歼,逃走了大部分。我开始还以为计划败露,波斯人后继部队跟上,自己多半难以逃脱了,却没想到,后面的路程却出奇的顺利,一直到风铃渡,都不见半个波斯人跟过来。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看来,这中间,恐怕柳大人的两百人起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
吴明也走了几步,在她身后站定,轻声道:“万事人为,有时候,一件小事,确是能够改变一件事情的结果。只是柳大人他们,恐怕永远回不来了。”
这土墙由于年久,有的地方已经露出大洞,从屋里透过大洞,能清晰地看见外面的景色。此时已近傍晚,外面那些小帐篷,由于牧民走得急,并没有全部收走。七凌八落的横在外面,有风吹过,那些破布条也被吹得高高飘起,张牙舞爪的,似乎在无声的诉说着什么。
陶雨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外面,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吴大人,这次我们遇见对方一千名骑兵。骑兵的机动力自不必说。他们初期还想凭借机动力,骚扰我们,却没想到,一个冲锋下来,就损失了近百人,这也是他们逃走的一个原因。”她突然开口说起这个,恐怕也是不想在刚才那伤感的话题纠缠下去。
吴明吃了惊,道:“一个冲锋就损失了上百人?这怎么可能?”也难免他吃惊了,陶雨他们为了隐秘,并没有车马,就连陶雨,何艺等人也是被滑竿抬着走的。对方一千骑士,怎么可能吃这么大的亏。
陶雨转过头来,眼中射出逼人的精光:“负责狙击的,正是近卫营。杨大人操练出来的战阵,威力真是不凡,吴大人,恭喜你帐下又添了一员虎将。”
吴明心头一寒,行了一个礼道:“这也是娘娘之幸。”
“你说,如果我请求李源留下来助我,有几成希望?”
吴明吃了一惊,李源是太尉李铁的远房侄子,虽然他从来没借助过这个朝廷太尉的丝毫力量,但他是李氏一族的人,却是谁也没办法改变的事实,陶雨想让李源留下来,恐怕有点难度。
这几个月大家一路逃来,黑甲军的战力,吴明都非常震撼,更何况急需力量的陶雨,只是李源此人外粗内细。本身也很有主见,要想说服,恐怕很有难度,他想了想,道:“这件事,恐怕急不得,只有以后慢慢想办法了。”
陶雨喃喃道:“天时,地利,人和。但万事重在人为。如果内有吴大人你的近卫营,外有李源的黑甲军,一旦都恢复建制,我们在东汉,才算真的有了立足之地。”
吴明心头一凛,陶雨留自己下来,恐怕主要目的,就是想让自己想办法去说服李源吧。只是李源岂是那么好说服的?**能跟着自己,已是万幸了,更何况李源。
对了,**,他心头一道闪电划过,**一向视李家为大仇,虽然经过上次的望乡谷事件后,他对黑甲军不再仇视,但见了李源,仍是一副冰冰冷冷的样子。如果真的呆在一起,到时候怎么办?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又是一阵哀叹,这陶雨可真会找事。
陶雨口气突然软了下来,突地展颜一笑道:“吴大人,不管怎么说,咱们终于站在东汉的土地上了。以后,还要多仰仗吴大人了。”
吴明也是正色道:“娘娘但请放心,属下一定不辜负殿下所托,为国尽力。”
陶雨再次转身,看向了屋外:“今天晚上,接应帕卜里的山狗军就要来了,把帕卜里送还给他们,咱们就继续北进,到庭牙去吧。也不知道,现在的青狼军是什么态度。”说到这里,她突然柔声道:“吴大人,谢谢你。真的。”
吴明几乎认为自己听错了,陶雨到现在,和年前几乎换了一个人,现在突然用这种语气和他说话,他都有点怀疑的耳朵出了毛病。
看着对方那因怀孕而略显丰满的身子。
他心头暗暗想着:“殿下,终于要到家了,你放心,我一定会实现自己的诺言。”
屋外,夕阳浸在天青河里,半江瑟瑟半江红。秋风吹过,那河里的落日也被吹得荡漾起来,直欲喷薄而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