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页
“啊,好,娘,我这就去!”
穆春耕似乎这才反应过来,赶忙起身往外走,去找他大姐过来。
穆卫氏脸色变了又变,但还是不死心的咬着牙继续问道:“娘……
这么些年,二伯每个月可都会带一两银子回来,家里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怎么可能只剩五六两。”
好吧,这还怀疑乔木贪污了。
乔木翻了个白眼,呵笑道:
“你以为你们几个儿媳妇是空手套白狼套回来的呀,那不都是真金白银的娶回来的,老三娶你的时候你娘光是聘金就要了十两银子,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老二一年的收入就没了,后面老四家的你也别望我望了,你也是一样,你娘要的少点,只要了六两银子,所以不是给你添了个三两的簪子吗?
还有,去年和大前年,加上大大前年朝廷征徭役的时候,哪年不是十二两银子搭进去,这些加起来就有多少了,再加上逢年过节吃吃喝喝,过年的衣服年礼,你们给我算一算,家里怎么存的下钱来。”
很多钱,那都不是从她们手里经过的,有的时候用出去一个个都没什么感觉,所谓不当家不知财米贵,说的就是这个,自己感觉自己没怎么花银子,一年没有用过几文钱,就以为家里都不用花钱了呢。
其他几个儿媳听了也不由低头沉思起来,的确,家里主要来钱渠道就是老二每个月带回的银子,至于她们婆婆刺绣赚的那点钱,她们估计最多也就几十文,根本算不上什么大头,所以照这么一算,家里没什么存银也是件很正常的事。
而此时,在边上听着的穆大丫就觉得更是愤懑不满了,觉得这家人可真是极品,一家人都靠他爹赚的银子过活竟然也不知羞耻,甚至都不知感恩对他们母女两个好些。
这么多年银子如果全部都攒下来不给家里的话,攒下来的银子说不定都够他家在县城买个商铺,或者在村子里买上七八亩熟田了。
正彼此沉默着呢,在县城木匠行做活,已经混成大师傅的穆春田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一进来就跪在了地上,神情紧张的问道:
“娘,您到底受了什么委屈要分家,您有什么委屈就直接跟儿说!
是萍青……”
“咋咋呼呼的像什么话,还不快给我站起来,没什么事,你也不要紧张,就是你娘我想开了,这家总不能总让你一个人养着,其他人也该自己想办法赚钱了,做兄长的帮忙娶妻已经够了,没有说还要帮忙养老送终的,况且,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膝下就还只有一个女儿,想来也是常年和你的媳妇分居不能在一起的原因,回头分家了,你就把你媳妇一起带到县城去吧,过两年生个孙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到什么地方,就得遵循什么地方的社会习俗,在这里,没有儿子就是要被别人戳脊梁骨,就是要被别人看不起的,死后家产还得被其他人瓜分,而且还是国家和宗族都允许的,所以乔木这么说也没错。
老二媳妇和他那个大女儿在家里为什么日子过的一直不顺心,那就是因为如此,不但原先的原身有些不满,其他妯娌也有底气去欺负她,她还没什么还没底气反抗,而原身之所以不管,那是因为她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又凭什么要管?
况且,原身好歹也没短了老二家的吃喝,而且也没有骂人,哪像其他人家,其他人家的婆婆能成天到晚指桑骂槐的骂儿媳妇呢,原身这婆婆虽然相比较于有些人的三观而言已经算是极品婆婆了,但其实放在村子里来讲,还算可以了。
第181章 农家极品老太太(7)
“娘……我……”
穆春田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想了很多,还在想着怎么消除他母亲的怒气不要分家,要不要把自己攒下来的几两银子都拿出来等等,可现在被乔木几句话这么一说,倒也觉得好像还蛮有道理的,他这常年不在家,每个月就回家三五天,妻子不容易受孕也很正常,如果真的接到县城去的话,说不定还真能给他生个儿子,如果有可能,他当然还是希望能有个自己的亲生儿子。
事实上,过去那些年他之所以愿意带钱回家,除了的确怀有些对兄弟的愧疚之外,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没有儿子,希望现在对几个兄弟和几个兄弟家的儿子好些,回头兄弟家的儿子也能给他戴孝摔盆。
如今被乔木这么一说,好似豁然开朗了许多,说话自然更犹豫了些,内心的确生出了一丝动摇。
乔木却不知道他的想法,还以为他还想劝自己不分家,忙说道:
“你不要再说了,就这样。
还没吃晚饭吧,让你媳妇去厨房帮你看着弄点,你大哥大姐还没回来,等他们回来再说分家的事。
你们各忙各的去吧。
我正好也收拾下家底,老三你跟我一起过来,我卧室里还有些压箱底的东西藏的比较深,放在了床榻下面,床榻太重了,我实在搬不动,你进屋过来帮我搬一下东西。”
乔木说的压箱底的东西,不能算好东西,但也不算差,是整整一箱,将近两百本书,都是她那已经死了不知多少年的死鬼丈夫留下来的,原身看着难受,但也舍不得卖掉,所以就放在了床上,免得回头睹物思人,或者想要把东西卖掉。
别以为书是不值钱的东西。
在现代,书本的确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一本一本话本也就十几二十块,碰上打折的优惠,做活动还能打对折,要是过期期刊什么的话,那更是几乎按斤卖,七八块钱一斤多的是,便宜的三五块一斤也有,如果按废品收的话,那更是一块不到,但是那是传统媒体萎缩的现代,在古代社会,书籍本身还是很昂贵的,随随便便一本启蒙书至少都得卖一两钱银子,较厚的四书五经之类的,一本一两银子可能卖不到,但四五钱是没问题的。
--
穆春耕似乎这才反应过来,赶忙起身往外走,去找他大姐过来。
穆卫氏脸色变了又变,但还是不死心的咬着牙继续问道:“娘……
这么些年,二伯每个月可都会带一两银子回来,家里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怎么可能只剩五六两。”
好吧,这还怀疑乔木贪污了。
乔木翻了个白眼,呵笑道:
“你以为你们几个儿媳妇是空手套白狼套回来的呀,那不都是真金白银的娶回来的,老三娶你的时候你娘光是聘金就要了十两银子,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老二一年的收入就没了,后面老四家的你也别望我望了,你也是一样,你娘要的少点,只要了六两银子,所以不是给你添了个三两的簪子吗?
还有,去年和大前年,加上大大前年朝廷征徭役的时候,哪年不是十二两银子搭进去,这些加起来就有多少了,再加上逢年过节吃吃喝喝,过年的衣服年礼,你们给我算一算,家里怎么存的下钱来。”
很多钱,那都不是从她们手里经过的,有的时候用出去一个个都没什么感觉,所谓不当家不知财米贵,说的就是这个,自己感觉自己没怎么花银子,一年没有用过几文钱,就以为家里都不用花钱了呢。
其他几个儿媳听了也不由低头沉思起来,的确,家里主要来钱渠道就是老二每个月带回的银子,至于她们婆婆刺绣赚的那点钱,她们估计最多也就几十文,根本算不上什么大头,所以照这么一算,家里没什么存银也是件很正常的事。
而此时,在边上听着的穆大丫就觉得更是愤懑不满了,觉得这家人可真是极品,一家人都靠他爹赚的银子过活竟然也不知羞耻,甚至都不知感恩对他们母女两个好些。
这么多年银子如果全部都攒下来不给家里的话,攒下来的银子说不定都够他家在县城买个商铺,或者在村子里买上七八亩熟田了。
正彼此沉默着呢,在县城木匠行做活,已经混成大师傅的穆春田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一进来就跪在了地上,神情紧张的问道:
“娘,您到底受了什么委屈要分家,您有什么委屈就直接跟儿说!
是萍青……”
“咋咋呼呼的像什么话,还不快给我站起来,没什么事,你也不要紧张,就是你娘我想开了,这家总不能总让你一个人养着,其他人也该自己想办法赚钱了,做兄长的帮忙娶妻已经够了,没有说还要帮忙养老送终的,况且,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膝下就还只有一个女儿,想来也是常年和你的媳妇分居不能在一起的原因,回头分家了,你就把你媳妇一起带到县城去吧,过两年生个孙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到什么地方,就得遵循什么地方的社会习俗,在这里,没有儿子就是要被别人戳脊梁骨,就是要被别人看不起的,死后家产还得被其他人瓜分,而且还是国家和宗族都允许的,所以乔木这么说也没错。
老二媳妇和他那个大女儿在家里为什么日子过的一直不顺心,那就是因为如此,不但原先的原身有些不满,其他妯娌也有底气去欺负她,她还没什么还没底气反抗,而原身之所以不管,那是因为她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又凭什么要管?
况且,原身好歹也没短了老二家的吃喝,而且也没有骂人,哪像其他人家,其他人家的婆婆能成天到晚指桑骂槐的骂儿媳妇呢,原身这婆婆虽然相比较于有些人的三观而言已经算是极品婆婆了,但其实放在村子里来讲,还算可以了。
第181章 农家极品老太太(7)
“娘……我……”
穆春田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想了很多,还在想着怎么消除他母亲的怒气不要分家,要不要把自己攒下来的几两银子都拿出来等等,可现在被乔木几句话这么一说,倒也觉得好像还蛮有道理的,他这常年不在家,每个月就回家三五天,妻子不容易受孕也很正常,如果真的接到县城去的话,说不定还真能给他生个儿子,如果有可能,他当然还是希望能有个自己的亲生儿子。
事实上,过去那些年他之所以愿意带钱回家,除了的确怀有些对兄弟的愧疚之外,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没有儿子,希望现在对几个兄弟和几个兄弟家的儿子好些,回头兄弟家的儿子也能给他戴孝摔盆。
如今被乔木这么一说,好似豁然开朗了许多,说话自然更犹豫了些,内心的确生出了一丝动摇。
乔木却不知道他的想法,还以为他还想劝自己不分家,忙说道:
“你不要再说了,就这样。
还没吃晚饭吧,让你媳妇去厨房帮你看着弄点,你大哥大姐还没回来,等他们回来再说分家的事。
你们各忙各的去吧。
我正好也收拾下家底,老三你跟我一起过来,我卧室里还有些压箱底的东西藏的比较深,放在了床榻下面,床榻太重了,我实在搬不动,你进屋过来帮我搬一下东西。”
乔木说的压箱底的东西,不能算好东西,但也不算差,是整整一箱,将近两百本书,都是她那已经死了不知多少年的死鬼丈夫留下来的,原身看着难受,但也舍不得卖掉,所以就放在了床上,免得回头睹物思人,或者想要把东西卖掉。
别以为书是不值钱的东西。
在现代,书本的确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一本一本话本也就十几二十块,碰上打折的优惠,做活动还能打对折,要是过期期刊什么的话,那更是几乎按斤卖,七八块钱一斤多的是,便宜的三五块一斤也有,如果按废品收的话,那更是一块不到,但是那是传统媒体萎缩的现代,在古代社会,书籍本身还是很昂贵的,随随便便一本启蒙书至少都得卖一两钱银子,较厚的四书五经之类的,一本一两银子可能卖不到,但四五钱是没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