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宁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明鉴当然明白,萧宁早就点明不畏惧简明据城而守,其实就是为了把简明架上火烤。
    为了不让萧宁小瞧,观简明的个性,未必不会再次和萧宁正面对抗。可是,比起所谓的颜面,难道不是利益更重?
    “小娘子是想看看,简将军对青州的控制到何地步。依简将军的为人,有小娘子激将在前,他定不会乖乖据城而守。有人阻拦,且阻拦成功,证明青州内并非齐心,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机会。”
    明鉴并不希望被萧宁小看,萧宁布局至此,若他依然瞧不出来萧宁究竟都有多少准备,未免太过无用。
    简明啊,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萧宁早就织了一张大网等着他,在他以为可以避开萧宁设下的陷阱时,实则一直都在萧宁的算计中。
    “依你所见,青州何时可得?”萧宁很满意明鉴能看透,再一问。
    “秋收之后。小娘子心怀百姓,岂忍百姓颗粒无收。”明鉴不留痕迹的拍一记马屁,萧宁愉悦的笑出声,“明先生同样心怀百姓。”
    明鉴低下头浅浅一笑,不敢受之。
    ***
    自那一日之后,青州城再无动静,证明了在青州之内有聪明人,这个人能阻拦简明,可见了不得。
    萧宁的确不是一个好人,面对青州城闭门不出,萧宁派人日日到青州城门下大声质问简明,是否还记得所谓的光明正大,决一胜负。
    难道简明接二连三败于萧宁之手,自知不敌,是以闭门不出?
    倘若简明承认这一点,倒是可以自此关闭城门,不需出门迎战。
    值得一说的是,萧宁一直让人在城下上叫嚷,纵然如此,既然都没能叫简明再次出兵,这回倒是有人急了。
    急的自然不是跟在萧宁身边的人,而是冀州之内的人。
    虽然有唐师、宋辞,冀州不得不归于雍州,面对萧宁这么一个小娘子,没有正面见识萧宁本事的人,总以为萧宁在外的名声,不过是冠他人之功。
    明明已经擒获青州简明,完全可以将人一网打尽,萧宁非要一次一次的放过简明,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存心不想拿下青州?
    萧宁早就料到冀州之内有不少不认同她的人,能在这个时候把话说破,正好。
    说来萧氏自打接手冀州,并未正式宴请冀州内的世族,一直让唐氏或者宋氏作为代表。
    既然现在有人对她的决定表露质疑,萧宁也该借此机会,好好的向他们讨教讨教。
    是以,萧宁下帖,以请教诸公攻破青州良策为由,将冀州内的世族尽都请到她临时所设的府上。
    已经执掌两州的萧谌,依然还是骠骑将军,天下大乱,纷争四起,谁人不是争权夺利?
    萧宁代父出征,早已名扬天下,又为萧谌拿下冀州,萧谌的势力,今之天下,只居于曹根之下。
    萧宁的丰功伟业,声名显赫,现如今,但凡长脑子的人都不会将萧宁视为等闲之辈。
    冀州世族们总有不信唐师和宋辞的人,对于两人拿萧宁一个小娘子当回事,明面上不敢多言,背地里,没少对萧宁做的是指手画脚。
    唐师和宋辞收到萧宁点明,集思广益,通力合作以定青州的帖子。外头的风言风语,两人亦有耳闻,心知萧宁欲借此机会,让冀州世族睁大眼睛看看她的本事。
    心里暗骂一群本事不大,小瞧人最擅长的人,自讨苦吃,自取其辱。
    不过萧宁既然有心整治冀州世族,两人既然早就选定了萧宁,必须捧场。
    饶是宋辞有那么一刻存了旁的心思,最后衡量雍州的实力,再加上一个唐师,终究选择和唐师一般站在萧宁那一边。
    是以萧宁设宴的一日,早早两人便到了,在萧宁的府门前下车看到彼此的那一刻,不约而同的作一揖,看着彼此露出了一抹笑容。
    “宋公。”
    “唐公。”
    客气而有礼的问候,恍若之前所有的算计都烟消云散,他们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此言不虚,两人最终都默契的选择了雍州,并且接受了雍州执掌冀州。
    这样一来,两家的情况和从前无二。
    不,还是有所区别的。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如果想在今后的天下占得一席之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选择雍州,选择萧氏,也就意味着将来的他们争的是萧氏集团中的地位。
    很明显,现在唐师略占上风。
    “唐公,宋公。”萧宁早早派人在门口相迎,崔攸和明鉴远远看到两人下马,一眼便瞧见两人都有话说,故而谁也没有上去打扰。
    感觉时候差不多,这才缓缓行来,也算打破了两人可能的尴尬。
    “明先生,崔郎君。”既然以萧氏为主,萧宁如何称呼身边的人,其他人也跟着一般称呼。
    崔攸年幼,能得两人正眼相看,多赖萧宁对他的信任。
    对萧宁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萧宁用人,只问这人有没有用,从不管身份年纪。
    相比之下,崔攸在萧宁身边更得看重,连明鉴都不能及。
    “小娘子已在内等候,两位请。”虽然在萧宁眼里,崔攸份量比明鉴要重,但崔攸一向礼让明鉴。
    明鉴一向是个脸皮厚的人,素又不是墨守成规的人,既不在意谁比谁更得萧宁看重,崔攸的本事的确在他之上,难不成他连点容人之量都没有?
    唐诗和宋词不敢多言,连忙随崔攸和明鉴入内。
    萧宁的确已经在内等候多时,见到唐诗、宋词走来并不意外。
    “我料想两位必然会在宴会开始前先来见我。如何?”萧宁含笑而问,等着这两位为她出谋划策。
    “小娘子准备秋收之后动手,不知某有何处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唐诗果然比宋词要快一步,自然而然的接话,等着萧宁吩咐。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两位明白。”萧宁设下此宴,所图为何,自问瞒不过眼前这两位。
    “一群鼠目寸光之辈,小娘子不必将他们放在心上。”宋辞终于找到接话的机会,言语间并不喜于那些认为萧宁放过简明而视之为下策的人。
    萧宁很满意这两位的表态,“宴会之上,还请两位把火烧旺了!”
    此言一出,表明萧宁的态度。这是觉得冀州世族的反应仍然不够激烈,在这时候,萧宁并不打算直接动手将他们拍老实。
    既然都觉得萧宁没有外界传闻的那般厉害,且让他们各显神通。
    “入住冀州多日,也没有机会请诸公动手,既然诸公认为我的办法无法攻破青州,若不请他们各显手段,岂不显得我太不会用人?”萧宁含笑的解释,一群人不作声了,这是打算坑人啊坑人!
    “唯!”都已经上萧宁的贼船了,萧宁既然有需要他们配合的地方,岂有拒绝的道理?
    对宋词而言,能够在萧宁面前刷好感的机会,绝不能放过。
    “辛苦了!”萧宁面带笑容,感谢他们愿意配合。
    两人连道不敢。
    很快,都想到萧宁的跟前指指点点的人在约定的时间内陆续来到。
    看到唐师、宋辞已然在正堂上,一群人显得有些纳闷,不过一想这两位都跟萧宁表了忠心,提前来,都是为了刷好感是吧?
    “诸位。”唐师、宋辞不留痕迹地交换眼神,何尝不是无声的交锋。
    配合萧宁是必须的,如何运作,这是他们的事。谁的表现更好,显露本事,这就是无声的较量。
    “唐公,宋公,来得挺早。”碰面了,如何能不打招呼,打了招呼,何尝不是想看看对方的意思。
    “诸位莫不是忘了,我与萧小娘子略有交情。”此话十分坦率,唐师何尝不是借此表明态度。
    这做戏啊,总不能只有好人,没有对比。
    宋辞显得十分幽怨地道:“是啊,当日若不是因为唐公同萧小娘子另有交情,冀州是何模样,可是未知之数。”
    不难听出他的怨恨,冀州内的人自是想起另一桩事,先前宋辞有何打算?
    借雍州的势力,独占鳌头,成为冀州的领头羊!
    可惜算盘打得太精,雍州不上他的当,人家不仅不上他的当,更是借唐宋两家争冀州这大好机会,趁机让他们将冀州拱手送上!
    “听宋公说来,似甚是不满萧氏接掌冀州?”唐师突然犀利地一问。
    宋辞气愤地道:“怕是唐公有此心吧,何必倒打一耙?
    “纵然我对萧小娘子行事多有不满,明明已然唾手可得青州,偏一再饶过那简明,可冀州已然由萧氏执掌,再多的话,不是我们该说的。”
    言尽于此,有人连忙地附和道:“宋公此言差矣。冀州虽由萧氏执掌,总不能独断专行,无我等世族进言之地。若如此,我们断不能容。”
    显然因宋辞一番话,众人也不再藏着掖着,纷纷表态,都是对萧宁战术的不认可。
    第61章 弃兵而逃者
    唐师和宋辞一眼扫过说话的众人,自不能忽略不作声的人。
    “诸公,战场瞬息万变,我等皆不善战事,还是不要指手划脚的好。”有人小声地提了一嘴,听起来完全不赞同有人到萧宁的跟前说三道四。
    “贾公此言差矣,我等虽从未上过战场,总是比那萧小娘子年长。萧家也并非家中无人,不知他们如何放得下心,叫一个小娘子应对青州事宜。”
    “正是。一介稚儿,又是小娘子。萧家算是为这么一个小娘子费尽心思了,竟然将诸多功劳归于她身。”
    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是对萧氏或是萧宁的不满。
    那一位相貌平庸,放人群里无人问津的人提点一句罢了,结果被群怼。行吧,他闭嘴!
    一群人都不带脑子。
    既明白萧宁是位小娘子,换作谁家舍得将功劳归于她身?
    既不能让她出仕为官,显祖扬宗,换了萧家哪一个郎君立下这等功劳,必能让人平步青霄,何至如此?
    难道不是更证明了萧宁身上背负的名声,定都是实打实的?
    那么萧宁现在应对青州,三擒三放简明,必有深意。
    一群不懂兵事的人,以为比萧宁年纪大,多吃了些饭就比萧宁厉害?
    真要是有本事的人,冀州现在就不会是萧宁代掌!
    某位越想越觉得往后离这群自以为是,认不清现实的人远些的好。
    “贾公。”唐师上前一唤,宋辞已然招呼其他人坐下,独这一位满脑子想法,正考虑如何远离蠢货的人,一时成了众矢之的,唐师一提醒,这位贾公立刻回过神,“唐公。”
    世族中也是有级别的,唐师无疑是最上层的,这位贾公是最末端,素日两人并无往来。
    今日碰面,难得遇见真真的聪明人,唐师想到萧宁一直喊的口号,有人才不能放过,唐师即动了心思。
    “唐公。”贾公十分沉得住气,按理来说能跟唐师这顶流的世族接洽上,该激动激动,不想他却不卑不亢地作揖。
    “尚未请教大名。”唐师不以为然,既有相交之意,自以礼相待。

章节目录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興昭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興昭五并收藏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