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见识到赵如意的手段,红玉也就不在她面前装出什么含羞带臊的模样。她所求不多,或许是因为所求不多,所以二小姐和四小姐都看不上她。她们似乎更喜欢志向远大的婢女。
“好。”
她是个不喜欢说承诺的人,就一个好字,仿佛都逾了千斤重。
过完嫡母那一关,赵如意迎来一段罕见的安闲时光。赵惜缘终于知道收敛,闲来下帖子请她去芬芳院喝茶,赵渊和赵澜也在,姐弟四个喝茶说话,日子也还过得。赵如意并不讨厌赵惜缘,但也不会太喜欢她,不过这些面子上的功夫也没什么不好做的,于是一时间,赵国公府风平浪静。
赵惜缘仍是不喜赵如意,小小庶女,爹不疼娘不爱的,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充嫡女气派。
于是,在一次姐弟四人的聚会上,赵惜缘颇是自得的指着替他们弹琴助兴的侍女:“这是爹爹送我的古琴,名为鸢尾。听说渊弟也送了姐姐一把古琴,不知道比我这鸢尾如何?”
这明晃晃的恶意,赵如意觉得自己都不忍看。
她有时候也不知道这个妹妹脑子是怎么长得,非要靠证明姐姐差来显出她的好不成?何况,她有嫡母亲娘两重长辈替她打算,又得生父喜欢,还有什么可不平的呢?
至于自己,自己连未来的路都要靠自己去走,当年在容水村,家里只当没她这个女儿,若她是赵惜缘,这日子恐怕早过不下去了,何苦要盯着别人,盯着自己不好么?自然,赵如意不会日日去想她为何会过上这样的日子,她有还不错的从前,至于恨什么的,她能恨谁呢,即使找到人恨,恨又有什么意义。何况,恨这种事,从来不是嘴上说说,然后一味的要强,就是恨了。于是赵如意越发仪态从容。
不过还未等赵如意说话,赵渊就率先替姐姐解了围。
“父亲的东西自然是最好的。”
“是啊,不能和妹妹相比。”
赵惜缘再次被怼,因被反复教导了勿要自乱阵脚,于是不再发难,只一笑,换了众人皆喜欢的话题——吃。
就在这样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帝都又下了一场雪,一场雪盖一层凉,赵渊不知道打哪儿给赵如意弄来一堆栗子,栗子拿火烤过之后尤其的香,她将烤过的栗子分成几份,除去弟弟妹妹,生父、嫡母和张姨娘都各得了一份。
到底是亲生女儿,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赵国公如今对她观感还好,赵国公夫人分给两位嬷嬷吃了,赵渊赵澜自不消提,这都是好吃的年纪,唯有张姨娘母女收了烤栗子,暗中倒笑了赵如意一回,说她土鳖。
再不错的日子也有被打碎的一天,赵如意的祖母赵是在一个下大雪的日子回府的。张姨娘在老夫人跟前一向得脸,早早就去老夫人的院子等着,见一行人熙熙攘攘的过来,第一个冲上去行礼,又奉承:
“老祖宗越发精神了。可见人逢喜事精神爽。”
府中四姑奶奶非老夫人嫡出,但她一生没有女儿,四姑奶奶是自出生就抱到她跟前教养的,年岁日久养出了情分,倒跟嫡女无疑,老夫人看中这个庶女,不然也不能亲自去给孙女送嫁,何况,老夫人娘家亦在浙东道,送嫁外孙女,兼回娘家,老夫人自然高兴。
“你个猴儿。”
老夫人笑指张姨娘嗔上一句。
张姨娘跟着笑,又见老夫人身边站着个陌生的女儿,看年纪似与赵惜缘同岁的模样,便说:
“这是哪家的小姐,真是个水灵模样。”
那女孩儿斯斯文文,听话先红了脸,赵国公夫人早收到风声,一双美眸睇向她,说:
“这就是孙姑娘吧。”
这位孙姑娘是老夫人亲弟弟的庶孙女,听说在当地颇有才名,而这位孙姑娘的姨娘跟老夫人娘家有亲,据说老夫人一回娘家看见这女孩儿,就喜欢的不得了,便以带她来帝都瞧瞧的名义带了回来。
这一对婆媳关系实在不算很好,老夫人不算糊涂人,赵国公夫人更是聪明,婆媳俩交手多年,谁也没得到好处去,更何况有张姨娘横亘在前,所以一直淡淡的。
不过赵国公夫人掌家多年,娘家金氏也是高门,所以老夫人在外人面前极少拂她面子。于是笑说:
“这是阿瑶,比惜缘只小一个月,端午生的。”
“那是孟尝君的生辰,可真是好日子。”
张姨娘又笑捧了一句。
赵国公夫人十分不耐张姨娘花枝招展,处处抢话,但也知道婆婆一向抬举她,也就未加训斥。倒是孙姑娘知礼,挨个问过安,一行人才浩浩荡荡往屋子里去。
待老夫人上座,方有心情打量起一家子人,只见一个身量高挑的女子站在那儿,那仿佛似曾相识的眉眼叫老夫人弯了一个唇角。
“这就是三姑娘?”
她不再看赵如意,只问儿媳。
这是赵如意第一次见到自己祖母,也是第一次见到大房的未亡人何氏,何氏出身明远侯府,如今明远侯庶子当家,也就是四姑太太的夫家。因为四姑太太的面子,何氏在这府中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只是未亡人有未亡人的活法,即使如今老夫人回府,一家子喜气盈盈,何氏的打扮依旧老态而素淡。赵如意不看何氏,何氏却暗地端详了这个三姑娘许久。
“是,如今已经有十九了,如意,快过来见过老祖宗。”
--
“好。”
她是个不喜欢说承诺的人,就一个好字,仿佛都逾了千斤重。
过完嫡母那一关,赵如意迎来一段罕见的安闲时光。赵惜缘终于知道收敛,闲来下帖子请她去芬芳院喝茶,赵渊和赵澜也在,姐弟四个喝茶说话,日子也还过得。赵如意并不讨厌赵惜缘,但也不会太喜欢她,不过这些面子上的功夫也没什么不好做的,于是一时间,赵国公府风平浪静。
赵惜缘仍是不喜赵如意,小小庶女,爹不疼娘不爱的,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充嫡女气派。
于是,在一次姐弟四人的聚会上,赵惜缘颇是自得的指着替他们弹琴助兴的侍女:“这是爹爹送我的古琴,名为鸢尾。听说渊弟也送了姐姐一把古琴,不知道比我这鸢尾如何?”
这明晃晃的恶意,赵如意觉得自己都不忍看。
她有时候也不知道这个妹妹脑子是怎么长得,非要靠证明姐姐差来显出她的好不成?何况,她有嫡母亲娘两重长辈替她打算,又得生父喜欢,还有什么可不平的呢?
至于自己,自己连未来的路都要靠自己去走,当年在容水村,家里只当没她这个女儿,若她是赵惜缘,这日子恐怕早过不下去了,何苦要盯着别人,盯着自己不好么?自然,赵如意不会日日去想她为何会过上这样的日子,她有还不错的从前,至于恨什么的,她能恨谁呢,即使找到人恨,恨又有什么意义。何况,恨这种事,从来不是嘴上说说,然后一味的要强,就是恨了。于是赵如意越发仪态从容。
不过还未等赵如意说话,赵渊就率先替姐姐解了围。
“父亲的东西自然是最好的。”
“是啊,不能和妹妹相比。”
赵惜缘再次被怼,因被反复教导了勿要自乱阵脚,于是不再发难,只一笑,换了众人皆喜欢的话题——吃。
就在这样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帝都又下了一场雪,一场雪盖一层凉,赵渊不知道打哪儿给赵如意弄来一堆栗子,栗子拿火烤过之后尤其的香,她将烤过的栗子分成几份,除去弟弟妹妹,生父、嫡母和张姨娘都各得了一份。
到底是亲生女儿,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赵国公如今对她观感还好,赵国公夫人分给两位嬷嬷吃了,赵渊赵澜自不消提,这都是好吃的年纪,唯有张姨娘母女收了烤栗子,暗中倒笑了赵如意一回,说她土鳖。
再不错的日子也有被打碎的一天,赵如意的祖母赵是在一个下大雪的日子回府的。张姨娘在老夫人跟前一向得脸,早早就去老夫人的院子等着,见一行人熙熙攘攘的过来,第一个冲上去行礼,又奉承:
“老祖宗越发精神了。可见人逢喜事精神爽。”
府中四姑奶奶非老夫人嫡出,但她一生没有女儿,四姑奶奶是自出生就抱到她跟前教养的,年岁日久养出了情分,倒跟嫡女无疑,老夫人看中这个庶女,不然也不能亲自去给孙女送嫁,何况,老夫人娘家亦在浙东道,送嫁外孙女,兼回娘家,老夫人自然高兴。
“你个猴儿。”
老夫人笑指张姨娘嗔上一句。
张姨娘跟着笑,又见老夫人身边站着个陌生的女儿,看年纪似与赵惜缘同岁的模样,便说:
“这是哪家的小姐,真是个水灵模样。”
那女孩儿斯斯文文,听话先红了脸,赵国公夫人早收到风声,一双美眸睇向她,说:
“这就是孙姑娘吧。”
这位孙姑娘是老夫人亲弟弟的庶孙女,听说在当地颇有才名,而这位孙姑娘的姨娘跟老夫人娘家有亲,据说老夫人一回娘家看见这女孩儿,就喜欢的不得了,便以带她来帝都瞧瞧的名义带了回来。
这一对婆媳关系实在不算很好,老夫人不算糊涂人,赵国公夫人更是聪明,婆媳俩交手多年,谁也没得到好处去,更何况有张姨娘横亘在前,所以一直淡淡的。
不过赵国公夫人掌家多年,娘家金氏也是高门,所以老夫人在外人面前极少拂她面子。于是笑说:
“这是阿瑶,比惜缘只小一个月,端午生的。”
“那是孟尝君的生辰,可真是好日子。”
张姨娘又笑捧了一句。
赵国公夫人十分不耐张姨娘花枝招展,处处抢话,但也知道婆婆一向抬举她,也就未加训斥。倒是孙姑娘知礼,挨个问过安,一行人才浩浩荡荡往屋子里去。
待老夫人上座,方有心情打量起一家子人,只见一个身量高挑的女子站在那儿,那仿佛似曾相识的眉眼叫老夫人弯了一个唇角。
“这就是三姑娘?”
她不再看赵如意,只问儿媳。
这是赵如意第一次见到自己祖母,也是第一次见到大房的未亡人何氏,何氏出身明远侯府,如今明远侯庶子当家,也就是四姑太太的夫家。因为四姑太太的面子,何氏在这府中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只是未亡人有未亡人的活法,即使如今老夫人回府,一家子喜气盈盈,何氏的打扮依旧老态而素淡。赵如意不看何氏,何氏却暗地端详了这个三姑娘许久。
“是,如今已经有十九了,如意,快过来见过老祖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