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两个不敬主上的东西压下去。”
又对赵如意说:
“这两个人不和你心意,我再给你挑两个好的。”
“夫人说好,就一定是好的。”
赵国公夫人因此对赵如意越发满意。
赵如意就这样连消带打除了两枚钉子,至于嫡母究竟会如何处置落霞,又是否会因此问罪于张姨娘,就不与赵如意相干了,因为,她已经在老夫人回来之前,得到了嫡母另眼相看。
赵渊亦来看她。
她留了赵渊吃饭,赵渊问她:
“姐姐你怎的口齿这般伶俐?”
看来,她与赵国公夫人的一番谈话,赵国公夫人未曾瞒人。赵如意不过一笑,说:
“想什么就说什么,性子直罢了。”
赵渊直乐,但旋即又正色道:
“姐姐心怀宽阔。”
她眯眯眼,看向赵渊,没有说话。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个弟弟和自己是有些像的,只是具体哪里相像,她也不得而知。只是一想到这世间还有亲人,心里总会觉得愉悦。赵如意珍惜这种愉悦。
姐弟俩未说太多的话,赵渊晚上还有功课,吃过饭也就告辞了。新来的丫头,一个叫冬雪,一个叫秋露,都是普普通通的名字,人瞧着也普通,恭敬,这就叫赵如意很满意。
张姨娘在赵如意处折戟,那一腔的恨正找不着地方发泄,却听说老夫人的车架已经进了京城的消息,本来臭着的脸也笑起来,晚上捧了莲子羹去瞧闺女,再三叮嘱闺女定要安生。闺女这样的才貌,本来是板上钉钉的前程,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张姨娘深恨村姑赵如意,又实在未想到这人这般有心机,觉得自己当真是小瞧了她。一时间,张姨娘想起丁漾。
活脱脱和那讨厌的女人像了个十足!
张姨娘在心里骂了这母女俩八百回不止,却又庆幸夫人因看在赵澜的面上,到底未叫她面上无光。
答嬷嬷却觉得不解,三小姐将十足的把柄送到夫人手上,夫人却未问责张姨娘,这叫答嬷嬷看来,实在可惜。唯有应嬷嬷对赵国公夫人道:
“老夫人回来,张姨娘一定是要上蹿下跳的。”
赵国公夫人冷笑一声,却说:
“由得她闹去,她闹得越欢,老爷也就越与她离心。”
应嬷嬷便因此知道了夫人的选择。其实夫人的选择不可为不好,却因此更心疼夫人与嫡出的二小姐。
--------------------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就上榜了,忐忑
第11章 赵国公府(11)
其实应嬷嬷还是高看了张姨娘。说起来,张姨娘年轻时也是个传奇人物。因出身低微,自卖入府,最初也不过是个主子院门都入不得的不入流的丫鬟,后来不知因何入了当时还是赵国公夫人,如今已是赵国公老夫人的眼。
先赵国公与妻子育有三子,长子虽非惊才绝艳之人,但自幼受先赵国公悉心教导,很担得世子之位。当时的赵国公夫人,如今的赵国公老夫人因长子自五岁起就被丈夫挪去外院教养,她不是什么识大体的妇人,唯家世拿的出手,又是家中幺女,性子难免骄纵。因与长子情分不过尔尔,赵国公夫人一直都更偏疼幼子。
而如今的赵国公,不知说他是命好还是命歹,他偏偏就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嫡次子。爹看重长子,娘疼惜幼子,赵国公就这样不咸不淡的长大,一切平平。
但不知道是说张姨娘慧眼识珠,还是合该她运道好,总之,她在巴结上当时的赵国公夫人之后,不知道又用什么手段,成了当时还只是公府二公子的房里人。
再后来,世子过世,二公子得了世子之位,张姨娘这位一向可心的房里人也就成了世子身边最得脸的姨娘。
不过当时的赵国公世子,如今赵国公在大事上一向明白,从未因偏宠张姨娘而做出宠妾灭妻之事。但,因这鸡犬升天的人生,张姨娘的性格中也就多了一抹骄纵。
因为丁漾的缘故,张姨娘不喜欢赵如意那是肯定的,加上赵如意几次三番坏她好事,这个不喜欢前,势必要加上一个很字。这已经不是不喜欢,是很不喜欢。
张姨娘根本就没等老夫人回来,而是直接与赵国公吹了枕头风,果然,等赵国公在爱妾身上尝尽甜头,亦不忘爱妾委屈的问了妻子一句:
“听说如意对妹妹不甚友爱,对长辈也不甚恭敬?”
赵国公夫人听了这话几乎就要忍不住脾气奉送一个冷笑,不过她好歹养尊处优多年,闺中那一副脾气因丁漾多年劝诫十改其六,冷一冷脸,语气倒还缓:
“给柔儿添个助力一事是老爷亲口应的,我的柔儿当年以国公嫡女的身份为太子侧妃,如今在宫中即使不算得意,但凭着出身与潜邸旧人的身份,谁也不会亏待了她。柔儿秉性柔顺,没有继承我这暴躁的脾气,所以,对于是否要柔儿效仿我当年,有一臂膀陪伴左右一事我一直不置可否。是老爷执意觉得柔儿优柔寡断、耳根子软,需一助力。我觉得随柔儿进宫的阿崔不错,老爷却嫌阿崔出身过低,何况,也与柔儿无血缘之亲。老爷的顾虑,我明白。所以,老爷的提议,我也赞同。”
赵国公夫人把这一席话说完,心绪渐缓。应嬷嬷依旧一根眉毛也不动的替夫人锤肩,赵国公与妻子多年夫妻,焉能不知道她的脾性,年轻时不喜欢她的性子,但这些年风风雨雨走过来,许多事情也就淡了,反而因这风雨生出一些情分。于是说:
--
又对赵如意说:
“这两个人不和你心意,我再给你挑两个好的。”
“夫人说好,就一定是好的。”
赵国公夫人因此对赵如意越发满意。
赵如意就这样连消带打除了两枚钉子,至于嫡母究竟会如何处置落霞,又是否会因此问罪于张姨娘,就不与赵如意相干了,因为,她已经在老夫人回来之前,得到了嫡母另眼相看。
赵渊亦来看她。
她留了赵渊吃饭,赵渊问她:
“姐姐你怎的口齿这般伶俐?”
看来,她与赵国公夫人的一番谈话,赵国公夫人未曾瞒人。赵如意不过一笑,说:
“想什么就说什么,性子直罢了。”
赵渊直乐,但旋即又正色道:
“姐姐心怀宽阔。”
她眯眯眼,看向赵渊,没有说话。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个弟弟和自己是有些像的,只是具体哪里相像,她也不得而知。只是一想到这世间还有亲人,心里总会觉得愉悦。赵如意珍惜这种愉悦。
姐弟俩未说太多的话,赵渊晚上还有功课,吃过饭也就告辞了。新来的丫头,一个叫冬雪,一个叫秋露,都是普普通通的名字,人瞧着也普通,恭敬,这就叫赵如意很满意。
张姨娘在赵如意处折戟,那一腔的恨正找不着地方发泄,却听说老夫人的车架已经进了京城的消息,本来臭着的脸也笑起来,晚上捧了莲子羹去瞧闺女,再三叮嘱闺女定要安生。闺女这样的才貌,本来是板上钉钉的前程,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张姨娘深恨村姑赵如意,又实在未想到这人这般有心机,觉得自己当真是小瞧了她。一时间,张姨娘想起丁漾。
活脱脱和那讨厌的女人像了个十足!
张姨娘在心里骂了这母女俩八百回不止,却又庆幸夫人因看在赵澜的面上,到底未叫她面上无光。
答嬷嬷却觉得不解,三小姐将十足的把柄送到夫人手上,夫人却未问责张姨娘,这叫答嬷嬷看来,实在可惜。唯有应嬷嬷对赵国公夫人道:
“老夫人回来,张姨娘一定是要上蹿下跳的。”
赵国公夫人冷笑一声,却说:
“由得她闹去,她闹得越欢,老爷也就越与她离心。”
应嬷嬷便因此知道了夫人的选择。其实夫人的选择不可为不好,却因此更心疼夫人与嫡出的二小姐。
--------------------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就上榜了,忐忑
第11章 赵国公府(11)
其实应嬷嬷还是高看了张姨娘。说起来,张姨娘年轻时也是个传奇人物。因出身低微,自卖入府,最初也不过是个主子院门都入不得的不入流的丫鬟,后来不知因何入了当时还是赵国公夫人,如今已是赵国公老夫人的眼。
先赵国公与妻子育有三子,长子虽非惊才绝艳之人,但自幼受先赵国公悉心教导,很担得世子之位。当时的赵国公夫人,如今的赵国公老夫人因长子自五岁起就被丈夫挪去外院教养,她不是什么识大体的妇人,唯家世拿的出手,又是家中幺女,性子难免骄纵。因与长子情分不过尔尔,赵国公夫人一直都更偏疼幼子。
而如今的赵国公,不知说他是命好还是命歹,他偏偏就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嫡次子。爹看重长子,娘疼惜幼子,赵国公就这样不咸不淡的长大,一切平平。
但不知道是说张姨娘慧眼识珠,还是合该她运道好,总之,她在巴结上当时的赵国公夫人之后,不知道又用什么手段,成了当时还只是公府二公子的房里人。
再后来,世子过世,二公子得了世子之位,张姨娘这位一向可心的房里人也就成了世子身边最得脸的姨娘。
不过当时的赵国公世子,如今赵国公在大事上一向明白,从未因偏宠张姨娘而做出宠妾灭妻之事。但,因这鸡犬升天的人生,张姨娘的性格中也就多了一抹骄纵。
因为丁漾的缘故,张姨娘不喜欢赵如意那是肯定的,加上赵如意几次三番坏她好事,这个不喜欢前,势必要加上一个很字。这已经不是不喜欢,是很不喜欢。
张姨娘根本就没等老夫人回来,而是直接与赵国公吹了枕头风,果然,等赵国公在爱妾身上尝尽甜头,亦不忘爱妾委屈的问了妻子一句:
“听说如意对妹妹不甚友爱,对长辈也不甚恭敬?”
赵国公夫人听了这话几乎就要忍不住脾气奉送一个冷笑,不过她好歹养尊处优多年,闺中那一副脾气因丁漾多年劝诫十改其六,冷一冷脸,语气倒还缓:
“给柔儿添个助力一事是老爷亲口应的,我的柔儿当年以国公嫡女的身份为太子侧妃,如今在宫中即使不算得意,但凭着出身与潜邸旧人的身份,谁也不会亏待了她。柔儿秉性柔顺,没有继承我这暴躁的脾气,所以,对于是否要柔儿效仿我当年,有一臂膀陪伴左右一事我一直不置可否。是老爷执意觉得柔儿优柔寡断、耳根子软,需一助力。我觉得随柔儿进宫的阿崔不错,老爷却嫌阿崔出身过低,何况,也与柔儿无血缘之亲。老爷的顾虑,我明白。所以,老爷的提议,我也赞同。”
赵国公夫人把这一席话说完,心绪渐缓。应嬷嬷依旧一根眉毛也不动的替夫人锤肩,赵国公与妻子多年夫妻,焉能不知道她的脾性,年轻时不喜欢她的性子,但这些年风风雨雨走过来,许多事情也就淡了,反而因这风雨生出一些情分。于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