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之战,爆发了半个月,就没有按照杨嗣昌和洪承畴等人的想法来打,一开始他们进展的太快,进展的速度远在他们预期之中,但是在打了十几天以后,他们又变得寸步难进了。
而且他们也看得出来,他们能进展这么快,主要是对方把这些地盘让出来的,对方不想让的,他们可是打的头破血流。
特别是华夏军的骑兵师,可是给他们以巨大的牵制,华夏军骑兵在东昌府一带,神出鬼没,袭击敌人的薄弱环节,逼得官军不敢分兵,就是打秋谷,也得成群结队的去。
这年头,军队还是用来打仗,用来攻城略地的,他们倒好,就是筹一些粮草和拉民伕,都要出动大军去,才敢出动,否则这就是送死。
这种局面的出现,令那些想来山东发一笔财,大捞一笔的人意识到,他们想的有点理所当然了,他们身上的绳子和那几个口袋,准备的有点早了,这仗还没打赢,就想把对方当战败者来欺负,有点发白日梦了。
到了此时,他们才知道,华夏军就是一条吃肉的恶狼,不是任由他们欺负的绵羊,也就是因为如此,杨嗣昌和洪承畴他们才会决定,先扫平了后路,再向前突击,否则他们会死的很惨。
但是朝廷还是固执己见,即使他们再三的上书朝廷,他们还是坚持这一种想法,在朝廷的眼里,刘家就是华夏军的核心,刘布已经可能是死了,剩下的就是一个刘远桥,如果刘远桥死了或者是出了什么事,他们刘家就树倒胡狲散,这并不是说华夏军会迅速的被他们打败,而是说华夏军这些掌兵的大将们,他们会拥兵自重,不再为刘家效力了。
如果刘远桥出了什么事,刘家就没有人了,这些人就算是有心效忠于刘家,也不知道该向谁效忠,这就会出现华夏军天下无主,群雄逐鹿的局面,这种局面对朝廷大大的有利,这才是最快战胜对手的方法。
如果他们一座城镇,一座城镇的去攻打,华夏军占领了几个行省之地,他们打个十几年,也都未必能把这些城镇打下来。
而且现在全天下人都认定了一点,那就是时间对华夏军有利,对大明没有利。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华夏军占领的是大明的赋税重地,大明的精华之地,他们每年可以从这里获得大量的赋税,大量的补给,随着时间的增加,他们就会变得更强。
而大明则是比较坑爹,所有的赋税重地都丢了,剩下的就是最为贫困不堪的地方,还要养着这么多的军队,还要养着整个朝廷,一时半会还能够支撑,如果是长期以往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说他们这次集结出这么多的大军,称得上是竭泽而渔,这种只是一时半会的爆发,势必不能够长久,时间一久,不用敌人来打,都会自我的解散。
这种情形,就是朝廷最为担心的,其实朝廷一直也都面临着这种困难,从当年万历年间建奴开始崛起后,多次派兵前去围剿,他们都是多次的干涉前线将领的行动,就是希望能够速战速决,以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敌人,这样就可以省下更多的钱粮。
结果前方的将帅,被迫无奈,只能够提前出去跟敌人决战,中了敌人的奸计,结果兵败身亡,全军覆没,连他们的辎重粮草全部都归敌人所有,让建奴变得更加的强大。
很明显,朝廷好了伤疤忘了痛,根本就没有从这方面吸取过教训,而是进入了新一轮的怪圈之中。
他们就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以最小的代价铲除刘贼。
洪承畴和杨嗣昌他们当然是看得出朝廷的这种想法和他们的难处,但是他们就在哀叹:“这刘贼是好对付的吗?竭尽所能尚且不能够把他们打败,你还想轻轻松松的就把他们打垮?”
所以无论是杨嗣昌还是洪承畴,他们都断然的拒绝了朝廷的命令,在他们眼里,竭尽所能,打败刘贼,才是他们所关注的,他们现在听朝廷的话,打胜了这功劳只怕是朝廷指挥有道,打输了,这板子就会打到他们的屁股上,刀子就会砍到他们的脑袋上来。
所以他们两个都不执行命令,而是执行制定的政策,这令朝廷十分的愤怒。
一天之内,颁下了一道圣旨,严词申饬,连续十二天,这样子可是让洪承畴和杨嗣昌压力山大,这简直就是比历史上的十二道金牌,还要致命。
但是他们知道,朝中诸公,只是泛泛而谈的清谈之辈,庸碌无为,尸位素素,根本就不知道实际情况,他们就知道,站在庙堂上瞎**扯,这仗很听他们的方法打,只怕会败得更惨。
无论是洪承畴,还是杨嗣昌,在跟刘家军多次交手了以后,知道了对方的厉害,不再轻视对方,所以他们丝毫不敢大意。
他们现在就是像跟老虎搏斗一样,全神贯注,小心翼翼,不敢丝毫有懈,但是朝廷倒好,看见前线的军官进兵顺利,以为华夏军易与,所以他们就收了重视之心,准备速战速决,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代价,歼灭敌人。
大军开进山东以后,开局一片大好,这可是令皇帝非常的高兴,按目前的进展,只怕在半年之内,就可以拿下济南,打败敌人。
但是想不到这么快,就跟前线的将帅意见发生了分歧,而且在这么重大的问题上,前线的将帅,居然拒绝了朝廷的诏令,自把自为,这就令皇帝十分的震怒了。
崇祯皇帝暗付:现在就不听命令了,等他们剿灭了刘贼,功高震主,还会把朝廷放在眼里吗?只怕是剿灭了刘贼,又多了新的杨贼和洪贼!
所以皇帝这次不再犹豫,而是派出他的监军太监,前去前线监军。
以前崇祯皇帝,他是实不相信武官,也都不相信文官,往往前线打仗,还会派出太监,作为监军使。
但是这些太监作为监军,也都没有发挥什么用,反而是拖了后腿,迫于清议他又把这些人召了回来。
现在他看见形势危急,再次派出了高起潜前往杨嗣昌大营,负责监军,同时也派出了曹化淳,前往保定大营,担任监军使。
这些太监前去监军,他们是作为皇帝的私人代表,拥有很大的权力,在很多事情上拥有很大的决定权,虽然他们不见得会做得比这些将领们更好,但是有一点,他们所有的权力,都是来自于皇帝,忠心不二,不会出现像大将们立了功劳,便居功自傲,手中有一点权力,就不听朝廷的命令,自把自为了。
皇帝往前线派出了太监进行监军,这样可以有助于自己掌控这支军队,及时了解军队的动向,是最好的做法。
但是传到了下面,可是令这些将士们愤怒之极,生气之极。
就连一直以忠君爱国而自居的杨嗣昌,也都十分的愤怒,他们在想:“我等已经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为朝廷出兵打仗,不避风雨,踏雪卧冰,披荆斩棘,负重前行,可以说是生死置之度外,受命于危急存亡之秋,他们愿意这,不计报酬,不计生死为国出为,出自于忠君爱国。
但是他们忠君爱国,皇帝却没给他们以足够的回报,也不给他们以足够的信任,皇帝不信任他们,他们又如何能够统帅几十万大军去打仗。
所以崇祯皇帝认为向前线派出监军太监,是十分明智的举动,但是却惹得了前线将领们的一致愤怒和生气。
崇祯皇帝往前线派出监军太监,以节制各路人马的旨意发出时,杨嗣昌当场就大发脾气。
杨嗣昌此时,想起自己的委屈,根本就是忽悠当兵的去打仗,忽悠当兵的去卖命的,现在让人上了战场,这就翻脸不认人了。
自古以来,当兵吃粮,就得发军饷,就得发粮食,现在堂堂朝廷,居然采用以战养战这种下作的手段。
古往今来,又有哪一支部队可以以战养战的,基本上都是一时得意,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
杨嗣昌也明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他终究还是义无反顾,率领他的部队出发了,他是本着忠君报国的念头,皇帝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而报之。
现在好了,居然派出一个太监来监视他,这又谈何信任?这又谈何君臣相得?
而且自古以来,派太监来监军的,就没有不打败仗的。
那时候估计还会出现一种情形,打败仗了,肯定是他杨嗣昌领兵无方,作战不力,如果打赢了,这功劳只怕得先分监军的太监一份。
作为正统的士大夫,杨嗣昌也有他刚烈的一面,他也与其他的士大夫一般,看不起太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损坏,乃为不孝,为求富贵名利,自阉入宫,大大不孝也,都已经称不上是人。
让这些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骑在自己头上,能有什么好结果,所以当杨嗣昌接到旨意的那一刻,他愤然砸印而去:“臣无能,无力统帅三军,辞去一切职务,回乡耕读,不问世事。”
而且他们也看得出来,他们能进展这么快,主要是对方把这些地盘让出来的,对方不想让的,他们可是打的头破血流。
特别是华夏军的骑兵师,可是给他们以巨大的牵制,华夏军骑兵在东昌府一带,神出鬼没,袭击敌人的薄弱环节,逼得官军不敢分兵,就是打秋谷,也得成群结队的去。
这年头,军队还是用来打仗,用来攻城略地的,他们倒好,就是筹一些粮草和拉民伕,都要出动大军去,才敢出动,否则这就是送死。
这种局面的出现,令那些想来山东发一笔财,大捞一笔的人意识到,他们想的有点理所当然了,他们身上的绳子和那几个口袋,准备的有点早了,这仗还没打赢,就想把对方当战败者来欺负,有点发白日梦了。
到了此时,他们才知道,华夏军就是一条吃肉的恶狼,不是任由他们欺负的绵羊,也就是因为如此,杨嗣昌和洪承畴他们才会决定,先扫平了后路,再向前突击,否则他们会死的很惨。
但是朝廷还是固执己见,即使他们再三的上书朝廷,他们还是坚持这一种想法,在朝廷的眼里,刘家就是华夏军的核心,刘布已经可能是死了,剩下的就是一个刘远桥,如果刘远桥死了或者是出了什么事,他们刘家就树倒胡狲散,这并不是说华夏军会迅速的被他们打败,而是说华夏军这些掌兵的大将们,他们会拥兵自重,不再为刘家效力了。
如果刘远桥出了什么事,刘家就没有人了,这些人就算是有心效忠于刘家,也不知道该向谁效忠,这就会出现华夏军天下无主,群雄逐鹿的局面,这种局面对朝廷大大的有利,这才是最快战胜对手的方法。
如果他们一座城镇,一座城镇的去攻打,华夏军占领了几个行省之地,他们打个十几年,也都未必能把这些城镇打下来。
而且现在全天下人都认定了一点,那就是时间对华夏军有利,对大明没有利。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华夏军占领的是大明的赋税重地,大明的精华之地,他们每年可以从这里获得大量的赋税,大量的补给,随着时间的增加,他们就会变得更强。
而大明则是比较坑爹,所有的赋税重地都丢了,剩下的就是最为贫困不堪的地方,还要养着这么多的军队,还要养着整个朝廷,一时半会还能够支撑,如果是长期以往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说他们这次集结出这么多的大军,称得上是竭泽而渔,这种只是一时半会的爆发,势必不能够长久,时间一久,不用敌人来打,都会自我的解散。
这种情形,就是朝廷最为担心的,其实朝廷一直也都面临着这种困难,从当年万历年间建奴开始崛起后,多次派兵前去围剿,他们都是多次的干涉前线将领的行动,就是希望能够速战速决,以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敌人,这样就可以省下更多的钱粮。
结果前方的将帅,被迫无奈,只能够提前出去跟敌人决战,中了敌人的奸计,结果兵败身亡,全军覆没,连他们的辎重粮草全部都归敌人所有,让建奴变得更加的强大。
很明显,朝廷好了伤疤忘了痛,根本就没有从这方面吸取过教训,而是进入了新一轮的怪圈之中。
他们就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以最小的代价铲除刘贼。
洪承畴和杨嗣昌他们当然是看得出朝廷的这种想法和他们的难处,但是他们就在哀叹:“这刘贼是好对付的吗?竭尽所能尚且不能够把他们打败,你还想轻轻松松的就把他们打垮?”
所以无论是杨嗣昌还是洪承畴,他们都断然的拒绝了朝廷的命令,在他们眼里,竭尽所能,打败刘贼,才是他们所关注的,他们现在听朝廷的话,打胜了这功劳只怕是朝廷指挥有道,打输了,这板子就会打到他们的屁股上,刀子就会砍到他们的脑袋上来。
所以他们两个都不执行命令,而是执行制定的政策,这令朝廷十分的愤怒。
一天之内,颁下了一道圣旨,严词申饬,连续十二天,这样子可是让洪承畴和杨嗣昌压力山大,这简直就是比历史上的十二道金牌,还要致命。
但是他们知道,朝中诸公,只是泛泛而谈的清谈之辈,庸碌无为,尸位素素,根本就不知道实际情况,他们就知道,站在庙堂上瞎**扯,这仗很听他们的方法打,只怕会败得更惨。
无论是洪承畴,还是杨嗣昌,在跟刘家军多次交手了以后,知道了对方的厉害,不再轻视对方,所以他们丝毫不敢大意。
他们现在就是像跟老虎搏斗一样,全神贯注,小心翼翼,不敢丝毫有懈,但是朝廷倒好,看见前线的军官进兵顺利,以为华夏军易与,所以他们就收了重视之心,准备速战速决,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代价,歼灭敌人。
大军开进山东以后,开局一片大好,这可是令皇帝非常的高兴,按目前的进展,只怕在半年之内,就可以拿下济南,打败敌人。
但是想不到这么快,就跟前线的将帅意见发生了分歧,而且在这么重大的问题上,前线的将帅,居然拒绝了朝廷的诏令,自把自为,这就令皇帝十分的震怒了。
崇祯皇帝暗付:现在就不听命令了,等他们剿灭了刘贼,功高震主,还会把朝廷放在眼里吗?只怕是剿灭了刘贼,又多了新的杨贼和洪贼!
所以皇帝这次不再犹豫,而是派出他的监军太监,前去前线监军。
以前崇祯皇帝,他是实不相信武官,也都不相信文官,往往前线打仗,还会派出太监,作为监军使。
但是这些太监作为监军,也都没有发挥什么用,反而是拖了后腿,迫于清议他又把这些人召了回来。
现在他看见形势危急,再次派出了高起潜前往杨嗣昌大营,负责监军,同时也派出了曹化淳,前往保定大营,担任监军使。
这些太监前去监军,他们是作为皇帝的私人代表,拥有很大的权力,在很多事情上拥有很大的决定权,虽然他们不见得会做得比这些将领们更好,但是有一点,他们所有的权力,都是来自于皇帝,忠心不二,不会出现像大将们立了功劳,便居功自傲,手中有一点权力,就不听朝廷的命令,自把自为了。
皇帝往前线派出了太监进行监军,这样可以有助于自己掌控这支军队,及时了解军队的动向,是最好的做法。
但是传到了下面,可是令这些将士们愤怒之极,生气之极。
就连一直以忠君爱国而自居的杨嗣昌,也都十分的愤怒,他们在想:“我等已经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为朝廷出兵打仗,不避风雨,踏雪卧冰,披荆斩棘,负重前行,可以说是生死置之度外,受命于危急存亡之秋,他们愿意这,不计报酬,不计生死为国出为,出自于忠君爱国。
但是他们忠君爱国,皇帝却没给他们以足够的回报,也不给他们以足够的信任,皇帝不信任他们,他们又如何能够统帅几十万大军去打仗。
所以崇祯皇帝认为向前线派出监军太监,是十分明智的举动,但是却惹得了前线将领们的一致愤怒和生气。
崇祯皇帝往前线派出监军太监,以节制各路人马的旨意发出时,杨嗣昌当场就大发脾气。
杨嗣昌此时,想起自己的委屈,根本就是忽悠当兵的去打仗,忽悠当兵的去卖命的,现在让人上了战场,这就翻脸不认人了。
自古以来,当兵吃粮,就得发军饷,就得发粮食,现在堂堂朝廷,居然采用以战养战这种下作的手段。
古往今来,又有哪一支部队可以以战养战的,基本上都是一时得意,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
杨嗣昌也明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他终究还是义无反顾,率领他的部队出发了,他是本着忠君报国的念头,皇帝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而报之。
现在好了,居然派出一个太监来监视他,这又谈何信任?这又谈何君臣相得?
而且自古以来,派太监来监军的,就没有不打败仗的。
那时候估计还会出现一种情形,打败仗了,肯定是他杨嗣昌领兵无方,作战不力,如果打赢了,这功劳只怕得先分监军的太监一份。
作为正统的士大夫,杨嗣昌也有他刚烈的一面,他也与其他的士大夫一般,看不起太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损坏,乃为不孝,为求富贵名利,自阉入宫,大大不孝也,都已经称不上是人。
让这些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骑在自己头上,能有什么好结果,所以当杨嗣昌接到旨意的那一刻,他愤然砸印而去:“臣无能,无力统帅三军,辞去一切职务,回乡耕读,不问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