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在后世,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许多人都认为,宁远之战,令他名闻天下,努尔哈赤就死在他手上,如果让这种人掌管多十年辽镇,指不准就会让他平辽乱之。
但是在这时代,在这东北这地,大多数人对袁崇焕是持否定的态度。
许多人就认为,如果不是袁崇焕坚持的杀死江东镇总兵毛文龙,这辽镇的形势就不会迅速的崩坏,就不会败得这么惨。
袁崇焕他这蓟辽督师是怎么来的,就是向皇帝吹牛逼吹来的,他向皇帝信誓旦旦的保证,五年平辽,这可是让好大喜功的崇祯皇帝十分的欢喜,五年能平辽的好汉都不用,那该用谁?
但是他当上了蓟辽的督师,这才知道,以目前这种形势,五年平不辽,甚至还会让对方给平了,所以他才会觉得惶恐,这可是欺君之罪,如果五年之内平不了敌人,就是皇帝砍他脑袋之时,身败名裂。
纵观关外辽镇的形势,他发现,只有自己掌握了兵权才能够说话有底气,因为他也都发现了,像这些辽镇的军官和家族,他们因为手上拥有大量的兵马,就连皇帝都忌他们几分,所以他也都想拥有自己的兵马,你要拥有了一只绝对忠于自己的大军,这才能令皇帝对他没那么严苛。
他就盯上了江东镇的毛文龙,这也与枪打出头鸟有关,毛文龙就经常对他各种不服,为了收拢军权和威慑人心,袁崇焕就杀死了毛文龙,还说什么为的是公义,不是私心,假惺惺祭奠来着。
毛文龙死了,江东镇的魂也都没了,也就没有了从背后牵制建奴的力量,他们可以毫无忌惮的长驱直入,猛烈的横扫关内的大明。
毛文龙是什么人?他之前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守备官?但是人家可是赤手空拳,凭着手人二百多人,硬是打出了江东镇,打出了名闻天下的气势,牵制住了建奴大军,还一度深入建奴的老巢,差点把他的老窝建州都给端了,民间对毛文龙的评价可是高到了极点,认为他就是孤胆英雄一般的人物。
就连皇帝也都封他为江东总兵、左都督,这样的官衔,已经是一品的武官,结果堂堂一个一品武官,居然就以被袁崇焕以飞扬跋扈,贪污军响的名义给杀了。
毛文龙这一死,江东也就树倒胡孙散,再也没有了精气神,敢跟建奴干了。
结果就是袁崇焕杀死了毛文龙,也都驾驭不了他手下的那一帮骄兵悍将,也都收拢不了军权,结果就令形势迅速的崩坏,在第二年,建奴的大军就长期直入,包围了北京城。
他向皇帝保证,五年平辽,结果就是平不了辽,居然还让建奴的大军打到了北京城的城下,这崇祯皇帝有多么的生气,这是欺君之罪,这是把皇帝当猴耍。
至于民间所说的是,皇帝中的是皇太极的反间计,这就有点搞笑了,这应该是建奴有意放出来蛊惑人心的消息,袁崇焕没有必要跟建奴勾结,皇帝的也都不会这么的愚蠢,袁崇焕被活剐了,主要就是因为第一他欺君,第二他还没有能耐,擅自杀死了有能耐对付建奴的人,这令皇帝恨到了极点,所以皇帝才会将他活剐在菜市口,把他的家族发配给披甲人为奴。
当时京师的百姓,对其也是恨之入骨,争相的拿钱买他的肉吃,这叫公道自在人心。
袁崇焕是死了,是在菜市口被千刀万剐了,但是他死后的烂摊子,也都没有人能够收拾,朝廷除了花大量的银子建立一道宁锦防线,就没有别的办法了,结果大量的银子,花在了一个地方,就令别的地方没钱花,产生了更多的动乱。
以前孙传庭还觉得袁崇焕有些可惜的,作为一个进士出身的士大夫,落得如此的下场,实在是有失体统了,但是当他们来到这一片土地之上的时候,他才知道了解到这里的实际情况以后,他才知道,袁崇焕真心死的不惨。
五年平辽只是他吹牛皮的一种做法,用吹牛皮的方式,可是成功的获得了高官厚禄,这其实也都没有什么,现在当官的,哪个不是靠嘴皮子而活?哪个不是玩嘴活的?谁不吹牛?但是他擅自杀死了毛文龙,确实是十分愚蠢的行为。
毛文龙即使他有万般的不是,但是他可是一手创办的江东镇,在敌人的后方牵制住了建奴下军,让他们不敢全力南下,这种功劳就是泼天的,就算你看他万般的不如意,就算他贪最多的钱,再飞扬跋扈,这样的人,你也得先忍着?至少得把江东镇接管过来或者找到可以举着他的大旗继续为朝廷效力的人,才敢杀死他。
但是袁崇焕倒好,书生意气,快意恩仇,直接的就砍了毛文龙的脑袋,结果后来就造成了江东的陷落,间接的造就了后来的吴桥兵变,令整个辽东和山东的形势都产生了惊天的异变,百万军民死于战火。
别的不说,就用周文同的话来说,假如毛文龙不死,像是孔有德、李九德等发动吴桥兵变的人,还在他毛文龙的帐下当他的孙子呢?
也就是因为想通了这一节,孙传庭对于袁崇焕还有几分敬意的,这份敬意也都没有了。
大明在关外的形势崩坏的这般的惨,这也与这些官员吹牛逼和官僚作风有关。
关外的辽镇全员的崩溃,当然这与建奴的实力强横有关,同时也都与朝廷的朝廷官员的腐败和庸碌无能有关,别的不说,朝廷可是凭着大明这庞然大物,居然就制制服不了建奴这一个小强,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就连孙传庭他都认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拥兵数十万的建奴,真心不好对付。
但是当孙传庭他出现在辽镇,掌管辽南的时候,他对付建奴,也就轻易地获得了胜利。
孙传庭作为大明的高官,他也知道,单单论在对付建模方面的支出,华夏军花的钱和付出的代价,并没有比大明朝廷的多,甚至更少,但是他们确实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
主要的就是,因为体制的腐败,还有官员极度的贪污,已经从根子上烂了,根子都烂了,怎么能跟如狼似虎的敌人交战?
别的不说,就算是以军响为例,华夏军济南方向拨来的银两是一百万两,来到了这里依旧还是一百万两。
但是如果是大明朝廷,他们从京城拔出了一百万两前往辽镇,最终抵达辽镇的,估计也就是五十万两,到了士兵手上,用于打仗的,估计也就更少。
而更惨的就是,士兵们饿着肚子,用着简陋的武器跟建奴交战,这样打仗不败才怪?
而华夏军他们的体制,就注定了军官无法贪污,既然军官无法贪污,也就注定了这些钱粮都落在了实处。
他们的士兵拿着先进的武器,穿着厚厚的盔甲,吃的饱饱的跟建奴打仗,手中拿着武器,后面又有大军支持,更有丰厚的奖赏在激励着他们,所以士兵作战也都十分的勇猛。
孙传庭他横向对比发现,华夏军的士兵素质并不觉得比明军的高,但是到了他们这里,个个就变成了如狼似虎,跟建奴干起来也都丝毫的不逊色。
这只能说明一点,大明从根子上烂了,根都烂了,其枝叶就算是再繁盛,飘落在地上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孙传庭投靠刘家之时,刘家也只是拿下了山东而已,以他孙传庭堂堂的三边总督之尊,投靠了刘家,其实是有点纾尊降贵。
但是他才在总督的位置上做了没多久,刘家就开始爆发了,他们南下江淮、攻占江南、夺取湖广,夺取四川,一气呵成,如此强大的声势,只能说明一点,刘家确实是天命所归,朝廷确实是气数已尽,否则都解释不了会这样子。
如果说论起兵锋,抢夺城市之快,以前的流寇也能这么做,但是流寇最大的不同,就是几千官军就可以把数十万的流寇追着打,但是华夏军,他们每占领了一座城市能守,更重要的官军根本就不敢在他们后面追,根本就不敢跟他们交战,只能眼睁睁的看见他们把这些城镇一一的占领。
这说明华夏军的崛起,已经是势不可挡了,虽然孙传庭他投靠了刘家,有些心不甘情不愿,认为自己这是从贼,迟早要盯上历史的耻辱柱,名列奸臣之列,但是到了这一步,他也都不能感叹,大明真的是气数已尽,若非是如此,又怎么会崩坏的这般的快,他就算是留到在了大明,估计也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想通了这一节,孙传庭他就不再心怀大明,而是一心一意的留在华夏军这里,专心的为华夏军干了,只要不让他统兵去攻打大明,夺取大明的城市,而是在这里专心的对付建奴,他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全力以赴地干就对了,这本来就是他的愿望之一。
但是在这时代,在这东北这地,大多数人对袁崇焕是持否定的态度。
许多人就认为,如果不是袁崇焕坚持的杀死江东镇总兵毛文龙,这辽镇的形势就不会迅速的崩坏,就不会败得这么惨。
袁崇焕他这蓟辽督师是怎么来的,就是向皇帝吹牛逼吹来的,他向皇帝信誓旦旦的保证,五年平辽,这可是让好大喜功的崇祯皇帝十分的欢喜,五年能平辽的好汉都不用,那该用谁?
但是他当上了蓟辽的督师,这才知道,以目前这种形势,五年平不辽,甚至还会让对方给平了,所以他才会觉得惶恐,这可是欺君之罪,如果五年之内平不了敌人,就是皇帝砍他脑袋之时,身败名裂。
纵观关外辽镇的形势,他发现,只有自己掌握了兵权才能够说话有底气,因为他也都发现了,像这些辽镇的军官和家族,他们因为手上拥有大量的兵马,就连皇帝都忌他们几分,所以他也都想拥有自己的兵马,你要拥有了一只绝对忠于自己的大军,这才能令皇帝对他没那么严苛。
他就盯上了江东镇的毛文龙,这也与枪打出头鸟有关,毛文龙就经常对他各种不服,为了收拢军权和威慑人心,袁崇焕就杀死了毛文龙,还说什么为的是公义,不是私心,假惺惺祭奠来着。
毛文龙死了,江东镇的魂也都没了,也就没有了从背后牵制建奴的力量,他们可以毫无忌惮的长驱直入,猛烈的横扫关内的大明。
毛文龙是什么人?他之前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守备官?但是人家可是赤手空拳,凭着手人二百多人,硬是打出了江东镇,打出了名闻天下的气势,牵制住了建奴大军,还一度深入建奴的老巢,差点把他的老窝建州都给端了,民间对毛文龙的评价可是高到了极点,认为他就是孤胆英雄一般的人物。
就连皇帝也都封他为江东总兵、左都督,这样的官衔,已经是一品的武官,结果堂堂一个一品武官,居然就以被袁崇焕以飞扬跋扈,贪污军响的名义给杀了。
毛文龙这一死,江东也就树倒胡孙散,再也没有了精气神,敢跟建奴干了。
结果就是袁崇焕杀死了毛文龙,也都驾驭不了他手下的那一帮骄兵悍将,也都收拢不了军权,结果就令形势迅速的崩坏,在第二年,建奴的大军就长期直入,包围了北京城。
他向皇帝保证,五年平辽,结果就是平不了辽,居然还让建奴的大军打到了北京城的城下,这崇祯皇帝有多么的生气,这是欺君之罪,这是把皇帝当猴耍。
至于民间所说的是,皇帝中的是皇太极的反间计,这就有点搞笑了,这应该是建奴有意放出来蛊惑人心的消息,袁崇焕没有必要跟建奴勾结,皇帝的也都不会这么的愚蠢,袁崇焕被活剐了,主要就是因为第一他欺君,第二他还没有能耐,擅自杀死了有能耐对付建奴的人,这令皇帝恨到了极点,所以皇帝才会将他活剐在菜市口,把他的家族发配给披甲人为奴。
当时京师的百姓,对其也是恨之入骨,争相的拿钱买他的肉吃,这叫公道自在人心。
袁崇焕是死了,是在菜市口被千刀万剐了,但是他死后的烂摊子,也都没有人能够收拾,朝廷除了花大量的银子建立一道宁锦防线,就没有别的办法了,结果大量的银子,花在了一个地方,就令别的地方没钱花,产生了更多的动乱。
以前孙传庭还觉得袁崇焕有些可惜的,作为一个进士出身的士大夫,落得如此的下场,实在是有失体统了,但是当他们来到这一片土地之上的时候,他才知道了解到这里的实际情况以后,他才知道,袁崇焕真心死的不惨。
五年平辽只是他吹牛皮的一种做法,用吹牛皮的方式,可是成功的获得了高官厚禄,这其实也都没有什么,现在当官的,哪个不是靠嘴皮子而活?哪个不是玩嘴活的?谁不吹牛?但是他擅自杀死了毛文龙,确实是十分愚蠢的行为。
毛文龙即使他有万般的不是,但是他可是一手创办的江东镇,在敌人的后方牵制住了建奴下军,让他们不敢全力南下,这种功劳就是泼天的,就算你看他万般的不如意,就算他贪最多的钱,再飞扬跋扈,这样的人,你也得先忍着?至少得把江东镇接管过来或者找到可以举着他的大旗继续为朝廷效力的人,才敢杀死他。
但是袁崇焕倒好,书生意气,快意恩仇,直接的就砍了毛文龙的脑袋,结果后来就造成了江东的陷落,间接的造就了后来的吴桥兵变,令整个辽东和山东的形势都产生了惊天的异变,百万军民死于战火。
别的不说,就用周文同的话来说,假如毛文龙不死,像是孔有德、李九德等发动吴桥兵变的人,还在他毛文龙的帐下当他的孙子呢?
也就是因为想通了这一节,孙传庭对于袁崇焕还有几分敬意的,这份敬意也都没有了。
大明在关外的形势崩坏的这般的惨,这也与这些官员吹牛逼和官僚作风有关。
关外的辽镇全员的崩溃,当然这与建奴的实力强横有关,同时也都与朝廷的朝廷官员的腐败和庸碌无能有关,别的不说,朝廷可是凭着大明这庞然大物,居然就制制服不了建奴这一个小强,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就连孙传庭他都认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拥兵数十万的建奴,真心不好对付。
但是当孙传庭他出现在辽镇,掌管辽南的时候,他对付建奴,也就轻易地获得了胜利。
孙传庭作为大明的高官,他也知道,单单论在对付建模方面的支出,华夏军花的钱和付出的代价,并没有比大明朝廷的多,甚至更少,但是他们确实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
主要的就是,因为体制的腐败,还有官员极度的贪污,已经从根子上烂了,根子都烂了,怎么能跟如狼似虎的敌人交战?
别的不说,就算是以军响为例,华夏军济南方向拨来的银两是一百万两,来到了这里依旧还是一百万两。
但是如果是大明朝廷,他们从京城拔出了一百万两前往辽镇,最终抵达辽镇的,估计也就是五十万两,到了士兵手上,用于打仗的,估计也就更少。
而更惨的就是,士兵们饿着肚子,用着简陋的武器跟建奴交战,这样打仗不败才怪?
而华夏军他们的体制,就注定了军官无法贪污,既然军官无法贪污,也就注定了这些钱粮都落在了实处。
他们的士兵拿着先进的武器,穿着厚厚的盔甲,吃的饱饱的跟建奴打仗,手中拿着武器,后面又有大军支持,更有丰厚的奖赏在激励着他们,所以士兵作战也都十分的勇猛。
孙传庭他横向对比发现,华夏军的士兵素质并不觉得比明军的高,但是到了他们这里,个个就变成了如狼似虎,跟建奴干起来也都丝毫的不逊色。
这只能说明一点,大明从根子上烂了,根都烂了,其枝叶就算是再繁盛,飘落在地上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孙传庭投靠刘家之时,刘家也只是拿下了山东而已,以他孙传庭堂堂的三边总督之尊,投靠了刘家,其实是有点纾尊降贵。
但是他才在总督的位置上做了没多久,刘家就开始爆发了,他们南下江淮、攻占江南、夺取湖广,夺取四川,一气呵成,如此强大的声势,只能说明一点,刘家确实是天命所归,朝廷确实是气数已尽,否则都解释不了会这样子。
如果说论起兵锋,抢夺城市之快,以前的流寇也能这么做,但是流寇最大的不同,就是几千官军就可以把数十万的流寇追着打,但是华夏军,他们每占领了一座城市能守,更重要的官军根本就不敢在他们后面追,根本就不敢跟他们交战,只能眼睁睁的看见他们把这些城镇一一的占领。
这说明华夏军的崛起,已经是势不可挡了,虽然孙传庭他投靠了刘家,有些心不甘情不愿,认为自己这是从贼,迟早要盯上历史的耻辱柱,名列奸臣之列,但是到了这一步,他也都不能感叹,大明真的是气数已尽,若非是如此,又怎么会崩坏的这般的快,他就算是留到在了大明,估计也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想通了这一节,孙传庭他就不再心怀大明,而是一心一意的留在华夏军这里,专心的为华夏军干了,只要不让他统兵去攻打大明,夺取大明的城市,而是在这里专心的对付建奴,他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全力以赴地干就对了,这本来就是他的愿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