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不但吏部觉得尴尬,就连皇帝也都觉得尴尬,以往每一次廷推,都会有几个人选,吏部将会对每一名人选进行评选,进行称赞,仿佛每一个人选都是非常合适的,都是非常的能干的,皇帝只要是凭自己的心意,随意选出一个就可以了。
但是这一次就是如此的奇怪,那就是只有一个人选,除了刘远桥以后,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皇帝不免感到生气,他说道:“难道整个朝廷就不能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了吗?”
吏部尚书他只好解释说道:“如果要选贤人能人,朝中有的是,但是如果要选一个合适的,那就是真的只有刘远桥一个人,因为登莱地区形势实在是太复杂了,外来人根本就难以把控形势,根本就无法掌控节奏,如果再出了事情,就很难收摊了,只有他这种熟悉业务的本地官员,才有足够的能力和手腕,迅速令地方走向稳定。”
吏部尚书这一个说辞,也同时得到了首辅温体仁的认可,这一次他没有收钱,但是他也怕登莱地区再次崩盘了,如果这一地区崩盘,他也捞不上什么好处,他也会倒霉的。
放眼整个大明朝,希望大明越来越好,欣欣向荣的,没有几个人,但是他温体仁却是其中之一,皇帝也是其中之一。
就连内阁也都同意了,崇祯皇帝就算他有诸多的不满,满心的不开心,也都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这一件事情。
不过他也不会如此轻易的点头,他大声的说道:“先让刘远桥署理登莱巡抚之职,先让他干一阵子,看看表现再说,如果干的不好,还是回莱州做他的知府吧?”
温体仁看见皇帝发话的,连忙的拍马屁说道:“陛下果然是老成持成,考虑周全。”
崇祯皇帝没好气的说:“还怎么个成熟稳重法,连这样的东西都没想到,你这内阁首辅是怎么当的?”
被皇帝没有好气的训斥,温体仁讪讪一笑。
这一点温体仁他当然想到,但是现在满朝文武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果这一次推荐的人同样出事的话,皇帝肯定会对他们进行问责,谁都讨不了好,所以不敢乱来。
加上本来他们还是有一些人选的,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坑,所以他们就主动弃坑了,以至于他们出现居然没有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大明的清流官员就都是这样子,平时喊口号的时候,他们可是喊得非常的高大上,总是在道德的高地攻击敌人,经常就是要求别人为了大明牺牲,为了朝廷牺牲,如果要自己为此牺牲和作出贡献时,他们却退缩了。
不要说让他们主动去填坑,就是让他们去当官,都不愿意去当,当官也有当清流和浊流的,只是每个官员都争着当清流官员,对于由清转浊一向都兴趣不高,就由清转浊他们都不愿意了,更不用说让他们去填坑了。
再加上这一次刘远桥在朝中做了布局,向不少的大佬塞了银子,这些大佬在人选不多的情况下,又加上刘远桥比较会做人,送来了这么多的银子,所以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这一件事情。
如此一来,刘远桥就变成最新一任的登莱巡抚,升官之快无人能及。
一年前他还是山东临清税关的一个七品官员,但是转眼就升上了四品莱州之府,才半年时间又摇身一变成为了登莱巡抚,这种升官速度当然是还是有的,但是一般只是发生在清流官员和翰林学士身上,对于一个监生出身的人居然有这样的升官速度,就是非常少见了,非常罕见,朝廷在这一方面算是认可了刘远桥的能力。
皇上既然都已经同意了,内部马上就发下了行文正式的任命刘远桥为右佥都御史,钦命巡抚登莱莱、东江各镇等地屯田军马事。
刘远桥他为了作秀,远在登州办公,但是他可是派出了他的得力干将刘贵在京中进行打听和周旋,刘贵他虽然只是一个下人的身份,但是他手上拥有大量的钱财,他不断的周旋于各位大佬之间,为他的主人进行游说,他派人第一时间等候在的通政司外面,命令刚下发,他基本上马上就知道了,对此他欣喜若狂,他知道老爷辛辛苦苦的谋划,终于获得成功,他高兴的不得了,马上令人快马回登州,让老爷知道这些好消息。
刘贵他也十分的会做人,马上就来到了礼部给事中王文英家中,王文英就是即墨大胖子王文升的哥哥,这一次刘远桥能够当上巡抚也与他这位家乡人全力的奔走有关。
王家与刘家那是井水不犯河水,一向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作为进士出生的王文英,以耕读传家自居,一向看不起刘家这一种商吏人家,但是他的弟弟从中竭力的游说哥哥,诉说他跟刘家关系的种种好处,王文英一向只有这么一个弟弟,一向对他非常的宠爱,听弟弟说刘家在家乡帮了他们的大忙,是十分重要的盟友,双方十分的友好,还介绍了双方相识,所以他就全力以赴的为刘远桥说话,算是政治上的盟友。
这一次谋划登莱巡抚之位,也是获得了王文英的支持,王文英他之所以这么卖力的干活,也与他的老师靖云公的全力推荐有关,当年王文英可是跟着靖云公读书,算是他的半个弟子,既然老师都说刘远桥是个合适的人物,他自然是不敢回绝。
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但是在朝中的能量可是很大,大明言官势力一向都很大,在朝中可是有呼风唤雨的实力,对于这些言官们,文武百官都是非常的畏惧,非常的害怕,往往一个六科给事中,比一个地方四品的知府含金量还要高。
这一次他们全力的谋划登莱巡抚之位,就是在王文英的策划之下进行的,王文英一直在指点刘贵该向哪位大佬说好话,才能获得好处。
这一次既然他们成功了,自然是不能失了礼数,还是必须向该送礼的人送礼。
要知道刘远桥已经是被任命为新任的登莱巡抚了,但是正式的任命还是要走一套流程的,这一套流程可快可慢,如果他们礼物送到了吏部,办理的速度就会快了许多,如果服务不到位,对方有心拖延,拖你两三个月都是可以的。
刘贵磕了三个响头道:“我家老爷能有今天,全靠王大人提携,这里有两万两银子,是我家大人给王大人你的谢礼多谢大人你全力支持。
听说有2000两银子王文英他的心情才好转,他以为这一次就是白干了,因为他弟弟和师傅一直在游说,所以他就不好意思开价了,如果是平时操作这种东西,少不得向对方暗示,要收多少好处?如果没有好处的话,他是不可能如此卖力的干活的。
他们这些言官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在朝中监督各部,闻风奏事,指摘时弊,一旦让他们逮住了短处,群起而攻之,就算是一头大老虎,也会让他们撕下了几块肉,所以说大明的言官是历朝历代最为凶猛的,就连皇帝都怕,更不要说朝中的六部堂官和各地抚督了,若让朝中的言官们弹劾,他们都必须挂冠待参,如果他们在言官进行呼应和解释,那整个形势也就不同了。
看见了20000两银子的王文英才算认可了刘远桥这一个人,有手腕又舍得花钱,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
不过他心里面在想,即使你再有手腕和能力,再舍得花钱,估计你的政治生涯也到了顶点,你一个监生出生的人,能当上了登莱巡抚,这已经是破例中的破例,相当的少有,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朝廷也不会为此而例外,如果在巡抚任上没有优秀的表现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估计很快就会落马。
但是这些话,他是不会跟对方说的,就说了一些好听的话,虽然他与刘家是盟友,但是还是有所保留的,不会与对方一条心。
王文升一再地游说他这一位哥哥,说刘家是一个大好人,是天大的大好人,值得帮忙,弟弟的面子他肯定会卖,但是这面子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毫无条件,毫无保留的帮助。
王文英他也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他在朝中也都当了这么久的言官,也想准备运作一番,让自己外发出去成为一方的高官,比如提刑按察副使,参知政事等,在朝中当言官,虽然是风光,指点天下,叱咤风云,但是论起权力却是非常的小,他先当地方的高官,然后混一个巡抚当当,在在当了一任巡抚再转回六部出任堂官,这才是正确的升迁之道。
有了这些想法以后,他才会想跟刘家搭上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刘家的势力和钱财助他达成目标,所以他才会为刘家说好话。
但是这一次就是如此的奇怪,那就是只有一个人选,除了刘远桥以后,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皇帝不免感到生气,他说道:“难道整个朝廷就不能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了吗?”
吏部尚书他只好解释说道:“如果要选贤人能人,朝中有的是,但是如果要选一个合适的,那就是真的只有刘远桥一个人,因为登莱地区形势实在是太复杂了,外来人根本就难以把控形势,根本就无法掌控节奏,如果再出了事情,就很难收摊了,只有他这种熟悉业务的本地官员,才有足够的能力和手腕,迅速令地方走向稳定。”
吏部尚书这一个说辞,也同时得到了首辅温体仁的认可,这一次他没有收钱,但是他也怕登莱地区再次崩盘了,如果这一地区崩盘,他也捞不上什么好处,他也会倒霉的。
放眼整个大明朝,希望大明越来越好,欣欣向荣的,没有几个人,但是他温体仁却是其中之一,皇帝也是其中之一。
就连内阁也都同意了,崇祯皇帝就算他有诸多的不满,满心的不开心,也都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这一件事情。
不过他也不会如此轻易的点头,他大声的说道:“先让刘远桥署理登莱巡抚之职,先让他干一阵子,看看表现再说,如果干的不好,还是回莱州做他的知府吧?”
温体仁看见皇帝发话的,连忙的拍马屁说道:“陛下果然是老成持成,考虑周全。”
崇祯皇帝没好气的说:“还怎么个成熟稳重法,连这样的东西都没想到,你这内阁首辅是怎么当的?”
被皇帝没有好气的训斥,温体仁讪讪一笑。
这一点温体仁他当然想到,但是现在满朝文武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果这一次推荐的人同样出事的话,皇帝肯定会对他们进行问责,谁都讨不了好,所以不敢乱来。
加上本来他们还是有一些人选的,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坑,所以他们就主动弃坑了,以至于他们出现居然没有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大明的清流官员就都是这样子,平时喊口号的时候,他们可是喊得非常的高大上,总是在道德的高地攻击敌人,经常就是要求别人为了大明牺牲,为了朝廷牺牲,如果要自己为此牺牲和作出贡献时,他们却退缩了。
不要说让他们主动去填坑,就是让他们去当官,都不愿意去当,当官也有当清流和浊流的,只是每个官员都争着当清流官员,对于由清转浊一向都兴趣不高,就由清转浊他们都不愿意了,更不用说让他们去填坑了。
再加上这一次刘远桥在朝中做了布局,向不少的大佬塞了银子,这些大佬在人选不多的情况下,又加上刘远桥比较会做人,送来了这么多的银子,所以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这一件事情。
如此一来,刘远桥就变成最新一任的登莱巡抚,升官之快无人能及。
一年前他还是山东临清税关的一个七品官员,但是转眼就升上了四品莱州之府,才半年时间又摇身一变成为了登莱巡抚,这种升官速度当然是还是有的,但是一般只是发生在清流官员和翰林学士身上,对于一个监生出身的人居然有这样的升官速度,就是非常少见了,非常罕见,朝廷在这一方面算是认可了刘远桥的能力。
皇上既然都已经同意了,内部马上就发下了行文正式的任命刘远桥为右佥都御史,钦命巡抚登莱莱、东江各镇等地屯田军马事。
刘远桥他为了作秀,远在登州办公,但是他可是派出了他的得力干将刘贵在京中进行打听和周旋,刘贵他虽然只是一个下人的身份,但是他手上拥有大量的钱财,他不断的周旋于各位大佬之间,为他的主人进行游说,他派人第一时间等候在的通政司外面,命令刚下发,他基本上马上就知道了,对此他欣喜若狂,他知道老爷辛辛苦苦的谋划,终于获得成功,他高兴的不得了,马上令人快马回登州,让老爷知道这些好消息。
刘贵他也十分的会做人,马上就来到了礼部给事中王文英家中,王文英就是即墨大胖子王文升的哥哥,这一次刘远桥能够当上巡抚也与他这位家乡人全力的奔走有关。
王家与刘家那是井水不犯河水,一向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作为进士出生的王文英,以耕读传家自居,一向看不起刘家这一种商吏人家,但是他的弟弟从中竭力的游说哥哥,诉说他跟刘家关系的种种好处,王文英一向只有这么一个弟弟,一向对他非常的宠爱,听弟弟说刘家在家乡帮了他们的大忙,是十分重要的盟友,双方十分的友好,还介绍了双方相识,所以他就全力以赴的为刘远桥说话,算是政治上的盟友。
这一次谋划登莱巡抚之位,也是获得了王文英的支持,王文英他之所以这么卖力的干活,也与他的老师靖云公的全力推荐有关,当年王文英可是跟着靖云公读书,算是他的半个弟子,既然老师都说刘远桥是个合适的人物,他自然是不敢回绝。
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但是在朝中的能量可是很大,大明言官势力一向都很大,在朝中可是有呼风唤雨的实力,对于这些言官们,文武百官都是非常的畏惧,非常的害怕,往往一个六科给事中,比一个地方四品的知府含金量还要高。
这一次他们全力的谋划登莱巡抚之位,就是在王文英的策划之下进行的,王文英一直在指点刘贵该向哪位大佬说好话,才能获得好处。
这一次既然他们成功了,自然是不能失了礼数,还是必须向该送礼的人送礼。
要知道刘远桥已经是被任命为新任的登莱巡抚了,但是正式的任命还是要走一套流程的,这一套流程可快可慢,如果他们礼物送到了吏部,办理的速度就会快了许多,如果服务不到位,对方有心拖延,拖你两三个月都是可以的。
刘贵磕了三个响头道:“我家老爷能有今天,全靠王大人提携,这里有两万两银子,是我家大人给王大人你的谢礼多谢大人你全力支持。
听说有2000两银子王文英他的心情才好转,他以为这一次就是白干了,因为他弟弟和师傅一直在游说,所以他就不好意思开价了,如果是平时操作这种东西,少不得向对方暗示,要收多少好处?如果没有好处的话,他是不可能如此卖力的干活的。
他们这些言官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在朝中监督各部,闻风奏事,指摘时弊,一旦让他们逮住了短处,群起而攻之,就算是一头大老虎,也会让他们撕下了几块肉,所以说大明的言官是历朝历代最为凶猛的,就连皇帝都怕,更不要说朝中的六部堂官和各地抚督了,若让朝中的言官们弹劾,他们都必须挂冠待参,如果他们在言官进行呼应和解释,那整个形势也就不同了。
看见了20000两银子的王文英才算认可了刘远桥这一个人,有手腕又舍得花钱,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
不过他心里面在想,即使你再有手腕和能力,再舍得花钱,估计你的政治生涯也到了顶点,你一个监生出生的人,能当上了登莱巡抚,这已经是破例中的破例,相当的少有,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朝廷也不会为此而例外,如果在巡抚任上没有优秀的表现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估计很快就会落马。
但是这些话,他是不会跟对方说的,就说了一些好听的话,虽然他与刘家是盟友,但是还是有所保留的,不会与对方一条心。
王文升一再地游说他这一位哥哥,说刘家是一个大好人,是天大的大好人,值得帮忙,弟弟的面子他肯定会卖,但是这面子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毫无条件,毫无保留的帮助。
王文英他也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他在朝中也都当了这么久的言官,也想准备运作一番,让自己外发出去成为一方的高官,比如提刑按察副使,参知政事等,在朝中当言官,虽然是风光,指点天下,叱咤风云,但是论起权力却是非常的小,他先当地方的高官,然后混一个巡抚当当,在在当了一任巡抚再转回六部出任堂官,这才是正确的升迁之道。
有了这些想法以后,他才会想跟刘家搭上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刘家的势力和钱财助他达成目标,所以他才会为刘家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