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粉条厂之前,自然得把刘志全和司机的住处与饭安排好。住的好说,东厢房的炕烧把火烘烘潮气就行,饭只能麻烦孙招弟。
对此孙招弟一点儿意见都没有:前两天听说平安庄大队通了电话,地区供销社的薛副主任很快亲自打电话给刘志双,告诉他随时可以到地区供销社报到,同样可以把老婆孩子的户口带着。而且地区供销社,已经给刘志双分了一套两居室的单元房。
如果不是夏菊花,孙招弟不认为自己闺女能变成城里人,还住上城里人都羡慕的单元房——刘志全一家四口,在省城分的才是筒子楼。
所以现在她除了帮夏菊花照顾好小满的月子,还有啥能回报的吗?不过是给刘志全和司机做顿饭,再做十顿孙招弟都乐意。
夏菊花就在孙招弟殷切的保证之下离开家门,司机还问用不用送她一趟,被她给拒绝了:现在的路况不好,哪怕是省道也不好走。从省城到平安庄,专车也走了一小天儿,最累的就是司机,还是让人好好歇歇——明天司机还得跟刘志全一起回省城呢。
不过夏菊花最先去的不是大队部那边的粉条厂,而是平安庄生产队自己的漏粉房——现在粉条厂还没建好,酸辣粉只能由漏粉房生产,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里的产量如何。
又因为漏粉房一直在用,编织组仍然窝在场院那边,也就仗着天气暖和,可以把一部分人分流到围墙外头,否则屋子里人挨人的,根本编不好东西,说不定还会出现摩擦。
所以夏菊花到漏粉房,除了看看他们生产的情况,还要看看是不是有一部分可以先搬到粉条厂去,给编织组腾点儿地方。
第142章
“不行,我先说的,就得我先看。”
“啥你先说的,我先拿到的,就得我看。”
几个孩子吵吵着从夏菊花身边过去,打断了夏菊花的思路。仔细一看,跑在那几个孩子后头正在追人的,是刘志国。
刘志国也跑的直喘,边跑还边向前头几个孩子喊:“你们把书给我放下,那是我跟同学借的,要是抢破了封面,人家让我赔我就找你们。”
喊完觉得身边有人看自己,一抬头,发现大娘正笑着看他。刘志国有点儿不好意思:“大娘,你回来啦。”打完招呼惦记着被人抢去的书,想去追又怕大娘觉得自己没礼貌,可把孩子给难为坏了。
夏菊花冲他摆摆手:“快去吧,借人家的书就好好看,别给人弄坏了,那样人家下回不借给你了。”刘志国听了,跟得了赦令一样,拼命向那几个孩子赶去。
刚才刘志国喊的那两声,很容易让夏菊花判断出,孩子们抢的一定是小人书连环画之类。记得上辈子直到八十年代末期,都对于平安庄的孩子来说,这两样东西都是难得的宝贝,谁有了会受到全村孩子的追捧。
在省城,小人书和连环画很容易买到。那是不是可以让刘志全替平安庄小学的孩子们,买点儿回来呢?夏菊花边想着自己回家得跟刘志全说一声,边走进漏粉房。
里面仍然热火朝天,人们有序的忙碌着,虽然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可每一分付出都能得到丰厚的回报,让大家脸上不时洋溢出笑容。
见到夏菊花的人,都跟她亲切的打着招呼,夏菊花虽然已经努力保持脸上的平静,回答的时候还是会不时露出笑容——再没有什么,比让人看到希望更高兴的事儿了,如果让大家看到希望的人是自己,这份高兴还应该翻一倍——这让离开前已经习惯了夏菊花板脸的社员们有些不适应,不由用更大的笑容来回应她。
最先到的就是晾粉的那排房子,现在门窗都大开着,好让架子上摆满的一个个铁盘通风——铁盘里面整齐的放着粉团呢。
夏菊花拿起一个看了看,正面的已经干透,她很自然的把这一盘粉团一一翻面。同样做这项工作的社员连忙说:“大队长,我马上该给那盘翻面了,你放着我来吧。”
“没事儿,顺手的活也不累。”夏菊花边翻面边问:“粉团收了多少了?”
“得有几千斤了吧。”干活的社员手也没停,回答完后问出自己的疑惑:“咱们啥时候包装呀大队长,我听说这次的粉团还要配上调料呢。”
夏菊花听了产量,知道头一批调料的确到了该包装的时候,便说:“快了,明天让李常旺把加工好的粉团都送到大队粉条厂去,我带人在那里包装。”
社员就有些担心:“要是拿到粉条厂去,还算咱们平安庄的吗?”
夏菊花笑了:“咋不算?现在塑封机在大队部都安好了,直接上那边包装方便。这些粉团可都是咱们平安庄加工的,谁也抢不去。”
听到她这么说,社员心里就有底了,干劲更足,翻动粉团的动作也快了不少——现在温度高,一晚上粉团就能晾干一面,他加紧一点明天夏菊花就能多包装一点儿。
陈秋生已经听说夏菊花来了,找了过来,老远就说:“队长,你咋就闲不住呢,刚回来就来干活,是不是想突击检查一下,看我们偷懒没?”
“对呀,我就是怕你带头偷懒。”夏菊花见到陈秋生也很高兴,问他调料的原料都准备好了没有。陈秋生便把供销社给调配来的物资一一报给夏菊花听:“……李同志走前说了,这些东西部队都已经付过款了,让我们只管用就行。”
--
对此孙招弟一点儿意见都没有:前两天听说平安庄大队通了电话,地区供销社的薛副主任很快亲自打电话给刘志双,告诉他随时可以到地区供销社报到,同样可以把老婆孩子的户口带着。而且地区供销社,已经给刘志双分了一套两居室的单元房。
如果不是夏菊花,孙招弟不认为自己闺女能变成城里人,还住上城里人都羡慕的单元房——刘志全一家四口,在省城分的才是筒子楼。
所以现在她除了帮夏菊花照顾好小满的月子,还有啥能回报的吗?不过是给刘志全和司机做顿饭,再做十顿孙招弟都乐意。
夏菊花就在孙招弟殷切的保证之下离开家门,司机还问用不用送她一趟,被她给拒绝了:现在的路况不好,哪怕是省道也不好走。从省城到平安庄,专车也走了一小天儿,最累的就是司机,还是让人好好歇歇——明天司机还得跟刘志全一起回省城呢。
不过夏菊花最先去的不是大队部那边的粉条厂,而是平安庄生产队自己的漏粉房——现在粉条厂还没建好,酸辣粉只能由漏粉房生产,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里的产量如何。
又因为漏粉房一直在用,编织组仍然窝在场院那边,也就仗着天气暖和,可以把一部分人分流到围墙外头,否则屋子里人挨人的,根本编不好东西,说不定还会出现摩擦。
所以夏菊花到漏粉房,除了看看他们生产的情况,还要看看是不是有一部分可以先搬到粉条厂去,给编织组腾点儿地方。
第142章
“不行,我先说的,就得我先看。”
“啥你先说的,我先拿到的,就得我看。”
几个孩子吵吵着从夏菊花身边过去,打断了夏菊花的思路。仔细一看,跑在那几个孩子后头正在追人的,是刘志国。
刘志国也跑的直喘,边跑还边向前头几个孩子喊:“你们把书给我放下,那是我跟同学借的,要是抢破了封面,人家让我赔我就找你们。”
喊完觉得身边有人看自己,一抬头,发现大娘正笑着看他。刘志国有点儿不好意思:“大娘,你回来啦。”打完招呼惦记着被人抢去的书,想去追又怕大娘觉得自己没礼貌,可把孩子给难为坏了。
夏菊花冲他摆摆手:“快去吧,借人家的书就好好看,别给人弄坏了,那样人家下回不借给你了。”刘志国听了,跟得了赦令一样,拼命向那几个孩子赶去。
刚才刘志国喊的那两声,很容易让夏菊花判断出,孩子们抢的一定是小人书连环画之类。记得上辈子直到八十年代末期,都对于平安庄的孩子来说,这两样东西都是难得的宝贝,谁有了会受到全村孩子的追捧。
在省城,小人书和连环画很容易买到。那是不是可以让刘志全替平安庄小学的孩子们,买点儿回来呢?夏菊花边想着自己回家得跟刘志全说一声,边走进漏粉房。
里面仍然热火朝天,人们有序的忙碌着,虽然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可每一分付出都能得到丰厚的回报,让大家脸上不时洋溢出笑容。
见到夏菊花的人,都跟她亲切的打着招呼,夏菊花虽然已经努力保持脸上的平静,回答的时候还是会不时露出笑容——再没有什么,比让人看到希望更高兴的事儿了,如果让大家看到希望的人是自己,这份高兴还应该翻一倍——这让离开前已经习惯了夏菊花板脸的社员们有些不适应,不由用更大的笑容来回应她。
最先到的就是晾粉的那排房子,现在门窗都大开着,好让架子上摆满的一个个铁盘通风——铁盘里面整齐的放着粉团呢。
夏菊花拿起一个看了看,正面的已经干透,她很自然的把这一盘粉团一一翻面。同样做这项工作的社员连忙说:“大队长,我马上该给那盘翻面了,你放着我来吧。”
“没事儿,顺手的活也不累。”夏菊花边翻面边问:“粉团收了多少了?”
“得有几千斤了吧。”干活的社员手也没停,回答完后问出自己的疑惑:“咱们啥时候包装呀大队长,我听说这次的粉团还要配上调料呢。”
夏菊花听了产量,知道头一批调料的确到了该包装的时候,便说:“快了,明天让李常旺把加工好的粉团都送到大队粉条厂去,我带人在那里包装。”
社员就有些担心:“要是拿到粉条厂去,还算咱们平安庄的吗?”
夏菊花笑了:“咋不算?现在塑封机在大队部都安好了,直接上那边包装方便。这些粉团可都是咱们平安庄加工的,谁也抢不去。”
听到她这么说,社员心里就有底了,干劲更足,翻动粉团的动作也快了不少——现在温度高,一晚上粉团就能晾干一面,他加紧一点明天夏菊花就能多包装一点儿。
陈秋生已经听说夏菊花来了,找了过来,老远就说:“队长,你咋就闲不住呢,刚回来就来干活,是不是想突击检查一下,看我们偷懒没?”
“对呀,我就是怕你带头偷懒。”夏菊花见到陈秋生也很高兴,问他调料的原料都准备好了没有。陈秋生便把供销社给调配来的物资一一报给夏菊花听:“……李同志走前说了,这些东西部队都已经付过款了,让我们只管用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