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嘴。”刘志全不会说别的,只能让兄弟少说话省得让娘听到又伤心。窗户里夏菊花听了,心里并没有如大儿子担心的那样起什么波澜,毕竟按她的经历算下来,刘大壮走了都有四十多年了,再深的伤痕也被时间冲淡了。
倒是小儿子的话提醒了夏菊花,老刘家除了孙氏和刘四壮两口子,剩下的人性都不错,以后自己可以多跟他们走动走动。
打定了主意,哪怕自己手里活计挺紧的,第二天夏菊花还是在上工的路上“偶遇”了刘二壮两口子。李大丫见她站在路边,叫了一声:“大嫂也上工来了。”
“我家里有点事儿,今天不能上工了。”夏菊花没跟往常一样点点头做数,而是笑模笑样的跟刘二壮说:“今明两天我都得请假。”
刘二壮沉默的点点头就想走,夏菊花叫住了他:“老二,嫂子谢谢你凡事都想着志全兄弟两个,等他们挣上钱了,让他们给你打酒喝。”
刘二壮有点反应不过来,想不通啥时候自己这个分家出去的大嫂会感谢人了。他平日给夏菊花分活儿的时候,不是没暗地里减过量,夏菊花可都觉得自己是应该应份的,别说谢字,连个笑脸自己都没得过。
今天这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还是自己这个大嫂子,有更为难的事儿想让自己办?
刘二壮警惕的看着夏菊花,生怕她提出什么难办的事儿来让自己做。他只是一个生产队长,说的话也就在平安庄好使点,出了平安庄谁认识他一个老农民是谁。
夏菊花装做没看出刘二壮的眼神,向李大丫问:“大丫,你家有花生没有?”
就这?别说刘二壮不信,一向沉默寡言的李大丫都惊讶的看着夏菊花,脱口问道:“你要花生做什么?”
刘二壮冲自己媳妇吼了一声:“嫂子要用,你拿两斤给嫂子送去就行了,问这么多做什么?”
李大丫这才木木的点头,想不通夏菊花一大早等在这里,只为向自己借花生的行为。于是等夏菊花走了一会儿,她才想起来问刘二壮:“真借?我觉得大嫂不是拿不出两斤花生的人。再说,我就是问一句,你那么大声吼我干啥。”
媳妇听话是听话,也不挑事,就是脑子不大好用。
刘二壮有些心塞的说:“这你还看不出来,大嫂不是真想跟咱们借花生,是找一个跟咱们重新走动的借口。那天她不是回老院一趟吗,这是想重新跟老院走动呢。你送花生的时候也别说借不借的,就说给保国吃的。”
刘保国是孙辈的人,他当二爷爷的给孩子点花生吃,没毛病。
借人家东西算走动?李大丫想不明白,不过还是听话的回家,从自己屋的柜子里拿出花生,没有称,用眼睛估摸着差不多二斤的份量,直接装进小布口袋里。
拿着布口袋一出门,孙氏和孙桂芝两个正看着猪圈里的猪犯愁,听到李大丫的房门响了,都扭过头来看。孙氏的脸发现李大丫,早沉的往下滴水:“你不是上工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一天天就知道偷懒,不上工吃啥?”
要是这安宝玲在,一定会问孙氏,孙桂芝不是同样没上工,咋就不担心她没饭吃。现在面对孙氏的是李大丫,她只老实的站在原地,没有下步动作也不解释自己为什么回来,等孙氏说完一会儿,就问:“娘,那我走了。”
孙氏快给气死了,要不是二儿子是生产队长,指望着他给小儿子分点轻省点活,孙氏都想问问李大丫是不是没把自己这个婆婆看在眼里。要不怎么婆婆问了半天,她一个字都不回答。
李大丫这头没得到婆婆的同意,就一直看着婆婆,大有你不同意我就一直站在这里的意思。孙氏长出一口气,问:“去粮站扛粮食包的事儿,老二咋没让老四去?难道天天跟他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还比不上两个平时连话都不说的侄子?”
这个题目李大丫跟刘二壮讨论过,能回答得出来:“娘,志全和志双两个孩子平时和二壮我们都打招呼呢,两孩子干活不惜力,去了不会拖扛粮队的后腿。”
孙桂芝一听不干了:“二嫂你说的这是啥话,我们四壮平时生产队分配的活,哪样没做完拖别人的后腿了?我二哥可是生产队长,不带这么偏心的。可好,大房家两个侄子和三哥都去挣钱了,就看我们四房不顺眼不让他去是不是。我们日子过不好,二哥当生产队长脸上就好看了?”
涉及到小儿子日子好坏,孙氏的火气终于压不住了:“咱们还没分家呢,你们就这么见不得老四好,老四吃你们喝你们了吗?”
对付不讲理的人,除了比他更不讲理,另一个办法就是由着他不讲理,自己保持沉默。李大丫给孙氏当了这么些年的儿媳妇,尤其是夏菊花分家出去后,她成了实际上的长媳,孙氏的不讲理很多会用到她身上。
于是无师自通的,李大丫掌握了与孙氏的相处之道,那就是不管她说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实在逼急了,那就去找你儿子好了,我们家我做不了主,所以别问我。
一定程度上来说,李大丫在孙氏面前的表现就是滚刀肉,孙氏拿她没有什么好办法:骂,人家当没听见,不痛不痒根本不往心里去,骂了等于没骂。
真动手?别说李大丫给老刘家生了两儿两女,平时干活都看在村里人眼里,没理由动手。就是刘二壮那里,也不会支持自己这个做娘的。
--
倒是小儿子的话提醒了夏菊花,老刘家除了孙氏和刘四壮两口子,剩下的人性都不错,以后自己可以多跟他们走动走动。
打定了主意,哪怕自己手里活计挺紧的,第二天夏菊花还是在上工的路上“偶遇”了刘二壮两口子。李大丫见她站在路边,叫了一声:“大嫂也上工来了。”
“我家里有点事儿,今天不能上工了。”夏菊花没跟往常一样点点头做数,而是笑模笑样的跟刘二壮说:“今明两天我都得请假。”
刘二壮沉默的点点头就想走,夏菊花叫住了他:“老二,嫂子谢谢你凡事都想着志全兄弟两个,等他们挣上钱了,让他们给你打酒喝。”
刘二壮有点反应不过来,想不通啥时候自己这个分家出去的大嫂会感谢人了。他平日给夏菊花分活儿的时候,不是没暗地里减过量,夏菊花可都觉得自己是应该应份的,别说谢字,连个笑脸自己都没得过。
今天这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还是自己这个大嫂子,有更为难的事儿想让自己办?
刘二壮警惕的看着夏菊花,生怕她提出什么难办的事儿来让自己做。他只是一个生产队长,说的话也就在平安庄好使点,出了平安庄谁认识他一个老农民是谁。
夏菊花装做没看出刘二壮的眼神,向李大丫问:“大丫,你家有花生没有?”
就这?别说刘二壮不信,一向沉默寡言的李大丫都惊讶的看着夏菊花,脱口问道:“你要花生做什么?”
刘二壮冲自己媳妇吼了一声:“嫂子要用,你拿两斤给嫂子送去就行了,问这么多做什么?”
李大丫这才木木的点头,想不通夏菊花一大早等在这里,只为向自己借花生的行为。于是等夏菊花走了一会儿,她才想起来问刘二壮:“真借?我觉得大嫂不是拿不出两斤花生的人。再说,我就是问一句,你那么大声吼我干啥。”
媳妇听话是听话,也不挑事,就是脑子不大好用。
刘二壮有些心塞的说:“这你还看不出来,大嫂不是真想跟咱们借花生,是找一个跟咱们重新走动的借口。那天她不是回老院一趟吗,这是想重新跟老院走动呢。你送花生的时候也别说借不借的,就说给保国吃的。”
刘保国是孙辈的人,他当二爷爷的给孩子点花生吃,没毛病。
借人家东西算走动?李大丫想不明白,不过还是听话的回家,从自己屋的柜子里拿出花生,没有称,用眼睛估摸着差不多二斤的份量,直接装进小布口袋里。
拿着布口袋一出门,孙氏和孙桂芝两个正看着猪圈里的猪犯愁,听到李大丫的房门响了,都扭过头来看。孙氏的脸发现李大丫,早沉的往下滴水:“你不是上工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一天天就知道偷懒,不上工吃啥?”
要是这安宝玲在,一定会问孙氏,孙桂芝不是同样没上工,咋就不担心她没饭吃。现在面对孙氏的是李大丫,她只老实的站在原地,没有下步动作也不解释自己为什么回来,等孙氏说完一会儿,就问:“娘,那我走了。”
孙氏快给气死了,要不是二儿子是生产队长,指望着他给小儿子分点轻省点活,孙氏都想问问李大丫是不是没把自己这个婆婆看在眼里。要不怎么婆婆问了半天,她一个字都不回答。
李大丫这头没得到婆婆的同意,就一直看着婆婆,大有你不同意我就一直站在这里的意思。孙氏长出一口气,问:“去粮站扛粮食包的事儿,老二咋没让老四去?难道天天跟他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还比不上两个平时连话都不说的侄子?”
这个题目李大丫跟刘二壮讨论过,能回答得出来:“娘,志全和志双两个孩子平时和二壮我们都打招呼呢,两孩子干活不惜力,去了不会拖扛粮队的后腿。”
孙桂芝一听不干了:“二嫂你说的这是啥话,我们四壮平时生产队分配的活,哪样没做完拖别人的后腿了?我二哥可是生产队长,不带这么偏心的。可好,大房家两个侄子和三哥都去挣钱了,就看我们四房不顺眼不让他去是不是。我们日子过不好,二哥当生产队长脸上就好看了?”
涉及到小儿子日子好坏,孙氏的火气终于压不住了:“咱们还没分家呢,你们就这么见不得老四好,老四吃你们喝你们了吗?”
对付不讲理的人,除了比他更不讲理,另一个办法就是由着他不讲理,自己保持沉默。李大丫给孙氏当了这么些年的儿媳妇,尤其是夏菊花分家出去后,她成了实际上的长媳,孙氏的不讲理很多会用到她身上。
于是无师自通的,李大丫掌握了与孙氏的相处之道,那就是不管她说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实在逼急了,那就去找你儿子好了,我们家我做不了主,所以别问我。
一定程度上来说,李大丫在孙氏面前的表现就是滚刀肉,孙氏拿她没有什么好办法:骂,人家当没听见,不痛不痒根本不往心里去,骂了等于没骂。
真动手?别说李大丫给老刘家生了两儿两女,平时干活都看在村里人眼里,没理由动手。就是刘二壮那里,也不会支持自己这个做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