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页
——伸手推开厚重的木大门。
关平安这一走近再看……发现比起站在墙头也好,掌控念力观看也罢。还是比不上来到近处亲眼目睹。
前堂的正房,厢房,抄手游廊,就连倒座房都是用料不凡。虽说谈不上精雕细琢,却也显得古朴大气。
五间正房的中间就是待客用的堂厅。
堂厅内还摆着两列待客之用的六张板足案,这也是早期的餐桌。它不像如今的桌子,而是比较矮。
由一块儿木板,左右两边的桌腿也是木板而组成的板足案,更类似于炕桌。因当时的人们都习惯了“跪坐”,而跪坐在板足案前就餐时,它的高度就刚刚好。
可客从何来?
这么多张板足案,就是她一家人一人一张都用不过来。
关平安抓了抓脑袋。
看着堂厅正中挂着一幅巨型的山水画,她好像有些明白了,这可不就是整个小葫芦内的大致布局?
在其下面摆着一张香案。香案中间还摆了一个尤为显眼的四角青铜平口香炉,炉身正面还刻着一个类似小篆体的“关”。
这可与古人读书品茶抚琴,常常会放一个熏香的香炉不同。
见状,关平安毫不犹豫地搬了一张板足案,将之挪到香案前,踩上去刚伸出双手想从案上一捆香内取出三支,却让她一怔。
——原来,在这个四角青铜平口香炉的前面正躺着一个小小的白玉葫芦,还有一个小小的深红色金丝小锦囊。
这是?
白玉葫芦是她的没错,可这小锦囊是哪儿来的?好像她关玉莲姑姑就有,难不成她姑一离世就自动收回?
不应该啊。
照这么算的话,那她的小葫芦岂不是早就被收回来?还能从她爹手上传给她?真是奇了怪了。
既然想不通,关平安干脆就不想了。谁知她老祖宗当年传下来的小锦囊究竟是不是就她姑姑手上一个?
第879章 点香要紧
点香要紧!
关平安正想火柴呢?
一盒火柴突然出现在她手上,看着上面小小火柴盒上面的厂名,关平安发现自己好像又有了新发现。
是不是就代表着,她在小葫芦内不仅是想出现在哪儿就能移到哪儿,还能随手将东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地放回任何一个地方?
心念之间,关平安冥想着果盘、果子、糕点……很快的,香案上的香炉两侧随之出现了两个盘子,接着又冒出一个个果子与糕点。
这一下子,关平安可顾不上先点燃三支香,而是立马下了板足案,往地上一跪,她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老祖宗在上,您的嫡亲血脉关平安叩谢老祖宗的大恩大德,恳求老祖宗一定保佑您的后辈们。”
虽说没出现声音回复她,但关平安就深信这一方小天地一准就是她的老祖宗关尹子传给子孙后代的仙物。
这不是她老祖宗当年要上天当神仙了啊。为了子孙后代,她牛逼轰天的老祖宗就掐指一算留给她了。
点燃了三支香插到香炉内之后,关平安是越想越开心,她又跪在地上,麻溜儿地伏地磕了三个响头。
自然的。
她还不忘继续碎碎念保佑她老子,保佑她娘亲,保佑她小兄长,最后念着念着一个控制不住,人数就多了。
比如她亲祖父,比如她梅爷爷,比如她义爷爷,再比如念着齐景年时又忍不住添上齐老夫妇俩……
真要是她老祖宗有灵,非得气煞不可。这不孝子孙念叨了最后就差保佑她家今年刚养的两头猪了。
乐颠颠的关平安结束叩拜之后,抓起了香案上的小葫芦瞅了瞅……别说,还真是她的白玉葫芦。
小心翼翼地放好,关平安又抓起小锦囊。就这么小小的都没有她巴掌三分之一大的,居然还绣了金线。
关平安用两根手指头搓了搓,总有一种想往上面第一滴血的冲动。可稍一迟疑,她还是决定就这么放着等她爹看了再说。
最好是让她老子挤点血出来抹在小葫芦和小锦囊上面试试,没准这往后啊,她爹就不需要她带路也能进小葫芦。
记下这一桩大事,关平安再次打量一圈堂厅内的摆设,蹙着鼻子闻一闻,此刻终于发现她老祖宗可真有钱。
那三支香点燃的香味儿,她要是没闻错的话,其中就掺和了龙涎香、乌沉香、丁香等等香料。
再闻一闻,空气里既然还有家具散发出一种淡淡清香。
得了。
又是一屋子的紫檀木。
靠墙的两个博物架就是用的紫檀木料,还在架子错落有致的的空格上,或摆着瓷瓶,或摆着精巧的砚台,或摆着一个个颜色不一的小匣子。
风格还是没有什么繁杂的工艺之类,却件件显得素雅大气。雅!果然不愧是她关平安的老祖宗。
关平安继续挪过那张也是紫檀木的板足案,伸手就近打开博物架上其中一处空格上的一个白玉制成的小匣子。
——里面有两个小的瓷瓶,还有一张帛书。
哪怕帛书还是崭新如初,想来也应该是有一些年代。毕竟在先秦时期,纸张未被发明之前,往往就是竹简和帛书并提使用。
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底蕴的世家就用缣帛作为书写的主要材料,所抄录的帛书就家族世代继承。
--
关平安这一走近再看……发现比起站在墙头也好,掌控念力观看也罢。还是比不上来到近处亲眼目睹。
前堂的正房,厢房,抄手游廊,就连倒座房都是用料不凡。虽说谈不上精雕细琢,却也显得古朴大气。
五间正房的中间就是待客用的堂厅。
堂厅内还摆着两列待客之用的六张板足案,这也是早期的餐桌。它不像如今的桌子,而是比较矮。
由一块儿木板,左右两边的桌腿也是木板而组成的板足案,更类似于炕桌。因当时的人们都习惯了“跪坐”,而跪坐在板足案前就餐时,它的高度就刚刚好。
可客从何来?
这么多张板足案,就是她一家人一人一张都用不过来。
关平安抓了抓脑袋。
看着堂厅正中挂着一幅巨型的山水画,她好像有些明白了,这可不就是整个小葫芦内的大致布局?
在其下面摆着一张香案。香案中间还摆了一个尤为显眼的四角青铜平口香炉,炉身正面还刻着一个类似小篆体的“关”。
这可与古人读书品茶抚琴,常常会放一个熏香的香炉不同。
见状,关平安毫不犹豫地搬了一张板足案,将之挪到香案前,踩上去刚伸出双手想从案上一捆香内取出三支,却让她一怔。
——原来,在这个四角青铜平口香炉的前面正躺着一个小小的白玉葫芦,还有一个小小的深红色金丝小锦囊。
这是?
白玉葫芦是她的没错,可这小锦囊是哪儿来的?好像她关玉莲姑姑就有,难不成她姑一离世就自动收回?
不应该啊。
照这么算的话,那她的小葫芦岂不是早就被收回来?还能从她爹手上传给她?真是奇了怪了。
既然想不通,关平安干脆就不想了。谁知她老祖宗当年传下来的小锦囊究竟是不是就她姑姑手上一个?
第879章 点香要紧
点香要紧!
关平安正想火柴呢?
一盒火柴突然出现在她手上,看着上面小小火柴盒上面的厂名,关平安发现自己好像又有了新发现。
是不是就代表着,她在小葫芦内不仅是想出现在哪儿就能移到哪儿,还能随手将东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地放回任何一个地方?
心念之间,关平安冥想着果盘、果子、糕点……很快的,香案上的香炉两侧随之出现了两个盘子,接着又冒出一个个果子与糕点。
这一下子,关平安可顾不上先点燃三支香,而是立马下了板足案,往地上一跪,她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老祖宗在上,您的嫡亲血脉关平安叩谢老祖宗的大恩大德,恳求老祖宗一定保佑您的后辈们。”
虽说没出现声音回复她,但关平安就深信这一方小天地一准就是她的老祖宗关尹子传给子孙后代的仙物。
这不是她老祖宗当年要上天当神仙了啊。为了子孙后代,她牛逼轰天的老祖宗就掐指一算留给她了。
点燃了三支香插到香炉内之后,关平安是越想越开心,她又跪在地上,麻溜儿地伏地磕了三个响头。
自然的。
她还不忘继续碎碎念保佑她老子,保佑她娘亲,保佑她小兄长,最后念着念着一个控制不住,人数就多了。
比如她亲祖父,比如她梅爷爷,比如她义爷爷,再比如念着齐景年时又忍不住添上齐老夫妇俩……
真要是她老祖宗有灵,非得气煞不可。这不孝子孙念叨了最后就差保佑她家今年刚养的两头猪了。
乐颠颠的关平安结束叩拜之后,抓起了香案上的小葫芦瞅了瞅……别说,还真是她的白玉葫芦。
小心翼翼地放好,关平安又抓起小锦囊。就这么小小的都没有她巴掌三分之一大的,居然还绣了金线。
关平安用两根手指头搓了搓,总有一种想往上面第一滴血的冲动。可稍一迟疑,她还是决定就这么放着等她爹看了再说。
最好是让她老子挤点血出来抹在小葫芦和小锦囊上面试试,没准这往后啊,她爹就不需要她带路也能进小葫芦。
记下这一桩大事,关平安再次打量一圈堂厅内的摆设,蹙着鼻子闻一闻,此刻终于发现她老祖宗可真有钱。
那三支香点燃的香味儿,她要是没闻错的话,其中就掺和了龙涎香、乌沉香、丁香等等香料。
再闻一闻,空气里既然还有家具散发出一种淡淡清香。
得了。
又是一屋子的紫檀木。
靠墙的两个博物架就是用的紫檀木料,还在架子错落有致的的空格上,或摆着瓷瓶,或摆着精巧的砚台,或摆着一个个颜色不一的小匣子。
风格还是没有什么繁杂的工艺之类,却件件显得素雅大气。雅!果然不愧是她关平安的老祖宗。
关平安继续挪过那张也是紫檀木的板足案,伸手就近打开博物架上其中一处空格上的一个白玉制成的小匣子。
——里面有两个小的瓷瓶,还有一张帛书。
哪怕帛书还是崭新如初,想来也应该是有一些年代。毕竟在先秦时期,纸张未被发明之前,往往就是竹简和帛书并提使用。
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底蕴的世家就用缣帛作为书写的主要材料,所抄录的帛书就家族世代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