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璟先开口:姥姥,您帮我做碗炝锅面,我早上跟着九爷去当差,出来的急,只喝了两口水。
寇姥姥一听立刻就去了,谢璟最爱吃她做的白菜炝锅面。
等老人走了,谢璟道:程三死了,程班主倒是还活着,但搬下山之后神志不清,勉强吊着一口气罢了,估计也审问不出什么话。九爷说你的腿还伤着,让那边宽限两日,到时候找你去问话有什么就说什么,戏班里那些孩子也救出来了,说辞都差不多,已做了笔录。
李元点点头,开口想说话,谢璟递了一份东西给他打断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在我这账不是这么算的。人快饿死的时候,那一张饼是救命粮,你当初给我一张饼,我还你一份儿吃饭的本事,这样才公平。
李元愣了下,低头去看谢璟递过来的,那是一套伙计穿的蓝色粗布褂子,还有一份儿契书,他只看了立契人就忍不住红了眼眶。
上头写的是寇姥姥。
谢璟道:姥姥是个闲不住的人,我也不想一直把她养在家里闷出病来,正好手里有点闲钱,打算做点小买卖。我雇你当伙计,或者叫账房也行,姥姥不识字,你多替她看着点,赚多赚少说不好但总归不会饿着你,饭管饱。说完又补充道,若是有什么不会的尽管来问我。
他跟在九爷身边多年,抽空帮着管理一间小铺子并不是难事,伙计、把式、账房,他当初都跑过,业务熟练。
李元傻愣愣看了那张纸半天,抬手使劲抹了一把泛红的眼睛。
他按谢璟说的,在上头认真签了名字,按了手印。
直到此刻,他才觉得手腕一轻,往日那根束缚他的枷锁全部都解开了。
他手腕上还缠着白纱布,很疼,但也很痛快。
他借着这份儿疼,敞开哭了一场。
这是他最后一次哭,往后的日子,再也不会哭了。
第30章 前尘【修文】
那两个小女孩也被找到了。
她们那天穿了黑袍一路小跑下山,天色未亮,不敢进城。
两个人抱着取暖,瑟缩着等着天亮之后这才把那身黑袍子脱下扔了,跑回城中。
姐妹俩姓林,并不是本地人,是随着父亲从天津来青河县探亲的,她们记性好,竟然凭着记忆顺原路找回了亲戚家中。她们父亲只得她们两个孩子,家中没有其他亲人,姐妹俩丢了两日,林父已经找疯了。当地那家亲戚也算得上是有些名望的乡绅,虽不算大富,但家里出过不少读书人,最爱惜名誉,在听得小姐妹两个的哭诉之后一时间愤慨之极,闹去官府,一定要严惩匪徒。
不用他们说,青河官员也定要严惩。
年初的时候上头再三交代,剿匪要彻底。
破庙这帮人往枪口上撞,自然死有余辜。
程班主人被砸破了脑袋,有些痴傻,只能发出一点微弱声音说不出什么话,另外几个审问之后狗咬狗,交代出来的东西只多不少。
这伙人很快就被判处枪决。
谢璟一直跟在九爷身边,这事儿已被九爷接过代为处理,他一路跟着知道的比较详细,瞧着案子判了之后,回了趟家告诉李元结果。
那两个小姑娘和林家有些亲戚,之前一直跟父母待在天津,这是回家探亲,因为不是当地口音就被程三他们那伙人盯上了,给掳走带到破庙那去。她们父母一见了九爷就问起你,说是要多谢你救了那两个孩子,坚持要过来拜访一下,我同他们说了地址,晚些时候可能会来一趟。谢璟喝了一白瓷碗水,仰头的时候喉结微动,解了渴又道,我听说天津来的那位林先生是西医,对外科很有一手,你的腿伤可以让他再给瞧一瞧。
李元单手从小桌上拿了凉茶壶想给他添,其实也不用,我好得差不多了,知道她们没事就行。
寇姥姥正好端了一盘洗好的酥瓜进来,放下盘子接过茶壶,没让他动,又给谢璟倒了一碗水:再让林医生看看的好,腿要用一辈子,别落下病根。
李元听话地点头,答应了一声。
下午的时候林家父女到访,那位林先生倒是没有穿得特别西式,依旧是一身长袍打扮,手里提着一个医药箱亲自登门拜访。
李元一直紧绷着身子,只肯露出手臂和受伤的那条腿给林医生检查,期间话很少。
他不懂西医,不知道这位拿着稀奇古怪工具的医生,能不能透过蛛丝马迹看到他身上那些难以启齿的伤。
林医生只是外科医生,显然并不具备透视,他仔细检查之后笑着道:康复的很好,你的腿比其他人的瞧着更结实,正骨也没有出差错,这样,我先帮你打石膏,之后拆了石膏就能慢慢用拐走路,几个月包好。他一面开了消炎药,一面对李元宽慰道,你或许不知道吧,人的骨头自我修复能力很强大,打断之后的恢复好了,会比之前的更坚硬。
李元有点惊奇:是这样的吗,其他地方的骨头也是?
林医生点头:是啊,所以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我会一直在这里给你治疗,等你康复为止。
李元笑了一声,道:那我肯定恢复的很快。
林医生只当他少年意气在逞强,并未多想,在看过李元之后,又去客厅里跟谢璟表达了感谢,顺便给寇姥姥也诊治了身体。
寇姥姥身上除了一些老年人常有的小毛病,其余很健康,之前大病伤了的元气在这半年里将养过来不少,就是最近膝盖疼,林医生给她开了一点消炎药笑着道:老太太身体很好,每天多出去晒晒太阳就好,其余也没什么要紧的,只是膝盖不能再背负重物,要多注意呀。
嗳,知道啦。
谢璟站在一旁听着,添茶倒水。
林医生还有事,没有久留,很快就要走了。
他去隔壁间找小姐妹的时候,隔着门板就听到那两个叽叽喳喳在跟李元说话,像是两只声音清脆的小黄莺:要不是谢璟哥哥和官府的人及时上山搜寻,那伙匪徒怕是要跑啦!
是呀,我和姐姐远远瞧见有火把,但是我们都听你的话,瞧见有人就躲着,没敢过去。
对对,我们天亮才进的城,爸爸要吓坏了,差点拍电报去天津老家
林医生敲敲门,微微推开一点门喊女儿:知非,知意,咱们先回去吧,不要打扰病人休息。
双胞胎姐妹一人手里拿着茶碗另一人手里正在剥橘子,听到林医生这么说都放下来,其中一个把橘子放在李元手中,看着他笑道:李元哥哥,我们先家去,等明儿再来陪你解闷。
李元道:我不闷。
另一个就脆生生接口道:那我们就照顾你,爸爸是医生,教了我们好多东西呢!
两个人也不管李元回答,一溜烟跑去门口,跟着林医生走了。
谢璟听着外头安静下来,这才去了李元那屋,瞧见小单间里都被收拾干净,挑眉道:我以为她们跟着林医生只学了医术,别的并不擅长。
她们姐妹两个母亲早逝,就林医生一手带大,平日里林医生还要去诊所工作,家里都是她们打扫整理的。李元把那枚剥好的橘子让给他,你吃?
谢璟摇头,李元就自己慢慢吃了。
谢璟问他:甜吗?
李元摇头,茫然道:青皮的,不算甜,你要吃甜的吗,我一会用热水去去涩,晚上能有甜一点的。
谢璟倚在门口仔细想了半晌,他还从没被人伺候过吃穿。尤其是这样剥好的橘子,记忆里只有他给九爷剥过,有时候九爷还会故意拿没去皮的新鲜桂圆放他嘴里,谢璟那会儿刚在爷身边伺候,还摸不清九爷脾气,也不敢反抗,就心里堵着一口气带壳咬了一下,然后就被九爷用手指从嘴里挖出那颗带着牙印的桂圆,笑上半天。
谢璟一直都在琢磨九爷那会是什么心思。
难得李元有个剥开了的橘子,他就张口问了。
但李元还不如九爷。
谢璟心想,至少他剥开的橘子九爷从来没说一声酸,全都面不改色吃掉了。
林家住的地方和谢璟的小东厢不远,林知非、林知意姐妹两个常常往这边跑,她们手里也从不空着,经常带一些小东西过来,有些时候是一本书并几个本子,也有的时候是一捧半青的麦穗儿,她们之前在天津只吃过加工好的面粉,还没吃过这样能当零嘴儿吃的半熟麦粒。但凡姐妹俩觉得新鲜的东西都往小东厢送,除此之外,林家姐妹两个手脚勤快,李元养伤不能动,她们就分工合作,没一会就帮寇姥姥收拾干净屋子,还帮她生火做饭,竟然还会炒几个菜。
寇姥姥特别喜欢她们来,经常做了点心给她们吃。
姐姐林知非喜欢热闹,力气也大一些,洒扫的活计她全包了;妹妹林知意性子文静一些,也耐得住,就帮着寇姥姥打络子,还学了两道拿手小菜。
李元能拄着拐下床走动的时候,青河官府那张贴了告示。
从年初到现在官兵一共抓了五十七名土匪,现公开枪决,人已痴傻的程班主也在其中,被押送刑场的时候还被人认出丢了菜叶烂鸡蛋,他瘦得皮包骨一般,若是还有一丝力气,定然不想活到如今,这段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处刑那天谢璟远远站在高处看了。
并看不真切,只听得几声枪响。
谢璟勒马从山坡高处挪动几步,安抚受惊的马,他眼神盯了那个方向一会,待那处归于宁静,才调头回去。他从今日开始便和过去走得是两条路,前尘往事,再无瓜葛。
寇姥姥这些日子最高兴的一个是李元回来,再一个是小金佛失而复得。
她瞧见那尊黄铜小佛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拿手绢回来擦拭干净了,捧在手里看了又看,口里直念佛。老太太一路带着谢璟生活不易,以前的旧物都卖得干净,也只剩下这么一尊小佛,她真的特别想给谢璟留下来,毕竟是个念想。
寇姥姥捧着看了一阵,忽然发现佛像底座被磕碰损伤,莲花法座少了一个角,顿时心疼坏了,罪过,罪过,这可怎么办才好。
谢璟道:我再去求一个
寇姥姥没听他说完就道:不准,这个不一样,这是你娘留给你的,能保佑你。
谢璟把说了一半的话咽回去,寇姥姥在这方面比他固执,他看了一眼小佛,他上一世抄写了许多经文,也看过不少乱世流离的古物,这黄铜小佛看起来年份很新,应是仿着前人的塑造的。
但不管它是怎样的,寇姥姥拜了许多年,只认准了它一个。
李元却不同,他比寇姥姥还要焦虑:这,这都怪我,当初我要是早点瞧见它就好了,而且佛像在破庙里待过,还溅还被那些贼人弄脏了,会不会不灵啊?
寇姥姥道:那倒不会,咱们家供奉多年了,我估摸着跟咱家也熟,多上几炷香就行了。
李元之前就一直觉得自己不吉利,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想,拄着拐一瘸一拐走过来跟寇姥姥一起商量对策:姥姥,要不这样,等我有了钱就买些金箔,咱们给佛祖塑金身吧?我之前听化缘的和尚说过,要诚心礼佛。
寇姥姥虽然拜它,但也不轻易上当受骗:诚心就用心,哪里用得着金子?那是外头的野和尚骗人的话,你以后听见可别信,塑金身这事儿我头一个就不答应,你好不容易攒俩钱,李元哪,你那钱攒着点别乱花,以后还留着娶媳妇呢!
我不娶媳妇,我就想买金箔。
我一年拜好些佛祖神仙呢,年下灶王爷也祭拜,初五还迎财神,你呀贴不过来,甭浪费钱啦。
那就从这一个开始
一个都不准!
一老一少都在努力说服对方,辩论起来难分彼此。
谢璟吃完手上的西瓜,趁寇姥姥不注意,脚底抹油溜了。
白府,东院。
九爷在屋里正在找书,坐在书桌前翻来覆去,眉头拧起,他瞧见谢璟进来招招手:你来的正好,我昨天看的那本书不见了,里头还夹着他话还没说完,就瞧见谢璟钻到他身前一弯腰的功夫,就从书桌下头缝隙里拾起一本线装书,看封面可不就是他要找的那本。
九爷抬手翻翻,从里头找出一张单子,笑道:我就找这东西,昨儿和账房先生核对了半天,就差它了。
谢璟被他圈在怀里,空间太小,去抬他的手。
九爷跟他闹着玩儿,加了点力气,没让他抬动。
谢璟有点惊讶,他扭头看了看九爷,他力气虽然没有白明禹那么大,但也不算小,九爷单手他竟然还比不过?谢璟抱着他胳膊用了力气,后头的人逗他道:一连几天得空就往家里跑,都快忘了回来了,来,说几句好听的就放了你。
谢璟搬不动他的胳膊,干脆抱着想了一会,九爷一年四季身上都凉丝丝的,抱着夏天刚好解暑。
九爷又开口道:想不出,就说点有趣的事儿,今天回家都做什么了?怕是肚子又吃得滚圆才回来。
谢璟摇头:就吃了两片西瓜。说完又补充,瓜都没吃饱。
为何?
谢璟把寇姥姥和李元那些话讲给九爷听,把身后人逗笑出声,谢璟蹭了九爷小半张椅子,坐在那跟他闲聊:爷觉得他们谁对?
九爷道:我觉得他们都有道理,信不信在自己求什么。
谢璟认真想了一会,道:我以前不信,所以遇到神佛都拜,我写我看过很多经书,跟它们都求过,以前教我的先生说尽信等于不信,但我还想试试,万一能被听到,或许就会再给我一点机会。他那时求的不过是托梦而已,压根没想过会有今日。
九爷:现在信了?
谢璟犹豫一下,还是摇头。
九爷笑了一声,问他:这也不信,那也不信,你到底信谁?
我以前听过一个故事,有人去观音大士座前求愿,却看到菩萨自己在拜自己,上前问道,观音大士道求人不如求己。谢璟讲完,顿了一下道,爷,我信自己。
九爷听说过寇姥姥当初病重的事儿,知道谢璟独自一人劈开一条生路,安抚地拍了拍他手:以后都会好,你很勤奋,遇事儿也处理的很好,另外记住了,万事不可强求,量力而行。
寇姥姥一听立刻就去了,谢璟最爱吃她做的白菜炝锅面。
等老人走了,谢璟道:程三死了,程班主倒是还活着,但搬下山之后神志不清,勉强吊着一口气罢了,估计也审问不出什么话。九爷说你的腿还伤着,让那边宽限两日,到时候找你去问话有什么就说什么,戏班里那些孩子也救出来了,说辞都差不多,已做了笔录。
李元点点头,开口想说话,谢璟递了一份东西给他打断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在我这账不是这么算的。人快饿死的时候,那一张饼是救命粮,你当初给我一张饼,我还你一份儿吃饭的本事,这样才公平。
李元愣了下,低头去看谢璟递过来的,那是一套伙计穿的蓝色粗布褂子,还有一份儿契书,他只看了立契人就忍不住红了眼眶。
上头写的是寇姥姥。
谢璟道:姥姥是个闲不住的人,我也不想一直把她养在家里闷出病来,正好手里有点闲钱,打算做点小买卖。我雇你当伙计,或者叫账房也行,姥姥不识字,你多替她看着点,赚多赚少说不好但总归不会饿着你,饭管饱。说完又补充道,若是有什么不会的尽管来问我。
他跟在九爷身边多年,抽空帮着管理一间小铺子并不是难事,伙计、把式、账房,他当初都跑过,业务熟练。
李元傻愣愣看了那张纸半天,抬手使劲抹了一把泛红的眼睛。
他按谢璟说的,在上头认真签了名字,按了手印。
直到此刻,他才觉得手腕一轻,往日那根束缚他的枷锁全部都解开了。
他手腕上还缠着白纱布,很疼,但也很痛快。
他借着这份儿疼,敞开哭了一场。
这是他最后一次哭,往后的日子,再也不会哭了。
第30章 前尘【修文】
那两个小女孩也被找到了。
她们那天穿了黑袍一路小跑下山,天色未亮,不敢进城。
两个人抱着取暖,瑟缩着等着天亮之后这才把那身黑袍子脱下扔了,跑回城中。
姐妹俩姓林,并不是本地人,是随着父亲从天津来青河县探亲的,她们记性好,竟然凭着记忆顺原路找回了亲戚家中。她们父亲只得她们两个孩子,家中没有其他亲人,姐妹俩丢了两日,林父已经找疯了。当地那家亲戚也算得上是有些名望的乡绅,虽不算大富,但家里出过不少读书人,最爱惜名誉,在听得小姐妹两个的哭诉之后一时间愤慨之极,闹去官府,一定要严惩匪徒。
不用他们说,青河官员也定要严惩。
年初的时候上头再三交代,剿匪要彻底。
破庙这帮人往枪口上撞,自然死有余辜。
程班主人被砸破了脑袋,有些痴傻,只能发出一点微弱声音说不出什么话,另外几个审问之后狗咬狗,交代出来的东西只多不少。
这伙人很快就被判处枪决。
谢璟一直跟在九爷身边,这事儿已被九爷接过代为处理,他一路跟着知道的比较详细,瞧着案子判了之后,回了趟家告诉李元结果。
那两个小姑娘和林家有些亲戚,之前一直跟父母待在天津,这是回家探亲,因为不是当地口音就被程三他们那伙人盯上了,给掳走带到破庙那去。她们父母一见了九爷就问起你,说是要多谢你救了那两个孩子,坚持要过来拜访一下,我同他们说了地址,晚些时候可能会来一趟。谢璟喝了一白瓷碗水,仰头的时候喉结微动,解了渴又道,我听说天津来的那位林先生是西医,对外科很有一手,你的腿伤可以让他再给瞧一瞧。
李元单手从小桌上拿了凉茶壶想给他添,其实也不用,我好得差不多了,知道她们没事就行。
寇姥姥正好端了一盘洗好的酥瓜进来,放下盘子接过茶壶,没让他动,又给谢璟倒了一碗水:再让林医生看看的好,腿要用一辈子,别落下病根。
李元听话地点头,答应了一声。
下午的时候林家父女到访,那位林先生倒是没有穿得特别西式,依旧是一身长袍打扮,手里提着一个医药箱亲自登门拜访。
李元一直紧绷着身子,只肯露出手臂和受伤的那条腿给林医生检查,期间话很少。
他不懂西医,不知道这位拿着稀奇古怪工具的医生,能不能透过蛛丝马迹看到他身上那些难以启齿的伤。
林医生只是外科医生,显然并不具备透视,他仔细检查之后笑着道:康复的很好,你的腿比其他人的瞧着更结实,正骨也没有出差错,这样,我先帮你打石膏,之后拆了石膏就能慢慢用拐走路,几个月包好。他一面开了消炎药,一面对李元宽慰道,你或许不知道吧,人的骨头自我修复能力很强大,打断之后的恢复好了,会比之前的更坚硬。
李元有点惊奇:是这样的吗,其他地方的骨头也是?
林医生点头:是啊,所以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我会一直在这里给你治疗,等你康复为止。
李元笑了一声,道:那我肯定恢复的很快。
林医生只当他少年意气在逞强,并未多想,在看过李元之后,又去客厅里跟谢璟表达了感谢,顺便给寇姥姥也诊治了身体。
寇姥姥身上除了一些老年人常有的小毛病,其余很健康,之前大病伤了的元气在这半年里将养过来不少,就是最近膝盖疼,林医生给她开了一点消炎药笑着道:老太太身体很好,每天多出去晒晒太阳就好,其余也没什么要紧的,只是膝盖不能再背负重物,要多注意呀。
嗳,知道啦。
谢璟站在一旁听着,添茶倒水。
林医生还有事,没有久留,很快就要走了。
他去隔壁间找小姐妹的时候,隔着门板就听到那两个叽叽喳喳在跟李元说话,像是两只声音清脆的小黄莺:要不是谢璟哥哥和官府的人及时上山搜寻,那伙匪徒怕是要跑啦!
是呀,我和姐姐远远瞧见有火把,但是我们都听你的话,瞧见有人就躲着,没敢过去。
对对,我们天亮才进的城,爸爸要吓坏了,差点拍电报去天津老家
林医生敲敲门,微微推开一点门喊女儿:知非,知意,咱们先回去吧,不要打扰病人休息。
双胞胎姐妹一人手里拿着茶碗另一人手里正在剥橘子,听到林医生这么说都放下来,其中一个把橘子放在李元手中,看着他笑道:李元哥哥,我们先家去,等明儿再来陪你解闷。
李元道:我不闷。
另一个就脆生生接口道:那我们就照顾你,爸爸是医生,教了我们好多东西呢!
两个人也不管李元回答,一溜烟跑去门口,跟着林医生走了。
谢璟听着外头安静下来,这才去了李元那屋,瞧见小单间里都被收拾干净,挑眉道:我以为她们跟着林医生只学了医术,别的并不擅长。
她们姐妹两个母亲早逝,就林医生一手带大,平日里林医生还要去诊所工作,家里都是她们打扫整理的。李元把那枚剥好的橘子让给他,你吃?
谢璟摇头,李元就自己慢慢吃了。
谢璟问他:甜吗?
李元摇头,茫然道:青皮的,不算甜,你要吃甜的吗,我一会用热水去去涩,晚上能有甜一点的。
谢璟倚在门口仔细想了半晌,他还从没被人伺候过吃穿。尤其是这样剥好的橘子,记忆里只有他给九爷剥过,有时候九爷还会故意拿没去皮的新鲜桂圆放他嘴里,谢璟那会儿刚在爷身边伺候,还摸不清九爷脾气,也不敢反抗,就心里堵着一口气带壳咬了一下,然后就被九爷用手指从嘴里挖出那颗带着牙印的桂圆,笑上半天。
谢璟一直都在琢磨九爷那会是什么心思。
难得李元有个剥开了的橘子,他就张口问了。
但李元还不如九爷。
谢璟心想,至少他剥开的橘子九爷从来没说一声酸,全都面不改色吃掉了。
林家住的地方和谢璟的小东厢不远,林知非、林知意姐妹两个常常往这边跑,她们手里也从不空着,经常带一些小东西过来,有些时候是一本书并几个本子,也有的时候是一捧半青的麦穗儿,她们之前在天津只吃过加工好的面粉,还没吃过这样能当零嘴儿吃的半熟麦粒。但凡姐妹俩觉得新鲜的东西都往小东厢送,除此之外,林家姐妹两个手脚勤快,李元养伤不能动,她们就分工合作,没一会就帮寇姥姥收拾干净屋子,还帮她生火做饭,竟然还会炒几个菜。
寇姥姥特别喜欢她们来,经常做了点心给她们吃。
姐姐林知非喜欢热闹,力气也大一些,洒扫的活计她全包了;妹妹林知意性子文静一些,也耐得住,就帮着寇姥姥打络子,还学了两道拿手小菜。
李元能拄着拐下床走动的时候,青河官府那张贴了告示。
从年初到现在官兵一共抓了五十七名土匪,现公开枪决,人已痴傻的程班主也在其中,被押送刑场的时候还被人认出丢了菜叶烂鸡蛋,他瘦得皮包骨一般,若是还有一丝力气,定然不想活到如今,这段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处刑那天谢璟远远站在高处看了。
并看不真切,只听得几声枪响。
谢璟勒马从山坡高处挪动几步,安抚受惊的马,他眼神盯了那个方向一会,待那处归于宁静,才调头回去。他从今日开始便和过去走得是两条路,前尘往事,再无瓜葛。
寇姥姥这些日子最高兴的一个是李元回来,再一个是小金佛失而复得。
她瞧见那尊黄铜小佛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拿手绢回来擦拭干净了,捧在手里看了又看,口里直念佛。老太太一路带着谢璟生活不易,以前的旧物都卖得干净,也只剩下这么一尊小佛,她真的特别想给谢璟留下来,毕竟是个念想。
寇姥姥捧着看了一阵,忽然发现佛像底座被磕碰损伤,莲花法座少了一个角,顿时心疼坏了,罪过,罪过,这可怎么办才好。
谢璟道:我再去求一个
寇姥姥没听他说完就道:不准,这个不一样,这是你娘留给你的,能保佑你。
谢璟把说了一半的话咽回去,寇姥姥在这方面比他固执,他看了一眼小佛,他上一世抄写了许多经文,也看过不少乱世流离的古物,这黄铜小佛看起来年份很新,应是仿着前人的塑造的。
但不管它是怎样的,寇姥姥拜了许多年,只认准了它一个。
李元却不同,他比寇姥姥还要焦虑:这,这都怪我,当初我要是早点瞧见它就好了,而且佛像在破庙里待过,还溅还被那些贼人弄脏了,会不会不灵啊?
寇姥姥道:那倒不会,咱们家供奉多年了,我估摸着跟咱家也熟,多上几炷香就行了。
李元之前就一直觉得自己不吉利,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想,拄着拐一瘸一拐走过来跟寇姥姥一起商量对策:姥姥,要不这样,等我有了钱就买些金箔,咱们给佛祖塑金身吧?我之前听化缘的和尚说过,要诚心礼佛。
寇姥姥虽然拜它,但也不轻易上当受骗:诚心就用心,哪里用得着金子?那是外头的野和尚骗人的话,你以后听见可别信,塑金身这事儿我头一个就不答应,你好不容易攒俩钱,李元哪,你那钱攒着点别乱花,以后还留着娶媳妇呢!
我不娶媳妇,我就想买金箔。
我一年拜好些佛祖神仙呢,年下灶王爷也祭拜,初五还迎财神,你呀贴不过来,甭浪费钱啦。
那就从这一个开始
一个都不准!
一老一少都在努力说服对方,辩论起来难分彼此。
谢璟吃完手上的西瓜,趁寇姥姥不注意,脚底抹油溜了。
白府,东院。
九爷在屋里正在找书,坐在书桌前翻来覆去,眉头拧起,他瞧见谢璟进来招招手:你来的正好,我昨天看的那本书不见了,里头还夹着他话还没说完,就瞧见谢璟钻到他身前一弯腰的功夫,就从书桌下头缝隙里拾起一本线装书,看封面可不就是他要找的那本。
九爷抬手翻翻,从里头找出一张单子,笑道:我就找这东西,昨儿和账房先生核对了半天,就差它了。
谢璟被他圈在怀里,空间太小,去抬他的手。
九爷跟他闹着玩儿,加了点力气,没让他抬动。
谢璟有点惊讶,他扭头看了看九爷,他力气虽然没有白明禹那么大,但也不算小,九爷单手他竟然还比不过?谢璟抱着他胳膊用了力气,后头的人逗他道:一连几天得空就往家里跑,都快忘了回来了,来,说几句好听的就放了你。
谢璟搬不动他的胳膊,干脆抱着想了一会,九爷一年四季身上都凉丝丝的,抱着夏天刚好解暑。
九爷又开口道:想不出,就说点有趣的事儿,今天回家都做什么了?怕是肚子又吃得滚圆才回来。
谢璟摇头:就吃了两片西瓜。说完又补充,瓜都没吃饱。
为何?
谢璟把寇姥姥和李元那些话讲给九爷听,把身后人逗笑出声,谢璟蹭了九爷小半张椅子,坐在那跟他闲聊:爷觉得他们谁对?
九爷道:我觉得他们都有道理,信不信在自己求什么。
谢璟认真想了一会,道:我以前不信,所以遇到神佛都拜,我写我看过很多经书,跟它们都求过,以前教我的先生说尽信等于不信,但我还想试试,万一能被听到,或许就会再给我一点机会。他那时求的不过是托梦而已,压根没想过会有今日。
九爷:现在信了?
谢璟犹豫一下,还是摇头。
九爷笑了一声,问他:这也不信,那也不信,你到底信谁?
我以前听过一个故事,有人去观音大士座前求愿,却看到菩萨自己在拜自己,上前问道,观音大士道求人不如求己。谢璟讲完,顿了一下道,爷,我信自己。
九爷听说过寇姥姥当初病重的事儿,知道谢璟独自一人劈开一条生路,安抚地拍了拍他手:以后都会好,你很勤奋,遇事儿也处理的很好,另外记住了,万事不可强求,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