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为什么被发配了。他犯了什么事?”
“具体不清楚,好像是因为南怀仁说他私通东洋。”
“什么?”胤福蹭的一下从椅子上跳了下来,“就因为这个?”
“听说是的。”被胤福吓了一跳的胤禟愣愣地答到。
“皇阿玛太坏了。”
“十五,你这是大逆……”胤禟看着大喊的弟弟出声劝慰,但话还没说完,胤福便跑走了。他接着喃喃到,“不道呀。”
看十五弟的架势,他不会是要去找皇阿玛闹吧。胤禟在心里担忧了一下,不过想到康熙对胤福的宠溺程度,又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反正康熙罚谁也不会罚十五。
乾清宫里,康熙正在跟太子说着他年后打算亲征葛尔丹的打算。他走了,朝中的事太子必须立起来,所以现在康熙不放心的把所以政务都一点点教给太子,就怕他年纪轻,力有不逮。
胤福这时不待人通传,便像阵风似的跑了进来,气呼呼的指着康熙说,“皇阿玛坏,大坏蛋。”
太子震惊过后,赶在康熙发话之前急忙拉过弟弟的手,一巴掌轻拍在他的小屁股上,“你这一天天的能不能消停会儿,还有没有规矩了。都敢对皇阿玛不敬了。”
康熙对于太子曲线救弟的行为毫不在意,看向被太子搂着却还气呼呼看着自己的小儿子,问到,“朕怎么坏了?都快把你宠上天了,还要怎么好。”
胤福挣脱太子的怀抱,跑到康熙跟前,跟他对视,“我要戴梓回来,要他回来改进枪、火炮,造许多更好的武器,你把他调回来,我就不说你坏了。”
“戴梓?怎么说到他了,是不是有人让你求情了?那个人不行,不能调回来。”
“为什么?就因为南怀仁说他私通东洋?”胤福气坏了,“他一个西洋人,告别人私通东洋?你就信了?我看你是晕了头了。”
“胤福,怎么跟皇阿玛说话的?想挨打了是不是?”太子简直要被胆大包天的小弟吓死了。
康熙头一次被人指着鼻子骂,还是自己宠爱有加的小儿子,心情有些复杂。但见小家伙不闪不避非要一个结果的模样,慈爱老父亲又有几分无奈,于是只好耐心跟他解释到。
“南怀仁的告状只是一个对外的说词。真正原因是,戴梓这样一个能造出强大武器的人才,他是汉人,还是一个宁折不弯的汉人。我们满人入主中原江山,面对数百倍于我们的汉人,一个不小心就会重蹈元庭的覆辙。所以即便不能宣之于口,朕也必须保证满人的一切高于汉人,包括人才成就。你还小,有些事还不懂,但你必须记住,你是大清的皇子,保爱新觉罗江山永固,是你一生都要去做的事。”
看着严肃不同于以往的康熙,胤福心里有些忐忑,“但我还是不明白,这跟戴梓又有什么关系呢?他造出来的武器难道不是给朝庭用的吗?给朝庭用不就是给我们用吗?”
“而且只要百姓不反我们,我们就一直是天下的主人。可是百姓只关心当皇帝的人能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而已,不会去计较皇帝是哪个民族的人。当初的李唐皇室身上也有鲜卑血脉,不也一样创造了盛世,唐太宗还被所有人称为天可汗。我们爱新觉罗家为什么做不到呢?”
康熙听后抱起小儿子,“朕很欣慰,朕的小十五长大了。但戴梓的事一两句解释不清楚,你想要枪、火炮,就让南怀仁他们给你造,他们那群蛮夷之人在这方面还是挺有本事的。”对于来自远方,对大清有所帮助,又对清朝繁华表现的没见过市面般的西洋人,此时的康熙还是比较放心的。
胤福靠在康熙怀里轻声说到,“当年明朝建国时,我们八旗先祖还在关外捕鱼吧,那时的我们对于大明来说,也是蛮夷。可才过去多少年,当初的蛮夷就取代他们成了天下的主人了。南怀仁他们国家能造出远航到我们大清来的大船,能造出我们没有人会的火炮,你说会不会有一天他们就变成我们,而我们就成了当初的大明。那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康熙听后全身僵硬,太子听后冷汗连连,乾清宫伺候的人全都跪了一地。
胤福又抬头看向康熙轻声问,“他们如果打进来了,会不会分满人和汉人呢?”
第17章 良心已出走 胤福说着想起了……
胤福说着想起了自己上一次投胎,于是默默流泪,那真是人生苦难全都体会了个够。
当时的华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众苦不堪严。在小祖宗短短十四年的人生里,除了刚出生的那两三年,跟着母亲和村人在乡下过着清苦却平静的日子,而之后的十多年,他独自一人磕磕绊绊地长大,一直在战乱纷飞的情况下到处乞讨为生。
要不是身边的大乞丐们怜惜他一个小小孩童,对他多有照顾,只怕他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上一世最后,他帮一个被入侵者追赶的人避开危险,自己却受连累而死,他也没什么好不满的。只是如今有明明有机会让那些苦难不发生,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冥府小祖宗从来不用为一国之事烦恼,自然没什么好办法,只在心里认定了“富国强兵”这四个字,这还是他上辈子最后救的那个人说的呢。
康熙看着怀里默默哭泣的小儿子,心中一阵难受。不同于以往的嚎啕哭闹,如今的小家伙仿佛是伤心至及了,只静静的无声用小手擦拭脸上的泪水。
--
“具体不清楚,好像是因为南怀仁说他私通东洋。”
“什么?”胤福蹭的一下从椅子上跳了下来,“就因为这个?”
“听说是的。”被胤福吓了一跳的胤禟愣愣地答到。
“皇阿玛太坏了。”
“十五,你这是大逆……”胤禟看着大喊的弟弟出声劝慰,但话还没说完,胤福便跑走了。他接着喃喃到,“不道呀。”
看十五弟的架势,他不会是要去找皇阿玛闹吧。胤禟在心里担忧了一下,不过想到康熙对胤福的宠溺程度,又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反正康熙罚谁也不会罚十五。
乾清宫里,康熙正在跟太子说着他年后打算亲征葛尔丹的打算。他走了,朝中的事太子必须立起来,所以现在康熙不放心的把所以政务都一点点教给太子,就怕他年纪轻,力有不逮。
胤福这时不待人通传,便像阵风似的跑了进来,气呼呼的指着康熙说,“皇阿玛坏,大坏蛋。”
太子震惊过后,赶在康熙发话之前急忙拉过弟弟的手,一巴掌轻拍在他的小屁股上,“你这一天天的能不能消停会儿,还有没有规矩了。都敢对皇阿玛不敬了。”
康熙对于太子曲线救弟的行为毫不在意,看向被太子搂着却还气呼呼看着自己的小儿子,问到,“朕怎么坏了?都快把你宠上天了,还要怎么好。”
胤福挣脱太子的怀抱,跑到康熙跟前,跟他对视,“我要戴梓回来,要他回来改进枪、火炮,造许多更好的武器,你把他调回来,我就不说你坏了。”
“戴梓?怎么说到他了,是不是有人让你求情了?那个人不行,不能调回来。”
“为什么?就因为南怀仁说他私通东洋?”胤福气坏了,“他一个西洋人,告别人私通东洋?你就信了?我看你是晕了头了。”
“胤福,怎么跟皇阿玛说话的?想挨打了是不是?”太子简直要被胆大包天的小弟吓死了。
康熙头一次被人指着鼻子骂,还是自己宠爱有加的小儿子,心情有些复杂。但见小家伙不闪不避非要一个结果的模样,慈爱老父亲又有几分无奈,于是只好耐心跟他解释到。
“南怀仁的告状只是一个对外的说词。真正原因是,戴梓这样一个能造出强大武器的人才,他是汉人,还是一个宁折不弯的汉人。我们满人入主中原江山,面对数百倍于我们的汉人,一个不小心就会重蹈元庭的覆辙。所以即便不能宣之于口,朕也必须保证满人的一切高于汉人,包括人才成就。你还小,有些事还不懂,但你必须记住,你是大清的皇子,保爱新觉罗江山永固,是你一生都要去做的事。”
看着严肃不同于以往的康熙,胤福心里有些忐忑,“但我还是不明白,这跟戴梓又有什么关系呢?他造出来的武器难道不是给朝庭用的吗?给朝庭用不就是给我们用吗?”
“而且只要百姓不反我们,我们就一直是天下的主人。可是百姓只关心当皇帝的人能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而已,不会去计较皇帝是哪个民族的人。当初的李唐皇室身上也有鲜卑血脉,不也一样创造了盛世,唐太宗还被所有人称为天可汗。我们爱新觉罗家为什么做不到呢?”
康熙听后抱起小儿子,“朕很欣慰,朕的小十五长大了。但戴梓的事一两句解释不清楚,你想要枪、火炮,就让南怀仁他们给你造,他们那群蛮夷之人在这方面还是挺有本事的。”对于来自远方,对大清有所帮助,又对清朝繁华表现的没见过市面般的西洋人,此时的康熙还是比较放心的。
胤福靠在康熙怀里轻声说到,“当年明朝建国时,我们八旗先祖还在关外捕鱼吧,那时的我们对于大明来说,也是蛮夷。可才过去多少年,当初的蛮夷就取代他们成了天下的主人了。南怀仁他们国家能造出远航到我们大清来的大船,能造出我们没有人会的火炮,你说会不会有一天他们就变成我们,而我们就成了当初的大明。那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康熙听后全身僵硬,太子听后冷汗连连,乾清宫伺候的人全都跪了一地。
胤福又抬头看向康熙轻声问,“他们如果打进来了,会不会分满人和汉人呢?”
第17章 良心已出走 胤福说着想起了……
胤福说着想起了自己上一次投胎,于是默默流泪,那真是人生苦难全都体会了个够。
当时的华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众苦不堪严。在小祖宗短短十四年的人生里,除了刚出生的那两三年,跟着母亲和村人在乡下过着清苦却平静的日子,而之后的十多年,他独自一人磕磕绊绊地长大,一直在战乱纷飞的情况下到处乞讨为生。
要不是身边的大乞丐们怜惜他一个小小孩童,对他多有照顾,只怕他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上一世最后,他帮一个被入侵者追赶的人避开危险,自己却受连累而死,他也没什么好不满的。只是如今有明明有机会让那些苦难不发生,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冥府小祖宗从来不用为一国之事烦恼,自然没什么好办法,只在心里认定了“富国强兵”这四个字,这还是他上辈子最后救的那个人说的呢。
康熙看着怀里默默哭泣的小儿子,心中一阵难受。不同于以往的嚎啕哭闹,如今的小家伙仿佛是伤心至及了,只静静的无声用小手擦拭脸上的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