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打发完林德,许雨涵就带着芃芃回来了。
“爸爸,你怎么在家。”芃芃叫道。
看到张重在家,芃芃和许雨涵都有些意外,许雨涵说道,“不是说今天希尔德主席来了江阳,你去跟他见面么,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张重笑道:“希尔德去酒店睡觉去了,我就先回来了。”
许雨涵表示理解:“这么远过来,确实很累。那今天你做饭还是我做饭?”
“我来吧。”当许雨涵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张重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了。
“嗯,我买了一条鲈鱼,清蒸一下。还有排骨,弄个排骨汤,然后再炒几个素菜就行了。”许雨涵嘱咐了几句,然后带着芃芃进房间写作业去了。
……
吃过饭之后,张重就上了二楼书房。
原本许雨涵今天是要拉着他继续到楼上完成那幅没完成的画的,不过她今天有点累了,所以张重也跟着能休息。
但是张重没有选择休息,他准备趁着晚上有时间把抽到的《猫城记》给誊写出来。
《猫城记》这部小说,除了其科幻元素之外,本身的语言风格还是很有老舍的特点的。
老舍的文字向来平白通俗,风趣幽默。
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
他还说,假若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这是它之所以成为文艺的因素之一的缘故吧。
所以在老舍看来,幽默对文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这未必是金科玉律,但确是他自己坚持的东西。
所以在《猫城记》中,他同样通过文字体现了幽默。
但是对于《猫城记》的幽默,他自己不太满意。
老舍说他向来不给自己的作品写序,而这句话写在了《猫城记》的自序头一句。
他说怕麻烦,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既然要说的都在书中说了,何必再絮絮叨叨?
既不想夸自己,又不想骂自己,想来想去,不如不言不语。
但他最终还是写了序,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书局给他下的命令。
他说《猫城记》写得不错,因为他二姐以及外甥都觉得很好。
但是他又说他自己有一点点不满意。
原因是——不够幽默。
可见他对幽默这件事情异常执着。
随即他又给自己的不够幽默开脱。他说《猫城记》能写出来的最大原因是他吃多了。
既然是吃多了,自然就不能写得太过幽默,因为倘若太过幽默,吃多了后大笑,震破肚皮就没办法再吃。
张重倒是觉得这书写的时候,老舍并不是处于一个吃饱了撑的阶段,倒像是饥渴难耐,腹内空空。
不过既然原作者这么说,张重也只能这么信,反正无关紧要。
至于怎么把这书给誊写出来,张重有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虽然表达的东西普适于各个时代,但是其中还有一些细节不太适合现在发表。
譬如故事的开头。
小说的主角“我”跟朋友乘坐一架飞机前往火星,飞机坠毁,他一人生还。
而且他们开了半个月的飞机。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老舍显然把飞机的性能想得太好了。
至于火星有没有生命,没人能确切地说出答案,但是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火星是不存在生命的,这是这些年的探测结果显示出来的。
所以将火星作为故事的发生地点显然有些不合适。
如果张重真的按照原文写出来,肯定一堆人跳出来说火星没有生命之类的。
所以就要换一个更远一点的星球。
不过这些都是小东西,随后一改就行了,并不会影响到什么东西。
而之所以有人认为《猫城记》不是一部科幻小说,也在于此。
譬如将这本书的背景放在什么森林深处,或者遥远的大陆上,都完全没有问题,因为里面涉及的科幻知识确实是少之又少。
其实这跟当时人们诟病《沙丘》不是科幻小说时所说的理由如出一辙,如果《猫城记》不能归到科幻小说类别中,那么《沙丘》恐怕也不能幸免。
小说中的“我”醒来之后就被猫人抓走,然后又被一个叫大蝎的猫国人救了。
大蝎之所以救“我”并不是出于好心,而是想要“我”这个外国人帮忙看守迷叶。
在这个星球上,并不只有猫国人,还有很多其他外国人,譬如后来消灭猫国的敌人矮人。
猫国人是一群肮脏,懒惰,腐败,无知,胆小的人。
他们不吃饭,只吃迷叶。
迷叶是一种吃了就能精神振奋的东西,而且吃了之后不用吃饭。
所以在“我”拒绝吃迷叶之后,大蝎只能为“我”提供其他食物。
说实话,猫国实在是太像当时的中国了,当然在老舍的描述中比较夸张。
似乎老舍在写猫国的时候,就是在把中国的那些弊端放大,然后才创造了这么一个荒诞的世界和国家。
还有矮人这个种族,看起来似乎也有所指。
最终猫国因为政客在讨论对敌的会议上和ji女玩乐忘了会议,致使猫国军队溃败逃散。
而且这些溃兵后来又跑回来,抢着去投降献城,盼望能够得到敌人的奖赏。
不过矮人最终还是将猫人杀尽。
最最可笑的是,覆灭之后,还剩下十几个猫人逃到山里。
如果他们潜伏起来,休养生息,未必不能卷土从来。
但是这十几个猫人并没有同仇敌忾,而是在自相残杀。
最终只剩下两个猫人,当敌人找到这两个猫人的时候,发现他们竟然还在互相撕咬。
后来敌人把他们放在木笼子里,他们互咬而死。
猫国至此完全覆灭。
“我”也从头到尾目睹了猫国完成自我灭亡的整个过程。
再最后,老舍写道:我在火星上又住了半年,后来遇到法国的一只探险的飞机,才能生还我的伟大的光明的自由的中国。
老舍说,这部小说源自他的一个噩梦。
但是看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张重却觉得这更像是个白天做的梦。
又或者,最后一句只是他想要缓解这场噩梦给他带来的痛苦,才特意加上去的。
“爸爸,你怎么在家。”芃芃叫道。
看到张重在家,芃芃和许雨涵都有些意外,许雨涵说道,“不是说今天希尔德主席来了江阳,你去跟他见面么,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张重笑道:“希尔德去酒店睡觉去了,我就先回来了。”
许雨涵表示理解:“这么远过来,确实很累。那今天你做饭还是我做饭?”
“我来吧。”当许雨涵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张重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了。
“嗯,我买了一条鲈鱼,清蒸一下。还有排骨,弄个排骨汤,然后再炒几个素菜就行了。”许雨涵嘱咐了几句,然后带着芃芃进房间写作业去了。
……
吃过饭之后,张重就上了二楼书房。
原本许雨涵今天是要拉着他继续到楼上完成那幅没完成的画的,不过她今天有点累了,所以张重也跟着能休息。
但是张重没有选择休息,他准备趁着晚上有时间把抽到的《猫城记》给誊写出来。
《猫城记》这部小说,除了其科幻元素之外,本身的语言风格还是很有老舍的特点的。
老舍的文字向来平白通俗,风趣幽默。
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
他还说,假若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这是它之所以成为文艺的因素之一的缘故吧。
所以在老舍看来,幽默对文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这未必是金科玉律,但确是他自己坚持的东西。
所以在《猫城记》中,他同样通过文字体现了幽默。
但是对于《猫城记》的幽默,他自己不太满意。
老舍说他向来不给自己的作品写序,而这句话写在了《猫城记》的自序头一句。
他说怕麻烦,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既然要说的都在书中说了,何必再絮絮叨叨?
既不想夸自己,又不想骂自己,想来想去,不如不言不语。
但他最终还是写了序,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书局给他下的命令。
他说《猫城记》写得不错,因为他二姐以及外甥都觉得很好。
但是他又说他自己有一点点不满意。
原因是——不够幽默。
可见他对幽默这件事情异常执着。
随即他又给自己的不够幽默开脱。他说《猫城记》能写出来的最大原因是他吃多了。
既然是吃多了,自然就不能写得太过幽默,因为倘若太过幽默,吃多了后大笑,震破肚皮就没办法再吃。
张重倒是觉得这书写的时候,老舍并不是处于一个吃饱了撑的阶段,倒像是饥渴难耐,腹内空空。
不过既然原作者这么说,张重也只能这么信,反正无关紧要。
至于怎么把这书给誊写出来,张重有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虽然表达的东西普适于各个时代,但是其中还有一些细节不太适合现在发表。
譬如故事的开头。
小说的主角“我”跟朋友乘坐一架飞机前往火星,飞机坠毁,他一人生还。
而且他们开了半个月的飞机。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老舍显然把飞机的性能想得太好了。
至于火星有没有生命,没人能确切地说出答案,但是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火星是不存在生命的,这是这些年的探测结果显示出来的。
所以将火星作为故事的发生地点显然有些不合适。
如果张重真的按照原文写出来,肯定一堆人跳出来说火星没有生命之类的。
所以就要换一个更远一点的星球。
不过这些都是小东西,随后一改就行了,并不会影响到什么东西。
而之所以有人认为《猫城记》不是一部科幻小说,也在于此。
譬如将这本书的背景放在什么森林深处,或者遥远的大陆上,都完全没有问题,因为里面涉及的科幻知识确实是少之又少。
其实这跟当时人们诟病《沙丘》不是科幻小说时所说的理由如出一辙,如果《猫城记》不能归到科幻小说类别中,那么《沙丘》恐怕也不能幸免。
小说中的“我”醒来之后就被猫人抓走,然后又被一个叫大蝎的猫国人救了。
大蝎之所以救“我”并不是出于好心,而是想要“我”这个外国人帮忙看守迷叶。
在这个星球上,并不只有猫国人,还有很多其他外国人,譬如后来消灭猫国的敌人矮人。
猫国人是一群肮脏,懒惰,腐败,无知,胆小的人。
他们不吃饭,只吃迷叶。
迷叶是一种吃了就能精神振奋的东西,而且吃了之后不用吃饭。
所以在“我”拒绝吃迷叶之后,大蝎只能为“我”提供其他食物。
说实话,猫国实在是太像当时的中国了,当然在老舍的描述中比较夸张。
似乎老舍在写猫国的时候,就是在把中国的那些弊端放大,然后才创造了这么一个荒诞的世界和国家。
还有矮人这个种族,看起来似乎也有所指。
最终猫国因为政客在讨论对敌的会议上和ji女玩乐忘了会议,致使猫国军队溃败逃散。
而且这些溃兵后来又跑回来,抢着去投降献城,盼望能够得到敌人的奖赏。
不过矮人最终还是将猫人杀尽。
最最可笑的是,覆灭之后,还剩下十几个猫人逃到山里。
如果他们潜伏起来,休养生息,未必不能卷土从来。
但是这十几个猫人并没有同仇敌忾,而是在自相残杀。
最终只剩下两个猫人,当敌人找到这两个猫人的时候,发现他们竟然还在互相撕咬。
后来敌人把他们放在木笼子里,他们互咬而死。
猫国至此完全覆灭。
“我”也从头到尾目睹了猫国完成自我灭亡的整个过程。
再最后,老舍写道:我在火星上又住了半年,后来遇到法国的一只探险的飞机,才能生还我的伟大的光明的自由的中国。
老舍说,这部小说源自他的一个噩梦。
但是看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张重却觉得这更像是个白天做的梦。
又或者,最后一句只是他想要缓解这场噩梦给他带来的痛苦,才特意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