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奉天殿,东暖阁。
被紧急召集来的群臣,听完朱纯杰的话,全都是一副中了头奖的表情——大清真的死定了!他们这些人马上就是大明的中兴功臣,一个个都能名垂青史了。
他们本来只规划了五路伐清,这回又多了个张献忠!
而且吴三桂的实力也比想像中的更强大......三百三十个千户啊!一个千户出两百精兵也有六万六千了!
在座的臣子们一想到唾手可得的胜利,就开始高谈阔论起来,全都是骄矜的神色。
“东虏算是完了,他们才多少兵马?老八旗满打满算加上汉军和蒙古最多就是八万人,新编的正绿旗差不多就是十万人......总共就是十八万。张献忠至少牵制其中的五万,代王殿下能牵制三万,还剩下十万人要防咱们从辽西、大沽口、大运河三路发动的大军,绝对首尾难顾!”
“还有吴三桂的大军呢!只要吴大将军一倒戈,东虏就算万劫不复了!”
“看来三年平辽、五年平北都太悲观了,最多再有一年,天下就能重归太平了!”
“没错,洪兴元年,就是太平盛世再来的时候啊!”
“皇爷真是鸿福齐天啊!”
“皇上,咱们快些出兵吧,不必等天寒了,现在就可以动手了!”
臣子们的兴致一个比一个高,都有那么一点轻敌了......虽然胜券在握,但也不能骄傲!
朱皇帝的目光在东暖阁中缓缓扫过,发现只有吴襄微蹙眉头,不大言语。
“吴国丈?”朱慈烺笑吟吟看着吴襄,“长伯的那点要求不算什么......三妹本就是朕的结发,皇后非她莫属!至于封平西大将军也没什么,西北穷乡僻壤,又多悍勇敢战之士,没有一个将军府也镇不住啊!一年给几百万两军费也没什么,现在朝廷有钱啊!只要西北安稳,这银子就值了。”
现在吴三桂还是大清“绿帽子王”呢,朱慈烺能不说点漂亮话吗?不至于将来怎么样......只有吴三妹的皇后是有保障的,别的都难说。
朱慈烺和吴三妹是一起上过战场的患难夫妻,感情那是没说的,皇后不给她还能给谁?
吴襄听了朱慈烺的话,立即就是一副感激涕零状,起身就要磕头。
朱慈烺连连摆手:“老国丈不必行礼,坐着说话。”
吴襄也不客气,满满当当的就坐了回去,然后就捋着胡子,斟酌着说:“皇上,不可轻敌太过啊!”
“轻敌?”朱慈烺想了想,“您以为东虏这个四面受敌的局还有解?”
吴襄道:“皇上,战场上的事情,得打过了才知道!四面受敌,八面受敌的......只要兵精将勇,就不是什么问题。如果兵弱将挫,敌人哪怕只有一路也能要了命。”
“国丈认为新军打不过八旗兵?”朱慈烺笑着反问。
吴襄道:“也不是打不过,但是战于北地原野之上,却并没有必胜之把握。”
这个判断不是吴襄个人的,而是大元帅府和兵部共同作出的!
打仗要将地利的,北清骑兵众多,即便是新设立的正绿旗,也有大量的骡马可用。所以在北方平原上,清军是可以快速进行集结和机动的!
而明军主要是步兵,虽然有火器之利,但是因为缺乏挽马,明军的炮兵必须依赖水路机动。一旦远离水道,明军的炮兵优势多半就不存在了。
此外,明军的克难模范军的数量并不多。
现在克难新军在账面上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但是其中半数是新兵,主要是从跟着朱慈烺南下讨饭的北人难民中募集的。
这部分新兵现在分驻各地,一边进行训练,一边维持治安。他们实际上是用于维持统治的“内卫军”——朱慈烺的朝廷一年收那么多税,而且又削弱了士绅地主的力量,自然要承担更多的统治成本了。
所以现在南明朝廷直辖八省的地方官府规模都较大,花费也比较多——两成的公田是官员的职田,地方商税还和朝廷分成,分给地方的部分也都用来维持官府运转。
而在余下老兵当中,又有约半数以团为单位驻守各地。真正具有较强野战能力的只有不到十二万人,其中的主力编成了七个师,另外有一些独立的骑兵团、炮兵团。
而且洪兴皇帝也不能把这七个师都拉出去,总得留一个看家啊!
因此能用于北伐的精兵也就是十万上下......的确没有数量上的优势。
吴襄又分析道:“东虏财少粮薄,又无海路河道之利,运转困难,因而利在速决。而我朝人多财丰,又有水路之利,水师之便,因此利在持久。所以三五年间北伐功成,收复关内还是很有把握的。
至于张献忠......虚热闹而已,实则不堪一击,咱们不必太把他当回事儿,更不必为此提前兴兵。”
朱慈烺轻轻点头,吴襄的分析也不是全无道理。历史上的张献忠面对入川的清军很快就扑了......而这次他取了洛阳称帝,就搁在多尔衮的嘴边上。多尔衮可以迅速调集十几万九旗大军去扑灭他,张献忠怎么可能成气候?
这家伙是过把瘾就死!
“其实早点北伐也没什么,”李岩提出了不同意见,“山东、淮北那边已经准备就绪了,随时能够开动。前一段时间我去视察过山东、淮北诸军了,还算不错......沿着运河步步为营没有问题。
辽东、辽西那边稍差一点,但是一个师也能上去......取宁远也许不够,但是辽西、辽东沿岸废弃的城堡众多,随便占据几个也能大造声势。”
这话也有道理啊!
虽然多尔衮又开始经营东北老家了,但是东北那么大,他能派出去的人口又那么少,所以沿海的“危险地带”非常荒芜,只有少数重要城堡才有驻军。明军要找一个离海岸很近,又没有什么兵力驻守的堡垒一点都不难。
占据以后经营一番,就能成为大明在辽东、辽西的支撑点了......
“吴国勇,你怎么看?”朱慈烺又把问题抛给了右军师吴国勇。
“皇爷,”吴国勇瞄了一眼越老越胆小的吴襄,笑着道,“张献忠是冢中枯骨,可是他的部众不少,东虏真能一击而破之?战事一旦迁延日久,机会就真来了。”
朱慈烺点点头,心想:张献忠如果真的和历史上一样,一打就死,那么李定国那帮人正好收用了......
他又将目光转向了首辅魏藻德,魏藻德摇摇头,“皇爷,也需要提防张献忠兵败后窜入南阳、汝宁、襄阳等府为祸。
另外,吴三桂多半会趁着张献忠兵败袭取西安。朝廷不如屯重兵于南阳,一来防备献贼;二来接应吴三桂反正。”
“首辅,依你之见,朝廷要不要立即北伐讨虏?”礼部尚书钱谦益这时突然插了句话。
魏藻德瞥了他一眼,“不必立即北伐,当静观河洛之变局。”
钱谦益又问:“那么多尔衮屠大同之罪还问不问了?大同府城内的十余万忠义之民,难道全都白死了吗?朝廷如果不能立即明诏讨虏,北地南望王师之千万庶黎岂不是要灰心失望之极了?北地人心,还能收拾起来吗?”
被紧急召集来的群臣,听完朱纯杰的话,全都是一副中了头奖的表情——大清真的死定了!他们这些人马上就是大明的中兴功臣,一个个都能名垂青史了。
他们本来只规划了五路伐清,这回又多了个张献忠!
而且吴三桂的实力也比想像中的更强大......三百三十个千户啊!一个千户出两百精兵也有六万六千了!
在座的臣子们一想到唾手可得的胜利,就开始高谈阔论起来,全都是骄矜的神色。
“东虏算是完了,他们才多少兵马?老八旗满打满算加上汉军和蒙古最多就是八万人,新编的正绿旗差不多就是十万人......总共就是十八万。张献忠至少牵制其中的五万,代王殿下能牵制三万,还剩下十万人要防咱们从辽西、大沽口、大运河三路发动的大军,绝对首尾难顾!”
“还有吴三桂的大军呢!只要吴大将军一倒戈,东虏就算万劫不复了!”
“看来三年平辽、五年平北都太悲观了,最多再有一年,天下就能重归太平了!”
“没错,洪兴元年,就是太平盛世再来的时候啊!”
“皇爷真是鸿福齐天啊!”
“皇上,咱们快些出兵吧,不必等天寒了,现在就可以动手了!”
臣子们的兴致一个比一个高,都有那么一点轻敌了......虽然胜券在握,但也不能骄傲!
朱皇帝的目光在东暖阁中缓缓扫过,发现只有吴襄微蹙眉头,不大言语。
“吴国丈?”朱慈烺笑吟吟看着吴襄,“长伯的那点要求不算什么......三妹本就是朕的结发,皇后非她莫属!至于封平西大将军也没什么,西北穷乡僻壤,又多悍勇敢战之士,没有一个将军府也镇不住啊!一年给几百万两军费也没什么,现在朝廷有钱啊!只要西北安稳,这银子就值了。”
现在吴三桂还是大清“绿帽子王”呢,朱慈烺能不说点漂亮话吗?不至于将来怎么样......只有吴三妹的皇后是有保障的,别的都难说。
朱慈烺和吴三妹是一起上过战场的患难夫妻,感情那是没说的,皇后不给她还能给谁?
吴襄听了朱慈烺的话,立即就是一副感激涕零状,起身就要磕头。
朱慈烺连连摆手:“老国丈不必行礼,坐着说话。”
吴襄也不客气,满满当当的就坐了回去,然后就捋着胡子,斟酌着说:“皇上,不可轻敌太过啊!”
“轻敌?”朱慈烺想了想,“您以为东虏这个四面受敌的局还有解?”
吴襄道:“皇上,战场上的事情,得打过了才知道!四面受敌,八面受敌的......只要兵精将勇,就不是什么问题。如果兵弱将挫,敌人哪怕只有一路也能要了命。”
“国丈认为新军打不过八旗兵?”朱慈烺笑着反问。
吴襄道:“也不是打不过,但是战于北地原野之上,却并没有必胜之把握。”
这个判断不是吴襄个人的,而是大元帅府和兵部共同作出的!
打仗要将地利的,北清骑兵众多,即便是新设立的正绿旗,也有大量的骡马可用。所以在北方平原上,清军是可以快速进行集结和机动的!
而明军主要是步兵,虽然有火器之利,但是因为缺乏挽马,明军的炮兵必须依赖水路机动。一旦远离水道,明军的炮兵优势多半就不存在了。
此外,明军的克难模范军的数量并不多。
现在克难新军在账面上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但是其中半数是新兵,主要是从跟着朱慈烺南下讨饭的北人难民中募集的。
这部分新兵现在分驻各地,一边进行训练,一边维持治安。他们实际上是用于维持统治的“内卫军”——朱慈烺的朝廷一年收那么多税,而且又削弱了士绅地主的力量,自然要承担更多的统治成本了。
所以现在南明朝廷直辖八省的地方官府规模都较大,花费也比较多——两成的公田是官员的职田,地方商税还和朝廷分成,分给地方的部分也都用来维持官府运转。
而在余下老兵当中,又有约半数以团为单位驻守各地。真正具有较强野战能力的只有不到十二万人,其中的主力编成了七个师,另外有一些独立的骑兵团、炮兵团。
而且洪兴皇帝也不能把这七个师都拉出去,总得留一个看家啊!
因此能用于北伐的精兵也就是十万上下......的确没有数量上的优势。
吴襄又分析道:“东虏财少粮薄,又无海路河道之利,运转困难,因而利在速决。而我朝人多财丰,又有水路之利,水师之便,因此利在持久。所以三五年间北伐功成,收复关内还是很有把握的。
至于张献忠......虚热闹而已,实则不堪一击,咱们不必太把他当回事儿,更不必为此提前兴兵。”
朱慈烺轻轻点头,吴襄的分析也不是全无道理。历史上的张献忠面对入川的清军很快就扑了......而这次他取了洛阳称帝,就搁在多尔衮的嘴边上。多尔衮可以迅速调集十几万九旗大军去扑灭他,张献忠怎么可能成气候?
这家伙是过把瘾就死!
“其实早点北伐也没什么,”李岩提出了不同意见,“山东、淮北那边已经准备就绪了,随时能够开动。前一段时间我去视察过山东、淮北诸军了,还算不错......沿着运河步步为营没有问题。
辽东、辽西那边稍差一点,但是一个师也能上去......取宁远也许不够,但是辽西、辽东沿岸废弃的城堡众多,随便占据几个也能大造声势。”
这话也有道理啊!
虽然多尔衮又开始经营东北老家了,但是东北那么大,他能派出去的人口又那么少,所以沿海的“危险地带”非常荒芜,只有少数重要城堡才有驻军。明军要找一个离海岸很近,又没有什么兵力驻守的堡垒一点都不难。
占据以后经营一番,就能成为大明在辽东、辽西的支撑点了......
“吴国勇,你怎么看?”朱慈烺又把问题抛给了右军师吴国勇。
“皇爷,”吴国勇瞄了一眼越老越胆小的吴襄,笑着道,“张献忠是冢中枯骨,可是他的部众不少,东虏真能一击而破之?战事一旦迁延日久,机会就真来了。”
朱慈烺点点头,心想:张献忠如果真的和历史上一样,一打就死,那么李定国那帮人正好收用了......
他又将目光转向了首辅魏藻德,魏藻德摇摇头,“皇爷,也需要提防张献忠兵败后窜入南阳、汝宁、襄阳等府为祸。
另外,吴三桂多半会趁着张献忠兵败袭取西安。朝廷不如屯重兵于南阳,一来防备献贼;二来接应吴三桂反正。”
“首辅,依你之见,朝廷要不要立即北伐讨虏?”礼部尚书钱谦益这时突然插了句话。
魏藻德瞥了他一眼,“不必立即北伐,当静观河洛之变局。”
钱谦益又问:“那么多尔衮屠大同之罪还问不问了?大同府城内的十余万忠义之民,难道全都白死了吗?朝廷如果不能立即明诏讨虏,北地南望王师之千万庶黎岂不是要灰心失望之极了?北地人心,还能收拾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