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各团各营自行采购的甲胄,所以现在展示在崇祯皇帝和朱慈烺面前的克难新军的甲胄就不是很整齐了。
这事儿也是大元帅府疏忽了,元帅府允许下面自行采购,却忘记规定每个团或者营应该统一!
所以元帅府只检查甲胄是否坚固,而不问形制是否统一。因此许多方阵就出现了甲胄“夹花”的情况——一个方阵中既有人穿着闪闪发亮的拼接半身板甲,也有人穿着红色面料的布面铁甲。
队伍虽然非常整齐,可是甲胄不能统一,总是给人一种不大精锐的感觉。
至少崇祯皇帝有这样的感觉......
除了甲胄有点“花”,克难新军士兵们使用的兵器也让崇祯皇帝感到担心。
有些团队装备了半数的火铳,半数的长枪。而有些团队则没有任何一件火器......他们就不能平均一下吗?
“父皇,将来所有的步兵团都要照着各模范团的办法改编换装,到时候一律都是半火铳、半长枪......现在却没有必要,火铳还是要集中使用的。”
朱慈烺一边陪着崇祯皇帝骑马阅兵,一边笑呵呵的向他解释装备的问题,“甲胄将来也得统一成半身板甲,还不能是拼接的,得是一整块的。”
拼接板甲的防护效果不如整块板甲好,拼接的缝隙容易被箭簇扎破,在肉搏时也容易被钝器砸坏。所以在东南军工冶铁业发展起来后,就应该全部换装整块板甲了。
“春哥儿,那得花不少钱吧?”崇祯皇帝冷冷地说,“朕听说因为收商税的事情,不少地方都闹了事!另外,东南的小农也不安稳,千万别再大闹起来......”
抗税是意料之中的,这世界上总有不开眼的人!不过这事儿眼下还用不着朱慈烺出手,下面还那么多狗腿子官员呢!
朱慈烺现在废掉了本地人不能当本地官的规矩(当然了,也不是说官员非得在本地任职),而且还实行了“幕职官制度”和“议政官制度,扩大了官僚队伍,也吸收了一部分愿意为朝廷效力的地方势力。另外,还通过地方军屯所直接掌握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
从而大大强化了地方的管制能力,一般的士绅商人根本闹不出什么风浪。
不过东南“小农”不安的事情却是个麻烦。其实不安的也不是什么“小农”,而是奴仆!
因为朱慈烺采取的打压东南士绅的政策,使得士绅的力量有所下降,开始控制不住下面的奴仆了。
明朝上承蒙元,从开国时起就承认奴仆制。而到了“明末”(现在是不是末也不一定了),因为种种原因,江南一带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日益增多,为了生存,这些人不得不卖身为奴。同时,因为崇祯统治时期的三饷和各种摊派增多,不少贫户为了避税又投献为奴。
所以在崇祯年间,江南富商士绅蓄奴的数量也在增加。
而现在,压迫奴仆的士绅权力和财富的减少,大规模奴变也就不可避免了......这事儿处置起来,可就不大容易了。
因为朱慈烺知道,奴隶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人生自由,还有维持他们生存的生产资料。
朱慈烺可以做一个“镣铐砸碎者”,但是却不能把奴隶主的财产分给奴隶,所以他现在并没有贸然宣布废奴。
朱慈烺笑了笑:“父皇放心,闹不出多大事情的......而且一旦上海、南京的铁工业发展起来,一身板甲花不了几个钱的,最多就四五两银子,有个一百万两就能打造出二十万铁甲兵了!
到时候咱们就能北伐中原,收复祖宗陵寝了!父皇,您就能去天寿山向祖宗们一一请罪了!”
还要请罪......崇祯瞪了儿子一眼,心说:哪有那么多罪要请啊?请罪请多了会让臣民们误会朕是昏君的!
“那,那现在呢?”崇祯问,“鞑虏都要打来了......你的兵还没有练成,这可怎么办?”
“精兵已经成了!”朱慈烺笑着,“父皇您看见的就是精兵啊......莫说那些配备了火铳的团队,就算是持着刀矛弓箭的团,也足够和鞑子一战!”
“是吗?”崇祯皇帝这时正策马从一个没有装备火铳的步兵团前方通过。
“太祖高皇帝再世......战无不胜!”官兵们单膝下跪,高声呼喊。
这口号......崇祯皇帝叹了口气。朱慈烺开了个坏头,收不住了!现在的大明官兵越来越邪妄了!
克难新军嚷嚷什么“太祖高皇帝再世,战无不胜”。
而史可法的曲阜团练则高呼“孔圣人保佑,刀枪不入”......这都什么事儿啊?
“父皇,如果有谁以为这些官兵没有火器就弱,那就大错特错了!”朱慈烺看见崇祯皱着眉头,还以为他在担心没有火铳的团队不能打,笑着解释道,“他们也许打不过半火铳的模范团,但是遇上同样没有火铳的鞑子,是不会吃亏的。”
不会吃亏?崇祯心想,等吃了亏,你就哭吧!
......
就在一片欢呼声中,朱慈烺陪着一脸狐疑的崇祯皇帝草草检阅了江北大营的兵马,然后才入了大营棱堡。
在棱堡内的宫城安顿一番后,崇祯终于忍不住在宫城大殿上等着用午饭的时候,问朱慈烺道:“春哥儿,今日时候还早,怎就不走了?”
“走?”朱慈烺笑着问,“父皇想往哪里走?”
崇祯皇帝脸色凝重:“我们不是要去保卫凤阳皇陵吗?”
朱慈烺笑着:“凤阳皇陵已经有朱总戎去保护,当可万无一失,父皇不必担心。”
其实不用朱纯臣派兵,凤阳皇陵也不会出什么纰漏——那儿早就给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他们仨刨过了,如果大明真有龙脉,也给挖断了,豪格再去那儿挖什么?
就算还有什么可以挖的,朱慈烺也不打算去阻止!龙脉什么的,都是迷信,朱慈烺可是不会相信的。
崇祯皱着眉头问:“那咱们接下去该往哪儿进兵?”
“不去哪儿,”朱慈烺笑了笑,“就在这里等着!”
“等?”崇祯愣了又愣,“那咱们为什么不在南京城等着?这里还没出应天府界吧?”
“没有出应天府,”朱慈烺笑道,“这里属于江浦县,距离南京的龙江关还不到十里,距离长江只有五里。
但是出了城就是御驾亲征了!而且还过了长江......这说明父皇和儿臣不愿意偏安江左,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山河的。至少比赵构、司马睿他们要强一点!
毕竟咱们已经北伐了,虽然只过江五里,但这也是北伐啊!”
什么?北伐五里?崇祯皇帝心想:你这逆子还要不要脸啊?过个长江就算北伐了?而且你怎么能把朕和赵构、司马睿这样的昏君相提并论?朕比他们可强多了!
朱慈烺看了看崇祯,他可不觉得这位爷能和赵构、司马睿比,比他们二位强的主要是本太子。
不过这话也不能和崇祯说啊,太伤人了。朱慈烺赶紧岔开话题道:“另外,此间距离凤阳府城只有300里,淮北战事变化如何,最快五个时辰,江北大营便可以知晓了。若是在南京城内,南下的塘马还要渡个江,就得多耗两个时辰了。”
这事儿也是大元帅府疏忽了,元帅府允许下面自行采购,却忘记规定每个团或者营应该统一!
所以元帅府只检查甲胄是否坚固,而不问形制是否统一。因此许多方阵就出现了甲胄“夹花”的情况——一个方阵中既有人穿着闪闪发亮的拼接半身板甲,也有人穿着红色面料的布面铁甲。
队伍虽然非常整齐,可是甲胄不能统一,总是给人一种不大精锐的感觉。
至少崇祯皇帝有这样的感觉......
除了甲胄有点“花”,克难新军士兵们使用的兵器也让崇祯皇帝感到担心。
有些团队装备了半数的火铳,半数的长枪。而有些团队则没有任何一件火器......他们就不能平均一下吗?
“父皇,将来所有的步兵团都要照着各模范团的办法改编换装,到时候一律都是半火铳、半长枪......现在却没有必要,火铳还是要集中使用的。”
朱慈烺一边陪着崇祯皇帝骑马阅兵,一边笑呵呵的向他解释装备的问题,“甲胄将来也得统一成半身板甲,还不能是拼接的,得是一整块的。”
拼接板甲的防护效果不如整块板甲好,拼接的缝隙容易被箭簇扎破,在肉搏时也容易被钝器砸坏。所以在东南军工冶铁业发展起来后,就应该全部换装整块板甲了。
“春哥儿,那得花不少钱吧?”崇祯皇帝冷冷地说,“朕听说因为收商税的事情,不少地方都闹了事!另外,东南的小农也不安稳,千万别再大闹起来......”
抗税是意料之中的,这世界上总有不开眼的人!不过这事儿眼下还用不着朱慈烺出手,下面还那么多狗腿子官员呢!
朱慈烺现在废掉了本地人不能当本地官的规矩(当然了,也不是说官员非得在本地任职),而且还实行了“幕职官制度”和“议政官制度,扩大了官僚队伍,也吸收了一部分愿意为朝廷效力的地方势力。另外,还通过地方军屯所直接掌握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
从而大大强化了地方的管制能力,一般的士绅商人根本闹不出什么风浪。
不过东南“小农”不安的事情却是个麻烦。其实不安的也不是什么“小农”,而是奴仆!
因为朱慈烺采取的打压东南士绅的政策,使得士绅的力量有所下降,开始控制不住下面的奴仆了。
明朝上承蒙元,从开国时起就承认奴仆制。而到了“明末”(现在是不是末也不一定了),因为种种原因,江南一带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日益增多,为了生存,这些人不得不卖身为奴。同时,因为崇祯统治时期的三饷和各种摊派增多,不少贫户为了避税又投献为奴。
所以在崇祯年间,江南富商士绅蓄奴的数量也在增加。
而现在,压迫奴仆的士绅权力和财富的减少,大规模奴变也就不可避免了......这事儿处置起来,可就不大容易了。
因为朱慈烺知道,奴隶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人生自由,还有维持他们生存的生产资料。
朱慈烺可以做一个“镣铐砸碎者”,但是却不能把奴隶主的财产分给奴隶,所以他现在并没有贸然宣布废奴。
朱慈烺笑了笑:“父皇放心,闹不出多大事情的......而且一旦上海、南京的铁工业发展起来,一身板甲花不了几个钱的,最多就四五两银子,有个一百万两就能打造出二十万铁甲兵了!
到时候咱们就能北伐中原,收复祖宗陵寝了!父皇,您就能去天寿山向祖宗们一一请罪了!”
还要请罪......崇祯瞪了儿子一眼,心说:哪有那么多罪要请啊?请罪请多了会让臣民们误会朕是昏君的!
“那,那现在呢?”崇祯问,“鞑虏都要打来了......你的兵还没有练成,这可怎么办?”
“精兵已经成了!”朱慈烺笑着,“父皇您看见的就是精兵啊......莫说那些配备了火铳的团队,就算是持着刀矛弓箭的团,也足够和鞑子一战!”
“是吗?”崇祯皇帝这时正策马从一个没有装备火铳的步兵团前方通过。
“太祖高皇帝再世......战无不胜!”官兵们单膝下跪,高声呼喊。
这口号......崇祯皇帝叹了口气。朱慈烺开了个坏头,收不住了!现在的大明官兵越来越邪妄了!
克难新军嚷嚷什么“太祖高皇帝再世,战无不胜”。
而史可法的曲阜团练则高呼“孔圣人保佑,刀枪不入”......这都什么事儿啊?
“父皇,如果有谁以为这些官兵没有火器就弱,那就大错特错了!”朱慈烺看见崇祯皱着眉头,还以为他在担心没有火铳的团队不能打,笑着解释道,“他们也许打不过半火铳的模范团,但是遇上同样没有火铳的鞑子,是不会吃亏的。”
不会吃亏?崇祯心想,等吃了亏,你就哭吧!
......
就在一片欢呼声中,朱慈烺陪着一脸狐疑的崇祯皇帝草草检阅了江北大营的兵马,然后才入了大营棱堡。
在棱堡内的宫城安顿一番后,崇祯终于忍不住在宫城大殿上等着用午饭的时候,问朱慈烺道:“春哥儿,今日时候还早,怎就不走了?”
“走?”朱慈烺笑着问,“父皇想往哪里走?”
崇祯皇帝脸色凝重:“我们不是要去保卫凤阳皇陵吗?”
朱慈烺笑着:“凤阳皇陵已经有朱总戎去保护,当可万无一失,父皇不必担心。”
其实不用朱纯臣派兵,凤阳皇陵也不会出什么纰漏——那儿早就给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他们仨刨过了,如果大明真有龙脉,也给挖断了,豪格再去那儿挖什么?
就算还有什么可以挖的,朱慈烺也不打算去阻止!龙脉什么的,都是迷信,朱慈烺可是不会相信的。
崇祯皱着眉头问:“那咱们接下去该往哪儿进兵?”
“不去哪儿,”朱慈烺笑了笑,“就在这里等着!”
“等?”崇祯愣了又愣,“那咱们为什么不在南京城等着?这里还没出应天府界吧?”
“没有出应天府,”朱慈烺笑道,“这里属于江浦县,距离南京的龙江关还不到十里,距离长江只有五里。
但是出了城就是御驾亲征了!而且还过了长江......这说明父皇和儿臣不愿意偏安江左,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山河的。至少比赵构、司马睿他们要强一点!
毕竟咱们已经北伐了,虽然只过江五里,但这也是北伐啊!”
什么?北伐五里?崇祯皇帝心想:你这逆子还要不要脸啊?过个长江就算北伐了?而且你怎么能把朕和赵构、司马睿这样的昏君相提并论?朕比他们可强多了!
朱慈烺看了看崇祯,他可不觉得这位爷能和赵构、司马睿比,比他们二位强的主要是本太子。
不过这话也不能和崇祯说啊,太伤人了。朱慈烺赶紧岔开话题道:“另外,此间距离凤阳府城只有300里,淮北战事变化如何,最快五个时辰,江北大营便可以知晓了。若是在南京城内,南下的塘马还要渡个江,就得多耗两个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