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亮,马三儿就起身了。他按照燕合宜的吩咐,换了一身衣襟带血的衣裳,背着一个包袱,深色慌张的赶路回家。而燕合宜和仲华池两个人则换了青衣小帽,打扮的像走方的郎中和算命先生,不紧不慢的跟在马三儿后面,天光大量时,他们已经到了马三儿家住的那个村子。
这个村子不大,总共只有一百来户人家,燕合宜可以想象,这样的地方出了一位秀才,是件多么惊天动地的事。
马三家住在村西,是三间青砖瓦房。认好了门,两人就到街市上转了转。这里人少,买卖铺户自然也少。一个炸油条的小摊子旁边有一个馄饨摊儿,两个人坐下来,要了半斤油条两碗馄饨,让掌柜的多放些胡椒粉,出来的太早,身子还没暖起来。
燕合宜低头咬着油条说,“看样子,那秀才出摊儿的地方就在这附近了,一会儿你去打听下。”燕合宜去端馄饨的时候顺便问道,“掌柜的,听说此处有位于秀才,写的一手好书信?”
掌柜的是个好管闲事儿的人,听他问起于秀才,连忙说,“有,有的!说起这于秀才啊,我们大家伙这脸上都有光啊!祖宗庇佑,这小村子里还能飞出个金凤凰来,只是可惜了,他要再考下去,说不定还能中个状元,做个大官儿呢!”
仲华池故意做出一副听的入迷的样子,追问道,“这么好的前程不要,他莫不是个傻子吧?”掌柜的有点儿不乐意了,“你这是什么话,于秀才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在仲华池又加了一碗馄饨后,掌柜的主动告诉他说,“这于秀才本来有门先定未娶的亲事,那姑娘长的,别提多漂亮了,我们都说,他们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可没想到,那年于秀才进京赶考,前脚才走,后脚那姑娘就被人掳走,糟蹋了,唉!”
后面的故事和马三儿说的相差无几,于秀才气愤万分,又无计可施,大病一场之后,就放弃了赶考的念头。
掌柜的问,“我看你们是外来的,找于秀才又什么事儿吗?”仲华池说,“我们慕名而来,想找他写封书信,不知道在哪儿能找到他。”掌柜的笑了,“你这算是问对人了,于秀才每天都到我这小摊子上吃碗馄饨,二位稍作,他一会儿就来!”
一碗馄饨两根油条下肚,燕合宜百无聊赖的四下观望,远远的一个二十出头,身穿蓝色长袍,面容憔悴的男人走了过来。
“呦,于秀才,您今天可比平常晚了些。一碗馄饨还是不要葱花?”掌柜殷勤的招呼着,既是对于秀才的敬重,也是在提醒仲华池,他要等的人来了。
于秀才找了个没人的桌子坐下来,似乎不太喜欢和大家说话。掌柜的给他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于秀才没有着急吃,而是掏出一块帕子,把汤匙和碗边仔仔细细的擦了一遍,又吹了吹,才细嚼慢咽的吃了起来。
这边燕合宜仲华池已经把半斤油条三碗馄饨吃的干干净净,于秀才碗里的馄饨才下去了一半。燕合宜擦擦嘴,走到于秀才旁边,施了一礼道,“您就是于秀才吧?”
于秀才见一位身姿清朗的公子和自己说话,楞了一下后连忙站了起来,“这位公子,你找我有什么事儿吗?”燕合宜说,“我想请您代写一封书信,给远方的家人,不知您方不方便?”
“看公子你眉眼中有书卷气,应该也是位读书人,为何找我代写书信呢?”没想到这位于秀才还会给人“相面”,燕合宜微微一笑,也没有否认,“幼年时的确上过几年私塾,但后来家中败落,也就放下了。”
他既然这样说,于秀才也没有再问下去,只是说,“公子稍等,我吃过早饭就替公子写上一封信。”
于秀才并没有因为有生意上门而加快吃饭的速度,在等的仲华池没了耐心的时候,他终于喝下碗里的最后一口汤,又擦了擦嘴,才对他们做了个请的姿势,往对面的一个铺子里去了。
他的摊子很简单,只一张桌子并纸笔墨砚而已,每天收摊后这些东西就放在临街的一间铺子里。燕合宜帮着他把桌子搬出来,于秀才请他在一块表面磨的发亮的大石头上坐下,问道,“公子是要给谁写信,是家信吗?”
燕合宜说,“是给我一个远房表哥,告诉他交代我办的事情已经办妥了,请他放心。”于秀才把纸摊平,提笔刷刷点点一蹴而就,而后拿给燕合宜看。
只见上面写到,“表兄亲启,前交代之事已然办妥,放心勿念。”于秀才说,“公子你看这样可以吗?”燕合宜点点头道,“我还想告诉他,下个月我要娶亲,请他前来。还有,我托他买的东西不知道有消息了没有。”
燕合宜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于秀才一字不落的全都写在了信中,最后,燕合宜满意的说,“各样就行了,我还有一个小要求。”于秀才道,“请说!”
“表哥最喜欢那首《静夜思》,劳烦于秀才也写上去吧!”燕合宜说这话的时候,全程盯着于秀才的脸。只见他脸色微变,一瞬间就恢复了正常,按照燕合宜的要求把那首《静夜思》写在了信的末尾。
“好,真好!”燕合宜掏出一块五两的银子放在桌上,再次对于秀道谢后,拿着信和仲华池一起离开了。
仲华池一步三回头,小声对燕合宜说,“你看出什么来没有?”燕合宜冷哼一声说,“他一见我,就断定我也是读书人,你想,一个只会读书的秀才,会看人看的这么准吗?”
“那也不尽然吧,你这人看起来就温文尔雅,把你当成读书人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啊!”仲华池说,“不过你看见没有,你提到《静夜思》时,他的脸色不大对。据你所说,于秀才心思缜密,那咱们是不是已经打草惊蛇了?”
就在这时,前面的个人正靠在墙根下,大声说着,“你们听说没有,马三儿回来了,他在外面杀了人!”
这个村子不大,总共只有一百来户人家,燕合宜可以想象,这样的地方出了一位秀才,是件多么惊天动地的事。
马三家住在村西,是三间青砖瓦房。认好了门,两人就到街市上转了转。这里人少,买卖铺户自然也少。一个炸油条的小摊子旁边有一个馄饨摊儿,两个人坐下来,要了半斤油条两碗馄饨,让掌柜的多放些胡椒粉,出来的太早,身子还没暖起来。
燕合宜低头咬着油条说,“看样子,那秀才出摊儿的地方就在这附近了,一会儿你去打听下。”燕合宜去端馄饨的时候顺便问道,“掌柜的,听说此处有位于秀才,写的一手好书信?”
掌柜的是个好管闲事儿的人,听他问起于秀才,连忙说,“有,有的!说起这于秀才啊,我们大家伙这脸上都有光啊!祖宗庇佑,这小村子里还能飞出个金凤凰来,只是可惜了,他要再考下去,说不定还能中个状元,做个大官儿呢!”
仲华池故意做出一副听的入迷的样子,追问道,“这么好的前程不要,他莫不是个傻子吧?”掌柜的有点儿不乐意了,“你这是什么话,于秀才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在仲华池又加了一碗馄饨后,掌柜的主动告诉他说,“这于秀才本来有门先定未娶的亲事,那姑娘长的,别提多漂亮了,我们都说,他们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可没想到,那年于秀才进京赶考,前脚才走,后脚那姑娘就被人掳走,糟蹋了,唉!”
后面的故事和马三儿说的相差无几,于秀才气愤万分,又无计可施,大病一场之后,就放弃了赶考的念头。
掌柜的问,“我看你们是外来的,找于秀才又什么事儿吗?”仲华池说,“我们慕名而来,想找他写封书信,不知道在哪儿能找到他。”掌柜的笑了,“你这算是问对人了,于秀才每天都到我这小摊子上吃碗馄饨,二位稍作,他一会儿就来!”
一碗馄饨两根油条下肚,燕合宜百无聊赖的四下观望,远远的一个二十出头,身穿蓝色长袍,面容憔悴的男人走了过来。
“呦,于秀才,您今天可比平常晚了些。一碗馄饨还是不要葱花?”掌柜殷勤的招呼着,既是对于秀才的敬重,也是在提醒仲华池,他要等的人来了。
于秀才找了个没人的桌子坐下来,似乎不太喜欢和大家说话。掌柜的给他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于秀才没有着急吃,而是掏出一块帕子,把汤匙和碗边仔仔细细的擦了一遍,又吹了吹,才细嚼慢咽的吃了起来。
这边燕合宜仲华池已经把半斤油条三碗馄饨吃的干干净净,于秀才碗里的馄饨才下去了一半。燕合宜擦擦嘴,走到于秀才旁边,施了一礼道,“您就是于秀才吧?”
于秀才见一位身姿清朗的公子和自己说话,楞了一下后连忙站了起来,“这位公子,你找我有什么事儿吗?”燕合宜说,“我想请您代写一封书信,给远方的家人,不知您方不方便?”
“看公子你眉眼中有书卷气,应该也是位读书人,为何找我代写书信呢?”没想到这位于秀才还会给人“相面”,燕合宜微微一笑,也没有否认,“幼年时的确上过几年私塾,但后来家中败落,也就放下了。”
他既然这样说,于秀才也没有再问下去,只是说,“公子稍等,我吃过早饭就替公子写上一封信。”
于秀才并没有因为有生意上门而加快吃饭的速度,在等的仲华池没了耐心的时候,他终于喝下碗里的最后一口汤,又擦了擦嘴,才对他们做了个请的姿势,往对面的一个铺子里去了。
他的摊子很简单,只一张桌子并纸笔墨砚而已,每天收摊后这些东西就放在临街的一间铺子里。燕合宜帮着他把桌子搬出来,于秀才请他在一块表面磨的发亮的大石头上坐下,问道,“公子是要给谁写信,是家信吗?”
燕合宜说,“是给我一个远房表哥,告诉他交代我办的事情已经办妥了,请他放心。”于秀才把纸摊平,提笔刷刷点点一蹴而就,而后拿给燕合宜看。
只见上面写到,“表兄亲启,前交代之事已然办妥,放心勿念。”于秀才说,“公子你看这样可以吗?”燕合宜点点头道,“我还想告诉他,下个月我要娶亲,请他前来。还有,我托他买的东西不知道有消息了没有。”
燕合宜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于秀才一字不落的全都写在了信中,最后,燕合宜满意的说,“各样就行了,我还有一个小要求。”于秀才道,“请说!”
“表哥最喜欢那首《静夜思》,劳烦于秀才也写上去吧!”燕合宜说这话的时候,全程盯着于秀才的脸。只见他脸色微变,一瞬间就恢复了正常,按照燕合宜的要求把那首《静夜思》写在了信的末尾。
“好,真好!”燕合宜掏出一块五两的银子放在桌上,再次对于秀道谢后,拿着信和仲华池一起离开了。
仲华池一步三回头,小声对燕合宜说,“你看出什么来没有?”燕合宜冷哼一声说,“他一见我,就断定我也是读书人,你想,一个只会读书的秀才,会看人看的这么准吗?”
“那也不尽然吧,你这人看起来就温文尔雅,把你当成读书人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啊!”仲华池说,“不过你看见没有,你提到《静夜思》时,他的脸色不大对。据你所说,于秀才心思缜密,那咱们是不是已经打草惊蛇了?”
就在这时,前面的个人正靠在墙根下,大声说着,“你们听说没有,马三儿回来了,他在外面杀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