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戏文里都说相府的门房是个有学问的,他却学问不多,看着那些偶尔还能说出个成语典故来的花匠、厨子,他一个门房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为此,他虽说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来,可事实上还是有些难过的。
大家都懂咬文嚼字,就他大字不识几个。
于是听这位大理寺女官大人问这个,他表现的十分积极,大家都是在相府做事的,总不能只他一个没个长处是不是?
女孩子闻言明显愣了一愣,半晌之后,才道:“那板车很大吗?同拉货的板车差不多大?”
门房点头,激动道:“是呢!那板车就是那种拉货的板车,府里也有两辆,就是各家后院用来拉菜拉货什么的。”
一大宅子的人日常吃喝拉撒,穿的衣裳,用的东西都是用这种拉货的板车拉的。
“我知道了。”女孩子听罢对门房略略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道了声“多谢”。
谢……谢他?门房激动了起来。
作为相府的门房,他不是没有被那些大人高看过,毕竟是相府的门房,多的是想要借他攀上相爷这高枝的那些没什么门路的小官。
可他心里清楚,那些小官谢他是看在相爷的面子上,这次却不一样,是因为他自己的本事,是他想到了那尸体兴许就是被放到倒夜香的板车上拉过来这个可能的。回头定要回去同婆娘说道说道。门房心里美滋滋的。
女孩子又问了几句,道下次有问题再来便离开了。
待女孩子离开之后,那管事才开口毫不留情的戳破了门房的激动:“刘老头,莫多想了,尸体怎么可能是被倒夜香的板车运过来的?若真是如此,味儿那么大,怎么可能闻不到?”
所以,尸体决计是不可能被倒夜香的板车运过来的。
这一点,乔苒自然清楚,否则,以她的鼻子,早闻到那个味儿了。不过那门房口中的板车倒是提醒了她,乔苒带着官差出门之后便走到对面公主府前,抬头看向之前吊着乌孙少年族长的门头梁。
比划了一下高度之后,不错,是高度。若将乌孙小族长挂上门头梁的是个如张解和裴卿卿那样的人的话,自不消说。不过若是他们那样的人,要不引起注意的话,将乌孙小族长装在袋中背在背上显然更方便,乌孙小族长年岁还小,身体还未长成,弯曲折叠装起来背在肩头说是个大些的包裹也可以。当然,这个推测没有绝对的证据可以排除,不过以背后之人行事小心,万事不轻易露面的谨慎来看,出面的多半不会是什么厉害人物,是被推出来的靶子,这等靶子是如张解和裴卿卿那样的人物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这个推测之外,乔苒眼神微凝:先前被门房提醒板车,倒是让她想到了另一个可能。如果是普通人将人吊起来是需要垫在脚下的物件的,若是马车的话,依着寻常马车的高度,这人的身高似乎太矮了,同乌孙少年族长相比还矮一些,可乌孙小族长是个孩子,不高不奇怪,若是一个寻常的男子,对,男子,能够完成将人吊起这些事是需要一定的力气,相比女子、孩子和老人,一个正当壮年的男子的可能性更大。
而一个正当壮年的男子大多数要更高一些,踩踏物也要更矮一些。其实先前发现尸体的朱货郎她也曾怀疑过,不过就如封仵作说的那样,尸体衣物平整,不像弯曲折叠过身体的样子,朱货郎手边只有两只箩筐,若是他做的,乌孙小族长应当是被弯曲折叠的放在箩筐里才对,而箩筐叠放的高度,且不说箩筐委实难以承受两个人的重量,就算能够承受,以朱货郎的高度却又配不上了,朱货郎的高度配的应当是马车或者更高的高度。若是一个正当壮年的男子需要的高度是那等家家户户用来拉货的板车。
至此,一个可能的推理便在她心底形成了:凶手,或者说是将尸体吊在这里的那个人用拉货的板车做掩饰将尸体推到了这里,比起突然停在这里附近许久不动一动的马车,一个拉货的杂役在附近停下歇息更不容易引起怀疑。
借着“歇息”的幌子,待到周围无人,他将尸体拿出来,而后踩着板车将人吊了上去,之后便迅速离开了。
对了,这时辰范围也可以缩小一下,根据门房所说辰时末看到倒夜香的,那时候还没有尸体,那这人将乌孙小族长吊在这里的时辰应该是巳时到午时之间,小族长则是辰时到巳时之间死的。要短短一个时辰将人运到这里,或许最开始小族长所在的地方,也就是那个真正的案发现场离这里并不远。
考虑到运送尸体是一件极容易引起旁人注意的事,客栈、酒楼、店铺这等地方估摸着可能性不大,倒是这朱雀坊一片的宅子极有可能。
虽然推倒到了这一步,乔苒心里却没有半点喜悦之色。
这里是朱雀坊,富户权贵云集,不是大理寺想搜便能搜的。
第750章 旧案
想搜却不好搜,而且事情已过去几个时辰了,真要处理作案现场的话,也早处理的差不多了。
乔苒看着真真公主府前的门头梁微微出神,公主府的大门却在此时冷不防的突然开了,甄仕远带着人怒气冲冲的从公主府中走了出来,见乔苒带着人在抬头仰视门头梁,愣了一愣,道:“你在做什么?”
乔苒只摇了摇头,看着甄仕远脸上明显的恼怒与身后那几个乌孙人的茫然,顿时明白了:“碰钉子了?”
这话一出,仿佛让甄仕远憋了许久的怒气找到了发泄口一般,他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你说这真真公主怎能如此嚣张……”
甄仕远显然是气急了,将真真公主同他所说从头至尾的说了一遍,末了气道:“你莫拦着本官,本官定要进宫面见陛下,请陛下做主!”
女孩子闻言,点头道:“大人去吧,我不拦着。”
甄仕远:“……”虽说她拦不拦也没什么用,可她如此当真一点都不拦着也怪叫人没面子的。
“真真公主这里除了圣旨已然没有别的办法了。”乔苒说着,看向甄仕远的身后,那几个乌孙人一副如坠梦中的模样,似是有些全然不知所措了。
“我这里虽没有什么人见到过可疑之人,不过因着辰时末裴府门房出门查看过,并没有看到尸体,所以可以推测人是辰时到巳时之间死的,将人运过来吊死是在巳时到午时,如此的话,案发之地应当距离此地不过一个时辰的脚程,再撇去要将一具尸体带过来极有可能引起旁人的注意这些要素来看,案发之地极有可能是在这一代的宅子里。”女孩子说着,目光再次落到了他身后的公主府上,轻声道,“公主府自然也在其中。”
随着这句话,甄仕远回头再次看了眼真真公主的府邸,发出了一声冷哼,顿了顿之后,他对乔苒道:“你们先回大理寺。”要搜查朱雀坊的宅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这还不是只一家,而是一片都要搜寻,此事必须有陛下开口,方才使得。
至于一旁这几个懵了的乌孙人,甄仕远叹了一声,对乔苒道:“你同几位使臣一起回大理寺吧!”此时进宫见陛下委实不能再带着这几个乌孙人了。
乔苒应了下来,待到甄仕远踏上马车,便同官差们带着几个乌孙人回了大理寺。
几个乌孙人似是还在茫然之中,一路直到被带回了大理寺,那个为首的稽侯珊才突然出声问乔苒:“那公主怎会如此?”
即便他们乌孙人与大楚文化有所不同,而且差别巨大,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流露出的气质是骗不了人的,这位真真公主瞧着委实不像是一个路上遇到寻不到回家路的孩子就会伸手相助的人,反而倒是更像会上前踩上两脚的那等人。
乔苒闻言,对乌孙人道:“我亦不知,想来先前你们也听甄大人提过了,我同真真公主不熟。”
岂止是不熟,听那甄大人话里话外的意思,这位乔大人似乎还同真真公主有仇似的。想起先时那位真真公主甩脸甄大人又唤暗卫的举动,这一刻,面前这几个乌孙人心里几乎不约而同的冒出了一个念头:这位乔大人可真是个猛人。
他们不太清楚大楚的官阶制度,可真真公主是陛下的堂妹,是亲人,这一点他们还是知道的。连陛下的堂妹都敢得罪,更遑论这位堂妹脾气还很不好,所以这般看来,这位乔大人是真的“厉害”,至少现在还是活蹦乱跳的。
乔苒并不知道自己因为这个缘故被这些乌孙人念叨“厉害”,让人上茶之后,屋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查案查案,案子是查出来的,如眼下这般光坐着,自然也没什么可说的。当然,那几个乌孙人也没什么可问的。
一杯茶水下肚,倒是那几个乌孙人率先坐不住了:在公主府茶水已经喝得够多的了,他们委实是不想再灌些茶水入腹了。
放下茶水,几个乌孙人起身道:“大人,我们去仵作那里看看。”
乔苒点头唤了个官差,令他们将几个乌孙人带去封仵作那里。
汉名稽侯珊的乌孙人带着身后两个乌孙人朝她行了个乌孙人的礼之后便转身跟着官差们出了门,与其同她在这里坐着,互相瞪眼,还不如去封仵作那里看结果。
待到乌孙人离开之后,乔苒这才起身踱步向门口走去。
待行至门口,乔苒叫来唐中元道:“你随我出去一趟,我要去拜访一个人。”
唐中元听罢,忙道:“那我去准备马车。”
乔苒点头,而后看了看屋旁的日晷,叫住唐中元:“过了午时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要用马车,要用的话,你去同车夫说我去国子监虞祭酒家中拜访,若是顺路,麻烦他捎我一程。”
大理寺衙门统共就这么几辆马车,眼下都过了午时到未时了,马车极有可能早被人订走了,而她去虞家,虽说勉强可以说是与真真公主有关,与案子有关,可这关系委实不大,她想去,更多的是为自己的私事。
那位神秘的镇南王妃此时就住在娘家虞家。
事实证明,乔苒所料不差,这个时辰,大理寺总共只一辆马车还在衙门里,其余都被官员带出去办事了。
而就连这唯一一辆,也有官员定下了,万幸的是提早要走马车的官员要去的地方不是别的地方,正是国子监。
国子祭酒虞世基为方便管理国子监,宅子就在国子监旁。
如此,倒还真是同路。
乔苒上了马车,同马车上的两个官员道了声谢,两个官员客气了一声便忙将马车的帘子尽数拉了起来,好让外人清晰的看到马车里的状况。
要去国子监办事的是两个年长的大理寺官员,算是大理寺的老人了,素日里话不多,乔苒印象里这两位也鲜少对新进的案子发表什么意见。因为这二位手头处理的都是些陈年旧案,多数都已成了悬案。
此时,负责处理经年旧案的大理寺官员突然前往国子监,乔苒笑着似是随意一问:“是什么旧案有眉目了吗?”
这个问题让两位大理寺官员忍不住对视了一眼,而后便笑了起来:果然是大理寺的官员,好奇心如此重,那些衙门里的年轻后进也是如此的。话说回来,他们年轻时候不也是这样的么?在大理寺这等地方为官的,哪个会是没有好奇心的?再说没有好奇心也办不了案子啊!
两个年长的大理寺官员如是想着,倒也没有瞒着她,爽快的开口说起了手头正办的陈年旧案:“这是一桩失踪案,失踪的是一位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的两个妹妹,当年的几个人证都死了,不过如今我二人仔细翻查卷宗调查,发现其中一位人证死的有些蹊跷,尸体特征与那人不大相符,便想着会不会死的另有其人,那个人还活着,是以过来问一问当年与此人熟悉的人,好推测一番这么多年过去此人的相貌、特征,再贴榜寻人。”
这些悬案素日里鲜少有进展,毕竟案子发生的第一时刻没有发现证据,没有查出真凶,他们根据接手的卷宗能查到新线索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所以,似这等专门处理陈年旧案的官员多数是年长的老人,一则经验比年轻后进要丰富的多,二则似这等悬案虽说解决一个,政绩不小,可一个都解决不了才是常事,每一个能破获的悬案可都是能稀奇到被长安城各大茶馆的说书先生买去镇场子用的。
乔苒“哦”了一声,阖眼想了片刻,出声道:“国子监、失踪案……我在库房卷宗里似乎看到过这个案子的记录,说是那位国子监学生的妹妹是来送饭的,那学生因着还有一堂课要上,便让他两个妹妹在外等着,结果一堂课上罢,他那两个妹妹不见了。一开始大家并未在意,只以为是女孩子贪玩,毕竟国子监这种地方鲜少有案子发生,直到寻了一天一夜都没找到,这才报了官,最终却遍寻不得了。”
卷宗里的记录只有个大概,而女孩子一开口几乎可说是完整复述了卷宗里的记录。两个大理寺官员心中忍不住再次感慨了起来:果真是过目不忘,没想到他们不过随口一提,她便将那个案子说出来了。
当然,因着没有看过具体的案子细节,这里头有很多是女孩子不知道的。
左右此时离国子监还有一段路,两个大理寺官员便多说了一些:“乔大人说的丝毫不差,不过卷宗记录里其实还是有一些没有记录到的。那个国子监学生的两个妹妹是一对双生儿,长的一模一样,日常穿着打扮也几乎是一模一样,平素里总是形影不离的。”
双生儿?乔苒听的不由一愣,又是双生儿……不过这等多年前的旧案应当与现在发生的事情关系不大吧!只是,若是双生儿的话,乔苒想了想,道:“如此一模一样的两个女孩子,又是形影不离的,按理说应当很是显眼才对。”
“不错。”其中一个大理寺官员闻言便本能的点了点头,道,“所以一开始失踪大家才会觉得奇怪,因为国子监这等地方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出的,而且此处也不是人烟稀少之地,时常有人经过,这样一对双生儿按理说只要看到便不会忘记,最后一个见到两个女孩子的那位国子监学生的同窗说是在国子监门口见到了那两个女孩子,偏偏除却他之外,却再无旁人见到了。”
无旁人见到……乔苒略一思索,便道:“所以大人的意思是那个同窗有可能说谎?”
对面的同僚点头道:“那学生素日里便是个经常作弄别人的人,一开始官府问话,他也颠三倒四的,说了好几句谎话,万幸叫人揭穿了才说了这个证词。只是这个证词也是假的……”
假的?想到他们所说的那个同窗见到女孩子是在国子监门口,乔苒脱口而出:“难道是门房揭穿了他?”
发生在国子监门前的事情,有几件是门房不知道的?
“不错。”见到女孩子不过听他们稍稍复述了一番便猜出了门房,两个官员对视了一眼,也忍不住多了几分兴致。
讲案子这种事也是要看兴致的,对方若是一窍不通,光说,对方没有反应也没了兴致,而若是像乔大人这样,听案子还能举一反三的,这兴致自然就起了。
“门房说那个时辰他就在门口怎的没有看到人?而且那个时辰经过的还有几人都道不曾看到过两个女孩子。”同僚说道,“所以这人极有可能说了谎。”
确实有这个可能,乔苒点了点头,接着问了下去:“之后呢?”
“之后官府便把这人抓了起来,那丢了两个双生妹妹的学生还亲自来大牢里跪下求他把妹妹还回来,”开口的同僚说道,“听说那时候这人无比愤怒,双目赤红,挥着拳头大喊道他说的是实话怎的没有人信他,是不是只有他死了他们才会信云云的。”
乔苒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了一下,脱口而出:“然后这人真的死了?”
她没忘记这是一件悬案,若是把这个撒谎的学生作为嫌犯严加审讯或者干脆送到刑部的话,总会有一个结果的。
可事实是这个案子成了一件悬案,所以定然是之后出了什么事。
“没错,时正值四季之秋,天干物燥,当晚大牢里老鼠翻了灯油,起了大火,虽说几个狱卒勉力救火,可到最后还是有几个关在大牢里的犯人被烧死了,他就是其中之一。”开口的同僚说道,“当时大理寺都以为死的就是他,可之后案子里的证据却又前后矛盾,唯一的嫌犯死了,很多事情无从得知,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桩悬案。”
乔苒没有错过那句‘当时大理寺都以为死的就是他’那句话,看来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这个人,想了想,乔苒却又有些不解:“封仵作没有发现异常来?”以封仵作的手段,不应该啊!
开口的同僚听闻忙解释道:“封仵作那时候还未到大理寺,我们大理寺的仵作同外头的仵作也没什么差别,封仵作是之后才来的,这一次也是封仵作根据先时仵作的验尸结果推测出死的那个人可能不是我们以为的嫌犯,那个人可能还活着。”
第751章 有趣
封仵作虽然时常不说人话,不做人事,可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的能力,毕竟能将下九流的仵作行当做成官身的,大楚此前还不曾有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便是仵作行当里的状元了。
所以,根据之前仵作的验尸结果,封仵作能推出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
“封仵作发现的问题是牙。”同僚道,“那人喜食糖,牙口不好,曾经因为牙口问题看过好几次大夫,我等去了城东专看牙的黄大夫那里调出了过往的单子,确认了这一点,可那具尸体却是一口好牙,这显然与我们所发现的不符。”
牙疼这等事不光是百姓,就是权势也不会认为这是什么大毛病,自上而下的轻视便使得在大楚,专治牙疼的大夫不多,若非疼的受不了了,寻常人是不会为了这个去看大夫的。
黄大夫可说是整个长安城里唯一一个仅看牙病的大夫,毕竟看牙这种事是细致活,黄大夫也是个细致人,过往经手过的诊治记录也都在家中堆放着,所以万幸,他们上门拜访之后找到了嫌犯的就诊记录。
一口烂牙被火烧焦了居然成了一口好牙,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变戏法也没得这么变得,也因着这个原因,他们怀疑嫌犯当时并没有死,而是借这一场火逃了。
原来是这样,乔苒恍然:“所以如今发现嫌犯没有死,这案子便要重新审理了?”
同僚点头,此时马车也停了下来,到国子监了。
他二人去国子监办事,乔苒便要去国子监旁的虞家登门拜访了,挥别同僚之后,乔苒便带着唐中元去向一旁虞家的宅子。
大家都懂咬文嚼字,就他大字不识几个。
于是听这位大理寺女官大人问这个,他表现的十分积极,大家都是在相府做事的,总不能只他一个没个长处是不是?
女孩子闻言明显愣了一愣,半晌之后,才道:“那板车很大吗?同拉货的板车差不多大?”
门房点头,激动道:“是呢!那板车就是那种拉货的板车,府里也有两辆,就是各家后院用来拉菜拉货什么的。”
一大宅子的人日常吃喝拉撒,穿的衣裳,用的东西都是用这种拉货的板车拉的。
“我知道了。”女孩子听罢对门房略略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道了声“多谢”。
谢……谢他?门房激动了起来。
作为相府的门房,他不是没有被那些大人高看过,毕竟是相府的门房,多的是想要借他攀上相爷这高枝的那些没什么门路的小官。
可他心里清楚,那些小官谢他是看在相爷的面子上,这次却不一样,是因为他自己的本事,是他想到了那尸体兴许就是被放到倒夜香的板车上拉过来这个可能的。回头定要回去同婆娘说道说道。门房心里美滋滋的。
女孩子又问了几句,道下次有问题再来便离开了。
待女孩子离开之后,那管事才开口毫不留情的戳破了门房的激动:“刘老头,莫多想了,尸体怎么可能是被倒夜香的板车运过来的?若真是如此,味儿那么大,怎么可能闻不到?”
所以,尸体决计是不可能被倒夜香的板车运过来的。
这一点,乔苒自然清楚,否则,以她的鼻子,早闻到那个味儿了。不过那门房口中的板车倒是提醒了她,乔苒带着官差出门之后便走到对面公主府前,抬头看向之前吊着乌孙少年族长的门头梁。
比划了一下高度之后,不错,是高度。若将乌孙小族长挂上门头梁的是个如张解和裴卿卿那样的人的话,自不消说。不过若是他们那样的人,要不引起注意的话,将乌孙小族长装在袋中背在背上显然更方便,乌孙小族长年岁还小,身体还未长成,弯曲折叠装起来背在肩头说是个大些的包裹也可以。当然,这个推测没有绝对的证据可以排除,不过以背后之人行事小心,万事不轻易露面的谨慎来看,出面的多半不会是什么厉害人物,是被推出来的靶子,这等靶子是如张解和裴卿卿那样的人物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这个推测之外,乔苒眼神微凝:先前被门房提醒板车,倒是让她想到了另一个可能。如果是普通人将人吊起来是需要垫在脚下的物件的,若是马车的话,依着寻常马车的高度,这人的身高似乎太矮了,同乌孙少年族长相比还矮一些,可乌孙小族长是个孩子,不高不奇怪,若是一个寻常的男子,对,男子,能够完成将人吊起这些事是需要一定的力气,相比女子、孩子和老人,一个正当壮年的男子的可能性更大。
而一个正当壮年的男子大多数要更高一些,踩踏物也要更矮一些。其实先前发现尸体的朱货郎她也曾怀疑过,不过就如封仵作说的那样,尸体衣物平整,不像弯曲折叠过身体的样子,朱货郎手边只有两只箩筐,若是他做的,乌孙小族长应当是被弯曲折叠的放在箩筐里才对,而箩筐叠放的高度,且不说箩筐委实难以承受两个人的重量,就算能够承受,以朱货郎的高度却又配不上了,朱货郎的高度配的应当是马车或者更高的高度。若是一个正当壮年的男子需要的高度是那等家家户户用来拉货的板车。
至此,一个可能的推理便在她心底形成了:凶手,或者说是将尸体吊在这里的那个人用拉货的板车做掩饰将尸体推到了这里,比起突然停在这里附近许久不动一动的马车,一个拉货的杂役在附近停下歇息更不容易引起怀疑。
借着“歇息”的幌子,待到周围无人,他将尸体拿出来,而后踩着板车将人吊了上去,之后便迅速离开了。
对了,这时辰范围也可以缩小一下,根据门房所说辰时末看到倒夜香的,那时候还没有尸体,那这人将乌孙小族长吊在这里的时辰应该是巳时到午时之间,小族长则是辰时到巳时之间死的。要短短一个时辰将人运到这里,或许最开始小族长所在的地方,也就是那个真正的案发现场离这里并不远。
考虑到运送尸体是一件极容易引起旁人注意的事,客栈、酒楼、店铺这等地方估摸着可能性不大,倒是这朱雀坊一片的宅子极有可能。
虽然推倒到了这一步,乔苒心里却没有半点喜悦之色。
这里是朱雀坊,富户权贵云集,不是大理寺想搜便能搜的。
第750章 旧案
想搜却不好搜,而且事情已过去几个时辰了,真要处理作案现场的话,也早处理的差不多了。
乔苒看着真真公主府前的门头梁微微出神,公主府的大门却在此时冷不防的突然开了,甄仕远带着人怒气冲冲的从公主府中走了出来,见乔苒带着人在抬头仰视门头梁,愣了一愣,道:“你在做什么?”
乔苒只摇了摇头,看着甄仕远脸上明显的恼怒与身后那几个乌孙人的茫然,顿时明白了:“碰钉子了?”
这话一出,仿佛让甄仕远憋了许久的怒气找到了发泄口一般,他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你说这真真公主怎能如此嚣张……”
甄仕远显然是气急了,将真真公主同他所说从头至尾的说了一遍,末了气道:“你莫拦着本官,本官定要进宫面见陛下,请陛下做主!”
女孩子闻言,点头道:“大人去吧,我不拦着。”
甄仕远:“……”虽说她拦不拦也没什么用,可她如此当真一点都不拦着也怪叫人没面子的。
“真真公主这里除了圣旨已然没有别的办法了。”乔苒说着,看向甄仕远的身后,那几个乌孙人一副如坠梦中的模样,似是有些全然不知所措了。
“我这里虽没有什么人见到过可疑之人,不过因着辰时末裴府门房出门查看过,并没有看到尸体,所以可以推测人是辰时到巳时之间死的,将人运过来吊死是在巳时到午时,如此的话,案发之地应当距离此地不过一个时辰的脚程,再撇去要将一具尸体带过来极有可能引起旁人的注意这些要素来看,案发之地极有可能是在这一代的宅子里。”女孩子说着,目光再次落到了他身后的公主府上,轻声道,“公主府自然也在其中。”
随着这句话,甄仕远回头再次看了眼真真公主的府邸,发出了一声冷哼,顿了顿之后,他对乔苒道:“你们先回大理寺。”要搜查朱雀坊的宅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这还不是只一家,而是一片都要搜寻,此事必须有陛下开口,方才使得。
至于一旁这几个懵了的乌孙人,甄仕远叹了一声,对乔苒道:“你同几位使臣一起回大理寺吧!”此时进宫见陛下委实不能再带着这几个乌孙人了。
乔苒应了下来,待到甄仕远踏上马车,便同官差们带着几个乌孙人回了大理寺。
几个乌孙人似是还在茫然之中,一路直到被带回了大理寺,那个为首的稽侯珊才突然出声问乔苒:“那公主怎会如此?”
即便他们乌孙人与大楚文化有所不同,而且差别巨大,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流露出的气质是骗不了人的,这位真真公主瞧着委实不像是一个路上遇到寻不到回家路的孩子就会伸手相助的人,反而倒是更像会上前踩上两脚的那等人。
乔苒闻言,对乌孙人道:“我亦不知,想来先前你们也听甄大人提过了,我同真真公主不熟。”
岂止是不熟,听那甄大人话里话外的意思,这位乔大人似乎还同真真公主有仇似的。想起先时那位真真公主甩脸甄大人又唤暗卫的举动,这一刻,面前这几个乌孙人心里几乎不约而同的冒出了一个念头:这位乔大人可真是个猛人。
他们不太清楚大楚的官阶制度,可真真公主是陛下的堂妹,是亲人,这一点他们还是知道的。连陛下的堂妹都敢得罪,更遑论这位堂妹脾气还很不好,所以这般看来,这位乔大人是真的“厉害”,至少现在还是活蹦乱跳的。
乔苒并不知道自己因为这个缘故被这些乌孙人念叨“厉害”,让人上茶之后,屋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查案查案,案子是查出来的,如眼下这般光坐着,自然也没什么可说的。当然,那几个乌孙人也没什么可问的。
一杯茶水下肚,倒是那几个乌孙人率先坐不住了:在公主府茶水已经喝得够多的了,他们委实是不想再灌些茶水入腹了。
放下茶水,几个乌孙人起身道:“大人,我们去仵作那里看看。”
乔苒点头唤了个官差,令他们将几个乌孙人带去封仵作那里。
汉名稽侯珊的乌孙人带着身后两个乌孙人朝她行了个乌孙人的礼之后便转身跟着官差们出了门,与其同她在这里坐着,互相瞪眼,还不如去封仵作那里看结果。
待到乌孙人离开之后,乔苒这才起身踱步向门口走去。
待行至门口,乔苒叫来唐中元道:“你随我出去一趟,我要去拜访一个人。”
唐中元听罢,忙道:“那我去准备马车。”
乔苒点头,而后看了看屋旁的日晷,叫住唐中元:“过了午时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要用马车,要用的话,你去同车夫说我去国子监虞祭酒家中拜访,若是顺路,麻烦他捎我一程。”
大理寺衙门统共就这么几辆马车,眼下都过了午时到未时了,马车极有可能早被人订走了,而她去虞家,虽说勉强可以说是与真真公主有关,与案子有关,可这关系委实不大,她想去,更多的是为自己的私事。
那位神秘的镇南王妃此时就住在娘家虞家。
事实证明,乔苒所料不差,这个时辰,大理寺总共只一辆马车还在衙门里,其余都被官员带出去办事了。
而就连这唯一一辆,也有官员定下了,万幸的是提早要走马车的官员要去的地方不是别的地方,正是国子监。
国子祭酒虞世基为方便管理国子监,宅子就在国子监旁。
如此,倒还真是同路。
乔苒上了马车,同马车上的两个官员道了声谢,两个官员客气了一声便忙将马车的帘子尽数拉了起来,好让外人清晰的看到马车里的状况。
要去国子监办事的是两个年长的大理寺官员,算是大理寺的老人了,素日里话不多,乔苒印象里这两位也鲜少对新进的案子发表什么意见。因为这二位手头处理的都是些陈年旧案,多数都已成了悬案。
此时,负责处理经年旧案的大理寺官员突然前往国子监,乔苒笑着似是随意一问:“是什么旧案有眉目了吗?”
这个问题让两位大理寺官员忍不住对视了一眼,而后便笑了起来:果然是大理寺的官员,好奇心如此重,那些衙门里的年轻后进也是如此的。话说回来,他们年轻时候不也是这样的么?在大理寺这等地方为官的,哪个会是没有好奇心的?再说没有好奇心也办不了案子啊!
两个年长的大理寺官员如是想着,倒也没有瞒着她,爽快的开口说起了手头正办的陈年旧案:“这是一桩失踪案,失踪的是一位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的两个妹妹,当年的几个人证都死了,不过如今我二人仔细翻查卷宗调查,发现其中一位人证死的有些蹊跷,尸体特征与那人不大相符,便想着会不会死的另有其人,那个人还活着,是以过来问一问当年与此人熟悉的人,好推测一番这么多年过去此人的相貌、特征,再贴榜寻人。”
这些悬案素日里鲜少有进展,毕竟案子发生的第一时刻没有发现证据,没有查出真凶,他们根据接手的卷宗能查到新线索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所以,似这等专门处理陈年旧案的官员多数是年长的老人,一则经验比年轻后进要丰富的多,二则似这等悬案虽说解决一个,政绩不小,可一个都解决不了才是常事,每一个能破获的悬案可都是能稀奇到被长安城各大茶馆的说书先生买去镇场子用的。
乔苒“哦”了一声,阖眼想了片刻,出声道:“国子监、失踪案……我在库房卷宗里似乎看到过这个案子的记录,说是那位国子监学生的妹妹是来送饭的,那学生因着还有一堂课要上,便让他两个妹妹在外等着,结果一堂课上罢,他那两个妹妹不见了。一开始大家并未在意,只以为是女孩子贪玩,毕竟国子监这种地方鲜少有案子发生,直到寻了一天一夜都没找到,这才报了官,最终却遍寻不得了。”
卷宗里的记录只有个大概,而女孩子一开口几乎可说是完整复述了卷宗里的记录。两个大理寺官员心中忍不住再次感慨了起来:果真是过目不忘,没想到他们不过随口一提,她便将那个案子说出来了。
当然,因着没有看过具体的案子细节,这里头有很多是女孩子不知道的。
左右此时离国子监还有一段路,两个大理寺官员便多说了一些:“乔大人说的丝毫不差,不过卷宗记录里其实还是有一些没有记录到的。那个国子监学生的两个妹妹是一对双生儿,长的一模一样,日常穿着打扮也几乎是一模一样,平素里总是形影不离的。”
双生儿?乔苒听的不由一愣,又是双生儿……不过这等多年前的旧案应当与现在发生的事情关系不大吧!只是,若是双生儿的话,乔苒想了想,道:“如此一模一样的两个女孩子,又是形影不离的,按理说应当很是显眼才对。”
“不错。”其中一个大理寺官员闻言便本能的点了点头,道,“所以一开始失踪大家才会觉得奇怪,因为国子监这等地方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出的,而且此处也不是人烟稀少之地,时常有人经过,这样一对双生儿按理说只要看到便不会忘记,最后一个见到两个女孩子的那位国子监学生的同窗说是在国子监门口见到了那两个女孩子,偏偏除却他之外,却再无旁人见到了。”
无旁人见到……乔苒略一思索,便道:“所以大人的意思是那个同窗有可能说谎?”
对面的同僚点头道:“那学生素日里便是个经常作弄别人的人,一开始官府问话,他也颠三倒四的,说了好几句谎话,万幸叫人揭穿了才说了这个证词。只是这个证词也是假的……”
假的?想到他们所说的那个同窗见到女孩子是在国子监门口,乔苒脱口而出:“难道是门房揭穿了他?”
发生在国子监门前的事情,有几件是门房不知道的?
“不错。”见到女孩子不过听他们稍稍复述了一番便猜出了门房,两个官员对视了一眼,也忍不住多了几分兴致。
讲案子这种事也是要看兴致的,对方若是一窍不通,光说,对方没有反应也没了兴致,而若是像乔大人这样,听案子还能举一反三的,这兴致自然就起了。
“门房说那个时辰他就在门口怎的没有看到人?而且那个时辰经过的还有几人都道不曾看到过两个女孩子。”同僚说道,“所以这人极有可能说了谎。”
确实有这个可能,乔苒点了点头,接着问了下去:“之后呢?”
“之后官府便把这人抓了起来,那丢了两个双生妹妹的学生还亲自来大牢里跪下求他把妹妹还回来,”开口的同僚说道,“听说那时候这人无比愤怒,双目赤红,挥着拳头大喊道他说的是实话怎的没有人信他,是不是只有他死了他们才会信云云的。”
乔苒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了一下,脱口而出:“然后这人真的死了?”
她没忘记这是一件悬案,若是把这个撒谎的学生作为嫌犯严加审讯或者干脆送到刑部的话,总会有一个结果的。
可事实是这个案子成了一件悬案,所以定然是之后出了什么事。
“没错,时正值四季之秋,天干物燥,当晚大牢里老鼠翻了灯油,起了大火,虽说几个狱卒勉力救火,可到最后还是有几个关在大牢里的犯人被烧死了,他就是其中之一。”开口的同僚说道,“当时大理寺都以为死的就是他,可之后案子里的证据却又前后矛盾,唯一的嫌犯死了,很多事情无从得知,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桩悬案。”
乔苒没有错过那句‘当时大理寺都以为死的就是他’那句话,看来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这个人,想了想,乔苒却又有些不解:“封仵作没有发现异常来?”以封仵作的手段,不应该啊!
开口的同僚听闻忙解释道:“封仵作那时候还未到大理寺,我们大理寺的仵作同外头的仵作也没什么差别,封仵作是之后才来的,这一次也是封仵作根据先时仵作的验尸结果推测出死的那个人可能不是我们以为的嫌犯,那个人可能还活着。”
第751章 有趣
封仵作虽然时常不说人话,不做人事,可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的能力,毕竟能将下九流的仵作行当做成官身的,大楚此前还不曾有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便是仵作行当里的状元了。
所以,根据之前仵作的验尸结果,封仵作能推出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
“封仵作发现的问题是牙。”同僚道,“那人喜食糖,牙口不好,曾经因为牙口问题看过好几次大夫,我等去了城东专看牙的黄大夫那里调出了过往的单子,确认了这一点,可那具尸体却是一口好牙,这显然与我们所发现的不符。”
牙疼这等事不光是百姓,就是权势也不会认为这是什么大毛病,自上而下的轻视便使得在大楚,专治牙疼的大夫不多,若非疼的受不了了,寻常人是不会为了这个去看大夫的。
黄大夫可说是整个长安城里唯一一个仅看牙病的大夫,毕竟看牙这种事是细致活,黄大夫也是个细致人,过往经手过的诊治记录也都在家中堆放着,所以万幸,他们上门拜访之后找到了嫌犯的就诊记录。
一口烂牙被火烧焦了居然成了一口好牙,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变戏法也没得这么变得,也因着这个原因,他们怀疑嫌犯当时并没有死,而是借这一场火逃了。
原来是这样,乔苒恍然:“所以如今发现嫌犯没有死,这案子便要重新审理了?”
同僚点头,此时马车也停了下来,到国子监了。
他二人去国子监办事,乔苒便要去国子监旁的虞家登门拜访了,挥别同僚之后,乔苒便带着唐中元去向一旁虞家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