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黑洞陆尘尝试控制着白洞内的天体意子返回时,却出现了意外!
因为黑洞陆尘找遍了整个白洞内部,都没有发现出口之类的通道,用句先前的话说,这真的就是一个封闭空间。
事实上,黑洞陆尘应该更早意识到这一点的。
毕竟此前,他早已找寻过白洞的出口,却没有发现任何通道,既然不存在通道,那自然是出口和入口通道都没有。
这也意味着,一旦进入白洞,无论什么事物都将无法返回。
得知这个情况后,黑洞研究项目组的科学家惊讶的道:“真是出人意料,没想到白洞内部居然没有入口,那很奇怪,黑洞内的物质或能量是怎样形成白洞的?黑洞要保持平衡,又是如何将自身不断增长的物质通过白洞喷发出去的?”
“这个现象确实很难理解……”
有个科学家分析说道:“不过,既然事实已然存在,那说明它肯定有一套我们不了解,或是与我们所知常识相背的内在逻辑,我们需要找出这个逻辑!”
“我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千万不能以自己的认知去强行解释宇宙事物,如果是普通的百姓倒是无所谓,但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一定要谨慎与理性。就比如说这次的白洞出入口之说,无疑是我们以自己常见的规律去理解物质的交换,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地方的物质交换方式都和我们的世界相同。”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
黑洞研究项目组终于总结出了黑洞与白洞是如何相互联动的。
这些科学家认为,黑洞向白洞输送物质与能量的方式既然不是常见的通道方式,那应该是全方位的渗融方式。
科学家们推测,当黑洞的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质量凝聚的引力便会彻底撕裂空间或开创新的空间,形成白洞。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白洞是一个封闭式空间,而且一旦进入便不可返回或逆转,属于一种单方向的特殊空间。
由于白洞位于黑洞内部,被黑洞所包裹着,就好像海水包裹着一个球体一般,所以科学家们才会认为黑洞与白洞的物质交换方式是渗融式。要理解这个渗融式,我们要先知道渗透,众所周知,渗透就是通过细小的孔洞向内流动的一种方式。拿上面的海水例子来说,把一个布球放入海中,海水自然会通过布间的细孔渗透进布球内。而这里所说的渗融是一种类似于渗透,却又不同于渗透的方式。因为白洞位于黑洞内部,而且白洞形成的特殊空间是由黑洞的能量提供的,所以白洞与黑洞的关系,并不像布球与海水那样简单,如果非要类比的话,那白洞更像是一个由海水形成的水球,被黑洞这个大海包裹着。正是因为形成白洞的物质在一定情况下与黑洞的物质是同源的,所以科学家们才会提出这种全新的渗融方式,即有渗透又有融合的一种特殊情况。
尽管渗融这种学说目前没有办法直接证实,但却有侧面的线索可以佐证。
先前,黑洞陆尘在检测白洞时,曾发现白洞会随机性的膨胀与收缩,科学家们正是根据这些现象推测,黑洞核心的物质在撕裂空间后形成了白洞,每当黑洞有新的物质在引力坍缩下被压迫进白洞时,就会形成白洞的收缩,而当物质能量在白洞内稳定下来后,又会造成白洞的膨胀。
所以,黑洞陆尘才观测到了白洞膨胀与收缩的现象。
而白洞的膨胀与收缩,就是黑洞向白洞传输物质的表现特征之一。
正是由于存在这条比较有力的证据,所以即便在没有完全证实的情况下,黑洞研究项目组的所有科学家们都愿意暂时相信这种说法。
而且,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学说的可能性,黑洞陆尘还亲自做了一次实验。
他再次控制着自己的一些天体意子进入黑洞核心,进而进入白洞,就是想再次观察一下天体意子是如何进入白洞的,看看究竟是渗融式还是通道式?
虽说黑洞陆尘之前已经进入过一次了,但陆尘第一次并没有注意这么多。
而这一次,黑洞陆尘尽管已经很注意了,但在进入白洞的刹那,他却与那些天体意子短暂的失去了联系,当再次建立起联系时,那些天体意子已经处在白洞内,因此具体的进入方式陆尘依然没有观察到。
不过,黑洞陆尘却根据天体意子分散式的位于白洞边缘这一点推断,黑洞与白洞的交换试应该就是渗融式,因为他的天体意子明明是从黑洞核心一处进入的,但进入白洞后却均匀的分布到了白洞的边缘一圈,所以得出一个结论,由黑洞核心进入的物质都会均匀的补充给白洞,并让白洞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至于进入白洞后不可返回与逆转这种现象。
科学家们推测,其一应该是黑洞的引力坍缩效应导致的;其二,白洞已经是一片独立的空间,与黑洞所处的宇宙空间明显并不相同,两者极有可能存在不同的规则;其三,再参考黑洞与白洞的关系,一者是吸收物质一者是喷发物质,所以就注定了进入白洞内的物质不可以逆流再返回黑洞。
“陆尘,你有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就在此时,黑洞研究项目组的一个科学家突然问了黑洞陆尘这样一个问题。
由于事出突然,黑洞陆尘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便反问道:“奇怪的地方?我并没有感觉到啊,你可以说得仔细清楚一些!”
“是这样的,刚才我在使用设备检测黑洞时,突然想到可以检测一下天体意子的运动轨迹,如果能检测出那部分天体意子的位置,或许就能找到白洞的坐标位置了。然而,当我开始使用设备进行检测时,却发现完全侦测不到进入白洞的那部分天体意子,那怕是前一秒他们还能显示在侦测设备的屏幕上,但下一秒突然就凭空消失了,完全没有任何征兆!”
因为黑洞陆尘找遍了整个白洞内部,都没有发现出口之类的通道,用句先前的话说,这真的就是一个封闭空间。
事实上,黑洞陆尘应该更早意识到这一点的。
毕竟此前,他早已找寻过白洞的出口,却没有发现任何通道,既然不存在通道,那自然是出口和入口通道都没有。
这也意味着,一旦进入白洞,无论什么事物都将无法返回。
得知这个情况后,黑洞研究项目组的科学家惊讶的道:“真是出人意料,没想到白洞内部居然没有入口,那很奇怪,黑洞内的物质或能量是怎样形成白洞的?黑洞要保持平衡,又是如何将自身不断增长的物质通过白洞喷发出去的?”
“这个现象确实很难理解……”
有个科学家分析说道:“不过,既然事实已然存在,那说明它肯定有一套我们不了解,或是与我们所知常识相背的内在逻辑,我们需要找出这个逻辑!”
“我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千万不能以自己的认知去强行解释宇宙事物,如果是普通的百姓倒是无所谓,但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一定要谨慎与理性。就比如说这次的白洞出入口之说,无疑是我们以自己常见的规律去理解物质的交换,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地方的物质交换方式都和我们的世界相同。”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
黑洞研究项目组终于总结出了黑洞与白洞是如何相互联动的。
这些科学家认为,黑洞向白洞输送物质与能量的方式既然不是常见的通道方式,那应该是全方位的渗融方式。
科学家们推测,当黑洞的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质量凝聚的引力便会彻底撕裂空间或开创新的空间,形成白洞。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白洞是一个封闭式空间,而且一旦进入便不可返回或逆转,属于一种单方向的特殊空间。
由于白洞位于黑洞内部,被黑洞所包裹着,就好像海水包裹着一个球体一般,所以科学家们才会认为黑洞与白洞的物质交换方式是渗融式。要理解这个渗融式,我们要先知道渗透,众所周知,渗透就是通过细小的孔洞向内流动的一种方式。拿上面的海水例子来说,把一个布球放入海中,海水自然会通过布间的细孔渗透进布球内。而这里所说的渗融是一种类似于渗透,却又不同于渗透的方式。因为白洞位于黑洞内部,而且白洞形成的特殊空间是由黑洞的能量提供的,所以白洞与黑洞的关系,并不像布球与海水那样简单,如果非要类比的话,那白洞更像是一个由海水形成的水球,被黑洞这个大海包裹着。正是因为形成白洞的物质在一定情况下与黑洞的物质是同源的,所以科学家们才会提出这种全新的渗融方式,即有渗透又有融合的一种特殊情况。
尽管渗融这种学说目前没有办法直接证实,但却有侧面的线索可以佐证。
先前,黑洞陆尘在检测白洞时,曾发现白洞会随机性的膨胀与收缩,科学家们正是根据这些现象推测,黑洞核心的物质在撕裂空间后形成了白洞,每当黑洞有新的物质在引力坍缩下被压迫进白洞时,就会形成白洞的收缩,而当物质能量在白洞内稳定下来后,又会造成白洞的膨胀。
所以,黑洞陆尘才观测到了白洞膨胀与收缩的现象。
而白洞的膨胀与收缩,就是黑洞向白洞传输物质的表现特征之一。
正是由于存在这条比较有力的证据,所以即便在没有完全证实的情况下,黑洞研究项目组的所有科学家们都愿意暂时相信这种说法。
而且,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学说的可能性,黑洞陆尘还亲自做了一次实验。
他再次控制着自己的一些天体意子进入黑洞核心,进而进入白洞,就是想再次观察一下天体意子是如何进入白洞的,看看究竟是渗融式还是通道式?
虽说黑洞陆尘之前已经进入过一次了,但陆尘第一次并没有注意这么多。
而这一次,黑洞陆尘尽管已经很注意了,但在进入白洞的刹那,他却与那些天体意子短暂的失去了联系,当再次建立起联系时,那些天体意子已经处在白洞内,因此具体的进入方式陆尘依然没有观察到。
不过,黑洞陆尘却根据天体意子分散式的位于白洞边缘这一点推断,黑洞与白洞的交换试应该就是渗融式,因为他的天体意子明明是从黑洞核心一处进入的,但进入白洞后却均匀的分布到了白洞的边缘一圈,所以得出一个结论,由黑洞核心进入的物质都会均匀的补充给白洞,并让白洞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至于进入白洞后不可返回与逆转这种现象。
科学家们推测,其一应该是黑洞的引力坍缩效应导致的;其二,白洞已经是一片独立的空间,与黑洞所处的宇宙空间明显并不相同,两者极有可能存在不同的规则;其三,再参考黑洞与白洞的关系,一者是吸收物质一者是喷发物质,所以就注定了进入白洞内的物质不可以逆流再返回黑洞。
“陆尘,你有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就在此时,黑洞研究项目组的一个科学家突然问了黑洞陆尘这样一个问题。
由于事出突然,黑洞陆尘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便反问道:“奇怪的地方?我并没有感觉到啊,你可以说得仔细清楚一些!”
“是这样的,刚才我在使用设备检测黑洞时,突然想到可以检测一下天体意子的运动轨迹,如果能检测出那部分天体意子的位置,或许就能找到白洞的坐标位置了。然而,当我开始使用设备进行检测时,却发现完全侦测不到进入白洞的那部分天体意子,那怕是前一秒他们还能显示在侦测设备的屏幕上,但下一秒突然就凭空消失了,完全没有任何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