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即位,改元靖康。
    这一年的元旦,整个汴都城人心惶惶,春节更是过得冷冷清清,若至连同贴春联炸爆竹的人家也比往年少了许多。
    一众家眷被安排去了南方避乱,家中没了大人的喧哗、小孩的吵闹哭叫,立时清静了起来。这几日朝中放年假,家中越发的显的冷清,除了乐天、武松、杨志与屠四、尺八几人外,只留老门房与两个厨子,来打理日常。
    “公爷,金兵开始渡黄河了!”屠四回到府中。
    “这么快?”乐天惊道,又问:“守卫在滑州南岸的梁方平、何灌部未曾率军击其半渡么?”
    屠四回道:“公爷,据从滑州传来的飞鸽传书,金人到达黄河北岸,以牛皮鼓擂了一天一夜,只一夜梁方平一部便被吓的四散逃却,何灌何大人只能望着四散溃退的宋军只能长长叹息……”
    乐天无奈叹息:“若乐某没记错,当初统安城一战刘法刘帅坠崖,何灌何大人于数万夏人兵马中几进几出,被誉为熙河第一猛将,却没想到会在滑州溃的这般狼狈!”
    屠四忙道:“公爷,依小的计算,五六日之内金人便可兵临汴都城下,以宋军一触即溃的操行,公爷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五、六日?”乐天眯起了眼睛,思虑半响后吩咐道:“朝廷于牟驼岗设有天驷监,有马匹两万,草料更是堆积如山,你想办法将这两万马弄走。”
    屠四面露难色:“公爷,这马匹是朝廷的,再者说转移两万匹马不止目标巨大,而且养起来也是麻烦非常……”
    “我不管!”乐天摆手,眯起眼睛冷声道:“朝廷己经顾及不了天驷监,牟驼岗这两万匹马便是死的一匹不剩,也不能落到金人的手里!”
    寻思片刻,屠四拜道“小的明白!”
    ……
    “乐公爷在宅中么,陛下召公爷进宫中议事!”
    就在屠四刚刚出了府,那边府中传来宫中内侍不男不女的腔调。
    闻言,乐天奔到前厅,与进府中的内侍问道:“发生何事,陛下这么急召乐某入宫中议事?”
    “公爷,出大事了……”看到乐天,那内侍惊慌的叫道,接着说道:“金人于昨日渡过了黄河,正向汴都杀来,马步军都虞侯何灌何大人回到汴都,请求入宫见皇上,皇上没有允许,而是命令他控制防守汴都城西线!”
    说完,那内侍又与乐天说道:“公爷,快随咱家入宫罢,皇上正等着公爷议事呢。”
    一边随着那内侍出门,乐天一边问道:“得到金人渡河的消息,宫中现下情况如何?”
    那内侍急急的说道:“陛下今日下诏亲征,没想至那边何灌何大人便回到汴都,禀报金人渡过黄河,太上皇他老家听说后,便下诏要去亳州太清宫烧香,现下宫中乱成了一团,据咱家所知,太上皇正着太后与一众亲王帝姬准备南幸。”
    出了府宅走在汴都大街上,乐天只见汴都街上吵嚷声哭叫声连成一片,街面上人流车流与各色人等混杂在一起,整从此街道上被拥堵成了乱糟糟的一锅粥,看模样皆是拖家带口出城逃难的。
    ……
    “乐卿,金人毫无阻挡,兵不血刃的渡过黄河,现下正向汴都行来,你可知道……”看到乐天入了宫,哲宗赵桓急急的说道。
    “臣刚刚知道。”乐天回道,作礼的同时目光四下扫视一番,童贯、蔡攸、李邦彦、张邦昌、宇文粹中、白时中、李纲、吴敏、徐处仁等一干执宰大臣皆立于殿中。
    此时每位大臣的面色都凝重无比。
    望着在场的所有大臣,哲宗赵桓问道:“太上皇欲南幸淮浙,诸位爱卿可有何见解?”
    赵桓话音落下,童贯开口道:“陛下,百善教为先,太上皇欲南幸淮浙,陛下就当应从!”
    “陛下,臣以为广阳郡王所言甚是!”这时蔡攸出列言道:“太上欲南幸淮浙,陛下就应顺从太上皇,若不然必为书史者所诟!”
    一众官中心中都清楚的很,太上皇赵佶所谓的南幸淮浙,摆明了就是逃跑避敌,但经过童贯、莜这么一说,就上升到孝道的层次。大宋讲究仁孝,做为天子的赵桓更是要顾及仁孝之名,无论如何也要遵从的。
    “也罢,朕这便草诏,太上南幸淮浙!”哲宗赵桓无奈,只好说道。
    “朕恭奉道君皇帝,比以尤勤感疾,祷于太清,诞日康复,方燕处琳馆,靡有万机之繁,可以躬伸报谢。今来就正元节前择日诣亳州太清宫烧香。朕只奉睿训,汴都不钦承……”
    旁边有中书舍人按赵桓的旨意拟好了诏书,又与一座大臣们斟酌方才议定。
    “蔡攸、宇文粹中!”拟好了诏书,乐天唤道。
    “臣在!”二人忙道。
    赵桓命道:“朕任你二人为恭谢行宫命名,以范讷统胜捷军护从太上皇巡幸!”
    闻言,二人忙接了任命。
    与此同时,童贯却是面色一变,胜捷军是自己的亲军,身边的亲军被调走,心中有些不安起来。
    这边拟好了诏书,蔡攸与宇文粹中二人忙持诏书向太上皇赵佶所居的龙德宫行去。
    ……
    知太上皇南幸,一向主和的执宰张邦昌奏道:“陛下,现下汴都危急,且汴都位于中原一马平川之地无险可守,而金人锋芒正胜,陛下应迁者南渡长江或西奔关中,以长江之险或是潼关之险来保存实力,同时与金人议和,蓄精养锐静待时机,以谋东山再起一雪前耻。”
    闻言,哲宗赵桓眼中立时现出几分意动之色,目光扫向左右,意在征询意见。
    张邦昌话说的突然,一众官员彼此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没有人适应过来。
    此议与逃走不同,事干迁都,不同儿戏,当年大宋立国之初太祖皇帝也有迁都之议,却被还是晋王的太宗皇帝否决了,毕竟太宗皇帝代表的是汴都本地人的利益,太祖皇帝只好做罢。
    “臣对张相所言不敢苟同!”见赵桓有意动之色,李纲上前一步奏道:“天下城池,岂有如都城者,且宗庙社稷、百官万民所在,舍此欲何之?”
    听闻李纲之言,张邦昌无言以对。毕竟迁都是大事,在没有万全的准备之前,是不能仓促决定的,特别是大战之前,连天子都狼狈逃走,上效下尤军民又如何抵挡金人。
    这个道理,哲宗赵桓心里也是清楚的。
    李纲又奏道:“陛下,如今之计,当整饬军马,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
    “好,朕这便似诏下令亲征!”被李纲灌输了一通道理,赵桓不得己应道,随即将目光投向童贯,言道:“童贯,朕任你为东京留守。”
    “臣领旨!”童贯忙道。
    就在此时,有小宦官匆忙来报:“陛下,太上皇带人出了通津门……”
    闻言,赵桓心中大惊,太上皇赵佶原本计划正月初四南幸的,没想到自己刚刚颁出诏书,今日晚间自己的这个太上皇父亲便急不奈的逃走。
    听到太上皇赵佶仓惶出逃,童贯转了转眼珠,奏道:“陛下,胜捷军是老奴的亲军,太上皇他老人家出宫出的匆忙,老奴快些将亲军派去护卫太上皇,显得有意外发生!”
    听童贯上奏,哲宗赵桓忙道:“朕准了,快些派人去护卫太上皇的周全!”
    说完,童贯出了大殿。
    这时,有小宦官一路跑进殿中,气喘吁吁的禀道:“陛下,汴都西北城外起了大火!”
    听是城外起火,赵桓不以为意,只是问道:“可看清了是何处起火?”
    小宦官禀道:“陛下,据城中防火铺兵断定,是天驷监所在的牟驼岗!”
    得了禀报,赵桓言道:“罢了,烧便烧罢,京师都处于危急之中,一个位于郊远的驷马监实是顾及不得了!”
    待赵桓话音落下,李纲向乐天拜了拜,说道:“乐公爷是打过恶仗的人,如今金人渡过黄河,我军当如何与之应战?”
    听李纲发问,赵桓与一众朝臣也将目光投向了乐天。
    “金人分兵东、西两路,每路不过六万人,西路军被纠缠在太原城下,以金人东路军六万人实不足为惧也!”乐天言道。
    “辽人尝言,‘金兵不满万,满万不能敌。’怎到了乐公爷的口中,怎似不堪一击!”听乐天这般说,执宰张邦昌说道。
    听张邦昌这般说,乐天笑道:“乐某与张相公打个赌如何?”
    “打什么赌?”张邦昌问道。
    乐天笑道:“若我大宋输了头阵,乐某将项上的这颗头颅送与张相公;若是我大宋羸了头阵,张相公将项上的这颗头颅送与乐某如何?”
    闻言,张邦昌先是一怔,随即勃然变色拂袖道:“简直是荒唐!”
    听乐天所说,心中犹豫不止的赵桓不禁喜道:“乐卿对胜算这般有把握?”
    乐天回道:“启禀陛下,虽我朝军卒久疏于操演不熟阵列,但只需加强城防守备,完善城防设施,并将防御阵线向城外扩展,增强都城防御能力,以城池之固固守,六万金人实不为惧,要不了一月就会铩羽而还!”
    这时一直未发一言的徐处仁也奏道:“陛下,乐公爷擅于征战,有乐公爷于城中坐镇,我朝定可以逸待劳,击退金人!”
    ……
    金兵兵临城下在即,官员们的元旦假期自然而然的取消,百官们从早到晚忙着商议退敌之计。
    就在赵桓与百官商议朝政时,只听得有登登登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只见有小宦官进殿,禀道:“陛下,自太上皇于前日晚间带着几个内侍出宫南幸,今日太上皇后与宫中的一众皇子、帝姬,还有居于城中的诸王也陆续以随太上皇的名义向南方出行……”
    听得奏报,赵桓面色变的难看起来,尚未说话,却见又有小宦官过殿,上气不接下气的禀道:“启禀殿下,童贯从汴都调走三千胜捷军,高俅带着三千禁军,向东南而去……”
    闻言,赵桓大怒:“没有朕的御批,他们何敢调动兵卒?”
    殿中一众大臣面色也是不由一变,汴都现下止有十万人马,守方圆近七十里的城墙,尚有些捉襟见肘,眼下被童贯、高俅不告而调带去六千,令人惊怒非。
    那小宦官看着赵桓的脸工,小声的说道:“广阳郡王与高太尉在临行之前,曾留言说太上皇身边无人护卫周全……”
    “莫要再说了!”赵桓愤然。
    殿中百官心中清楚的很,童贯二人再次扯起孝道做幌子。

章节目录


擎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月如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如弓并收藏擎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