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框架好搭,经受过信息大爆炸的洗礼,就算没吃过猪肉,谁还没见过猪跑?总结起来,其实都差不多,远的不提,光是明清民国以来的政治制度,随便照搬一样或糅合几样不要太轻松,如果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发现了不足之处,夏凡完全可以再进行增减,不影响政府办公。
但军事制度就不能这么草率了,光靠夏凡一个人瞎琢磨肯定是不行的,用“军师旅团营”还是用“营冲衡乘车”,无非是名字不同而已,他知道用的是三三制,但最先进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纵观中国古代军制,有“二四”制,比如明朝后期的部分募兵编制,每营4冲,每冲2衡,每衡4乘,每乘4车,每车因军种不同(车兵、步兵、骑兵),所辖单个单位不等;
有“二五十”制,如宋朝,每厢10军,每军5营,每营5都,每都2队(大队,一个大队50人,下面还有中队、小队,中队9人,小队3人);
有“五五”制,比如周朝,5人为伍,5伍为朋(两),5朋为卒,5卒为旅,5旅为师,5师为军;
然后还有唐朝的府兵制,一个折冲府有24个团,每团2旅,每旅2队,每队5伙,每伙10人,合一个团200人。
所以说,军师旅团营,还真不是现代人自创的,许多穿越前辈直接照搬完全没问题,即使在古代也不会违和。
但问题是,几乎改一次朝,换一次代,军事编制就跟着变更一次,搞得夏大族长头大,有心偷个懒效仿前辈生搬硬套,可夏军短时间内只可能是一支纯粹的冷兵器军队,想要升级换代最起码也得等到诸夏经济稳定后,直接用热兵器时代的编制,真的好吗?
具体施行哪种军制,这涉及到夏军的战斗力,夏凡哪怕心再大,也不敢独断,所以,就需要周敦吉及在场的所有军官讨论。
然后,夏凡就发现自己太天真,指望这些九成是大老粗,十成是中低级军官的武夫们,能在关于“未来一段时间内夏军该使用哪种编制”这样的大话题中提出有见地的提议,真是呵呵了!
望着两排十几双盯着自己的豆豆眼,夏凡摸着下巴,思索着该说些什么来打破这尴尬的气氛。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先就这样吧,暂时一切照旧。”大族长烦恼的摆了摆手,接着转移话题道“我在天堂县留了八个百人队,还没有确定主官,蛇无头不行,严岗,我任命你为天堂守备,你要给我看好天堂县。还有,在占领天堂县的第二天,我就派了一个百人队度过交河桥,赶在三义城反应过来之前控制桥东,防止他们毁桥,王世明,我命你为交河副守备……你俩到任后,要着重盯着这方面,如果交河桥出了意外,我唯你俩是问!”
“是,卑职定不负族长所托!”严岗和喜上眉梢的王世明挺身而出,铿锵有力的保证道,同时,严岗心下松了口气,看来大族长没有在意他之前所犯的那丁点小错误。
刨除掉留在天堂县的八百人外,聚集在自由县的夏军还有一千八百人(600+500+1500800),不算不知道,一算,我滴龟龟,大族长差点没吓趴下。
爆兵一时爽,吃死夏老板。
近三千名吃粮大户,夏大族长瞬间亚历山大。
‘难怪老子在派人控制交河桥后,心里就有一股强烈的意念让自己不要得陇望蜀,幸好啊,幸好老子收住了手!’
大族长心下庆幸不已。
‘不行,粮食进口势在必行,军屯也势在必行!’
强自按下心中的迫切,夏凡表面上依旧淡定,“自由县因为接收的旧的东西更多,所以更加良莠不齐,需要更多的兵力威慑,郭瑶,我命你为自由守备,领八个百人队驻守自由县城。周敦吉,你继续为游击,战时统领二部,平时,我给你在城外划一处空地,你给我带领剩下的弟兄们去屯田。”
“是,卑职领命!”周敦吉、郭瑶连忙站出来应道,只是郭瑶一脸兴奋,周敦吉则一脸懵逼。
尼玛,这个游击还不如守备呢!
最起码守备不用种地,特别是严岗,还有王世明,平时说不定还能跑交河对岸打打牙祭。
要不是夏凡说了战时统领二部,周敦吉都要怀疑是不是自己“功高震主”,惹来大族长的猜疑。
如果夏凡能猜到周敦吉的心思,保不准一脚踹死他,只不过攻灭了一个几百人的社团,丫哪来的自信“功高震主”?臭不要脸的!
无奈的将一干军官挥退,夏凡不由暗叹,要说那位给他的一百万人真不算含糊,绝绝对对是诸夏崛起的基石,军队、农民,特别是那一票工人大匠,每“看”一次名单,他都会忍不住傻乐,但,但为啥就不能多安排一个军事大家呢?
四星差评!
自怨自艾过后,夏凡想到被自己叫下来的乔盛泰、齐虎、司马仁乡还在隔壁等着自己呢,连忙拍了拍脸颊,使自己恢复自信和从容,这才施施然让人将他们唤过来。
这种跑路的活,当然让别人去干,大族长怎么可能主动过去!
不久,三人就再次回到大堂。
夏凡首先问的乔盛泰。
“你这次出去后,首要任务就是粮食,尽可能多的买粮,只要咱们买得起,买的到,运的回来,就不要考虑其他问题。”
乔盛泰很明显的能从夏凡的语气中听到不容置疑。
他也不会质疑,粮食这种东西,真是永远都不嫌多,买回来总是不亏。
“盛泰,你现在是夏贸总经理,你可以尽情的去找,两县内,但凡能出口的资源,你都有权利调配,不仅是两县境内,(交)河对岸的资源你也完全不用顾及三义城的态度。”
夏凡给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乔盛泰显然不会满足,“族长,夏贸公司只有属下一人不可行事!”
言外之意,就是要编制,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不仅是夏贸公司,之前成立的那些部门哪个不缺人,等张明他们缓过劲儿来,一波要人潮不可避免。
“给!”大族长豪爽的大手一挥。
乔盛泰笑容可掬,“那么,属下还有最后一个疑问,所谓名正言顺,当别人问起夏贸公司的东家是谁的时候,属下该如何回复?夏族,抑或夏国?”
妈卖批!
旁听的齐虎和司马仁乡只感觉一股浓浓的危机油然而生。
这个一脸假笑的土老财是要怂恿族长称王吗?
好不要脸,居然明目张胆的想抢拥立首功!
真是恬不知耻!
谄媚小人!
无耻之尤!
为什么我没想到?
夏凡也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乔盛泰这么快就涉及到名分上。
夏族是不可能的,不合适,如果那位给的金手指是一亿,哪怕只有一千万同胞,用夏族这个名分也不是不行,但只有一百万同胞,太单薄了,对外宣称夏族,强调夏族这个概念,很容易形成孤立的局面,人为的将自己和大众隔离开来,不利于吸收兼容。
人口是一方势力或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大制约,一百万人怎么都不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夏凡可不会忘记,曾经不可一世的海上马车夫是如何连开船的水手都凑不齐,最终彻底沦落为三流国家的。
所以,要么开府建牙,过渡一下,要么立国建制,一步到位。
夏凡想也不想就选择了直接立国建制,缓称王那一套是建立在拥大义名分的中央朝廷实力尚存、各路藩镇不相伯仲的基础上,才需要实行的低调之策。
目前的诸夏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想建国就建国,不会有中央政府视你为头号叛逆,率军讨伐,也不会有一群如狼似虎的诸侯打着维护天子权威的幌子,对你进行围殴——可怜的袁术——美其名曰征讨不臣。
不过,建国虽然没有压力,但考虑到诸夏目前的窘况,夏凡却没那个脸称王。
所以……
“就叫‘夏国’吧。”夏凡很随意的说道,“自今日起,本族长自领夏侯之爵,效西周、春秋时封建的诸侯国,夏国,是为侯爵国,侯国。”
侯爵,不高不低,正正好。
于是,关乎国号、国别等如此重大的决议题,就在大族长三言两语中,轻描淡写的决定了。
完全是即兴发挥。
但军事制度就不能这么草率了,光靠夏凡一个人瞎琢磨肯定是不行的,用“军师旅团营”还是用“营冲衡乘车”,无非是名字不同而已,他知道用的是三三制,但最先进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纵观中国古代军制,有“二四”制,比如明朝后期的部分募兵编制,每营4冲,每冲2衡,每衡4乘,每乘4车,每车因军种不同(车兵、步兵、骑兵),所辖单个单位不等;
有“二五十”制,如宋朝,每厢10军,每军5营,每营5都,每都2队(大队,一个大队50人,下面还有中队、小队,中队9人,小队3人);
有“五五”制,比如周朝,5人为伍,5伍为朋(两),5朋为卒,5卒为旅,5旅为师,5师为军;
然后还有唐朝的府兵制,一个折冲府有24个团,每团2旅,每旅2队,每队5伙,每伙10人,合一个团200人。
所以说,军师旅团营,还真不是现代人自创的,许多穿越前辈直接照搬完全没问题,即使在古代也不会违和。
但问题是,几乎改一次朝,换一次代,军事编制就跟着变更一次,搞得夏大族长头大,有心偷个懒效仿前辈生搬硬套,可夏军短时间内只可能是一支纯粹的冷兵器军队,想要升级换代最起码也得等到诸夏经济稳定后,直接用热兵器时代的编制,真的好吗?
具体施行哪种军制,这涉及到夏军的战斗力,夏凡哪怕心再大,也不敢独断,所以,就需要周敦吉及在场的所有军官讨论。
然后,夏凡就发现自己太天真,指望这些九成是大老粗,十成是中低级军官的武夫们,能在关于“未来一段时间内夏军该使用哪种编制”这样的大话题中提出有见地的提议,真是呵呵了!
望着两排十几双盯着自己的豆豆眼,夏凡摸着下巴,思索着该说些什么来打破这尴尬的气氛。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先就这样吧,暂时一切照旧。”大族长烦恼的摆了摆手,接着转移话题道“我在天堂县留了八个百人队,还没有确定主官,蛇无头不行,严岗,我任命你为天堂守备,你要给我看好天堂县。还有,在占领天堂县的第二天,我就派了一个百人队度过交河桥,赶在三义城反应过来之前控制桥东,防止他们毁桥,王世明,我命你为交河副守备……你俩到任后,要着重盯着这方面,如果交河桥出了意外,我唯你俩是问!”
“是,卑职定不负族长所托!”严岗和喜上眉梢的王世明挺身而出,铿锵有力的保证道,同时,严岗心下松了口气,看来大族长没有在意他之前所犯的那丁点小错误。
刨除掉留在天堂县的八百人外,聚集在自由县的夏军还有一千八百人(600+500+1500800),不算不知道,一算,我滴龟龟,大族长差点没吓趴下。
爆兵一时爽,吃死夏老板。
近三千名吃粮大户,夏大族长瞬间亚历山大。
‘难怪老子在派人控制交河桥后,心里就有一股强烈的意念让自己不要得陇望蜀,幸好啊,幸好老子收住了手!’
大族长心下庆幸不已。
‘不行,粮食进口势在必行,军屯也势在必行!’
强自按下心中的迫切,夏凡表面上依旧淡定,“自由县因为接收的旧的东西更多,所以更加良莠不齐,需要更多的兵力威慑,郭瑶,我命你为自由守备,领八个百人队驻守自由县城。周敦吉,你继续为游击,战时统领二部,平时,我给你在城外划一处空地,你给我带领剩下的弟兄们去屯田。”
“是,卑职领命!”周敦吉、郭瑶连忙站出来应道,只是郭瑶一脸兴奋,周敦吉则一脸懵逼。
尼玛,这个游击还不如守备呢!
最起码守备不用种地,特别是严岗,还有王世明,平时说不定还能跑交河对岸打打牙祭。
要不是夏凡说了战时统领二部,周敦吉都要怀疑是不是自己“功高震主”,惹来大族长的猜疑。
如果夏凡能猜到周敦吉的心思,保不准一脚踹死他,只不过攻灭了一个几百人的社团,丫哪来的自信“功高震主”?臭不要脸的!
无奈的将一干军官挥退,夏凡不由暗叹,要说那位给他的一百万人真不算含糊,绝绝对对是诸夏崛起的基石,军队、农民,特别是那一票工人大匠,每“看”一次名单,他都会忍不住傻乐,但,但为啥就不能多安排一个军事大家呢?
四星差评!
自怨自艾过后,夏凡想到被自己叫下来的乔盛泰、齐虎、司马仁乡还在隔壁等着自己呢,连忙拍了拍脸颊,使自己恢复自信和从容,这才施施然让人将他们唤过来。
这种跑路的活,当然让别人去干,大族长怎么可能主动过去!
不久,三人就再次回到大堂。
夏凡首先问的乔盛泰。
“你这次出去后,首要任务就是粮食,尽可能多的买粮,只要咱们买得起,买的到,运的回来,就不要考虑其他问题。”
乔盛泰很明显的能从夏凡的语气中听到不容置疑。
他也不会质疑,粮食这种东西,真是永远都不嫌多,买回来总是不亏。
“盛泰,你现在是夏贸总经理,你可以尽情的去找,两县内,但凡能出口的资源,你都有权利调配,不仅是两县境内,(交)河对岸的资源你也完全不用顾及三义城的态度。”
夏凡给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乔盛泰显然不会满足,“族长,夏贸公司只有属下一人不可行事!”
言外之意,就是要编制,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不仅是夏贸公司,之前成立的那些部门哪个不缺人,等张明他们缓过劲儿来,一波要人潮不可避免。
“给!”大族长豪爽的大手一挥。
乔盛泰笑容可掬,“那么,属下还有最后一个疑问,所谓名正言顺,当别人问起夏贸公司的东家是谁的时候,属下该如何回复?夏族,抑或夏国?”
妈卖批!
旁听的齐虎和司马仁乡只感觉一股浓浓的危机油然而生。
这个一脸假笑的土老财是要怂恿族长称王吗?
好不要脸,居然明目张胆的想抢拥立首功!
真是恬不知耻!
谄媚小人!
无耻之尤!
为什么我没想到?
夏凡也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乔盛泰这么快就涉及到名分上。
夏族是不可能的,不合适,如果那位给的金手指是一亿,哪怕只有一千万同胞,用夏族这个名分也不是不行,但只有一百万同胞,太单薄了,对外宣称夏族,强调夏族这个概念,很容易形成孤立的局面,人为的将自己和大众隔离开来,不利于吸收兼容。
人口是一方势力或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大制约,一百万人怎么都不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夏凡可不会忘记,曾经不可一世的海上马车夫是如何连开船的水手都凑不齐,最终彻底沦落为三流国家的。
所以,要么开府建牙,过渡一下,要么立国建制,一步到位。
夏凡想也不想就选择了直接立国建制,缓称王那一套是建立在拥大义名分的中央朝廷实力尚存、各路藩镇不相伯仲的基础上,才需要实行的低调之策。
目前的诸夏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想建国就建国,不会有中央政府视你为头号叛逆,率军讨伐,也不会有一群如狼似虎的诸侯打着维护天子权威的幌子,对你进行围殴——可怜的袁术——美其名曰征讨不臣。
不过,建国虽然没有压力,但考虑到诸夏目前的窘况,夏凡却没那个脸称王。
所以……
“就叫‘夏国’吧。”夏凡很随意的说道,“自今日起,本族长自领夏侯之爵,效西周、春秋时封建的诸侯国,夏国,是为侯爵国,侯国。”
侯爵,不高不低,正正好。
于是,关乎国号、国别等如此重大的决议题,就在大族长三言两语中,轻描淡写的决定了。
完全是即兴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