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可以说是个多事之秋,在这个月中东欧国家首先是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独联体和世共联,紧接着还是这些中东欧国家又高高兴兴的接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就在世人对中东欧国家这种左右摇摆的很是莫名其妙的外交政策感到迷惑的时候,还是这些中东欧国家又一次跟随者苏联组建了一只独立国家联合体科索沃维和部队。
这支所谓的维和部队主力由苏联红军担任,彼得罗夫斯基上将率领苏联红军第2山地步兵军、第52步兵军和第100装甲旅快速地从保加利亚进入科索沃。协同出场还有阿尔巴尼亚的一个步兵旅、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各出的一个步兵团、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工兵营、匈牙利的一个骑兵营、希腊的一个通信营。加起来的总兵力大概也就是一个集团军的水平。
这支维和部队在科索沃阿族武装的带领下长驱直入,直到在普里什蒂纳遭遇铁托的南斯拉夫人民军。这一下事情就热闹了!
彼得罗夫斯基要求南斯拉夫人民军立刻退出普里什蒂纳退出科索沃,确保阿族不会再遭到暴力屠杀。对此南斯拉夫方面自然是断然拒绝,反而要求苏联及其仆从侵略军立刻滚出南斯拉夫,否则别怪他们手里的枪子不认人。
彼得罗夫斯基并没有急于进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动是受限制的,政.治局和军.委之前就给他打了招呼,这次维和行动必须是克制的,不能首先向南斯拉夫人民军开火,如果一定需要开火,必须首先获得政.治局和军.委的同意。
所以,此时彼得罗夫斯基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将情况反馈上去,然后等待政.治局和军.委的决定。而此时在莫斯科,政.治局九大长老也是齐聚一堂,倒不是在讨论什么,而是在等待铁托的答复。
是的,在独联体决定向南斯拉夫派遣维和部队的第一时间,独联体就向铁托发了一封电报,通知铁托独联体的决定,并希望他尊重独联体的决定并立刻退出科索沃。
可想而知此时的铁托是多么的愤怒,他几乎是咆哮着口授了一份答复电报:“苏联是否已经正式向南斯拉夫宣战了!如果是,那么南斯拉夫接受这个挑战,将像之前打败德国纳粹一样打败苏联侵略者!”
对此,独联体给出的答复是:“独立国家联合体无意向任何国家宣战,独联体维和部队进入科索沃是应当地阿族的邀请前来调解民族纠纷,化解越来越严重的种族冲突,解除当地的人道主义危机,恢复和平。这不是对南斯拉夫的宣战,独联体尊重南斯拉夫的主权,但是南斯拉夫也应该充分尊重阿族在科索沃的享有的生存权利!”
这一份答复让铁托是大吃一惊,因为之前他还以为这次出兵仅仅是苏联答案方面的行为,可是现在看起来苏联已经裹挟了一票中东欧国家,几乎是南斯拉夫所有的邻居都参与了这次“维和”行动。这个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是苏联单方面的行动,铁托认为自己很容易争取国际支持,可是将苏联塑造为侵略者,那时候国际舆论会让苏联好看。而现在苏联后面跟着一票小尾巴,虽然这些小尾巴只是象征性的出了点力量,但是这个象征性就很要命了。这意味着整个中东欧都是支持苏联行动的,这想让他争取国际支持非常为难。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铁托向国家求援的时候,愿意跟南斯拉夫站在一个战壕里发声的国家是少之又少,英美表示了支持,比利时和荷兰表示了有限的支持,法国表示不干涉外国内政,希望这个事情尽早以和平收场。瑞典也表示了支持,不过仅仅是嘴炮,毕竟瑞典离苏联也很近,不想为了南斯拉夫惹祸上身。至于其他的欧洲国家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苏联,大喊什么必须结束科索沃的武装冲突,必须保障阿族的基本生存权力,铁托所主导的种族大屠杀必须得到制止,这是邪恶的新纳粹行为。
说实话,这样的国际舆论对铁托很不利,别说给苏联施加压力了,反而压力全部落在了他这一头。铁托顿时就纠结了,倒不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很显然,他是不可能放弃科索沃的,倒不是因为科索沃有多重要,而这是一个象征,一旦科索沃的问题上他让步了,那就意味着他将南斯拉夫捏合为一个整体的计划全面破产,到时候塞族依然是塞族,克族依然是克族,而阿族和穆族也还是老样子,哪怕是科索沃没有直接独立,这也等于是将南斯拉夫这个整体摔了个粉碎,也许这十年二十年甚至他所在的有生之年没什么事儿,可一旦他死了,一旦南斯拉夫新一代领导人控制不住局势了,那马上这个国家就会变成一盘散沙,而这是最大的悲剧!
所以铁托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轻易让步,必须顶住苏联的压力扛住。但是在这方面他也是有疑虑的,毕竟苏联这回的来势实在是太夸张了,动用了几乎一个集团军,还裹挟着一票小弟,这要是不能达成目的,今后独联体不是变成了一个笑话?
但是铁托又有一种侥幸心理,万一苏联是虚张声势呢?毕竟冒着同南斯拉夫全面开展的风险就为了一个科索沃和阿族,这怎么看都不划算吧?所以,此时此刻,铁托是在做着最后的权衡,究竟是软还是硬很快就会见分晓。
乘着铁托下决心的这段时间,让我们暂时离开南斯拉夫,前往华夏看一看,那里的事情也快要水落石出了。
马歇尔主导的和平谈判还是有成果的,至少是达成了纸面上的成果,刮共两党都表示接受协议,愿意成立联合政府。但是马歇尔却对华夏联合政府不抱任何希望。
他在给夫人的信中写道:“和平谈判期间双方的摩擦不断,三天一小打两天一大打,刮民党方面不断地在找事,而t共方面也毫不犹豫地予以还击。在我看来这个谈判不过是拖时间而已,一旦刮民党方面完成了战争准备,有没有协议都无所谓了!”
马歇尔的判断非常的准确,就在谈判达成一致后的第7天,在苏北、在陕甘宁、在河南刮共双方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可以说内战已经全面爆发了!
如果从较宽广的历史角度来说,刮共双方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进行的大规模内战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无疑仍是1927年到1937年内战的延续。
不得不说华夏的事情就是这么复杂而有趣,当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之后,刮共双方终于在********的压力下走到了一起,以“兄弟倪于墙,共御外辱”的气概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可虽然如此,但在整个抗战期间,刮共双方的冲突和摩擦也一直持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内战照打外敌也要打的“斗而不破”式的抗战。
不过随着日本的投降,这种斗而不破的模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没有外敌,兄弟自然继续倪墙。尤其是刮民党方面,作为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刮民党政府的实权掌握着蒋某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一国二主”的现象继续存在下去。
此时130多万侵华日军(不包括关东军)已经成为等待缴械投降后遣送回国的战败军队(还有相当数量的伪军,当然作为蒋某人曲线救国的实施者,相当数量的伪军其实就是刮军),可想而知,日本侵略军留下的地盘和留下的武器就是一块最大的“肥肉”,谁都不愿意这批庞大的装备落在对方手中。
上过历史课的我们都知道,因为抗战后期蒋某人一直是消极抵抗,真正的刮军精锐都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离日占区是相当的远,按照正常状态,日寇留下的武器装备真心是很难落在他们手里。所以当时老蒋就想了个歪招,下令不准第18集团军(八路军)接收日本投降。
按照蒋某人在“大陆歼敌一亿虎踞台湾”之后编写的《戡乱战史》记载:“该集团军(18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其在各战区作战之部队,并应接受各战区司令长官之管辖,勿擅自行动!”
老蒋说白了就是不准t共接受日寇的受降,准备独吞肥肉。这种不地道的做法t共方面自然也是不会接受的。对此老蒋自然是一肚子的火气,在《戡乱战史》中这么写道:“……奉命沿平汉、津浦两路北进及受降、接收之刮军部队,不仅行动受限,至晋冀鲁三省大部地区,均由‘沦陷区’转为‘赤区’。最后我虽勉力以一部空运、海运至济南、青岛、平、津等城市,仍因兵力所限只能控制点线,无力掌控全局,我华北、华东未战之时,已处于不利之态势。”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刮军对华北、华东等地确实是鞭长莫及,而之所以这么鞭长莫及无非是老蒋的消极抗日保存实力,如果他不收缩得这么厉害,至于抢不到地盘吗?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敌后战场的主力是t共,t共如果真是所谓的游而不击,能控制如此广阔的一片区域?
这还是历史上,在这个时空,刮军的态势是更加不妙。因为t共的强大,在抗战末期大反攻阶段席卷了华北和华东,不管是农村还是大中城市都落在了t共手里。让蒋某人连青岛、济南、平、津等大城市都没有捞到。在这一块区域别说是控制点线了,是一点儿存在感都没有。
甚至,这还是t共留了一手了,真要让t共放手的跟刮民党抢,恐怕江淮一代老蒋的命根子都得落在t共手里,谁让这里老蒋没有存在感呢?
当然,在江淮一代老蒋也不是完全没有存在感,只不过他的存在感是以一种比较尴尬的方式体现的,那就是广大的伪军,在河南、江苏、江西这一片区域里,伪军数量高达68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按照蒋某人指示去曲线救国的,如今日寇已败,救国也算是圆满完成,这一批伪军作为老蒋抢夺胜利果实的急先锋,可是起到了重大作用。只不过让人不齿的是,《戡乱战史》居然说这68万伪军挡住了刮军收复国土的进程,如果没有这68万伪军刮军的动作将更快。
好吧,人不能太无耻。反正这68万伪军兄弟恐怕是很受伤,一方面要“忍辱负重”卧底,另一方面帮蒋校长抢了地盘还要背黑锅,这批党国的无名英雄还真心是不容易啊!
简要点说吧,在1945年8月,华夏的大体形势是,东北被苏联红军所控制,华北和华东大部分在t共手里,此外在陕北也就是陕甘宁和内蒙也是t共的控制范围。除此之外,t共在华南、华中还有两广支队等游击队在活动。
而刮民党方面,大体上控制了陕西、山西、河南一部分、江淮、华南和华中大部,西南地区因为借着九华山事件搞掉了龙云,也算是剪除了一个对手。唯一能对蒋某人造成较大威胁的地方势力仅剩下阎老西和桂系,其中桂系的实力保存得非常理想,连老蒋都有些忌惮。
所以在内战爆发之初,老蒋认为刮军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消灭盘踞在陕北的t共中央,第二,收复华东和华北。为此,他制定了一个全面进攻计划。胡宗南带领西北刮军主力解决陕甘宁,而阎老西则去搞定晋北的t共所部。其余的刮军,新一军、新六军以及陈诚的土木系第18军这三只王牌主攻目标是河南、河北,而第74军以及第五军则负责苏北山东。
在蒋某人看来,只要一鼓作气就可以消灭t共的主力,在关内消灭掉t共的主力之后,借助美国和英国的支持迫使苏联从东北撤军也是可以期待的!
不得不说,蒋委员长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做法真心是存在问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党国的五大主力为核心去剿共没有问题,但是这五大主力经过抗战的洗礼已经是今非昔比,稳稳的高出其他部队,甚至高出中央军嫡系一头。这可以说是五头猛虎,想要掌控好这五头猛虎,至少也得配几头狮子才行吧?
可是,问题来了,刮军当中有狮子吗?有那种能够独当一面引领千军万马让上下效命的雄狮吗?从实际能力出发,这种狮子肯定是有的,但是蒋某人却不一定能用。比如说孙立人。
客观上说孙立人在抗战时表现得十分出彩,****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就是这位一手拉扯出来的。而且整个刮军当中,驻印远征军占据了五大主力之二,可见当时驻印度的远征军战斗力还是相当强大的。这一点也可以从历史上内战爆发之后东北的战斗形势看出来,以新一军和新六军为主体的关外刮军一度让林帅是相当的狼狈。
但是孙立人也是一大死穴,第一没有黄埔背景,这位是美国费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的(可不是流传的西点军校哦,当年的西点军校可不是随便能进的,巴顿当年为了读西点也在费吉尼亚混过一年,所以孙立人和巴顿也算是校友)。而且归国之后走的也是财政部税警团的路子进入刮军的,这个税警团不属于中央嫡系,只能算宋子文的私人武装,虽然装备很好,但是在政治上天然的就跟蒋某人的黄埔系隔了一层。
而正是因为孙立人的美国背景,而且在缅甸又表现得不错,让美国人对他是相当的欣赏,确实有想过将孙立人扶上马取代******。如此一来,蒋某人怎么可能在信任孙立人。历史上的内战之初,是因为孙立人威望在那,不得不“重用”一下,可一旦孙立人在东北的表现不是那么好(原因是多方面的),立刻就以不能打仗的名义将其撤下来架空了。
在这个时空也不例外,美国顾问确实建议******将新一军、新六军都交给孙立人指挥,但是蒋某人怎么敢答应?两大王牌主力都交给一个外人,以老蒋的个性这晚上还剩睡得着?
其实孙立人在远征军系统中声望也不是最高的那一个,在这个系统孙立人其实并不是总指挥,他仅仅是新一军的军长而已,和他平级的人不少,比如驻印军系统的廖耀湘,这位是新六军的军长,而且新一军的第一任师长也不是孙立人,当年他是新38师师长,上面的军长是郑洞国(比较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廖耀湘也好郑洞国也好,都是湖南人,还真是无湘不成军)。
而当年之所以孙立人的名声比上面这两位大得多,其实说白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的美国背景,美国作为二战中的中流砥柱说服力自然是强得多,美国人喜欢他夸赞他,自然买账的人也就多得多了……
这支所谓的维和部队主力由苏联红军担任,彼得罗夫斯基上将率领苏联红军第2山地步兵军、第52步兵军和第100装甲旅快速地从保加利亚进入科索沃。协同出场还有阿尔巴尼亚的一个步兵旅、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各出的一个步兵团、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工兵营、匈牙利的一个骑兵营、希腊的一个通信营。加起来的总兵力大概也就是一个集团军的水平。
这支维和部队在科索沃阿族武装的带领下长驱直入,直到在普里什蒂纳遭遇铁托的南斯拉夫人民军。这一下事情就热闹了!
彼得罗夫斯基要求南斯拉夫人民军立刻退出普里什蒂纳退出科索沃,确保阿族不会再遭到暴力屠杀。对此南斯拉夫方面自然是断然拒绝,反而要求苏联及其仆从侵略军立刻滚出南斯拉夫,否则别怪他们手里的枪子不认人。
彼得罗夫斯基并没有急于进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动是受限制的,政.治局和军.委之前就给他打了招呼,这次维和行动必须是克制的,不能首先向南斯拉夫人民军开火,如果一定需要开火,必须首先获得政.治局和军.委的同意。
所以,此时彼得罗夫斯基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将情况反馈上去,然后等待政.治局和军.委的决定。而此时在莫斯科,政.治局九大长老也是齐聚一堂,倒不是在讨论什么,而是在等待铁托的答复。
是的,在独联体决定向南斯拉夫派遣维和部队的第一时间,独联体就向铁托发了一封电报,通知铁托独联体的决定,并希望他尊重独联体的决定并立刻退出科索沃。
可想而知此时的铁托是多么的愤怒,他几乎是咆哮着口授了一份答复电报:“苏联是否已经正式向南斯拉夫宣战了!如果是,那么南斯拉夫接受这个挑战,将像之前打败德国纳粹一样打败苏联侵略者!”
对此,独联体给出的答复是:“独立国家联合体无意向任何国家宣战,独联体维和部队进入科索沃是应当地阿族的邀请前来调解民族纠纷,化解越来越严重的种族冲突,解除当地的人道主义危机,恢复和平。这不是对南斯拉夫的宣战,独联体尊重南斯拉夫的主权,但是南斯拉夫也应该充分尊重阿族在科索沃的享有的生存权利!”
这一份答复让铁托是大吃一惊,因为之前他还以为这次出兵仅仅是苏联答案方面的行为,可是现在看起来苏联已经裹挟了一票中东欧国家,几乎是南斯拉夫所有的邻居都参与了这次“维和”行动。这个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是苏联单方面的行动,铁托认为自己很容易争取国际支持,可是将苏联塑造为侵略者,那时候国际舆论会让苏联好看。而现在苏联后面跟着一票小尾巴,虽然这些小尾巴只是象征性的出了点力量,但是这个象征性就很要命了。这意味着整个中东欧都是支持苏联行动的,这想让他争取国际支持非常为难。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铁托向国家求援的时候,愿意跟南斯拉夫站在一个战壕里发声的国家是少之又少,英美表示了支持,比利时和荷兰表示了有限的支持,法国表示不干涉外国内政,希望这个事情尽早以和平收场。瑞典也表示了支持,不过仅仅是嘴炮,毕竟瑞典离苏联也很近,不想为了南斯拉夫惹祸上身。至于其他的欧洲国家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苏联,大喊什么必须结束科索沃的武装冲突,必须保障阿族的基本生存权力,铁托所主导的种族大屠杀必须得到制止,这是邪恶的新纳粹行为。
说实话,这样的国际舆论对铁托很不利,别说给苏联施加压力了,反而压力全部落在了他这一头。铁托顿时就纠结了,倒不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很显然,他是不可能放弃科索沃的,倒不是因为科索沃有多重要,而这是一个象征,一旦科索沃的问题上他让步了,那就意味着他将南斯拉夫捏合为一个整体的计划全面破产,到时候塞族依然是塞族,克族依然是克族,而阿族和穆族也还是老样子,哪怕是科索沃没有直接独立,这也等于是将南斯拉夫这个整体摔了个粉碎,也许这十年二十年甚至他所在的有生之年没什么事儿,可一旦他死了,一旦南斯拉夫新一代领导人控制不住局势了,那马上这个国家就会变成一盘散沙,而这是最大的悲剧!
所以铁托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轻易让步,必须顶住苏联的压力扛住。但是在这方面他也是有疑虑的,毕竟苏联这回的来势实在是太夸张了,动用了几乎一个集团军,还裹挟着一票小弟,这要是不能达成目的,今后独联体不是变成了一个笑话?
但是铁托又有一种侥幸心理,万一苏联是虚张声势呢?毕竟冒着同南斯拉夫全面开展的风险就为了一个科索沃和阿族,这怎么看都不划算吧?所以,此时此刻,铁托是在做着最后的权衡,究竟是软还是硬很快就会见分晓。
乘着铁托下决心的这段时间,让我们暂时离开南斯拉夫,前往华夏看一看,那里的事情也快要水落石出了。
马歇尔主导的和平谈判还是有成果的,至少是达成了纸面上的成果,刮共两党都表示接受协议,愿意成立联合政府。但是马歇尔却对华夏联合政府不抱任何希望。
他在给夫人的信中写道:“和平谈判期间双方的摩擦不断,三天一小打两天一大打,刮民党方面不断地在找事,而t共方面也毫不犹豫地予以还击。在我看来这个谈判不过是拖时间而已,一旦刮民党方面完成了战争准备,有没有协议都无所谓了!”
马歇尔的判断非常的准确,就在谈判达成一致后的第7天,在苏北、在陕甘宁、在河南刮共双方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可以说内战已经全面爆发了!
如果从较宽广的历史角度来说,刮共双方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进行的大规模内战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无疑仍是1927年到1937年内战的延续。
不得不说华夏的事情就是这么复杂而有趣,当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之后,刮共双方终于在********的压力下走到了一起,以“兄弟倪于墙,共御外辱”的气概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可虽然如此,但在整个抗战期间,刮共双方的冲突和摩擦也一直持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内战照打外敌也要打的“斗而不破”式的抗战。
不过随着日本的投降,这种斗而不破的模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没有外敌,兄弟自然继续倪墙。尤其是刮民党方面,作为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刮民党政府的实权掌握着蒋某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一国二主”的现象继续存在下去。
此时130多万侵华日军(不包括关东军)已经成为等待缴械投降后遣送回国的战败军队(还有相当数量的伪军,当然作为蒋某人曲线救国的实施者,相当数量的伪军其实就是刮军),可想而知,日本侵略军留下的地盘和留下的武器就是一块最大的“肥肉”,谁都不愿意这批庞大的装备落在对方手中。
上过历史课的我们都知道,因为抗战后期蒋某人一直是消极抵抗,真正的刮军精锐都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离日占区是相当的远,按照正常状态,日寇留下的武器装备真心是很难落在他们手里。所以当时老蒋就想了个歪招,下令不准第18集团军(八路军)接收日本投降。
按照蒋某人在“大陆歼敌一亿虎踞台湾”之后编写的《戡乱战史》记载:“该集团军(18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其在各战区作战之部队,并应接受各战区司令长官之管辖,勿擅自行动!”
老蒋说白了就是不准t共接受日寇的受降,准备独吞肥肉。这种不地道的做法t共方面自然也是不会接受的。对此老蒋自然是一肚子的火气,在《戡乱战史》中这么写道:“……奉命沿平汉、津浦两路北进及受降、接收之刮军部队,不仅行动受限,至晋冀鲁三省大部地区,均由‘沦陷区’转为‘赤区’。最后我虽勉力以一部空运、海运至济南、青岛、平、津等城市,仍因兵力所限只能控制点线,无力掌控全局,我华北、华东未战之时,已处于不利之态势。”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刮军对华北、华东等地确实是鞭长莫及,而之所以这么鞭长莫及无非是老蒋的消极抗日保存实力,如果他不收缩得这么厉害,至于抢不到地盘吗?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敌后战场的主力是t共,t共如果真是所谓的游而不击,能控制如此广阔的一片区域?
这还是历史上,在这个时空,刮军的态势是更加不妙。因为t共的强大,在抗战末期大反攻阶段席卷了华北和华东,不管是农村还是大中城市都落在了t共手里。让蒋某人连青岛、济南、平、津等大城市都没有捞到。在这一块区域别说是控制点线了,是一点儿存在感都没有。
甚至,这还是t共留了一手了,真要让t共放手的跟刮民党抢,恐怕江淮一代老蒋的命根子都得落在t共手里,谁让这里老蒋没有存在感呢?
当然,在江淮一代老蒋也不是完全没有存在感,只不过他的存在感是以一种比较尴尬的方式体现的,那就是广大的伪军,在河南、江苏、江西这一片区域里,伪军数量高达68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按照蒋某人指示去曲线救国的,如今日寇已败,救国也算是圆满完成,这一批伪军作为老蒋抢夺胜利果实的急先锋,可是起到了重大作用。只不过让人不齿的是,《戡乱战史》居然说这68万伪军挡住了刮军收复国土的进程,如果没有这68万伪军刮军的动作将更快。
好吧,人不能太无耻。反正这68万伪军兄弟恐怕是很受伤,一方面要“忍辱负重”卧底,另一方面帮蒋校长抢了地盘还要背黑锅,这批党国的无名英雄还真心是不容易啊!
简要点说吧,在1945年8月,华夏的大体形势是,东北被苏联红军所控制,华北和华东大部分在t共手里,此外在陕北也就是陕甘宁和内蒙也是t共的控制范围。除此之外,t共在华南、华中还有两广支队等游击队在活动。
而刮民党方面,大体上控制了陕西、山西、河南一部分、江淮、华南和华中大部,西南地区因为借着九华山事件搞掉了龙云,也算是剪除了一个对手。唯一能对蒋某人造成较大威胁的地方势力仅剩下阎老西和桂系,其中桂系的实力保存得非常理想,连老蒋都有些忌惮。
所以在内战爆发之初,老蒋认为刮军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消灭盘踞在陕北的t共中央,第二,收复华东和华北。为此,他制定了一个全面进攻计划。胡宗南带领西北刮军主力解决陕甘宁,而阎老西则去搞定晋北的t共所部。其余的刮军,新一军、新六军以及陈诚的土木系第18军这三只王牌主攻目标是河南、河北,而第74军以及第五军则负责苏北山东。
在蒋某人看来,只要一鼓作气就可以消灭t共的主力,在关内消灭掉t共的主力之后,借助美国和英国的支持迫使苏联从东北撤军也是可以期待的!
不得不说,蒋委员长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做法真心是存在问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党国的五大主力为核心去剿共没有问题,但是这五大主力经过抗战的洗礼已经是今非昔比,稳稳的高出其他部队,甚至高出中央军嫡系一头。这可以说是五头猛虎,想要掌控好这五头猛虎,至少也得配几头狮子才行吧?
可是,问题来了,刮军当中有狮子吗?有那种能够独当一面引领千军万马让上下效命的雄狮吗?从实际能力出发,这种狮子肯定是有的,但是蒋某人却不一定能用。比如说孙立人。
客观上说孙立人在抗战时表现得十分出彩,****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就是这位一手拉扯出来的。而且整个刮军当中,驻印远征军占据了五大主力之二,可见当时驻印度的远征军战斗力还是相当强大的。这一点也可以从历史上内战爆发之后东北的战斗形势看出来,以新一军和新六军为主体的关外刮军一度让林帅是相当的狼狈。
但是孙立人也是一大死穴,第一没有黄埔背景,这位是美国费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的(可不是流传的西点军校哦,当年的西点军校可不是随便能进的,巴顿当年为了读西点也在费吉尼亚混过一年,所以孙立人和巴顿也算是校友)。而且归国之后走的也是财政部税警团的路子进入刮军的,这个税警团不属于中央嫡系,只能算宋子文的私人武装,虽然装备很好,但是在政治上天然的就跟蒋某人的黄埔系隔了一层。
而正是因为孙立人的美国背景,而且在缅甸又表现得不错,让美国人对他是相当的欣赏,确实有想过将孙立人扶上马取代******。如此一来,蒋某人怎么可能在信任孙立人。历史上的内战之初,是因为孙立人威望在那,不得不“重用”一下,可一旦孙立人在东北的表现不是那么好(原因是多方面的),立刻就以不能打仗的名义将其撤下来架空了。
在这个时空也不例外,美国顾问确实建议******将新一军、新六军都交给孙立人指挥,但是蒋某人怎么敢答应?两大王牌主力都交给一个外人,以老蒋的个性这晚上还剩睡得着?
其实孙立人在远征军系统中声望也不是最高的那一个,在这个系统孙立人其实并不是总指挥,他仅仅是新一军的军长而已,和他平级的人不少,比如驻印军系统的廖耀湘,这位是新六军的军长,而且新一军的第一任师长也不是孙立人,当年他是新38师师长,上面的军长是郑洞国(比较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廖耀湘也好郑洞国也好,都是湖南人,还真是无湘不成军)。
而当年之所以孙立人的名声比上面这两位大得多,其实说白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的美国背景,美国作为二战中的中流砥柱说服力自然是强得多,美国人喜欢他夸赞他,自然买账的人也就多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