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之前八路军的“顽强抵抗”还没有让冈村宁次意识到其真实作战意图的话,随着安阳被陈大将攻克,这一下冈村宁次就是在迟钝也意识到八路军究竟想做什么了!
“八路之味口是不是太大了,围歼我军近五个师团,八路有这样的能力?”田中久一还是有点不相信。
但是冈村宁次却是十分肯定:“如果八路不想打歼灭战,何必攻占安阳?”
田中久一似乎还想争辩两句,但是冈村宁次却已经下定了决心:“27师团及110师团即刻南下,夺回安阳!”
虽然冈村宁次只说了对第27师团和第110师团的安排,而且为了保障后路安全夺回安阳也是个正确的选择。但是田中久一很明白这种安排的潜台词,那就是暂时放弃救援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当然这种暂时很有可能会变成永久性的决策,因为此时120师正在猛攻包围圈内的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这两只部队能够坚持多久实在是不好说,毕竟骑兵第四旅团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
骑兵第四旅团的覆灭已经证明了八路军是能够成建制的消灭“皇军”的,放着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不管,那结果很可能又是一场灾难。
“我们现在已经管不了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了,”冈村宁次淡淡地说道,“继续维持既定方针,整个军团都会覆灭!”
田中久一苦着一张脸很很不愿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辻政君知道了恐怕有些棘手啊!”
确实,之前辻政信的表现就证明了其就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搅屎棍子,要让他这个高参同意放弃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那指不定这货要搞出什么幺蛾子。这货成事的能力不咋地,坏事的能力倒是首屈一指。
冈村宁次沉吟了片刻之后断然吩咐道:“让他去郑州出差,督促辎重工作!”
当然出差是假,支开辻政信是真的。不过以辻政信的智商能看不出冈村宁次的真实用意吗?嘿,这货的小聪明是一大把,他很清楚冈村宁次想要做什么,但是比较有趣的是,他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还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搞好后勤工作。
那么辻政信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其实他聪明着呢!他也看出来了这一回的架势不对,八路恐怕是要玩一个大的了。如果是以前他自然是求之不得同八路决战,但是经过这些天的战斗,他对八路军的战斗力开始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对于当前的战局,他认为除非还能从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抽调兵力增援,否则很可能干不过八路军。问题是此时这些地方能抽调出兵力增援冈村宁次吗?
辻政信对此表示十分悲观,所以他和冈村宁次的看法差不多,必须赶紧的放弃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集中剩下的兵力一口气从安阳打出去,这才有活路。
只不过这么做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注定了将是一场大败仗,这个根本没办法向大本营交代的。很有可能参与这场战斗的高级将领都要一起背锅。
辻政信是多爱惜名声的人,怎么可能愿意背这个锅。但是作为冈村宁次的参谋长,一旦真的要放弃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他绝对怎么也跑不掉背锅。之前为此辻政信是着急上火,正挖空心思的想办法撇清责任的。反正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果冈村宁次决心那么做,那他将不惜一切代价反对到底,哪怕是将剩下的几个师团全部搭进去了也在所不惜,反正这个锅他是不背的。
而现在,冈村宁次给了他一个可以正大光明逃避责任的由头,辻政信还会不答应?他又不是傻逼,所以一接到冈村宁次的命令,这位高参连行装都不收拾,第一时间选择了跑路,生怕冈村宁次回心转意。
而当冈村宁次和田中久一获得了辻政信的丑态之后,两人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尼玛帝国新一代模范军人和高级参谋就是这个鸟德行,焉能不败!
当然,冈村宁次和田中久一此时也顾不得吐糟没卵子的辻政信了,因为他们所要面对的局势真心是相当的恶劣。第27师团和第110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七旅团的余部一起向安阳的陈大将所部发了猛攻,但是任凭日军怎么狂轰乱炸,386旅是岿然不动。而另一面,缺少了110师团的配合之后,第62师团更是拿120师阻击部队一点办法都没有,更糟心的是包围圈里的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几乎是一天一封求救电报,其口吻是一天比一天激励,根本就是火烧眉毛了好不好!
终于,在八月十五日,冈村宁次下达了最后的决心,他断然命令第62师团也撤出战斗向安阳方向转移,以及命令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死守到底。很显然,冈村宁次这是准备********跑路,连象征性的救援都不搞了。
“鬼子要跑!”
日军的变化竟然让彭帅都惊呼了一声,要知道在一年多以前,他是不敢想象八路军在这种正面战斗中击溃鬼子的。而现在这一切竟然就发生了,你说他怎么不惊,又怎么不喜!
这一刻的八路军上上下下是终于有了十足的勇气和信心,一定要打一个轰轰烈烈的歼灭战了。瞬时间,之前还有所保留的115师和129师是全力以赴,向鬼子负责阻击殿后的第37师团发起了一波又一波潮水式的猛攻。
不过鬼子的这个第37师团也是相当的顽强,不顽强也不行哈,因为冈村宁次已经给其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坚守到军团主力打退退路为止,否则军法从事。日军的所谓军法从事自然只有死路一条,对于一根筋被洗脑了的鬼子而言,除了战死就只能自杀,别无二路。
为了能够固守阵地,第37师团是不惜一切代价加固阵地,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构筑了内外三道防线,而且最内层的那道防线还布置得颇为用心,用从周围村舍拆下来的房梁和砍伐的原木构筑了一个大型碉堡,为了让这些土木工事更加坚固,鬼子还在原木之上铺了一层五十公分厚的碎石,然后再垒了三米多厚的黄土,虽然比不得东北的那些钢筋混凝土的永备工事,但勉勉强强抵挡300公斤航弹的攻击还是做得到的。
而这三个大型土堡垒中安放了3门105毫米山炮和6门75毫米山炮,至于土堡周围的机枪火力更是密如蛛网,简直就是一个火刺猬。
这个土堡垒可不好对付,八路军尝试了三次强攻,但都被敌人凶猛的火力给压了回来。之后苏联红军又进行了几次轰炸,虽然掀掉了这个土堡垒的几层头皮,但是鬼子却不顾火力威胁疯狂抢修,每每炸得还不如人家修得快。
空军也不管用之后,****又用坦克进行突击,红军装甲兵的t-34-76还是威力和防御力不足,面对鬼子兵不计损失的疯狂****战术,也显得寸步难行。以至于苏联顾问库利科夫亲自用望远镜看了日军的阵地之后,也不禁摇了摇头:“这必须用重炮,最好是重型迫击炮!”
苏联红军当然有重型迫击炮,为了攻坚,几乎每个集团军的战斗工兵都配发了mt-13型160毫米重型迫击炮、m-240型240毫米重型迫击炮和m-356型356毫米重型迫击炮。尤其是后者,能将700公斤重的半穿甲射向7公里外的目标,是最专业的拆迁专业户。
只不过苏联红军支援给****的仅有少量的mt-13,160毫米的弹丸破坏力还是太小了,连三百公斤级航弹都搞不定日军的土堡垒,恐怕m-240来了希望也不大,最好是用m-356,只不过红军中的m-356都是抢手货,不可能支援给****。
也就是说用空军和大炮基本上是没戏了,经过商讨****认为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挖掘坑道到这个土堡垒底下,将其炸掉。看上去似乎是很土鳖,但实际上这里头的技术含量颇高,不要以为玩爆破是件简单的事儿,这里头的技术含量很高,只有经验丰富的工兵才能掌握这一技能。
那么想要让日军坐土飞机到底要怎么做呢?首先自然是挖掘一条坑道直通到鬼子的堡垒下面。简单吗?一点儿都不简单,首先挖坑道的时候不能被鬼子察觉,否则鬼子完全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其次,坑道还不能挖偏了,这也是需要水平的,毕竟坑道里作业的工兵完全没有参照物;最后,挖好了坑道还要计算炸毁堡垒需要的炸药数量,这是纯粹的计算活,决不能少一点。
为了达成目的,****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开始24小时不间断的炮击日军的堡垒,用炮击的声音掩盖坑道作业。至于坑道的定位问题,这交给了苏联红军经验丰富的老工兵,由他们进行指导。
根据参与了对壕作业的功勋工兵李克申回忆:“从8月17日开始对壕作业,我第一线阵地距敌人约200米,先以末端作业四条前进壕,每条深两米、宽一米。因为末端作业不能容纳太多人,只能昼夜倒班。因为土质良好,作业的力度相当大。至8月22日,各壕推进约150米。待作业头距敌50米,乃开始最后的坑道作业,每条坑道高1.2米,宽1米,配备木框加固,然后不分昼夜向前推进。至24日下午,各壕全部完工。”
“预计抵达敌人堡垒下部后,便开始最后的步骤,也就是挖掘放置炸药的药室,一号药室装药约50箱,二号药室约四十箱,三号药室因为爆破面比较厚装药70箱,四号药室装药也约为四十箱。”
“到25日早晨,装药工作全部完成,然后回填土方,用麻包装土回填三层,再填土抵实。每间隔五米,又垒麻包三层,沿坑道填塞约三十米,之所以要回填,是为了将爆炸威力聚集于药室顶部,不让炸药的威力沿着坑道外泄。”
那么究竟用了多少炸药呢,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大家可以去算一算:n=(l3xz)(1+x%)。其中n为所需要的炸药包个数,l为爆破面即炸药威力圈半径(单位英尺),z是一个变量,依照所爆破土质及预计爆破坑的大小决定,而此次爆炸需要过量装药,这里可以告诉大家过量装药的系数为0.162。x%也是一个变量,这里也可以告诉大家装药500包以上的数据是10%。
那么预定炸药威力半径是多少呢?大约是50英尺,所以带入公式就是n=(503x0.162)(1+10%),最后n=22275。当时苏联的炸药包四个为一公斤,也就是说一共需要5568.75公斤。也就是说一共需要五吨半梯n梯炸药。
上面这些计算都是有苏联红军的工兵完成的,因为土八路普遍文化不高,这种“高深”的技术活还真玩不转。据李克申回忆,在他们施工的时候,苏联红军的工兵要跟着一起爬进坑道一段一段的测量。八路军的工兵们就分成两拨,一左一右,成个y字形斜着往上挖。一直到红军工兵说好了为止。这时候已经挖到了鬼子的脚底下,然后就开始挖出四个十字形的坑道作为药室,每个都有一间房子那么大!
期间,最让人紧张和担心的就是日军的袭扰,因为据侦察兵反应敌人似乎有所察觉,也在上面向下挖地道截击。于是八路军战士是连夜往坑道里搬运炸药,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敌人抢先导致前功尽弃,根据八路军战地记者披露:“……接敌愈近,工作愈难,至作业末端将达敌堡垒下部时,敌已有所发觉亦急做坑道,欲以破我计划……据事后调查,若再迟一日则敌必能切断我坑道,而使我功亏一篑,斯亦幸矣!”
8月25日深夜,五吨半炸药被填入了日军脚下,而后由苏联红军工兵连长鲍里斯大尉亲自给炸药装置引信、连接电线,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电线拉出坑道外。
在这一整天,八路军炮兵都在猛烈开火,尽全力分散敌人注意,掩护工兵作业。而最后的爆破时间定位26日零时。根据八路军战史记载,在当晚11时,彭帅亲自下令让参与攻击的115师和129师官兵撤出爆破圈威力半径之外,这时响了一个礼拜的枪炮声才渐渐停息。此时鬼子也感到了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开始在土堡垒周围探头探脑打探情况。
点火装置安放在115师344旅688团指挥部,距离敌人堡垒约500米远,团长韩上将陪同苏联顾问库利科夫中将和旅长徐大将、师政委聂帅一起抵达现场观看,当时在指挥部里为了保障点火万无一失,一共准备四台点火装置,韩上将、库利科夫中将、徐大将及聂帅各持一部。
不光是点火装置准备了四部,为了万无一失,还备份了一套常规的导火索引爆装置,由李克申亲自点火,多年以后他还记得:“这是两米长的缓燃导火索,每秒钟燃烧一厘米,就是说,点燃后,我有充足的时间离开点火点。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慌。我身后就是王营长,他和聂帅一起对过表,分秒不差!当时他一手提着野战电话,随时待命叫我点火。而我则蹲在坑里,一手捏着导火索,并把火柴头按在导火索上……”
可能有同志比较奇怪,点个火还那么夸张干什么,为什么非得把火柴头按在导火索上呢?划燃火柴再去点火不久行了!外行了不是,为了安全起见,火工品都是有安全保障的,比如说导火索就是明火点不燃的,只能借助火柴头瞬间爆燃的能量才能点燃。还比如梯n梯炸药,一般人的以为炸药很危险,一碰就炸。其实不然,几乎所有的军用炸药都要做钝化处理,摔一下磕碰一下,甚至用明火烧一般都是不会爆的,必须要用专门的起爆药做引子,那才爆炸。
零时整,随着聂帅一声令下,李克申赶紧点燃导火索,然后跟着营长飞快的跑出爆炸范围,当他们抵达安全位置之后,指挥所里的四位将军元帅一起按下起爆器。
一开始没有什么动静,但是过了几秒钟,大地颤动了一下,然后就剧烈的抖动起来,很像地震,指挥所里的木头支架嘎吱嘎吱的摇动了起来。站在外面的李克申看到一道火焰冲天而起,把鬼子的土木堡垒连顶盖都掀掉了。很快,一股浓烟从破开的“天灵盖”里蹿了起来,浓烟中可以看见鬼子的尸体、枪炮和其他军用设备喷了出来,这道浓烟足足有两百多米高,停留在空中久久都不会消散……
“八路之味口是不是太大了,围歼我军近五个师团,八路有这样的能力?”田中久一还是有点不相信。
但是冈村宁次却是十分肯定:“如果八路不想打歼灭战,何必攻占安阳?”
田中久一似乎还想争辩两句,但是冈村宁次却已经下定了决心:“27师团及110师团即刻南下,夺回安阳!”
虽然冈村宁次只说了对第27师团和第110师团的安排,而且为了保障后路安全夺回安阳也是个正确的选择。但是田中久一很明白这种安排的潜台词,那就是暂时放弃救援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当然这种暂时很有可能会变成永久性的决策,因为此时120师正在猛攻包围圈内的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这两只部队能够坚持多久实在是不好说,毕竟骑兵第四旅团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
骑兵第四旅团的覆灭已经证明了八路军是能够成建制的消灭“皇军”的,放着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不管,那结果很可能又是一场灾难。
“我们现在已经管不了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了,”冈村宁次淡淡地说道,“继续维持既定方针,整个军团都会覆灭!”
田中久一苦着一张脸很很不愿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辻政君知道了恐怕有些棘手啊!”
确实,之前辻政信的表现就证明了其就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搅屎棍子,要让他这个高参同意放弃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那指不定这货要搞出什么幺蛾子。这货成事的能力不咋地,坏事的能力倒是首屈一指。
冈村宁次沉吟了片刻之后断然吩咐道:“让他去郑州出差,督促辎重工作!”
当然出差是假,支开辻政信是真的。不过以辻政信的智商能看不出冈村宁次的真实用意吗?嘿,这货的小聪明是一大把,他很清楚冈村宁次想要做什么,但是比较有趣的是,他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还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搞好后勤工作。
那么辻政信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其实他聪明着呢!他也看出来了这一回的架势不对,八路恐怕是要玩一个大的了。如果是以前他自然是求之不得同八路决战,但是经过这些天的战斗,他对八路军的战斗力开始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对于当前的战局,他认为除非还能从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抽调兵力增援,否则很可能干不过八路军。问题是此时这些地方能抽调出兵力增援冈村宁次吗?
辻政信对此表示十分悲观,所以他和冈村宁次的看法差不多,必须赶紧的放弃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集中剩下的兵力一口气从安阳打出去,这才有活路。
只不过这么做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注定了将是一场大败仗,这个根本没办法向大本营交代的。很有可能参与这场战斗的高级将领都要一起背锅。
辻政信是多爱惜名声的人,怎么可能愿意背这个锅。但是作为冈村宁次的参谋长,一旦真的要放弃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他绝对怎么也跑不掉背锅。之前为此辻政信是着急上火,正挖空心思的想办法撇清责任的。反正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果冈村宁次决心那么做,那他将不惜一切代价反对到底,哪怕是将剩下的几个师团全部搭进去了也在所不惜,反正这个锅他是不背的。
而现在,冈村宁次给了他一个可以正大光明逃避责任的由头,辻政信还会不答应?他又不是傻逼,所以一接到冈村宁次的命令,这位高参连行装都不收拾,第一时间选择了跑路,生怕冈村宁次回心转意。
而当冈村宁次和田中久一获得了辻政信的丑态之后,两人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尼玛帝国新一代模范军人和高级参谋就是这个鸟德行,焉能不败!
当然,冈村宁次和田中久一此时也顾不得吐糟没卵子的辻政信了,因为他们所要面对的局势真心是相当的恶劣。第27师团和第110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七旅团的余部一起向安阳的陈大将所部发了猛攻,但是任凭日军怎么狂轰乱炸,386旅是岿然不动。而另一面,缺少了110师团的配合之后,第62师团更是拿120师阻击部队一点办法都没有,更糟心的是包围圈里的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几乎是一天一封求救电报,其口吻是一天比一天激励,根本就是火烧眉毛了好不好!
终于,在八月十五日,冈村宁次下达了最后的决心,他断然命令第62师团也撤出战斗向安阳方向转移,以及命令菊兵团和战车第17联队死守到底。很显然,冈村宁次这是准备********跑路,连象征性的救援都不搞了。
“鬼子要跑!”
日军的变化竟然让彭帅都惊呼了一声,要知道在一年多以前,他是不敢想象八路军在这种正面战斗中击溃鬼子的。而现在这一切竟然就发生了,你说他怎么不惊,又怎么不喜!
这一刻的八路军上上下下是终于有了十足的勇气和信心,一定要打一个轰轰烈烈的歼灭战了。瞬时间,之前还有所保留的115师和129师是全力以赴,向鬼子负责阻击殿后的第37师团发起了一波又一波潮水式的猛攻。
不过鬼子的这个第37师团也是相当的顽强,不顽强也不行哈,因为冈村宁次已经给其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坚守到军团主力打退退路为止,否则军法从事。日军的所谓军法从事自然只有死路一条,对于一根筋被洗脑了的鬼子而言,除了战死就只能自杀,别无二路。
为了能够固守阵地,第37师团是不惜一切代价加固阵地,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构筑了内外三道防线,而且最内层的那道防线还布置得颇为用心,用从周围村舍拆下来的房梁和砍伐的原木构筑了一个大型碉堡,为了让这些土木工事更加坚固,鬼子还在原木之上铺了一层五十公分厚的碎石,然后再垒了三米多厚的黄土,虽然比不得东北的那些钢筋混凝土的永备工事,但勉勉强强抵挡300公斤航弹的攻击还是做得到的。
而这三个大型土堡垒中安放了3门105毫米山炮和6门75毫米山炮,至于土堡周围的机枪火力更是密如蛛网,简直就是一个火刺猬。
这个土堡垒可不好对付,八路军尝试了三次强攻,但都被敌人凶猛的火力给压了回来。之后苏联红军又进行了几次轰炸,虽然掀掉了这个土堡垒的几层头皮,但是鬼子却不顾火力威胁疯狂抢修,每每炸得还不如人家修得快。
空军也不管用之后,****又用坦克进行突击,红军装甲兵的t-34-76还是威力和防御力不足,面对鬼子兵不计损失的疯狂****战术,也显得寸步难行。以至于苏联顾问库利科夫亲自用望远镜看了日军的阵地之后,也不禁摇了摇头:“这必须用重炮,最好是重型迫击炮!”
苏联红军当然有重型迫击炮,为了攻坚,几乎每个集团军的战斗工兵都配发了mt-13型160毫米重型迫击炮、m-240型240毫米重型迫击炮和m-356型356毫米重型迫击炮。尤其是后者,能将700公斤重的半穿甲射向7公里外的目标,是最专业的拆迁专业户。
只不过苏联红军支援给****的仅有少量的mt-13,160毫米的弹丸破坏力还是太小了,连三百公斤级航弹都搞不定日军的土堡垒,恐怕m-240来了希望也不大,最好是用m-356,只不过红军中的m-356都是抢手货,不可能支援给****。
也就是说用空军和大炮基本上是没戏了,经过商讨****认为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挖掘坑道到这个土堡垒底下,将其炸掉。看上去似乎是很土鳖,但实际上这里头的技术含量颇高,不要以为玩爆破是件简单的事儿,这里头的技术含量很高,只有经验丰富的工兵才能掌握这一技能。
那么想要让日军坐土飞机到底要怎么做呢?首先自然是挖掘一条坑道直通到鬼子的堡垒下面。简单吗?一点儿都不简单,首先挖坑道的时候不能被鬼子察觉,否则鬼子完全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其次,坑道还不能挖偏了,这也是需要水平的,毕竟坑道里作业的工兵完全没有参照物;最后,挖好了坑道还要计算炸毁堡垒需要的炸药数量,这是纯粹的计算活,决不能少一点。
为了达成目的,****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开始24小时不间断的炮击日军的堡垒,用炮击的声音掩盖坑道作业。至于坑道的定位问题,这交给了苏联红军经验丰富的老工兵,由他们进行指导。
根据参与了对壕作业的功勋工兵李克申回忆:“从8月17日开始对壕作业,我第一线阵地距敌人约200米,先以末端作业四条前进壕,每条深两米、宽一米。因为末端作业不能容纳太多人,只能昼夜倒班。因为土质良好,作业的力度相当大。至8月22日,各壕推进约150米。待作业头距敌50米,乃开始最后的坑道作业,每条坑道高1.2米,宽1米,配备木框加固,然后不分昼夜向前推进。至24日下午,各壕全部完工。”
“预计抵达敌人堡垒下部后,便开始最后的步骤,也就是挖掘放置炸药的药室,一号药室装药约50箱,二号药室约四十箱,三号药室因为爆破面比较厚装药70箱,四号药室装药也约为四十箱。”
“到25日早晨,装药工作全部完成,然后回填土方,用麻包装土回填三层,再填土抵实。每间隔五米,又垒麻包三层,沿坑道填塞约三十米,之所以要回填,是为了将爆炸威力聚集于药室顶部,不让炸药的威力沿着坑道外泄。”
那么究竟用了多少炸药呢,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大家可以去算一算:n=(l3xz)(1+x%)。其中n为所需要的炸药包个数,l为爆破面即炸药威力圈半径(单位英尺),z是一个变量,依照所爆破土质及预计爆破坑的大小决定,而此次爆炸需要过量装药,这里可以告诉大家过量装药的系数为0.162。x%也是一个变量,这里也可以告诉大家装药500包以上的数据是10%。
那么预定炸药威力半径是多少呢?大约是50英尺,所以带入公式就是n=(503x0.162)(1+10%),最后n=22275。当时苏联的炸药包四个为一公斤,也就是说一共需要5568.75公斤。也就是说一共需要五吨半梯n梯炸药。
上面这些计算都是有苏联红军的工兵完成的,因为土八路普遍文化不高,这种“高深”的技术活还真玩不转。据李克申回忆,在他们施工的时候,苏联红军的工兵要跟着一起爬进坑道一段一段的测量。八路军的工兵们就分成两拨,一左一右,成个y字形斜着往上挖。一直到红军工兵说好了为止。这时候已经挖到了鬼子的脚底下,然后就开始挖出四个十字形的坑道作为药室,每个都有一间房子那么大!
期间,最让人紧张和担心的就是日军的袭扰,因为据侦察兵反应敌人似乎有所察觉,也在上面向下挖地道截击。于是八路军战士是连夜往坑道里搬运炸药,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敌人抢先导致前功尽弃,根据八路军战地记者披露:“……接敌愈近,工作愈难,至作业末端将达敌堡垒下部时,敌已有所发觉亦急做坑道,欲以破我计划……据事后调查,若再迟一日则敌必能切断我坑道,而使我功亏一篑,斯亦幸矣!”
8月25日深夜,五吨半炸药被填入了日军脚下,而后由苏联红军工兵连长鲍里斯大尉亲自给炸药装置引信、连接电线,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电线拉出坑道外。
在这一整天,八路军炮兵都在猛烈开火,尽全力分散敌人注意,掩护工兵作业。而最后的爆破时间定位26日零时。根据八路军战史记载,在当晚11时,彭帅亲自下令让参与攻击的115师和129师官兵撤出爆破圈威力半径之外,这时响了一个礼拜的枪炮声才渐渐停息。此时鬼子也感到了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开始在土堡垒周围探头探脑打探情况。
点火装置安放在115师344旅688团指挥部,距离敌人堡垒约500米远,团长韩上将陪同苏联顾问库利科夫中将和旅长徐大将、师政委聂帅一起抵达现场观看,当时在指挥部里为了保障点火万无一失,一共准备四台点火装置,韩上将、库利科夫中将、徐大将及聂帅各持一部。
不光是点火装置准备了四部,为了万无一失,还备份了一套常规的导火索引爆装置,由李克申亲自点火,多年以后他还记得:“这是两米长的缓燃导火索,每秒钟燃烧一厘米,就是说,点燃后,我有充足的时间离开点火点。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慌。我身后就是王营长,他和聂帅一起对过表,分秒不差!当时他一手提着野战电话,随时待命叫我点火。而我则蹲在坑里,一手捏着导火索,并把火柴头按在导火索上……”
可能有同志比较奇怪,点个火还那么夸张干什么,为什么非得把火柴头按在导火索上呢?划燃火柴再去点火不久行了!外行了不是,为了安全起见,火工品都是有安全保障的,比如说导火索就是明火点不燃的,只能借助火柴头瞬间爆燃的能量才能点燃。还比如梯n梯炸药,一般人的以为炸药很危险,一碰就炸。其实不然,几乎所有的军用炸药都要做钝化处理,摔一下磕碰一下,甚至用明火烧一般都是不会爆的,必须要用专门的起爆药做引子,那才爆炸。
零时整,随着聂帅一声令下,李克申赶紧点燃导火索,然后跟着营长飞快的跑出爆炸范围,当他们抵达安全位置之后,指挥所里的四位将军元帅一起按下起爆器。
一开始没有什么动静,但是过了几秒钟,大地颤动了一下,然后就剧烈的抖动起来,很像地震,指挥所里的木头支架嘎吱嘎吱的摇动了起来。站在外面的李克申看到一道火焰冲天而起,把鬼子的土木堡垒连顶盖都掀掉了。很快,一股浓烟从破开的“天灵盖”里蹿了起来,浓烟中可以看见鬼子的尸体、枪炮和其他军用设备喷了出来,这道浓烟足足有两百多米高,停留在空中久久都不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