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鬼子在临近海参崴这一侧构筑的所谓“东方马奇诺”防线,说实话不说虚有其表徒有其名,但跟真正的还未完工的马奇诺防线比起来都有天壤之别。
根据苏军掌握的情报,日军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这条防线,但它依然很不完善。日本关东军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苏军会以远东红旗方面军作为主要的突击方向,因此在该部正面构筑了相当多的工事。
而后贝加尔方面军的进攻正面上遍布难以通行的沙漠,又有大兴安岭地区茂密的原始森林作为屏障,因此日军认为这个方向的威胁不大。
按照这种判断,日军不管是防线的构筑还是兵力的配置都呈现出东重西轻的趋势。也就是在布柳赫尔这一线日军的实力比较强大、防线比较坚固,而在梅列茨科夫那边,则松懈得多。
可以想象,如果苏军避实就虚让后贝加尔方面军担任主攻,以布柳赫尔作为吸引日军注意力的铁毡,恐怕是能打尿关东军的。问题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前面说了,苏军实力不足,跟历史上相比整整少了一个方面军,这导致苏军在兵力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不能立刻就开展全面的进攻。
按照军委的设想,在1944年远东方面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条——那就是突破日军所谓的东方马奇诺防线,占领牡丹江、佳木斯、东宁一线,为来年的全面反击做好准备。
对于远东红旗方面军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日军在沿着与苏联滨海地区接壤的山区构筑了与原始森林以及山地连接在一起的筑垒地区。这里遍布着大量的混凝土工事和天然障碍,对于这些障碍物日本将军们相当的有信心。他们认为苏军如果打过来,就必须逐次突破各个筑垒区域,强行通过山脉和原始森林,也就是必须采用一种要求具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和大量大威力杀伤兵器的最困难的进攻模式。
实际上苏联红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布柳赫尔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航空侦察,认为这样的地形很不利于红军展现己方绝对的装甲优势和火力优势,哪怕是他本人信心也不是特别的充足。
在他给军委的报告中也能体现这一点:“日军精心构筑了工事群,虽然这些工事都是一些不连接的碉堡群,跟马奇诺防线那样的整体防线差之甚远。但不可否认,日军极好的利用了地形优势。可以想象我军在这样的地形上难以展开,不易发挥出机动和火力优势……我这里需要一名山地战专家……”
那么红军当中有这样的专家吗?你还别说,真有,梅列茨科夫就是这方面的达人。对于森林、湖泊密布,道路稀少的地区进行攻势作战梅列茨科夫已经是得心应手了。之前在一滩烂泥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他就干得不坏。不光是他经验丰富,连带着跟着他的小伙伴克雷洛夫、别洛博罗多夫、奇斯佳科夫和渣和瓦塔耶夫都有着丰富的相关经验。
军委之前之所以任命梅列茨科夫担任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就是有相关的考虑。只不过让军委没有想到的是,布柳赫尔会如此干脆利落的承认他对于相关地形的战斗缺乏信心,请求军委给他派一个相关专家。
不过布柳赫尔的请求也让军委轻松了不少,军委怕的就是布柳赫尔咬牙硬撑,那样真正打起来了就要坏菜。现在布柳赫尔主动要求,让军委一下子就轻松了。
所以军委很快就做出了人事调整,布柳赫尔依然担任远东红旗方面军司令员,梅列茨科夫也继续担任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不过梅列茨科夫还要兼任布柳赫尔的参谋长。具体的来说,布柳赫尔负责远东地区的总体,而梅列茨科夫负责具体指挥作战。
梅列茨科夫到任之后立刻开展了战役准备工作,包括各种物资。器材的准备以及情报的搜集,必须保证部队能强度乌苏里江,并且在森林茂密的崎岖山地上行军。
从地图上看,对于远东红旗方面军来说最直接的进攻路线就是沿着绥芬河、牡丹江、哈尔滨一线推进,东满铁路将保障方面军的物资供应。但是这么明显的事儿日军也能看得到,比如绥芬河已经被日军修筑成一座坚固的要塞。实际上这一线都是一群群的要塞,看上去坚不可摧。
对于一般的将领而言,这样的战斗就很难打了,几乎只能硬啃,但是梅列茨科夫不是一般的将领,他经过仔细的研究认为这个仗完全可以打,而且损失还不见得很大。
梅列茨科夫为什么有这样的自信呢?因为他发现日军的这些要塞都是单个的点,也许在地图上排成一线很像那么回事,但实际上这些要塞仅仅是一群互不相连的筑垒工事,而这就给了梅列茨科夫可乘之机。
梅列茨科夫很清楚在这样的地貌上并不能采用红军在东欧已经操练得很数量的大纵深作战。这样的地形上发起一场纵深上百千米的合围太不现实了,所以梅列茨科夫决定打一个浅近纵深的合围,仅仅把日军部署在前线的要塞合围、歼灭,而不是把合围圈的封闭地点选在一个后方的通信、交通枢纽上。这样既能尽可能的降低损失,又能防止敌人逃出包围圈。
梅列茨科夫将远东红旗方面军的四个集团军(含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都部署在第一线,在传统的军事思想中,这样的部署方式没有预留预备队,似乎是很冒险。但梅列茨科夫有其道理,在这种糟糕的地形上把整个集团军作为预备队留在战场后面毫无意义。因为前线一旦打不开局面,这些预备队因为糟糕的交通状况根本就顶不上去,而且还会恶化本来就很糟糕的交通状况,上上下下的一起堵死是再正常不过了。所以不如将所有的集团军全部放在一线,而命令集团军、军、师这一级预留一定的预备队在一线,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投入战斗增援第一梯队。
事实证明该,梅列茨科夫的部署十分巧妙,完全出乎了日军的预料。比如第5集团军和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进攻路线上地形极其复杂,还有虎头要塞和东宁要塞把守着,关东军认为这里是万无一失的,甚至不认为苏军会愚蠢的攻击这里,自然的是防备松懈。
而梅列茨科夫是怎么干的,他不光攻击了这一地段,还投入了相当的坦克和重炮。第五集团军和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相互配合,一南一北向着牡丹江发动了钳形攻势,狠狠地在这个区域插了两刀。
说起来,日军在这一地段的防御配置可是相当的强悍,有虎头要塞、庙岭要塞、观月台要塞、鹿鸣台要塞和东宁要塞顶在第一线,稍后的部位还有两座大型要塞(半截河要塞和绥芬河要塞)。
就拿绥芬河要塞举例子,筑垒区域长达四十公里,一般地带的纵深十到十五公里,而公路线纵深达到三十公里。在这一片筑垒区靠近边境的地段有四个据点,每个正面在2.5公里到10公里不等,纵深也达到2.5到9公里,沿东满铁路南段掩护着从东面通向绥芬河的道路。这四座据点占据了绥芬河40公里正面的25公里,还伴随有小规模野战工事穿插其中。
不光是覆盖面广,日军修建这些工事也是很用心,整条防线由钢筋混凝土工事、火力点、配电站和仓库组成。有些钢筋混凝土碉堡有一米到一米半厚,外层还覆盖有装甲或者安装有装甲炮塔。据战后统计,这四个主要据点一共拥有295个钢筋混凝土碉堡、145个土木碉堡、58个混凝土掩蔽所、69个装甲炮塔、29个瞭望所和55个炮位。大概每隔250米到350米就有一个机枪碉堡,500米到700米就拥有一个又地下出口的火炮发射点。在据点的外围还有层层叠叠的铁丝网、雷区和反坦克壕购和反步兵障碍物,还拥有交叉机枪火力掩护。
请注意,这还不算完,在这一道防线后面还有用两道防线,一道是八十公里的后方,在穆棱江西岸森林覆盖的深山上筑有野战工事。第三道就是在牡丹江岸。按照日军的构想,哪怕苏联红军能突破第一线的碉堡群,再撞上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就会被消耗得七七八八。然后就轮到关东军反冲锋一举吃掉精疲力尽的苏联红军了。
只不过等战斗真正爆发的时候,红军的战术完全出乎了日军的预料,一方面梅列茨科夫尽可能的加强突击部队的火力,给每个主要突击方向上的步兵师都加强一个坦克旅或坦克团和一个自行火炮团,一共是80辆左右,大约能达到平均每公里30辆的水平。
另一方面还调来了大量的工兵,具体的办法是:工兵侦察地形障碍,搞清楚日军的工程作业情况,进攻发起之后还负责清除障碍并搭建和维修桥梁道路。至于战斗工兵则直接编入一线突击部队,第一攻击梯队的每个连都加强了一个工兵分队,专门用于清理障碍。
不光是步兵有工兵配合,每个炮兵团也组建了道路—桥梁分队。总之梅列茨科夫是故意选择了出其不意但路况恶劣的进攻地段并配置了大量的兵力兵器,可以说苏联红军是一边修路一边向前进攻。
请注意,这并不是梅列茨科夫战术的全部,实际上最关键的点还没有点出来。毕竟日军那些工事和碉堡不是假的,如果要一一将其拔除,那么进攻的突然性以及向纵深突击的可能是大大降低了。
对此,梅列茨科夫采取的办法是,遇上日军坚固的防御群之后,步兵和炮兵停下,在工兵的配合下包围封锁然后慢慢拔点,而红军的机械化部队则是继续向前突击,插入日军的腹地包抄合围。
这一手可是相当的狠,鬼子打的如意算盘就是用堡垒消耗红军,然后乘机打闷棍。而现在梅列茨科夫却根本不给日军这个机会,我的机械化兵团理都不理你的堡垒,直接穿插到你的腹地去搞风搞雨,这时候你的第二线第三线防御根本就没有准备好,你丫的拿什么跟我打。更有甚者,关东军丢在第一线堡垒中的那些部队就被钉死了,要么就被红军步兵慢慢吃掉,要么就饿死困死,你说撤退?撤退的话那些堡垒不是白搭了,更何况往哪里撤?红军机械化部队已经深入腹地了,你往回撤不是主动找死。
不得不说日军在这一线的防御配置是有大问题的,他们以为坚固的堡垒和崎岖的地形能够挡住苏军。可没想到苏军从这些不好通行的缝隙中穿插了过去,直接将这条所谓的防线打成了筛子!
梅列茨科夫对付日军堡垒的战术通报给李晓峰的时候,让某仙人不由得想到了几百年在这块土地上另外一场关于堡垒的争锋。那时候对阵的双方是后金和大明。当年明月很欣赏的孙承宗老夫子就采用了日军差不多相同的堡垒战术去对付后金的军队,按照当年明月的说法,孙长老用刨坑的方式收复了上千里的国土,后来是阉党陷害导致功亏一篑。
这么说吧,李晓峰还是很欣赏当年明月通俗写历史的方式,也收藏了他的大作。但是在孙长老的问题上,实在是无法苟同当年明月的那个结论。
按照孙长老的策略,这是准备一路修碉堡一直修道后金的老家去(颇有点某仙人第一次玩星际时的炮塔战术),说白了这一套战术其实就是明军野战打不过后金之后采取的下下策。为什么说是下下策呢?
第一,当年大明本来就财政紧张,修碉堡不要钱?修好了碉堡不要军队驻守?养这些大头兵不要钱?这么说吧,碉堡修得越多,财政就会越紧张,等到补给线路达到一定的距离时,恐怕不用后金去打,大明自己都崩盘了。
其次,这些碉堡群看似很好很强大,似乎是能挡住后金的兵锋。但是碉堡始终是死的,只要一天明军不敢野战不敢同后金直接交锋,那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更何况,后金还不一定要去硬啃这些碉堡,围点打援可不可以,你总不能放着这些碉堡不救吧?不救的话修这些碉堡还有什么意义呢?
说穿了,堡垒战术等同于画地为牢。看看解放战争中土共是怎么修理刮军的,当一只军队丧失野战的勇气和能力只能固守碉堡时,离灭亡恐怕是不远了。总之碉堡是死的,人是活的,战场上最重要的还是掌握主动。
就比如现在,当苏军狂飙突进的时候,鬼子是傻眼了,这是继续死守呢?还是麻溜的后撤到第二道或者第三道防线抵抗呢?
关东军内部的意见是高度不统一的,有的说坚守到底,还有的说必须马上撤退,闹闹哄哄的达不成统一的意见。而梅列茨科夫可不会给鬼子多少思考的时间,他的机械化步兵继续高速突进,轻轻松松的就突破了日军的第二道防线,打到了牡丹江边。
这时候关东军才意识到大事不妙,如果让苏军占领了牡丹江,那之前部署在第一线的部队将全部尽丧于虎口。在这个时候鬼子才匆匆下达了撤退命令,要求一线部队赶紧后撤。
实话实说,这已经迟了,因为鬼子在一线的部队已经基本被红军的步兵黏住了,怎么走?不管碉堡直接撒丫子跑路?那你也得问问红军战士手里枪炮同意不同意。躲在碉堡里的鬼子尚且被红军强大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更何况跑到碉堡外面去裸奔呢?当然,鬼子不撤也不行,你当梅列茨科夫配置给一线的战斗工兵和自行火炮是假的?
这么说吧,远东红旗方面军在这场战役中的突破足以被写进教科书。以第五集团军为例,在战斗爆发的第二天就向前突进了八十公里!仅用了六十个小时就完成了计划中八天应该完成的任务。至于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只用了五十个小时就推进到穆棱河一线,导致日军二线部队根本没办法在穆棱河组织防御,只能仓皇向牡丹江方向撤退,几乎将所有的火炮全部都丢弃或者炸毁。
结果就是,关东军第一方面军所属的第124师团和第126师团在仓皇撤退中一共损失了五个半步兵大队的实力,而且还没能起到一丝一毫迟滞红军的作用,他们被苏联红军快速的绕过、包围然后歼灭。
而这也直接影响了关东军在战役第二阶段的局势,因为仓皇撤退,牡丹江这一线的防线实在是豆腐渣做的。当红军第五集团军和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扑向牡丹江时,日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根据苏军掌握的情报,日军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这条防线,但它依然很不完善。日本关东军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苏军会以远东红旗方面军作为主要的突击方向,因此在该部正面构筑了相当多的工事。
而后贝加尔方面军的进攻正面上遍布难以通行的沙漠,又有大兴安岭地区茂密的原始森林作为屏障,因此日军认为这个方向的威胁不大。
按照这种判断,日军不管是防线的构筑还是兵力的配置都呈现出东重西轻的趋势。也就是在布柳赫尔这一线日军的实力比较强大、防线比较坚固,而在梅列茨科夫那边,则松懈得多。
可以想象,如果苏军避实就虚让后贝加尔方面军担任主攻,以布柳赫尔作为吸引日军注意力的铁毡,恐怕是能打尿关东军的。问题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前面说了,苏军实力不足,跟历史上相比整整少了一个方面军,这导致苏军在兵力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不能立刻就开展全面的进攻。
按照军委的设想,在1944年远东方面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条——那就是突破日军所谓的东方马奇诺防线,占领牡丹江、佳木斯、东宁一线,为来年的全面反击做好准备。
对于远东红旗方面军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日军在沿着与苏联滨海地区接壤的山区构筑了与原始森林以及山地连接在一起的筑垒地区。这里遍布着大量的混凝土工事和天然障碍,对于这些障碍物日本将军们相当的有信心。他们认为苏军如果打过来,就必须逐次突破各个筑垒区域,强行通过山脉和原始森林,也就是必须采用一种要求具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和大量大威力杀伤兵器的最困难的进攻模式。
实际上苏联红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布柳赫尔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航空侦察,认为这样的地形很不利于红军展现己方绝对的装甲优势和火力优势,哪怕是他本人信心也不是特别的充足。
在他给军委的报告中也能体现这一点:“日军精心构筑了工事群,虽然这些工事都是一些不连接的碉堡群,跟马奇诺防线那样的整体防线差之甚远。但不可否认,日军极好的利用了地形优势。可以想象我军在这样的地形上难以展开,不易发挥出机动和火力优势……我这里需要一名山地战专家……”
那么红军当中有这样的专家吗?你还别说,真有,梅列茨科夫就是这方面的达人。对于森林、湖泊密布,道路稀少的地区进行攻势作战梅列茨科夫已经是得心应手了。之前在一滩烂泥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他就干得不坏。不光是他经验丰富,连带着跟着他的小伙伴克雷洛夫、别洛博罗多夫、奇斯佳科夫和渣和瓦塔耶夫都有着丰富的相关经验。
军委之前之所以任命梅列茨科夫担任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就是有相关的考虑。只不过让军委没有想到的是,布柳赫尔会如此干脆利落的承认他对于相关地形的战斗缺乏信心,请求军委给他派一个相关专家。
不过布柳赫尔的请求也让军委轻松了不少,军委怕的就是布柳赫尔咬牙硬撑,那样真正打起来了就要坏菜。现在布柳赫尔主动要求,让军委一下子就轻松了。
所以军委很快就做出了人事调整,布柳赫尔依然担任远东红旗方面军司令员,梅列茨科夫也继续担任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不过梅列茨科夫还要兼任布柳赫尔的参谋长。具体的来说,布柳赫尔负责远东地区的总体,而梅列茨科夫负责具体指挥作战。
梅列茨科夫到任之后立刻开展了战役准备工作,包括各种物资。器材的准备以及情报的搜集,必须保证部队能强度乌苏里江,并且在森林茂密的崎岖山地上行军。
从地图上看,对于远东红旗方面军来说最直接的进攻路线就是沿着绥芬河、牡丹江、哈尔滨一线推进,东满铁路将保障方面军的物资供应。但是这么明显的事儿日军也能看得到,比如绥芬河已经被日军修筑成一座坚固的要塞。实际上这一线都是一群群的要塞,看上去坚不可摧。
对于一般的将领而言,这样的战斗就很难打了,几乎只能硬啃,但是梅列茨科夫不是一般的将领,他经过仔细的研究认为这个仗完全可以打,而且损失还不见得很大。
梅列茨科夫为什么有这样的自信呢?因为他发现日军的这些要塞都是单个的点,也许在地图上排成一线很像那么回事,但实际上这些要塞仅仅是一群互不相连的筑垒工事,而这就给了梅列茨科夫可乘之机。
梅列茨科夫很清楚在这样的地貌上并不能采用红军在东欧已经操练得很数量的大纵深作战。这样的地形上发起一场纵深上百千米的合围太不现实了,所以梅列茨科夫决定打一个浅近纵深的合围,仅仅把日军部署在前线的要塞合围、歼灭,而不是把合围圈的封闭地点选在一个后方的通信、交通枢纽上。这样既能尽可能的降低损失,又能防止敌人逃出包围圈。
梅列茨科夫将远东红旗方面军的四个集团军(含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都部署在第一线,在传统的军事思想中,这样的部署方式没有预留预备队,似乎是很冒险。但梅列茨科夫有其道理,在这种糟糕的地形上把整个集团军作为预备队留在战场后面毫无意义。因为前线一旦打不开局面,这些预备队因为糟糕的交通状况根本就顶不上去,而且还会恶化本来就很糟糕的交通状况,上上下下的一起堵死是再正常不过了。所以不如将所有的集团军全部放在一线,而命令集团军、军、师这一级预留一定的预备队在一线,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投入战斗增援第一梯队。
事实证明该,梅列茨科夫的部署十分巧妙,完全出乎了日军的预料。比如第5集团军和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进攻路线上地形极其复杂,还有虎头要塞和东宁要塞把守着,关东军认为这里是万无一失的,甚至不认为苏军会愚蠢的攻击这里,自然的是防备松懈。
而梅列茨科夫是怎么干的,他不光攻击了这一地段,还投入了相当的坦克和重炮。第五集团军和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相互配合,一南一北向着牡丹江发动了钳形攻势,狠狠地在这个区域插了两刀。
说起来,日军在这一地段的防御配置可是相当的强悍,有虎头要塞、庙岭要塞、观月台要塞、鹿鸣台要塞和东宁要塞顶在第一线,稍后的部位还有两座大型要塞(半截河要塞和绥芬河要塞)。
就拿绥芬河要塞举例子,筑垒区域长达四十公里,一般地带的纵深十到十五公里,而公路线纵深达到三十公里。在这一片筑垒区靠近边境的地段有四个据点,每个正面在2.5公里到10公里不等,纵深也达到2.5到9公里,沿东满铁路南段掩护着从东面通向绥芬河的道路。这四座据点占据了绥芬河40公里正面的25公里,还伴随有小规模野战工事穿插其中。
不光是覆盖面广,日军修建这些工事也是很用心,整条防线由钢筋混凝土工事、火力点、配电站和仓库组成。有些钢筋混凝土碉堡有一米到一米半厚,外层还覆盖有装甲或者安装有装甲炮塔。据战后统计,这四个主要据点一共拥有295个钢筋混凝土碉堡、145个土木碉堡、58个混凝土掩蔽所、69个装甲炮塔、29个瞭望所和55个炮位。大概每隔250米到350米就有一个机枪碉堡,500米到700米就拥有一个又地下出口的火炮发射点。在据点的外围还有层层叠叠的铁丝网、雷区和反坦克壕购和反步兵障碍物,还拥有交叉机枪火力掩护。
请注意,这还不算完,在这一道防线后面还有用两道防线,一道是八十公里的后方,在穆棱江西岸森林覆盖的深山上筑有野战工事。第三道就是在牡丹江岸。按照日军的构想,哪怕苏联红军能突破第一线的碉堡群,再撞上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就会被消耗得七七八八。然后就轮到关东军反冲锋一举吃掉精疲力尽的苏联红军了。
只不过等战斗真正爆发的时候,红军的战术完全出乎了日军的预料,一方面梅列茨科夫尽可能的加强突击部队的火力,给每个主要突击方向上的步兵师都加强一个坦克旅或坦克团和一个自行火炮团,一共是80辆左右,大约能达到平均每公里30辆的水平。
另一方面还调来了大量的工兵,具体的办法是:工兵侦察地形障碍,搞清楚日军的工程作业情况,进攻发起之后还负责清除障碍并搭建和维修桥梁道路。至于战斗工兵则直接编入一线突击部队,第一攻击梯队的每个连都加强了一个工兵分队,专门用于清理障碍。
不光是步兵有工兵配合,每个炮兵团也组建了道路—桥梁分队。总之梅列茨科夫是故意选择了出其不意但路况恶劣的进攻地段并配置了大量的兵力兵器,可以说苏联红军是一边修路一边向前进攻。
请注意,这并不是梅列茨科夫战术的全部,实际上最关键的点还没有点出来。毕竟日军那些工事和碉堡不是假的,如果要一一将其拔除,那么进攻的突然性以及向纵深突击的可能是大大降低了。
对此,梅列茨科夫采取的办法是,遇上日军坚固的防御群之后,步兵和炮兵停下,在工兵的配合下包围封锁然后慢慢拔点,而红军的机械化部队则是继续向前突击,插入日军的腹地包抄合围。
这一手可是相当的狠,鬼子打的如意算盘就是用堡垒消耗红军,然后乘机打闷棍。而现在梅列茨科夫却根本不给日军这个机会,我的机械化兵团理都不理你的堡垒,直接穿插到你的腹地去搞风搞雨,这时候你的第二线第三线防御根本就没有准备好,你丫的拿什么跟我打。更有甚者,关东军丢在第一线堡垒中的那些部队就被钉死了,要么就被红军步兵慢慢吃掉,要么就饿死困死,你说撤退?撤退的话那些堡垒不是白搭了,更何况往哪里撤?红军机械化部队已经深入腹地了,你往回撤不是主动找死。
不得不说日军在这一线的防御配置是有大问题的,他们以为坚固的堡垒和崎岖的地形能够挡住苏军。可没想到苏军从这些不好通行的缝隙中穿插了过去,直接将这条所谓的防线打成了筛子!
梅列茨科夫对付日军堡垒的战术通报给李晓峰的时候,让某仙人不由得想到了几百年在这块土地上另外一场关于堡垒的争锋。那时候对阵的双方是后金和大明。当年明月很欣赏的孙承宗老夫子就采用了日军差不多相同的堡垒战术去对付后金的军队,按照当年明月的说法,孙长老用刨坑的方式收复了上千里的国土,后来是阉党陷害导致功亏一篑。
这么说吧,李晓峰还是很欣赏当年明月通俗写历史的方式,也收藏了他的大作。但是在孙长老的问题上,实在是无法苟同当年明月的那个结论。
按照孙长老的策略,这是准备一路修碉堡一直修道后金的老家去(颇有点某仙人第一次玩星际时的炮塔战术),说白了这一套战术其实就是明军野战打不过后金之后采取的下下策。为什么说是下下策呢?
第一,当年大明本来就财政紧张,修碉堡不要钱?修好了碉堡不要军队驻守?养这些大头兵不要钱?这么说吧,碉堡修得越多,财政就会越紧张,等到补给线路达到一定的距离时,恐怕不用后金去打,大明自己都崩盘了。
其次,这些碉堡群看似很好很强大,似乎是能挡住后金的兵锋。但是碉堡始终是死的,只要一天明军不敢野战不敢同后金直接交锋,那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更何况,后金还不一定要去硬啃这些碉堡,围点打援可不可以,你总不能放着这些碉堡不救吧?不救的话修这些碉堡还有什么意义呢?
说穿了,堡垒战术等同于画地为牢。看看解放战争中土共是怎么修理刮军的,当一只军队丧失野战的勇气和能力只能固守碉堡时,离灭亡恐怕是不远了。总之碉堡是死的,人是活的,战场上最重要的还是掌握主动。
就比如现在,当苏军狂飙突进的时候,鬼子是傻眼了,这是继续死守呢?还是麻溜的后撤到第二道或者第三道防线抵抗呢?
关东军内部的意见是高度不统一的,有的说坚守到底,还有的说必须马上撤退,闹闹哄哄的达不成统一的意见。而梅列茨科夫可不会给鬼子多少思考的时间,他的机械化步兵继续高速突进,轻轻松松的就突破了日军的第二道防线,打到了牡丹江边。
这时候关东军才意识到大事不妙,如果让苏军占领了牡丹江,那之前部署在第一线的部队将全部尽丧于虎口。在这个时候鬼子才匆匆下达了撤退命令,要求一线部队赶紧后撤。
实话实说,这已经迟了,因为鬼子在一线的部队已经基本被红军的步兵黏住了,怎么走?不管碉堡直接撒丫子跑路?那你也得问问红军战士手里枪炮同意不同意。躲在碉堡里的鬼子尚且被红军强大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更何况跑到碉堡外面去裸奔呢?当然,鬼子不撤也不行,你当梅列茨科夫配置给一线的战斗工兵和自行火炮是假的?
这么说吧,远东红旗方面军在这场战役中的突破足以被写进教科书。以第五集团军为例,在战斗爆发的第二天就向前突进了八十公里!仅用了六十个小时就完成了计划中八天应该完成的任务。至于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只用了五十个小时就推进到穆棱河一线,导致日军二线部队根本没办法在穆棱河组织防御,只能仓皇向牡丹江方向撤退,几乎将所有的火炮全部都丢弃或者炸毁。
结果就是,关东军第一方面军所属的第124师团和第126师团在仓皇撤退中一共损失了五个半步兵大队的实力,而且还没能起到一丝一毫迟滞红军的作用,他们被苏联红军快速的绕过、包围然后歼灭。
而这也直接影响了关东军在战役第二阶段的局势,因为仓皇撤退,牡丹江这一线的防线实在是豆腐渣做的。当红军第五集团军和远东红旗滨海集团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扑向牡丹江时,日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