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被李尔文猜中了,波兰人的情况不光不会好转,甚至是急转直下迅速地恶化了。其中最要命的就是毕苏斯基下达的那两道命令,这两道命令虽然避免了勤王军被围点打援各个击破,但是也极大的缓解了东普鲁士人民解 放军的压力。
    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米罗诺夫,说实话,他已经油灯苦尽,准备迎接最后的时刻了。但就在这时候,之前表现得十分焦躁、十分急迫的波兰人忽然就转性了,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温吞水。
    波兰人开始暂缓进攻,甚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收缩和调整,这样的变化让米罗诺夫真心是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波兰人这是抽什么疯!
    人来疯而已。毕苏斯基既然命令那些勤王的杂牌军暂缓行动,自然也不可能忘记自己的嫡系。实际上毕苏斯基更加重视嫡系部队的安危,因为在他看来,如果犹太人准备围点打援,那么他的嫡系绝对是犹太人的首要目标。
    所以一旦识破了犹太人的“诡计”,他立刻亲自命令嫡系部队暂缓前进,命令他们加倍小心,一定不能被犹太人的主力包了饺子。
    既然毕苏斯基这个大boss都发话,下面的人能不听吗?其实下面的人也愿意听,毕竟这一路上紧赶慢赶,可是给他们累出翔来了。能喘口气有什么不好?
    而且犹太人的阻击部队打得十分顽强,简直就不能用硬骨头来形容,简直就是一根钢筋!一口咬上去崩掉了他们半口好牙!
    所以毕苏斯基的嫡系很愿意停下来休息,他们很彻底地贯彻了毕苏斯基停止前进的命令,甚至不光没有前进,反而开始后退。为什么会后退呢?那还不是明摆着,后面就是上马乌基尼亚,也算是一座中型城市了,驻扎在城内可不比在荒郊野外受罪强!
    毕苏斯基绝对想不到,他的嫡系部队会如此的消极,主力一下子就缩回了上马乌基尼亚,甚至将大部分已经渡过布格河的部队又撤了回来!只留下少部分部队把守渡口以及“围攻”负隅顽抗的犹太人。
    围攻为什么要打上引号呢?因为这里面也是有说头的,米罗诺夫的残存部队确实被包围了,但并没有遭到什么攻击。波兰人是围而不攻,简直就是在就近监视一样。
    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好理解,毕竟主力都缩回成立享福去了,只留下他们这些倒霉鬼啃骨头,这种待遇谁会高兴?既然上头都消极,下面的人就不会主动,他们自然会选择出工不出力。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米罗诺夫被这个大馅饼差点砸晕了,不过在短暂的喜悦之后,他立刻就恢复了清醒。确实,情况有所好转,但他的部队并没有根本上摆脱困境,谁知道波兰人什么时候就会醒悟过来,如果不乘着他们迷糊的时候积极开展行动,接下来恐怕只能哭得成!
    波兰人没有行动,但是米罗诺夫却主动的开始行动,他乘着夜色联络被分割包围的部队,准备收拢部队突围!
    没错,就是突围,米罗诺夫总算是收到了乌博列维奇发给他的迟到的撤退命令。不过当时有点晚,因为他已经被完全困住了,只能继续在包围圈里挣扎。而现在,波兰人主动的松手了,他不赶紧跑路,那才是傻了!
    不得不说,米罗诺夫运气不错,或者说苦尽甘来,就在他准备突围的时候,乌博列维奇派来的那个象征性的接应部队也到了。有了他们的配合,米罗诺夫的突围行动就愈发地顺利了。
    顺利到什么程度?
    米罗诺夫刚刚进行突围,波兰人只是象征性抵抗了一下就网开一面,几乎是欢送他离开。为什么会这样?
    大概是包围米罗诺夫的波兰人觉得,他们之所以会呆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在城里,原因就在有米罗诺夫这个不和谐因素。如果没有了这个不和谐因素呢?敌人突围了,那他们继续留在荒郊野外还有什么意义?那时候,恐怕他们也可以进城享福吧?
    上马乌基尼亚的战斗爆发了四天之后,用一种很荒谬的方式画上了休止符。就如同两支部队不约而同的在上马乌基尼亚撞在一起一样,他们又很默契的选择和平“分手”。
    当然,波兰人很快就会为和平分手付出代价,十分惨烈地代价。不过这是后面的故事,以后再说,暂时还是让我们看一看米罗诺夫的独立骑兵旅的情况吧!
    应该说独立骑兵旅从兵力上说已经不存在了,为期四天的惨烈阻击战,几乎把这个旅打了个精光,全旅上下还能继续战斗的不超过500人,连一个营都编不齐。
    其中最惨烈的要数如下的几只部队,驻守175.2高地的马科夫连,全连上下活着走下地狱山的只有八个人,其中还有四个重伤员,连长马科夫浑身上下有三处枪伤和五处刀伤,至于被弹片击中什么更是数都数不清,反正这位有勇有谋的硬汉子几乎是不成人形,连他的弟弟都认不出来了。
    当然,二连的牺牲是具有伟大意义的,正是因为他们死死地扼住了波兰人的交通线路,导致他们无法施展全力,为主力部队极大的减轻了压力。不客气地说,没有二连,米罗诺夫会被波兰人连皮带骨头吃得一点儿都不剩。
    获悉了二连的壮举之后,东普鲁士人民共 和 国临时政府一致通过决议,授予二连“钢铁英雄连”荣誉称号,并保证二连的番号将永远的保存下去。至于二连牺牲的以及幸存的战士,每个人都将获得东普鲁士人民共 和 国最高荣誉——人 民英雄勋章。
    而另一支获得特别嘉奖的部队就是守卫沙滩上五号阵地的达扬所部。该部被授予了“打不垮的硬骨头营”荣誉称号,在战斗中该部先后击退敌人进攻三十余次,毙死毙伤敌人两千余人。在战斗结束的时候,该营只剩下了一个排,约四十人。其中营长达扬被打瞎了一只左眼,依然忍痛指挥战斗的画面将被永远的铭记。
    不过米罗诺夫却没有多少时间享受这些荣誉,他收拢了残部之后,立刻就带领部队进行转移,跳出了噩梦一般的上马乌基尼亚,像幽灵一样消失在了战场上。
    在独立骑兵旅消失之后,上马乌基尼亚基本就没有了枪声,战场上唯一的热点就在沃沃明以东二十多公里的一片狭小的区域。在这片区域里,乌博列维奇的五个师包围了波兰人大约两个师,歼灭战打得如火如荼!
    “顶住,你tm的给老子一定要顶住!”萨加诺夫斯基冲着听筒一阵大吼大叫,然后狠狠地挂上了电话。
    从昨天晚上开始,他这个军长吼得最多的就是顶住,可是却怎么也顶不住,先是他手下的22师没有顶住犹太人的狂攻,一眨眼就被吃得干干净净。
    当时萨加诺夫斯基吓了一跳,之前他还以为只是碰上了犹太人放在外围打阻击,防止他们增援华沙的小股部队。这才命令22师不惜一切代价的狂攻,可惜攻了一天半点收获都没有,反而被吃掉了。
    也就是那时,萨加诺夫斯基才反应过来——情况不对,这似乎是犹太人的主力?讲心里话,那时候他还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他手头的部队是什么成色,他这个军长最清楚不过了,犹太人没到底看得上他这点杂牌军吧?
    这么说吧,萨加诺夫斯基原本只是一个师长,而且他所统辖的20师还是一个不满编的空架子部队,实打实的说,他顶多只有一个旅的部队。
    不过在毕苏斯基在东普鲁士惨遭滑铁卢之后,为了挽回局势,这位总统阁下立刻命令扩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抓壮丁。萨加诺夫斯基很好的贯彻了毕苏斯基的命令,他的20师也急剧膨胀,扩充成为了20军,下属三个师,分别是20师、21师和22师。
    师长变军长,平白的就涨了两级,这种好事自然让萨加诺夫斯基很是欢喜。不过更欢喜的还在后面,当犹太人大举南下,威逼华沙的时候。他第一个响应了毕苏斯基的“勤王令”,带着他的20军快马加鞭的往华沙赶。
    萨加诺夫斯基为什么会这么积极,难道他就一点儿也不怕犹太人,难道他对自己的部队就如此的有信心吗?
    那当然不是,实际上这位军座大人对自己的部队一毛钱的信心都没有,除了基干的20师还能打一点儿,其他的两个师基本算是凑数的。拿这样的军队去跟犹太人对拼,那等同于找死!
    既然如此,萨加诺夫斯基为什么会积极呢?原因很简单,这位军座大人很有点政治头脑,他认为毕苏斯基主掌波兰是大势所趋,赶紧的讨好这位总统大人,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以后还不意味着升官发财?
    在功名利禄的刺激下,萨加诺夫斯基也就铤而走险了,冲得那叫一个快,不过倒霉的也快,还没抵达沃沃明,就撞上了乌博列维奇,然后?然后就悲剧了呗!
    之前萨加诺夫斯基是一门心思的想要迎合毕苏斯基,准备给总统阁下留一个好印象,好为今后的仕途铺路。这才一时冲昏了头脑,现在挨了乌博列维奇一记闷棍之后。这位军座大人清醒了,升官发财固然重要,可是小命更加重要!
    如果让犹太人包了饺子,别说升官发财,说不好连命都会丢掉。哪怕犹太人善待俘虏,他这个败军之长恐怕也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所以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萨加诺夫斯基做出了一个决定——突围逃跑!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萨加诺夫斯基觉得还是先保命要紧,他命令21师原地顶住乌博列维奇的进攻,而带着他嫡系的20师向东北方向突围!
    而正是这位萨加诺夫斯基军长的突围,让战场上的形式陡然开始明朗了。前面说过了,他的20军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架子部队,欺负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可以,但是跟乌博列维奇的部队比起来根本就不够看的。
    尤其是21师对这位军座大人的命令颇有微词,认为军座就是拿他们当炮灰使,自然的对阻击断后并不热心。几乎就在萨加诺夫斯基带着他的嫡系20师突围开始,21师也开始了自发的突围行动。
    而与此同时,乌博列维奇正在做最后的总攻准备,正在调整部署,准备在天亮之前就解决眼前这个20军。他完全没有料到敌人说跑就跑,不光跑得这么突然,而且跑得如此的没有章法,简直就是一窝蜂的乱窜!
    顿时,战场上的情况又开始混乱起来了,按照乌博列维奇原本的部署,是准备攻坚的,可如今完全不需要攻坚了,怎么抓住四处乱窜的敌人才是根本问题!
    而此时,乌博列维奇也表现出了一个军事家的素质,他果断地指示前线部队:“除以一小部留下打扫战场外,主力立刻开始追击敌人,不要怕打乱建制,不要怕伤亡,不要怕困难,不要怕疲劳,不要怕饥饿,放开手脚全力追歼敌人!”
    于是乎,刚刚才恢复正常的乌博列维奇所部,又一次变得“混乱”起来,主力部队完全分散开来,以营连为单位疯狂地追击萨加诺夫斯基,各种遭遇战碰头战数不胜数。
    不过和前一次的混乱相比,那一次是被动的混乱,而这一次是主动的“混乱”,而且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全军上下对怎么应对“混乱”有了经验,呈现出一种乱中有序的状态。
    和东普鲁士人民解 放军的乱中有序截然不同,萨加诺夫斯基的20军那就真是乱成了一锅粥,他这个军长找不到师长,师长也找不到下面的团长,团长也找不到营长和连长,总而言之20军呈现出崩溃的状态。
    比如,乌博列维奇的3师2团1营连夜追击,狂奔20余公里追上了敌20军201团。1营不明敌情,但为了达成尽量滞留敌人前进的任务,毫不犹豫地发动了进攻。在火力连的掩护下,三个步兵连冲入敌人落脚的村庄里,一度打得201团晕头转向。以至于该团团长亲自组织反击,投入了两个营,并调集团属火炮猛轰1营。双方前后共激战6个小时,冲入村内的1营三个连最后打得只剩下一个连长和十个战士。
    在1营不计投入的猛攻下,201团被吓坏了,以为是遇上了犹太人的主力部队,最后竟然尽数投降!
    类似1营一样的战斗还非常多,激战了一整夜之后,萨加诺夫斯基的20军基本上算是完蛋了,20师仅存一个半团突围而出,至于21师,在一片混乱当中,大部分被乌博列维奇歼灭,全师上下仅仅跑出来了两个营。
    按理说两天两夜歼灭敌人两个半师,这样的战果乌博列维奇应该满意了,可事实相反,乌博列维奇并不满意这个战果。在他看来,虽然战斗突然爆发给他的部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是必须看到,不管是兵力上还是士气上和战斗力上,他的部队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而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竟然不能全歼敌人,反而又因为一个突发的意外因素导致敌人逃出去了两千多敌人。这充分说明了东普鲁士人民解 放军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而接下来,要打的可是毕苏斯基的嫡系,那些部队可不是萨加诺夫斯基这样的杂牌军可以比拟的。
    所以在追击作战结束之后,乌博列维奇并没有表扬自己的部队,反而是提出了严厉地批评。他一面快速整顿部队,另一面派遣主力继续向北追击。
    “20军遭受重创?”
    当战斗结束,当东普鲁士人民解 放军愉快地打扫战场的时候,守在华沙城里的毕苏斯基才得到消息。
    应该说,这个消息让他非常的意外,之前萨加诺夫斯基发给他的电报虽然有提到遭遇了犹太部队,但是那位一心只想着升官发财的军长马虎大意了,以为遇上的只是小股犹太人,以为他的部队占据优势,将很快从对手身体上碾过去。所以,他发给毕苏斯基的电报是十分自信的,一方面夸大了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贬低了犹太人的数量。
    所以,当时毕苏斯基也以为那位老兄只是遭遇了小股犹太人阻击骚扰部队,根本就没当一回事。这位大统领依然在地图上无助的搜寻消失了的犹太人主力。
    直到20军基本覆灭,直到萨加诺夫斯基又一次发来了电报,毕苏斯基这才反应了过来:“蠢货!”
    毕苏斯基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破口大骂道:“那个蠢货坏了老子的大事!白白耽误了我们两天的时间!”
    一想到耽误的这两天,以及莫名其妙被消灭的一个军,毕苏斯基是顿足捶胸。如果萨加诺夫斯基早点探明敌情,他完全可以命令其他的勤王部队赶紧向华沙靠拢,然后集中兵力跟敌人决一死战。
    “把那个混蛋送交军事法庭!”毕苏斯基恶狠狠地下达了命令,“枪毙他!”

章节目录


天兵在1917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马口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口铁并收藏天兵在1917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