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昌府岳家军内讧!
消息一出,顿时天下皆惊。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兀术,自然是得以非常,秦桧果然不负所望,出手帮忙了。得意之际,如此良机他怎会放过,立即率领兵马对宋军发起反击。
刚刚内乱过的岳家军一团糟糕,哪里有心思阻击敌军,张宪不在,王贵奉诏前去临安,留守将领可谓是群龙无首。
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本来形势一片大好的京西路瞬间一片糟糕,留守的岳家军节节败退。直到退守南阳附近,得到张宪的接应在暂时稳住阵脚,京西路的战果几乎丢了大半,前功尽弃。
虽说王贵以朝廷名义给张宪扣上了一定谋反的帽子,岳家军的将士们却不大相信,心中难免存疑。
见到张宪率部抵御金贼之后,更是心服口服,再加上岳云也在军中,故而心中仍旧信任。有不少人甚至愿意进驻南阳和襄阳,并为张宪等人辩白。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心中存疑,毕竟张宪身上有谋反的嫌疑,若是贸然与之接触,恐怕会被牵连其中。
张宪本人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般情形,不愿意让岳家军的袍泽为难,只是让他们在南阳附近驻扎,相互城掎角之势,防备金军。
甚至还命当地士绅主动前去为大军送粮草,然后他们再从襄阳城中运出自己储备的军粮,前去补贴给当地百姓,意图在明显不过。而这些粮食的来源,正是从蜀中,甚至荆湖沿汉水北上的船只运来。
消息传到长安的时间,襄汉的局势初步稳固,可徐还仍旧怒从心头起。
想不到自己煞费苦心,费了这么大的周折想要挽救岳飞,挽救岳家军,结果还是棋差一招,落入如今这般糟糕局面。
徐还有些恼恨自己,为何自己没有早些想起王俊的问题,否则哪怕用些极端手法,早些将其除掉也不是不可以。
现在这般处境,实在有些糟糕,中原大好局势毁于一旦不说,张宪与岳云被迫据守襄阳,难免贻人口实。
岳飞处境不妙,好似一切又回到了本来的历史轨迹……
徐还不由眉头皱起,一种无力感浮上心头,即便熟知历史脉络,未卜先知又能如何?在滚滚历史洪流之下,有些事改变起来当真不是那么容易。
司马靖见状,劝慰道:“王爷莫要难过,局面虽然不算好,但总算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也是,至少张宪颇为果断,没有瞻前顾后,否则中原……哼哼!”
徐还苦笑道:“只是如此一来,临安少不得有人做文章,借此诬蔑鹏举兄,甚至坐实所谓的罪名。”
“这是必然,王贵昏聩之举,已然陷鄂国公于危险境地了,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司马靖道:“不过也并非全无转机,还有申辩的余地,毕竟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是,无论如何都要救下鹏举兄。”徐还十分笃定,营救岳飞的初心,他始终不曾改变。
“只是如今的局面,恐怕比之前复杂了。”
“先生此话怎讲?”
“根据苏泽禀报,王贵已经怀疑王爷派人营救的动机,兹事体大,此事必然会露出风声。颍昌府之乱,高阳王府已经牵涉其中。”
徐还冷笑一声:“有何可惧?难道本王还会怕了不成?”
“王爷当然不用怕,该是临安有些人惧怕才对。”
司马靖低声细语,却是格外笃定与自信。
临安上下有不少人想要整死徐还,按理说牵涉入谋反是绝好契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面前,徐还和岳飞不同。
二十万大军在手,西北半壁江山尽在手中,而且徐还不像岳飞那般愚忠,绝不会坐以待毙,任人宰割。
一个不可小心把徐还逼急了,若是真的反了,恐怕也不是临安所能承受。
无论是赵构还是秦桧,即便恨死了徐还,也不敢操之过急,难免会投鼠忌器。
更何况,兀术还在中原肆虐,此时宋国若是彻底内乱,绝无好处。赵构再糊涂,再卖国求荣,还不至于完全和金国穿一条裤子。
“王爷,既然他们投鼠忌器,那么我们不妨主动一些……”
“主动?”
“没错,出潼关,此乃绝好时机。”
司马靖道:“朝廷或许会故意淡化此事,但事关高阳王府清誉,王爷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亲自出面厘清真相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兀术此番在中原大动干戈,屠戮大宋军民,和谈之时,金贼可能也会借机漫天要价,王爷心中不忿,出面教训金贼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说来,倒是不无道理。”
徐还轻轻点头,自从拿下河东之后,西军就完全有出潼关,进军中原的条件,但是一直没有动。
一来是因为岳家军在此驻守,二来也是忌惮临安的反应,彼此心照不宣维持平衡,没有合适的契机和借口,西军冒然出潼关难免会有动荡。
但如今,秦桧指使王俊,加上兀术从旁“帮忙”,一手为徐还提供了绝佳的理由。当然了,也是到了非出不可的地步。
岳飞不在,岳家军内乱,中原岌岌可危,徐还也该是时候出面,力挽狂澜,收拾大局。
当然了,出潼关也意味着,徐还要彻底开始与临安分庭抗礼,有些事情要从心照不宣的暗处,彻底摆上台面。
徐还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轻轻点头道:“先生所言,确有道理,本王的参军只是前去联络张宪,夹击金贼,怎地牵涉进了谋反?
兹事体大,这就代本王拟写奏疏,上奏官家,本王要亲自前去襄阳,查明真相。”
“是,老夫这就着手。”
司马靖道:“王爷,临安那边也该加点分量,借此机会为鄂国公开脱……”
“当然,不能任由奸佞们一张口胡言乱语,也该让他们听听长安的声音。”
徐还沉声道:“虞允文差不多快到临安了吧?派人告诉他,代表本王前去枢密院表明本王态度。
甚至可以持本王令符,前去面圣,好让天下人知道,本王容不得奸佞谋害重量。该当如何,就让官家自己掂量掂量吧!”
消息一出,顿时天下皆惊。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兀术,自然是得以非常,秦桧果然不负所望,出手帮忙了。得意之际,如此良机他怎会放过,立即率领兵马对宋军发起反击。
刚刚内乱过的岳家军一团糟糕,哪里有心思阻击敌军,张宪不在,王贵奉诏前去临安,留守将领可谓是群龙无首。
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本来形势一片大好的京西路瞬间一片糟糕,留守的岳家军节节败退。直到退守南阳附近,得到张宪的接应在暂时稳住阵脚,京西路的战果几乎丢了大半,前功尽弃。
虽说王贵以朝廷名义给张宪扣上了一定谋反的帽子,岳家军的将士们却不大相信,心中难免存疑。
见到张宪率部抵御金贼之后,更是心服口服,再加上岳云也在军中,故而心中仍旧信任。有不少人甚至愿意进驻南阳和襄阳,并为张宪等人辩白。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心中存疑,毕竟张宪身上有谋反的嫌疑,若是贸然与之接触,恐怕会被牵连其中。
张宪本人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般情形,不愿意让岳家军的袍泽为难,只是让他们在南阳附近驻扎,相互城掎角之势,防备金军。
甚至还命当地士绅主动前去为大军送粮草,然后他们再从襄阳城中运出自己储备的军粮,前去补贴给当地百姓,意图在明显不过。而这些粮食的来源,正是从蜀中,甚至荆湖沿汉水北上的船只运来。
消息传到长安的时间,襄汉的局势初步稳固,可徐还仍旧怒从心头起。
想不到自己煞费苦心,费了这么大的周折想要挽救岳飞,挽救岳家军,结果还是棋差一招,落入如今这般糟糕局面。
徐还有些恼恨自己,为何自己没有早些想起王俊的问题,否则哪怕用些极端手法,早些将其除掉也不是不可以。
现在这般处境,实在有些糟糕,中原大好局势毁于一旦不说,张宪与岳云被迫据守襄阳,难免贻人口实。
岳飞处境不妙,好似一切又回到了本来的历史轨迹……
徐还不由眉头皱起,一种无力感浮上心头,即便熟知历史脉络,未卜先知又能如何?在滚滚历史洪流之下,有些事改变起来当真不是那么容易。
司马靖见状,劝慰道:“王爷莫要难过,局面虽然不算好,但总算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也是,至少张宪颇为果断,没有瞻前顾后,否则中原……哼哼!”
徐还苦笑道:“只是如此一来,临安少不得有人做文章,借此诬蔑鹏举兄,甚至坐实所谓的罪名。”
“这是必然,王贵昏聩之举,已然陷鄂国公于危险境地了,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司马靖道:“不过也并非全无转机,还有申辩的余地,毕竟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是,无论如何都要救下鹏举兄。”徐还十分笃定,营救岳飞的初心,他始终不曾改变。
“只是如今的局面,恐怕比之前复杂了。”
“先生此话怎讲?”
“根据苏泽禀报,王贵已经怀疑王爷派人营救的动机,兹事体大,此事必然会露出风声。颍昌府之乱,高阳王府已经牵涉其中。”
徐还冷笑一声:“有何可惧?难道本王还会怕了不成?”
“王爷当然不用怕,该是临安有些人惧怕才对。”
司马靖低声细语,却是格外笃定与自信。
临安上下有不少人想要整死徐还,按理说牵涉入谋反是绝好契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面前,徐还和岳飞不同。
二十万大军在手,西北半壁江山尽在手中,而且徐还不像岳飞那般愚忠,绝不会坐以待毙,任人宰割。
一个不可小心把徐还逼急了,若是真的反了,恐怕也不是临安所能承受。
无论是赵构还是秦桧,即便恨死了徐还,也不敢操之过急,难免会投鼠忌器。
更何况,兀术还在中原肆虐,此时宋国若是彻底内乱,绝无好处。赵构再糊涂,再卖国求荣,还不至于完全和金国穿一条裤子。
“王爷,既然他们投鼠忌器,那么我们不妨主动一些……”
“主动?”
“没错,出潼关,此乃绝好时机。”
司马靖道:“朝廷或许会故意淡化此事,但事关高阳王府清誉,王爷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亲自出面厘清真相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兀术此番在中原大动干戈,屠戮大宋军民,和谈之时,金贼可能也会借机漫天要价,王爷心中不忿,出面教训金贼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说来,倒是不无道理。”
徐还轻轻点头,自从拿下河东之后,西军就完全有出潼关,进军中原的条件,但是一直没有动。
一来是因为岳家军在此驻守,二来也是忌惮临安的反应,彼此心照不宣维持平衡,没有合适的契机和借口,西军冒然出潼关难免会有动荡。
但如今,秦桧指使王俊,加上兀术从旁“帮忙”,一手为徐还提供了绝佳的理由。当然了,也是到了非出不可的地步。
岳飞不在,岳家军内乱,中原岌岌可危,徐还也该是时候出面,力挽狂澜,收拾大局。
当然了,出潼关也意味着,徐还要彻底开始与临安分庭抗礼,有些事情要从心照不宣的暗处,彻底摆上台面。
徐还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轻轻点头道:“先生所言,确有道理,本王的参军只是前去联络张宪,夹击金贼,怎地牵涉进了谋反?
兹事体大,这就代本王拟写奏疏,上奏官家,本王要亲自前去襄阳,查明真相。”
“是,老夫这就着手。”
司马靖道:“王爷,临安那边也该加点分量,借此机会为鄂国公开脱……”
“当然,不能任由奸佞们一张口胡言乱语,也该让他们听听长安的声音。”
徐还沉声道:“虞允文差不多快到临安了吧?派人告诉他,代表本王前去枢密院表明本王态度。
甚至可以持本王令符,前去面圣,好让天下人知道,本王容不得奸佞谋害重量。该当如何,就让官家自己掂量掂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