挞懒走了!
完颜希尹目送他离开,嘴角浮起一丝冷峻的笑意。
现在可以回去向元帅交差了,自己多少也能心安一些。
兀术回朝之后,除了与挞懒不对付之外,对元帅府,尤其是自己,也没什么好脸色。
完颜希尹心知肚明,他很清楚自己做过什么,也清楚那个致命的纰漏。
那封密信,被徐还劫走了。
而今看来,应该是落到兀术手里了。
这等挑拨离间的机会,宋人怎么可能放过?
而且相当高明,连挞懒都与兀术不合,却不知都统是怎么得罪了四太子?
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弥补,缓和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
皇族宗亲,国之权贵,无论彼此之间如何算计,这些事情注定只能心照不宣,不能摆上台面。
且不说没有证据,即便有…也不能完全撕开脸皮,除非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或者掌控了绝对权力。
完颜斜也死了,金国皇储空悬。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却也是个好机会。
吴乞买的儿子继位,并非各方乐见的局面,兀术在军中和女真人中呼声颇高,但万万不能让他登基。
粘罕和挞懒不答应,完颜希尹也不希望。
一旦兀术登基,恐怕就会向自己提起屠刀,四太子那般高傲的人,不会轻易放过算计过他的人。
不能让他成为储君,但既然要和解,就需要拿出点诚意,让四太子尝到些许甜头。
让皇位回到太祖一系,这是他们乐见其成的局面。
想必兀术心里也清楚,他自己没有机会问鼎皇位,这个结果,四太子应该能够接受。
当然了,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立即与皇帝吴乞买对立,并非明智之事。
储位,从来就应该徐徐图之。
在储君问题上达成一致,其他问题将会缓解,甚至是被掩盖,南征之事也能顺理成章“同心协力”。
不管内斗多激烈,一致对外是大金的国策,关乎整个国家,女真族的存亡兴衰。
看过汉家典籍,华夏历史的完颜希尹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故而很乐意促成南征之事。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国事为重。
哪怕不能趁机灭宋,多占领一州一城,撕下一块肥肉都是好的。
还有那个徐还,能够能早日将其消灭,最好不过。
从当初单枪匹马的逃犯,到偷袭幽州的勇士,再到击败兀术的统帅,徐还成长的太快,也太可怕。
汉人历史上有过太多力挽狂澜的人物,卫鞅强秦、冉闵杀胡、郭子仪兴唐…
一个人强大一个国家,兴盛一个王朝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今宋国出了徐还,大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趋势。
这让完颜希尹有些不安,可惜未能将其剿杀在萌芽状态,以至酿成今日之患。
往后的每一个机会都不能再错过,必须善加利用…
……
阿嚏!
身在岳州的徐还猛然打个喷嚏,心中不禁暗道:谁这么念叨我?看来记恨我的不少啊!
哼哼!
临安的反馈已经回来了,当看到裴元衍的信函里绘声绘色,描述群臣在朝堂上弹劾,然后被捷报打脸的情形,忍不住连声发笑。
尤其是看到其中关于范宗尹的描述,徐还忍不住连连摇头。
他也有些不解,到底是哪里得罪了范相公,竟然让他如此惦记,弹劾一次又有一次,好像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哪怕自诩为文臣之首,不待见武将,也用不着如此吧?
大宋而今的局势岌岌可危,全靠武将抵御外辱,苦苦支撑,用得着为了些许虚名内斗不休吗?
怎么就没有一点“国事为重”意识呢?
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但是范相公着实小肚鸡肠的厉害,些许无名之火,竟被他生生烧到了这个地步。
很遗憾,这一次终于烧到了他自己。
丢了面子不说,据说还失去了皇帝的宠信,那么相位不保只是时间问题。
少了一个扯后腿的人当然让人高兴,文官们也会因此这次的教训学乖,往后朝中反对自己的声浪将减小,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
这一遭,秦桧竟然没上当,而且借机获得赵构的宠信,地位越发稳固。按照目前的趋势,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宰相之一。
毫无疑问,这是个坏消息。
徐还绝不相信秦桧改邪归正,之所以这么做,说明他还算聪明,也足够阴险。
据说秦桧与范宗尹关系不睦,开始反目,这便是一个明显的讯号。
范宗尹可是秦桧回宋入朝的大恩人,一个恩将仇报,踩着恩人上位之人,品性如何不言而喻。
越是如此阴险,小心翼翼,越是有所图谋。
当有一天,他身居高位之时,危害将难以想象。
不死不休的局面是注定的,该小心防备了……
……
当然了,也并非都是坏消息。
赵构的奏疏已经到了,因献策之功,册封黄若彤为江夏县夫人,并顺理成章地赐给自己为侧室。
这其中,柔福帝姬付出了多少努力不言而喻。
书信里只有寥寥几笔,说什么黄家妹妹温婉聪慧,忠贞贤淑,能照顾徐郎起居,自己放心云云。
除此之外,并无他言。
裴元衍则来信告知柔福帝姬入宫求见太后,之后向皇帝请旨等详情。
一切和预料的相似,柔福帝姬果然是个大度明睿的女子,处处为自己考虑。
有妻如此,实乃幸运。
只可惜现实所迫,未来一段时间仍旧远征在外,不能陪伴他们母子身边。
让徐还好奇的是,柔福帝姬还给黄若彤写了封信。
到底写了什么呢?是示威?叮嘱?还是……
前去询问之时,黄若彤连连摇头,一个字都不肯吐露,只推说是女儿家的闺中密语。
还叮嘱徐还,千万不能辜负了长公主云云。
两个压根没见过面,却要共享一个丈夫的女人,按理说应该是“仇人”才对,怎么现在一副相见恨晚,宛如闺蜜的情形?
也不知自家嬛嬛到底使了什么手段,寥寥几笔竟然让黄若彤这般乖巧。
不过乖巧的有些过分,想要入室探望,稍作温存之时,竟然被佳人拒之门外。
理由名分虽定,但大敌当前,当以国事为重!
完颜希尹目送他离开,嘴角浮起一丝冷峻的笑意。
现在可以回去向元帅交差了,自己多少也能心安一些。
兀术回朝之后,除了与挞懒不对付之外,对元帅府,尤其是自己,也没什么好脸色。
完颜希尹心知肚明,他很清楚自己做过什么,也清楚那个致命的纰漏。
那封密信,被徐还劫走了。
而今看来,应该是落到兀术手里了。
这等挑拨离间的机会,宋人怎么可能放过?
而且相当高明,连挞懒都与兀术不合,却不知都统是怎么得罪了四太子?
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弥补,缓和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
皇族宗亲,国之权贵,无论彼此之间如何算计,这些事情注定只能心照不宣,不能摆上台面。
且不说没有证据,即便有…也不能完全撕开脸皮,除非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或者掌控了绝对权力。
完颜斜也死了,金国皇储空悬。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却也是个好机会。
吴乞买的儿子继位,并非各方乐见的局面,兀术在军中和女真人中呼声颇高,但万万不能让他登基。
粘罕和挞懒不答应,完颜希尹也不希望。
一旦兀术登基,恐怕就会向自己提起屠刀,四太子那般高傲的人,不会轻易放过算计过他的人。
不能让他成为储君,但既然要和解,就需要拿出点诚意,让四太子尝到些许甜头。
让皇位回到太祖一系,这是他们乐见其成的局面。
想必兀术心里也清楚,他自己没有机会问鼎皇位,这个结果,四太子应该能够接受。
当然了,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立即与皇帝吴乞买对立,并非明智之事。
储位,从来就应该徐徐图之。
在储君问题上达成一致,其他问题将会缓解,甚至是被掩盖,南征之事也能顺理成章“同心协力”。
不管内斗多激烈,一致对外是大金的国策,关乎整个国家,女真族的存亡兴衰。
看过汉家典籍,华夏历史的完颜希尹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故而很乐意促成南征之事。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国事为重。
哪怕不能趁机灭宋,多占领一州一城,撕下一块肥肉都是好的。
还有那个徐还,能够能早日将其消灭,最好不过。
从当初单枪匹马的逃犯,到偷袭幽州的勇士,再到击败兀术的统帅,徐还成长的太快,也太可怕。
汉人历史上有过太多力挽狂澜的人物,卫鞅强秦、冉闵杀胡、郭子仪兴唐…
一个人强大一个国家,兴盛一个王朝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今宋国出了徐还,大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趋势。
这让完颜希尹有些不安,可惜未能将其剿杀在萌芽状态,以至酿成今日之患。
往后的每一个机会都不能再错过,必须善加利用…
……
阿嚏!
身在岳州的徐还猛然打个喷嚏,心中不禁暗道:谁这么念叨我?看来记恨我的不少啊!
哼哼!
临安的反馈已经回来了,当看到裴元衍的信函里绘声绘色,描述群臣在朝堂上弹劾,然后被捷报打脸的情形,忍不住连声发笑。
尤其是看到其中关于范宗尹的描述,徐还忍不住连连摇头。
他也有些不解,到底是哪里得罪了范相公,竟然让他如此惦记,弹劾一次又有一次,好像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哪怕自诩为文臣之首,不待见武将,也用不着如此吧?
大宋而今的局势岌岌可危,全靠武将抵御外辱,苦苦支撑,用得着为了些许虚名内斗不休吗?
怎么就没有一点“国事为重”意识呢?
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但是范相公着实小肚鸡肠的厉害,些许无名之火,竟被他生生烧到了这个地步。
很遗憾,这一次终于烧到了他自己。
丢了面子不说,据说还失去了皇帝的宠信,那么相位不保只是时间问题。
少了一个扯后腿的人当然让人高兴,文官们也会因此这次的教训学乖,往后朝中反对自己的声浪将减小,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
这一遭,秦桧竟然没上当,而且借机获得赵构的宠信,地位越发稳固。按照目前的趋势,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宰相之一。
毫无疑问,这是个坏消息。
徐还绝不相信秦桧改邪归正,之所以这么做,说明他还算聪明,也足够阴险。
据说秦桧与范宗尹关系不睦,开始反目,这便是一个明显的讯号。
范宗尹可是秦桧回宋入朝的大恩人,一个恩将仇报,踩着恩人上位之人,品性如何不言而喻。
越是如此阴险,小心翼翼,越是有所图谋。
当有一天,他身居高位之时,危害将难以想象。
不死不休的局面是注定的,该小心防备了……
……
当然了,也并非都是坏消息。
赵构的奏疏已经到了,因献策之功,册封黄若彤为江夏县夫人,并顺理成章地赐给自己为侧室。
这其中,柔福帝姬付出了多少努力不言而喻。
书信里只有寥寥几笔,说什么黄家妹妹温婉聪慧,忠贞贤淑,能照顾徐郎起居,自己放心云云。
除此之外,并无他言。
裴元衍则来信告知柔福帝姬入宫求见太后,之后向皇帝请旨等详情。
一切和预料的相似,柔福帝姬果然是个大度明睿的女子,处处为自己考虑。
有妻如此,实乃幸运。
只可惜现实所迫,未来一段时间仍旧远征在外,不能陪伴他们母子身边。
让徐还好奇的是,柔福帝姬还给黄若彤写了封信。
到底写了什么呢?是示威?叮嘱?还是……
前去询问之时,黄若彤连连摇头,一个字都不肯吐露,只推说是女儿家的闺中密语。
还叮嘱徐还,千万不能辜负了长公主云云。
两个压根没见过面,却要共享一个丈夫的女人,按理说应该是“仇人”才对,怎么现在一副相见恨晚,宛如闺蜜的情形?
也不知自家嬛嬛到底使了什么手段,寥寥几笔竟然让黄若彤这般乖巧。
不过乖巧的有些过分,想要入室探望,稍作温存之时,竟然被佳人拒之门外。
理由名分虽定,但大敌当前,当以国事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