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第十三日,下马县正和楼和乡绅在县里设了十个粥棚开始施粥,灾民得以安抚,但是县城里的百姓却开始人心惶惶,居高不下的粮家已经让他们寝食难安,百姓纷纷到县衙请愿要求县令大人限制粮价。李押司劝说百姓回家,并告知他们三天之内县令大人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刘家继续开荒,这一天李家庄和上岗村两村来了近两百人,青壮劳力并没有增加,却有人消极怠工了。刘雨儿早已经想到此事,并和刘青峰说了解决之法。
刘青峰征得爷爷同意好宣布砍柴的人每砍一担柴付一文的工钱,耕田的人每亩五文,工钱收工时支付。两村来人这才重新卖力干活。因为有了工钱,大家干劲十足。众人不顾炎热,日头稍微偏西,就开始拉犁,一直到天色见黑,刘来福催促,大家才不情愿地收工。幸好,后山下的这片荒地是个风口,否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中暑倒下。
刘雨儿看到众人挥汗如雨,拉犁人垫肩白布上是血迹斑斑,心中更加难受,想起前世外国伟人的一句话,心中暗暗发誓下马,请给我三年,我让下马百姓再不忍饥挨饿。
这一天下来众人就粗开了一百五十亩,柴也打了一百二十多担。但结算工钱的时候,突然有人就不干了,纷纷吵嚷到前一天耕一亩田还给一升米,今日却只给五文钱,如今县城里的米已经几十文一升了。刘青峰无奈,只好告诉大家可以继续选择领米,砍柴的人也可以每五文钱换一升米。结果,刘家一文钱的工钱都没有发出去,只给张都头带来的衙役送上了八百文的酒钱。
抗灾第十四日,进入下马县的粮食超过五千担粮食。下马县李康一声令下,县城四门突然增加了数倍守城吏卒。与此同时,县里宋记米铺挂出牌子,碎米、粗面五文一升,精米十文一升,精面八文一升,每人每日限购三升。
城中百姓立即奔走相告,一时间宋记米铺前排起长龙。几个米商听到消息大吃一惊,联名到县衙状告宋记米铺扰乱粮价,要求县令大人立即查封宋记米铺。
他们本以为县令大人会支持他们,没想到李康突然就变了脸,不似前几日的和颜悦色。他冷笑道“各位说的实在令本县费解,本县一月前粮价碎米、粗面两文一升,如今麦子歉收,碎米、粗面五文一升也还说得过去。”
几个米商听了面面相觑。李康懒得和他们周旋,吩咐李押司送客。一个米商掏出五两银子塞进李押司怀里问道“李押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押司笑道“龚老板,宋记米铺卖粮是宋记的事情,我们大人早就说了不限制粮价,自然不会干涉宋记卖粮的事。”
几个粮商叫苦不迭,只好另想他法。
同日上午,在刘家帮忙砍柴的人开始抗议,他们已经知道刘家如今收村里的柴是六文一担,而他们砍柴却一文一担,指责刘家心黑。刘青山气得险些动起手来,幸好张都头及时阻止。张都头道“大家有话好好说,这刘家开荒,本意是等农忙后,请本村人开荒。是我们大人听说了此事,为了多给李家庄和上岗村的人一条活路,让刘家人先请请两村的人过来开荒。你们也看到了刘家不是什么大户,你们要是狮子大开口,刘家也请不起你们。各位大可以进城却正和楼开的粥棚,排队每天领两次粥。”
两村的人沉默了一会儿,有胆子大的人说“张都头,我们知道你和刘家是姻亲。可是您也不能帮亲不帮理。刘家太欺负人了,为什么收自己村里的柴是六文一担,而我们砍柴却一文一担?县令李大人可是个清官,肯定会为我们做主!”
匆匆赶来的刘青峰对着大家施礼说道“各位叔伯请听青峰一言,我们家原本收村里的柴四文一担,只不过因为先前家里开荒,家人无法晒柴,这才六文一担收干柴;如今还是一担四文。而原先六文一担必须挑到我们家里,大家也要多花不少功夫,而且我们也不饭食。”
两村的人对望了一会儿,又有一人说道“虽然我们没有将柴挑到家,柴也不干。但是送柴和晒柴不也都是我们的人吗?”
张都头被气乐了,不由笑道“怎么你们送柴和晒柴的人都不吃饭吗?还是你们想在刘家白吃白喝?你们若是不想干活,大可以去正和楼的粥棚排队领粥。”
两村的人立刻无言以对,谁愿意每天多跑四十多里路去排队领粥,除非是实在活不下去了,不得不背井离乡。现在在刘家两顿粥管饱,有力气的还能带每天带米回家,这样的事在这个时候还真是不好找。
刘大田赶来看到这个情形诚恳地说道“各位乡邻,刘家请大家来干活本当厚待。只是如今是灾时,刘家麦子虽没有歉收,略有余粮,可是也架不住我们人多粥少。如今我们刘家每天为了保证大家吃饱,每日所耗粮食都在四百升左右。家中存粮也难以为继,老汉还正想和大家商量能否用麦穗抵付大家的工钱,助我刘家一臂之力,我刘家定不忘各位的相助之恩。”
大家一听也无话可说,他们也知道的刘家不是什么大户,对于刘家突然有能力请大家开荒也有疑问,只当他们攀上了正和楼和张都头。现在他们听说刘家存粮不多,心里就有些心慌,听到刘大田提出麦穗抵付工钱,觉得并无不可,家中还有老人孩子,大可以用手捋麦子,再说当年的麦子肯定比陈碎米强多了。
张都头看见大家无话,就催促道“大家还是赶紧干活吧!多打一担柴就是一份工钱,别耽误了自己挣银子!”
众人听了一哄而散,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就是有人心里不忿,也不敢再公然生事。
s:书友们,我是我是兔兔妈,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刘家继续开荒,这一天李家庄和上岗村两村来了近两百人,青壮劳力并没有增加,却有人消极怠工了。刘雨儿早已经想到此事,并和刘青峰说了解决之法。
刘青峰征得爷爷同意好宣布砍柴的人每砍一担柴付一文的工钱,耕田的人每亩五文,工钱收工时支付。两村来人这才重新卖力干活。因为有了工钱,大家干劲十足。众人不顾炎热,日头稍微偏西,就开始拉犁,一直到天色见黑,刘来福催促,大家才不情愿地收工。幸好,后山下的这片荒地是个风口,否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中暑倒下。
刘雨儿看到众人挥汗如雨,拉犁人垫肩白布上是血迹斑斑,心中更加难受,想起前世外国伟人的一句话,心中暗暗发誓下马,请给我三年,我让下马百姓再不忍饥挨饿。
这一天下来众人就粗开了一百五十亩,柴也打了一百二十多担。但结算工钱的时候,突然有人就不干了,纷纷吵嚷到前一天耕一亩田还给一升米,今日却只给五文钱,如今县城里的米已经几十文一升了。刘青峰无奈,只好告诉大家可以继续选择领米,砍柴的人也可以每五文钱换一升米。结果,刘家一文钱的工钱都没有发出去,只给张都头带来的衙役送上了八百文的酒钱。
抗灾第十四日,进入下马县的粮食超过五千担粮食。下马县李康一声令下,县城四门突然增加了数倍守城吏卒。与此同时,县里宋记米铺挂出牌子,碎米、粗面五文一升,精米十文一升,精面八文一升,每人每日限购三升。
城中百姓立即奔走相告,一时间宋记米铺前排起长龙。几个米商听到消息大吃一惊,联名到县衙状告宋记米铺扰乱粮价,要求县令大人立即查封宋记米铺。
他们本以为县令大人会支持他们,没想到李康突然就变了脸,不似前几日的和颜悦色。他冷笑道“各位说的实在令本县费解,本县一月前粮价碎米、粗面两文一升,如今麦子歉收,碎米、粗面五文一升也还说得过去。”
几个米商听了面面相觑。李康懒得和他们周旋,吩咐李押司送客。一个米商掏出五两银子塞进李押司怀里问道“李押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押司笑道“龚老板,宋记米铺卖粮是宋记的事情,我们大人早就说了不限制粮价,自然不会干涉宋记卖粮的事。”
几个粮商叫苦不迭,只好另想他法。
同日上午,在刘家帮忙砍柴的人开始抗议,他们已经知道刘家如今收村里的柴是六文一担,而他们砍柴却一文一担,指责刘家心黑。刘青山气得险些动起手来,幸好张都头及时阻止。张都头道“大家有话好好说,这刘家开荒,本意是等农忙后,请本村人开荒。是我们大人听说了此事,为了多给李家庄和上岗村的人一条活路,让刘家人先请请两村的人过来开荒。你们也看到了刘家不是什么大户,你们要是狮子大开口,刘家也请不起你们。各位大可以进城却正和楼开的粥棚,排队每天领两次粥。”
两村的人沉默了一会儿,有胆子大的人说“张都头,我们知道你和刘家是姻亲。可是您也不能帮亲不帮理。刘家太欺负人了,为什么收自己村里的柴是六文一担,而我们砍柴却一文一担?县令李大人可是个清官,肯定会为我们做主!”
匆匆赶来的刘青峰对着大家施礼说道“各位叔伯请听青峰一言,我们家原本收村里的柴四文一担,只不过因为先前家里开荒,家人无法晒柴,这才六文一担收干柴;如今还是一担四文。而原先六文一担必须挑到我们家里,大家也要多花不少功夫,而且我们也不饭食。”
两村的人对望了一会儿,又有一人说道“虽然我们没有将柴挑到家,柴也不干。但是送柴和晒柴不也都是我们的人吗?”
张都头被气乐了,不由笑道“怎么你们送柴和晒柴的人都不吃饭吗?还是你们想在刘家白吃白喝?你们若是不想干活,大可以去正和楼的粥棚排队领粥。”
两村的人立刻无言以对,谁愿意每天多跑四十多里路去排队领粥,除非是实在活不下去了,不得不背井离乡。现在在刘家两顿粥管饱,有力气的还能带每天带米回家,这样的事在这个时候还真是不好找。
刘大田赶来看到这个情形诚恳地说道“各位乡邻,刘家请大家来干活本当厚待。只是如今是灾时,刘家麦子虽没有歉收,略有余粮,可是也架不住我们人多粥少。如今我们刘家每天为了保证大家吃饱,每日所耗粮食都在四百升左右。家中存粮也难以为继,老汉还正想和大家商量能否用麦穗抵付大家的工钱,助我刘家一臂之力,我刘家定不忘各位的相助之恩。”
大家一听也无话可说,他们也知道的刘家不是什么大户,对于刘家突然有能力请大家开荒也有疑问,只当他们攀上了正和楼和张都头。现在他们听说刘家存粮不多,心里就有些心慌,听到刘大田提出麦穗抵付工钱,觉得并无不可,家中还有老人孩子,大可以用手捋麦子,再说当年的麦子肯定比陈碎米强多了。
张都头看见大家无话,就催促道“大家还是赶紧干活吧!多打一担柴就是一份工钱,别耽误了自己挣银子!”
众人听了一哄而散,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就是有人心里不忿,也不敢再公然生事。
s:书友们,我是我是兔兔妈,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