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孙元化让人将板甲拿了过来,朱由校仔细观察,只见胸甲上有七个白点和三条划痕。他笑道:“这个突起果然有作用,太好了,谦益呀,后金和蒙古人中有多少人有你的臂力呀?”
满桂上前道:“臣以为大概应该是半成左右吧。”
孙元化道:“只怕没有这么多,满将军天生神力,卢学士都说过自叹不如的。”
朱由校点点头:“那么就是说,这个板甲在防箭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了。其他方面呢,有些什么缺点?”
孙元化回道:“皇上,用箭确实不容易射穿,但如果敌人用枪的话,象满将军是可以刺穿的,臣用近卫军士兵做过实验,有不到一成的士兵可以用枪刺穿。”
“至于用刀的话,一般来说是没有作用的,但是如果用钝器的话就不好办了,头盔胸甲虽然不会碎掉,但头部和腹部受不了这么大的力量,会震伤甚至震死的。”
朱由校想了想说道:“朕上当了,我一直以为建奴真的是骑射无双,但卢学士说,他们遇到的建奴都是下马步射的,等我军溃败后再骑马追逃。只要能防住建奴的弓箭就行了。”
众人不明白皇帝上了谁的当,满桂上前道:“皇上,东奴臣不知道,不过北虏倒是真的擅长骑射的。”旁边的鲁钦和周遇吉都笑了起来。
朱由校也笑了:“谦益,不要担心,建奴平定后还有蒙古人,朕是要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的,自然有你出力的时候。”
满桂憨笑着不再说话,他对自己不能去辽东一直耿耿于怀,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说了出来。皇帝一听就明白他的意思,不过满桂一直在北方防备蒙古,还是留在对付蒙古时再用的好。
他又指示孙元化道:“那板甲就按这个样子定型,先造一个步兵旅的数量,迅速运到第一师,换下来的铁鳞甲就卖给蒙古人吧。去看看新的火铳和大炮的情况。”
毕懋康正等着皇帝,见过礼后,他拿出一枝火铳递给周遇吉道:“请周将军试着打前面的靶子。”
周遇吉打量了一下这枝火铳,只见与原来的火铳稍有不同,主要是枪管要长一些,他拿起火铳对准前面的靶子扣动扳机,一颗铅弹正好打在靶子上。
朱由校带头给他鼓掌,周遇吉准备清理后再装药,毕懋康又递过了一支火铳,周遇吉拿着继续扣动扳机,一共十枪,有七枪都打在靶子上。
朱由校笑道:“不错呀,本来不准的火铳竟然能让你命中七成,技术大进呀。”
周遇吉摆手道:“皇上,这应该是枪的问题,不是臣的技术问题。”
毕懋康也上前笑道:“皇上,这是我们新研制的一种火铳,在枪管里面刻了一些线,可以让铅弹沿着线喷出枪口,这样就增加了准确性。”
朱由校拿过一支火铳,从铳口看过去,果然里面有几条直线。原来是线膛枪呀,自己怎么忘记这事了,线膛枪比滑膛枪要更准确,射程更远,在研制燧发枪时本来就想过,只是因为当时的铳管都是手工制造,担心加膛线会大大减缓速度,所以就没有说。而后来有了机器钻枪管时却又忘记了。
他决定要弥补,于是开口道:“这种火铳里面的线可以改成螺旋形的,然后子弹改成长条状的,这样会使子弹更稳定。”说着拿起一根树枝,在地面上画出了子弹的样子。
毕懋康看了看皇帝画的东西,想了一会说道:“这样装弹会很麻烦,长条子弹不如圆球子弹好装,会影响射击的速度。”
朱由校笑着拿起树枝,指着子弹后部道:“在这里造一个空洞,里面加一个木塞,火药燃烧时木塞就会让后面膨胀开来,所以子弹可以比铳管细一点,这样装弹就会很容易了。
毕懋康又想了一下,然后跪下道:”皇上实在是天生聪慧,臣等拜服。“
朱由校将他扶了起来道:”让各位带着学徒,不仅仅是要给你们当助手,还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出绚丽的火花。朕听到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与诸位共勉。“
孙元化毕懋康茅元仪等人细细体味皇帝这句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特别是孙元化,多次在朱由校的指导下造出了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物件,更是对这句话体会尤深。
朱由校道:”就照朕刚才所说的思路,你们先试一下,失败后找原因,成功以后立刻报告给我。如果我大明军队装备了这种武器,那建奴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众人点头称是,然后大家来到制大炮的场所。茅元仪已经造出了二十斤炮,炮身重达一千多斤。茅元仪道:”皇上,这种炮只能用在城墙上,而且还在运输安装时都会麻烦,我们最大就只造这种炮了吗?“
朱由校摇了摇头道:”不,继续往大了造,朕要越大越好,这炮不仅仅可用来守城,更可以用在海战上。现在有两个问题要你们去研究,一是如何使回力减小,船上如此大的回力,那不用敌人打,自己可能就翻了。二是炮弹的研究,除了实心弹和链弹外,还可以试着在炮弹里装上火药,等炮弹落地后再爆炸。这个要特别注意安全,做实验时不要在兵器局里,孙卿,在山边建一个试验场,以后实弹射击都在那个里面,安全最重要呀。“
孙元化道:”皇上,十里以外的山边有一大片空地,周围没有居民,可以用来做靶场。“
朱由校点了点头,然后对魏忠贤道:”东厂一定要做好防谍,不能有任何闪失。“
魏忠贤跪下道:”奴婢领旨,圣上不允许,一只鸟儿也不让他进来。“
朱由校笑了:”厂臣办事,朕一向放心。“
魏忠贤泣泪道:”奴婢愿意为圣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满桂上前道:“臣以为大概应该是半成左右吧。”
孙元化道:“只怕没有这么多,满将军天生神力,卢学士都说过自叹不如的。”
朱由校点点头:“那么就是说,这个板甲在防箭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了。其他方面呢,有些什么缺点?”
孙元化回道:“皇上,用箭确实不容易射穿,但如果敌人用枪的话,象满将军是可以刺穿的,臣用近卫军士兵做过实验,有不到一成的士兵可以用枪刺穿。”
“至于用刀的话,一般来说是没有作用的,但是如果用钝器的话就不好办了,头盔胸甲虽然不会碎掉,但头部和腹部受不了这么大的力量,会震伤甚至震死的。”
朱由校想了想说道:“朕上当了,我一直以为建奴真的是骑射无双,但卢学士说,他们遇到的建奴都是下马步射的,等我军溃败后再骑马追逃。只要能防住建奴的弓箭就行了。”
众人不明白皇帝上了谁的当,满桂上前道:“皇上,东奴臣不知道,不过北虏倒是真的擅长骑射的。”旁边的鲁钦和周遇吉都笑了起来。
朱由校也笑了:“谦益,不要担心,建奴平定后还有蒙古人,朕是要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的,自然有你出力的时候。”
满桂憨笑着不再说话,他对自己不能去辽东一直耿耿于怀,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说了出来。皇帝一听就明白他的意思,不过满桂一直在北方防备蒙古,还是留在对付蒙古时再用的好。
他又指示孙元化道:“那板甲就按这个样子定型,先造一个步兵旅的数量,迅速运到第一师,换下来的铁鳞甲就卖给蒙古人吧。去看看新的火铳和大炮的情况。”
毕懋康正等着皇帝,见过礼后,他拿出一枝火铳递给周遇吉道:“请周将军试着打前面的靶子。”
周遇吉打量了一下这枝火铳,只见与原来的火铳稍有不同,主要是枪管要长一些,他拿起火铳对准前面的靶子扣动扳机,一颗铅弹正好打在靶子上。
朱由校带头给他鼓掌,周遇吉准备清理后再装药,毕懋康又递过了一支火铳,周遇吉拿着继续扣动扳机,一共十枪,有七枪都打在靶子上。
朱由校笑道:“不错呀,本来不准的火铳竟然能让你命中七成,技术大进呀。”
周遇吉摆手道:“皇上,这应该是枪的问题,不是臣的技术问题。”
毕懋康也上前笑道:“皇上,这是我们新研制的一种火铳,在枪管里面刻了一些线,可以让铅弹沿着线喷出枪口,这样就增加了准确性。”
朱由校拿过一支火铳,从铳口看过去,果然里面有几条直线。原来是线膛枪呀,自己怎么忘记这事了,线膛枪比滑膛枪要更准确,射程更远,在研制燧发枪时本来就想过,只是因为当时的铳管都是手工制造,担心加膛线会大大减缓速度,所以就没有说。而后来有了机器钻枪管时却又忘记了。
他决定要弥补,于是开口道:“这种火铳里面的线可以改成螺旋形的,然后子弹改成长条状的,这样会使子弹更稳定。”说着拿起一根树枝,在地面上画出了子弹的样子。
毕懋康看了看皇帝画的东西,想了一会说道:“这样装弹会很麻烦,长条子弹不如圆球子弹好装,会影响射击的速度。”
朱由校笑着拿起树枝,指着子弹后部道:“在这里造一个空洞,里面加一个木塞,火药燃烧时木塞就会让后面膨胀开来,所以子弹可以比铳管细一点,这样装弹就会很容易了。
毕懋康又想了一下,然后跪下道:”皇上实在是天生聪慧,臣等拜服。“
朱由校将他扶了起来道:”让各位带着学徒,不仅仅是要给你们当助手,还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出绚丽的火花。朕听到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与诸位共勉。“
孙元化毕懋康茅元仪等人细细体味皇帝这句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特别是孙元化,多次在朱由校的指导下造出了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物件,更是对这句话体会尤深。
朱由校道:”就照朕刚才所说的思路,你们先试一下,失败后找原因,成功以后立刻报告给我。如果我大明军队装备了这种武器,那建奴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众人点头称是,然后大家来到制大炮的场所。茅元仪已经造出了二十斤炮,炮身重达一千多斤。茅元仪道:”皇上,这种炮只能用在城墙上,而且还在运输安装时都会麻烦,我们最大就只造这种炮了吗?“
朱由校摇了摇头道:”不,继续往大了造,朕要越大越好,这炮不仅仅可用来守城,更可以用在海战上。现在有两个问题要你们去研究,一是如何使回力减小,船上如此大的回力,那不用敌人打,自己可能就翻了。二是炮弹的研究,除了实心弹和链弹外,还可以试着在炮弹里装上火药,等炮弹落地后再爆炸。这个要特别注意安全,做实验时不要在兵器局里,孙卿,在山边建一个试验场,以后实弹射击都在那个里面,安全最重要呀。“
孙元化道:”皇上,十里以外的山边有一大片空地,周围没有居民,可以用来做靶场。“
朱由校点了点头,然后对魏忠贤道:”东厂一定要做好防谍,不能有任何闪失。“
魏忠贤跪下道:”奴婢领旨,圣上不允许,一只鸟儿也不让他进来。“
朱由校笑了:”厂臣办事,朕一向放心。“
魏忠贤泣泪道:”奴婢愿意为圣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