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融躬身说道:“陛下,中书令张说交结妖人,图谋不轨,罪不容赦。其一,张说指使中书主书张观、左卫长史范尧臣招引术士王庆则入张观府中,他们夜祠祷解、占星探玄;其二,张说与僧人道岸交往甚密,道岸多入张说府中与张说妄议时事;其三,张观、范尧臣倚仗张说之势,市权招赂,擅取太原九姓羊钱千万。”
李隆基听完此话,其心中的怒火化成阴冷的眼光斜视张说。
张说听到自己的如此罪状,脸色大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说道:“陛下,他们信口雌黄,全是诬告啊。”
张说之所以如此惊慌,缘于他知道崔隐甫三人用心险恶,其所奏罪名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
李隆基以阴谋起家,当时身边有不少术士、僧人、山人,姑姑太平公主也多聚此类人进行阴谋活动。李隆基即位皇帝之后,鉴于此例,遂三令五申,予以严禁。开元初年以来,多次诏敕禁止,不许百官与僧、尼、道士交往,更不许卜相占候之人出入百官之家。
张说脑中一霎时闪过这些诏敕条文,心中恐惧之极。
李隆基冷冷问道:“张说,你知罪吗?”
张说道:“陛下,那张观、范尧臣所行之事,臣根本不知啊。”
“如此说来,僧人道岸常入你家了?”
“臣宅中做法事之时,好像请过此僧人。陛下,臣知道朝廷法令,从未与术士及僧道之人频繁交往啊。”
“你既然识得道岸,又怎能说御史台诬陷你呢?”
李隆基此时对张说的不满到了极致,他不再理张说,转对源乾曜说道:“源卿,此事就由你审理吧。”
源乾曜与张说同僚多年,按常理看到张说落难,他本该向皇帝求情。他此时不多说话,出班躬身道:“陛下,张说为中书令,应由三司会审为好。”
张说脸伏在地面听到源乾曜此言,心中又是冰凉。
其实张说平时对喜爱的人甚是宽厚,甚至得了“敦气节,立然许,喜推籍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的好评语,然对其他的人则脾气暴躁,说话刻薄。源乾曜不敢与他争权,每事皆推让之,其实其心间对张说大为不满。如今张说遇难,他不出声求情,即彰显其真实心态。
人在强势之时,虽与别人未曾结怨,然往往会挑起人们心中的嫉妒之心,其实不觉已得罪了许多人。当其落势之时,这些人多幸灾乐祸,乐见其成。
李隆基道:“此案由你主理,可会同刑部尚书韦抗、大理少卿胡珪和御史大夫崔隐甫同审。王毛仲,速将张说羁押,另派金吾兵围张说之宅。”
百官惊愕万分,不料事发突然,刚刚还好好的中书令一朝沦为阶下囚。
朝班后面忽然抢上来一人,其与张说并排跪在一齐,大声说道:“陛下啊,臣多入张说之宅,未见过其谋逆之举。崔隐甫如此血口喷人,实在奇冤无比啊。”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此人为张说的同胞哥哥张光,现任东宫左庶子。
李隆基大怒,斥道:“张说有无罪状,须审理后方知,你来胡闹什么?左右,把他架出去。”
张光忽然从怀中掏出一把裁纸的小刀,一手拽着自己的右耳,然后挥刀斩耳,其耳朵顿时掉了一块,血流如注,其再叩首道:“陛下,臣愿割耳鸣冤,并以全家良贱担保张说无事。”
李隆基眼观面前的惨状,脸上未曾动容,仅说了一声:“王毛仲,为何还不把他架出去?”
王毛仲急忙带领数人上前,连拖带抱将张光弄出殿内。
李隆基起身道:“源卿,你要加速审理。退朝吧。”
牛贵儿很快将张说被拘的讯息告知了武惠儿。
春天的脚步,已然悄悄来临,满庭的绿树花香,既悦人眼目,又沁人心脾。武惠儿步出殿外信步慢行,心中着实惬意。
她不喜欢张说。
武惠儿深明李隆基的禀性,她若仗着皇帝的宠爱,动辄在李隆基耳边对朝政说三道四,则此专宠肯定会慢慢消失。一个后宫之人失去皇帝的喜爱,则万事皆休,强似于死。
朝政这个权力圈里,历来争锋甚健,尤其是宰相之位,由于位居中枢,争夺更猛。张说为相之时,虽对皇帝逢迎巴结,然对非本派之人极度刻薄,那么盼望张说下台者,肯定不会少了。武惠儿此前就打定了主意:我年纪尚轻,大可一侧敛眉静观,等待张说下台。
天下之人若想无错,须以无职无权之身什么事儿也不用做。其实职权本身就是出错的渊薮,何况张说还善于揽权呢?
武惠儿注意上了御史台的这几个人。
武惠儿又想,张说已罢相,谁为继任者呢?
李隆基将张说下狱之后,即开始思索谁来继任的事儿。是时宋璟任东都留守住在洛阳,李隆基不想与源乾曜商议人选之事,由此乾纲独断。
他想起了京兆尹李元纮。
此次崔隐甫三人弹劾张说,使朝中的文学派和吏士派之争显露端倪。所谓的文学派人士皆为科举出身,目前在朝中占据多数,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即如张说那样,认为非科举出身者皆少文无识,由此不屑。李隆基冷眼旁观,渐渐发现这种倾向,其想授任李元纮,就有平衡两派的考虑。
其实非科举出身者也有长处,他们往往从最底层吏职干起,最后能胜出者虽为少数,然明达吏事,善理时政。
李元纮就是小吏出身,其公正处事,极有盛名。
后一日,李隆基制授李元纮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是为宰相职。
如此一来,中书令一职空悬,侍中源乾曜成为主要宰相,李元纮为其副。
源乾曜率领三司会审张说,奈何张说咬紧牙关,仅承认对张观和范尧臣有所关照,对所控事体坚决否认。
其时僧人道岸、张观和范尧臣皆被下在狱中,李林甫也将王庆则移交给大理寺,并将吉温所逼出的王庆则伏辩同时交上。
三日后,源乾曜入宫向李隆基禀报此案初步审理结果。
李隆基听完案情过程,又拿出众伏辩瞧了一遍,最后拿出王庆则的伏辩再细阅了一遍,疑惑地问道:“张说坚执不认,然此妖人的伏辩中,分明说到其从张观和范尧臣之请,曾数为张说卜筮。源卿,你瞧这句话说得多么露骨:‘张令现在虽位极人臣,其犹有远大前程。’哼,张说已官至一品,还想有多大前程啊?”
源乾曜答道:“陛下圣明。臣也以为这句话最为紧要,且张观、范尧臣的伏辩中也承认此事,足为佐证。”
“由此看来,张说难脱干系了?”
源乾曜为人谨慎,张说出事其内心欣喜,然知皇帝与张说的渊源,雅不愿在此案审理过程中推波助澜,使自己露出形迹。皇帝现在如此问询,他知道事体重大,不敢随便作答,遂斟酌再三,方缓缓答道:“臣等四人审理此案时,在张说涉案深浅之上也有分歧。臣奉旨主理此案,不敢妄自发言,由此多听他们三人意见。”
“嗯,他们三人意见若何?”
“韦抗和胡珪以为,张观和范尧臣得张说所荐为官,由此感恩,他们与妖人交往卜筮应当属实,其卜筮过程殷勤向妖人探问张说究竟,应在情理之中,然将之归于张说授意,有些牵强;崔隐甫则认为旁证甚详,张说难脱干系。”
李隆基心中想道,此案由崔隐甫三人奏起,崔隐甫作为发起之人,当然希望张说得罪。
源乾曜又道:“陛下,僧人道岸确实入过张说之宅,共有三回,确实为办法事;张观与范尧臣结交妖人,妄自纳贿,张说估计不知。然臣以为,张说若行佛事可入寺院,不该忘了朝廷禁令将僧人邀入宅中;再看张观与范尧臣实为张说亲信之人,他们犯事,则张说有疏于规劝之失。”
“哦,张说态度如何?”
“张说坚决否认所控罪行,然对自己小节有亏,由此愧对陛下信任追悔莫及,数次痛哭流涕,请臣转呈陛下。”
李隆基听到张说如此态度,心中有了一些轻松。他本想张说这些年来威权日重,乍逢此事定会暴跳如雷,尤其会詈骂崔隐甫不已。不料张说态度却能如此诚恳,看来他尚未被权力冲昏头脑。
人在权力鼎盛之时乍逢祸事,往往依托手中权力的极大惯性而强硬应之,殊不知鼎盛的反面即为衰败,其不识变化而妄图以强硬闯过,实在适得其反。张说能大能小,实为聪明之人。
李隆基赞扬源乾曜道:“卿能如此公平评判,实属不易,朕心甚慰。对了,朕瞧这份王庆则的伏辩,似早于张说被拘多日,此又何情呢?”
“禀陛下,臣当时也有此疑问。崔隐甫说道,他们侦知了此妖人行踪,见他欲出城逃遁,遂派人拘之圈禁。”
“哦,看来崔隐甫他们处心积虑,显非一时之功了。”
李隆基说此话时看似平淡,其中也有质疑崔隐甫的成分。源乾曜平时与崔隐甫三人交往甚密,觉得此时有必要替他们辩驳几句,遂说道:“陛下,妖人行踪隐秘,崔隐甫他们事先若不用心,则妖人离开京城后再难寻觅,如此就难于彰显张观、范尧臣的罪行。”
李隆基认为源乾曜所言有理,遂说道:“张说为中书令,又是天下文宗领袖,此案务必慎重。你们还须细细复核一遍,有罪须彰之,无罪也不能屈打成招。朕于开元之初厉禁酷吏之风,不可使此风抬头。”
“臣等谨记陛下之旨,不敢胡作非为。”
源乾曜又说道:“陛下,吴兢撰《贞观政要》十余年,近日即可定稿,欲献于陛下。”
李隆基闻言大喜,说道:“朕开元之初倡言依贞观故事行事,然太宗皇帝之言行散于各史料之中,常人难以全知其貌。吴兢此书成后,即可刊行天下,使所有人知闻。吴兢可谓用心之人,你让他速速将书献出来。”
张说此前多次催促吴兢献书,然吴兢耻于张说人品,始终哼哼哈哈。如今张说刚刚入狱,吴兢即表示献书。若张说狱中有知,心中肯定又添痛楚。
源乾曜走后,李隆基在那里沉思良久,既而唤来高力士,吩咐道:“高将军,你去狱中瞧瞧张说吧。他毕竟曾为朕之侍读,你前去之时,可随身携带一些食物。”
高力士躬身答应。
张说已在狱中待了数日,其有生以来遇事无数,其间数有大起大落,以此回最为凶险。他本人身陷囹圄不说,其家中百口也被禁军围困不许出入。那些日子,张说身处斗室之中无法动弹,无助地随光线明暗打发日子,感到时辰无比漫长。
一个人身处囚室之中难受无比,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将事情的详细翻来覆去想上无数遍。张说将诸事想得明白无比,此时最悔的两件事儿,一是当初未听张九龄之劝;二是未料到崔隐甫等人竟然如此阴险。
张说入狱之后,如张九龄、贺知章等人接连上奏,力保张说没有谋逆之心,李隆基阅过之后将奏书丢在一边,再不答理。贺知章、张九龄等人还携带食物至牢门前,要求探望张说,奈何张说现为重犯,他们无缘得见,只好无功而返。
张说身在牢中,无能得知外面的情景。其一颗心儿千思万转,始终萦绕着一句话儿:崔隐甫他们此次果然能一击而中吗?
他们借张观与范尧臣交结术士之事,又以僧人道岸为证,妄图攀扯自己图谋不轨。
至于张观受贿之说,其实与自己是无碍的。
自己在封禅泰山一事上,正如张九龄所言,确实惹了众怒,遂使未得实惠之人想着法儿在皇帝面前诋毁自己,如“泰山”之讥是为例证。崔隐甫等人正是利用众人的不满,猜测皇心有变,由此痛下狠招。
皇帝果然会借此事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吗?
张说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现在正处在两可的境地。
皇帝向来行事果决,不拖泥带水,他若果然厌了自己,则会不讲理由痛下杀手。当初张嘉贞有何过错呀?皇帝为了让他赶快腾位,未行任何复核之事,即将他贬为刺史。
然皇帝还是颇念旧功的。想想姚崇、宋璟罢相之时,皇帝无非不想让他们继续任宰相,然礼遇有加,被罢后又授为开府仪同三司。自己在开元之初被罢相之后,无怨无悔为刺史多年,此后迭立新功,终于积功再为中书令。这些年主持括户、厘改兵制、整顿朝务、倡议封禅且大典成功,又编著大书,使大唐国运蒸蒸日上,并使皇帝的文治武功彰扬天下。
自己功劳如此之大,皇帝应该顾念功劳宽大处置。何况自己对皇帝始终忠心为上,且与皇帝有师生之谊呢?
张说思索到最后,明白自己的命运掌握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这时忽听牢门外有声响起,继而牢门打开,刺眼的亮光顿时映迷了张说的眼帘,就见几条身影闪入门内,一名牢子大声喊道:“高将军到此,罪囚张说速速迎接。”
张说依言跪下,高力士急忙上前搀起,说道:“张公不必如此,唉,张公受苦了。”
高力士转身怒斥牢子:“张公的名讳,岂是你这等小人能提的吗?滚出去,跪在门外向张公谢罪。”
张说乍听到高力士入牢探望,深知高力士前来定是奉旨而行,心中就大叫一声:“救星来了。”
张说又复跪倒,说道:“高将军此来,实为圣上亲临。罪臣罪愆深重,唯有叩拜谢罪,感谢皇帝不杀之恩。”
高力士微觉奇怪,寻常人遇到这种事儿,多是大呼冤枉,何曾如张说这样自认其罪,且认可自己的死罪呢?
第二十八回 高力士巧舌如簧 李林甫偃旗息鼓
张说下狱七日后被放还家中,李隆基免去其中书令之职,仍保留左丞相的一品虚衔,张说今后可以修书使的身份主持集贤殿书院。
对于张说而言,遇大难未一败涂地,实为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
那日高力士入狱看过张说,即返回宫中向李隆基禀报道:“陛下,张说见到所赐食物感激万分,其面向北方叩首不已。他未将那些食物享用,而是将其供在窗台上,以使他时刻感念圣恩。”
李隆基有些奇怪:“将之供在窗台上?张说入狱已有数日,莫非狱中的饮食甚好吗?朕本想让他享些口福,如此看来有些多余了。”
“陛下,狱中的饮食粗陋,能吃饱就不错了。张说之所以不食精食,臣以为他有些自罚的意味。”
“自罚?”
“臣入狱室之内,就见张说蓬头垢面坐在乱草之上,身边有一瓦器,其中盛有脱粟饭、盐渍咸菜,是为其饮食。臣见状即问牢子,张说现在仍为中书令,无非三司勘问而已,为何以如此粗食相奉?”
李隆基接口道:“你问得对。这帮小人,哪儿能如此势利呢?”
“张说此时止住臣,自言食此粗食为其本人主意,让臣不可错怪牢子。张说更说道,此次案发,不管他因如何,他本人对属下未能一视同仁,由此亲疏有别,终于酿出祸端,实在有负皇恩。他如今后悔莫及,唯有如此自罚,或能减去一些罪过。”
李隆基闻此言语闭目不言,张说的许多往事纷至沓来,渐渐冲淡了其心中近日来燃起的怒火。因为他始终明白,张说虽偏爱科举之人,对他们奖掖擢拔甚切,私下里也会得人好处,然张说始终对自己是忠心的。
想起自己昔为东宫太子时,面对姑姑太平公主的诸多发难,姚崇、宋璟和张说这帮老臣毅然站到自己一边,张说其时为太子侍读,为自己出过许多主意。随同自己起事的刘幽求、钟绍京等人虽为自己死党,然他们出身职级太低,少有这帮老臣的政治睿智和谋略。他此时又想起与姑姑争斗的关键时刻,远在洛阳的张说为自己献来一把佩刀,以此喻示要果断出手。
张说在狱中揣测皇帝的心理,他认为李隆基还是念旧的,这一点很到位也很关键。张说之所以自罚身体,正是想以悲悯之态激发皇帝心中的这根柔丝,以图自救。张说仕宦多年,他在血雨腥风的过程中体会良深,就是人遇大难时能救自己者,最关键者还是自己!当然,这其中有事发前自己的言行,也有事发后的态度和应对。
李隆基心中的柔丝果然被触动,其缓缓睁眼问道:“高将军,张说此行非是假装吧?”
李隆基听完此话,其心中的怒火化成阴冷的眼光斜视张说。
张说听到自己的如此罪状,脸色大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说道:“陛下,他们信口雌黄,全是诬告啊。”
张说之所以如此惊慌,缘于他知道崔隐甫三人用心险恶,其所奏罪名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
李隆基以阴谋起家,当时身边有不少术士、僧人、山人,姑姑太平公主也多聚此类人进行阴谋活动。李隆基即位皇帝之后,鉴于此例,遂三令五申,予以严禁。开元初年以来,多次诏敕禁止,不许百官与僧、尼、道士交往,更不许卜相占候之人出入百官之家。
张说脑中一霎时闪过这些诏敕条文,心中恐惧之极。
李隆基冷冷问道:“张说,你知罪吗?”
张说道:“陛下,那张观、范尧臣所行之事,臣根本不知啊。”
“如此说来,僧人道岸常入你家了?”
“臣宅中做法事之时,好像请过此僧人。陛下,臣知道朝廷法令,从未与术士及僧道之人频繁交往啊。”
“你既然识得道岸,又怎能说御史台诬陷你呢?”
李隆基此时对张说的不满到了极致,他不再理张说,转对源乾曜说道:“源卿,此事就由你审理吧。”
源乾曜与张说同僚多年,按常理看到张说落难,他本该向皇帝求情。他此时不多说话,出班躬身道:“陛下,张说为中书令,应由三司会审为好。”
张说脸伏在地面听到源乾曜此言,心中又是冰凉。
其实张说平时对喜爱的人甚是宽厚,甚至得了“敦气节,立然许,喜推籍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的好评语,然对其他的人则脾气暴躁,说话刻薄。源乾曜不敢与他争权,每事皆推让之,其实其心间对张说大为不满。如今张说遇难,他不出声求情,即彰显其真实心态。
人在强势之时,虽与别人未曾结怨,然往往会挑起人们心中的嫉妒之心,其实不觉已得罪了许多人。当其落势之时,这些人多幸灾乐祸,乐见其成。
李隆基道:“此案由你主理,可会同刑部尚书韦抗、大理少卿胡珪和御史大夫崔隐甫同审。王毛仲,速将张说羁押,另派金吾兵围张说之宅。”
百官惊愕万分,不料事发突然,刚刚还好好的中书令一朝沦为阶下囚。
朝班后面忽然抢上来一人,其与张说并排跪在一齐,大声说道:“陛下啊,臣多入张说之宅,未见过其谋逆之举。崔隐甫如此血口喷人,实在奇冤无比啊。”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此人为张说的同胞哥哥张光,现任东宫左庶子。
李隆基大怒,斥道:“张说有无罪状,须审理后方知,你来胡闹什么?左右,把他架出去。”
张光忽然从怀中掏出一把裁纸的小刀,一手拽着自己的右耳,然后挥刀斩耳,其耳朵顿时掉了一块,血流如注,其再叩首道:“陛下,臣愿割耳鸣冤,并以全家良贱担保张说无事。”
李隆基眼观面前的惨状,脸上未曾动容,仅说了一声:“王毛仲,为何还不把他架出去?”
王毛仲急忙带领数人上前,连拖带抱将张光弄出殿内。
李隆基起身道:“源卿,你要加速审理。退朝吧。”
牛贵儿很快将张说被拘的讯息告知了武惠儿。
春天的脚步,已然悄悄来临,满庭的绿树花香,既悦人眼目,又沁人心脾。武惠儿步出殿外信步慢行,心中着实惬意。
她不喜欢张说。
武惠儿深明李隆基的禀性,她若仗着皇帝的宠爱,动辄在李隆基耳边对朝政说三道四,则此专宠肯定会慢慢消失。一个后宫之人失去皇帝的喜爱,则万事皆休,强似于死。
朝政这个权力圈里,历来争锋甚健,尤其是宰相之位,由于位居中枢,争夺更猛。张说为相之时,虽对皇帝逢迎巴结,然对非本派之人极度刻薄,那么盼望张说下台者,肯定不会少了。武惠儿此前就打定了主意:我年纪尚轻,大可一侧敛眉静观,等待张说下台。
天下之人若想无错,须以无职无权之身什么事儿也不用做。其实职权本身就是出错的渊薮,何况张说还善于揽权呢?
武惠儿注意上了御史台的这几个人。
武惠儿又想,张说已罢相,谁为继任者呢?
李隆基将张说下狱之后,即开始思索谁来继任的事儿。是时宋璟任东都留守住在洛阳,李隆基不想与源乾曜商议人选之事,由此乾纲独断。
他想起了京兆尹李元纮。
此次崔隐甫三人弹劾张说,使朝中的文学派和吏士派之争显露端倪。所谓的文学派人士皆为科举出身,目前在朝中占据多数,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即如张说那样,认为非科举出身者皆少文无识,由此不屑。李隆基冷眼旁观,渐渐发现这种倾向,其想授任李元纮,就有平衡两派的考虑。
其实非科举出身者也有长处,他们往往从最底层吏职干起,最后能胜出者虽为少数,然明达吏事,善理时政。
李元纮就是小吏出身,其公正处事,极有盛名。
后一日,李隆基制授李元纮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是为宰相职。
如此一来,中书令一职空悬,侍中源乾曜成为主要宰相,李元纮为其副。
源乾曜率领三司会审张说,奈何张说咬紧牙关,仅承认对张观和范尧臣有所关照,对所控事体坚决否认。
其时僧人道岸、张观和范尧臣皆被下在狱中,李林甫也将王庆则移交给大理寺,并将吉温所逼出的王庆则伏辩同时交上。
三日后,源乾曜入宫向李隆基禀报此案初步审理结果。
李隆基听完案情过程,又拿出众伏辩瞧了一遍,最后拿出王庆则的伏辩再细阅了一遍,疑惑地问道:“张说坚执不认,然此妖人的伏辩中,分明说到其从张观和范尧臣之请,曾数为张说卜筮。源卿,你瞧这句话说得多么露骨:‘张令现在虽位极人臣,其犹有远大前程。’哼,张说已官至一品,还想有多大前程啊?”
源乾曜答道:“陛下圣明。臣也以为这句话最为紧要,且张观、范尧臣的伏辩中也承认此事,足为佐证。”
“由此看来,张说难脱干系了?”
源乾曜为人谨慎,张说出事其内心欣喜,然知皇帝与张说的渊源,雅不愿在此案审理过程中推波助澜,使自己露出形迹。皇帝现在如此问询,他知道事体重大,不敢随便作答,遂斟酌再三,方缓缓答道:“臣等四人审理此案时,在张说涉案深浅之上也有分歧。臣奉旨主理此案,不敢妄自发言,由此多听他们三人意见。”
“嗯,他们三人意见若何?”
“韦抗和胡珪以为,张观和范尧臣得张说所荐为官,由此感恩,他们与妖人交往卜筮应当属实,其卜筮过程殷勤向妖人探问张说究竟,应在情理之中,然将之归于张说授意,有些牵强;崔隐甫则认为旁证甚详,张说难脱干系。”
李隆基心中想道,此案由崔隐甫三人奏起,崔隐甫作为发起之人,当然希望张说得罪。
源乾曜又道:“陛下,僧人道岸确实入过张说之宅,共有三回,确实为办法事;张观与范尧臣结交妖人,妄自纳贿,张说估计不知。然臣以为,张说若行佛事可入寺院,不该忘了朝廷禁令将僧人邀入宅中;再看张观与范尧臣实为张说亲信之人,他们犯事,则张说有疏于规劝之失。”
“哦,张说态度如何?”
“张说坚决否认所控罪行,然对自己小节有亏,由此愧对陛下信任追悔莫及,数次痛哭流涕,请臣转呈陛下。”
李隆基听到张说如此态度,心中有了一些轻松。他本想张说这些年来威权日重,乍逢此事定会暴跳如雷,尤其会詈骂崔隐甫不已。不料张说态度却能如此诚恳,看来他尚未被权力冲昏头脑。
人在权力鼎盛之时乍逢祸事,往往依托手中权力的极大惯性而强硬应之,殊不知鼎盛的反面即为衰败,其不识变化而妄图以强硬闯过,实在适得其反。张说能大能小,实为聪明之人。
李隆基赞扬源乾曜道:“卿能如此公平评判,实属不易,朕心甚慰。对了,朕瞧这份王庆则的伏辩,似早于张说被拘多日,此又何情呢?”
“禀陛下,臣当时也有此疑问。崔隐甫说道,他们侦知了此妖人行踪,见他欲出城逃遁,遂派人拘之圈禁。”
“哦,看来崔隐甫他们处心积虑,显非一时之功了。”
李隆基说此话时看似平淡,其中也有质疑崔隐甫的成分。源乾曜平时与崔隐甫三人交往甚密,觉得此时有必要替他们辩驳几句,遂说道:“陛下,妖人行踪隐秘,崔隐甫他们事先若不用心,则妖人离开京城后再难寻觅,如此就难于彰显张观、范尧臣的罪行。”
李隆基认为源乾曜所言有理,遂说道:“张说为中书令,又是天下文宗领袖,此案务必慎重。你们还须细细复核一遍,有罪须彰之,无罪也不能屈打成招。朕于开元之初厉禁酷吏之风,不可使此风抬头。”
“臣等谨记陛下之旨,不敢胡作非为。”
源乾曜又说道:“陛下,吴兢撰《贞观政要》十余年,近日即可定稿,欲献于陛下。”
李隆基闻言大喜,说道:“朕开元之初倡言依贞观故事行事,然太宗皇帝之言行散于各史料之中,常人难以全知其貌。吴兢此书成后,即可刊行天下,使所有人知闻。吴兢可谓用心之人,你让他速速将书献出来。”
张说此前多次催促吴兢献书,然吴兢耻于张说人品,始终哼哼哈哈。如今张说刚刚入狱,吴兢即表示献书。若张说狱中有知,心中肯定又添痛楚。
源乾曜走后,李隆基在那里沉思良久,既而唤来高力士,吩咐道:“高将军,你去狱中瞧瞧张说吧。他毕竟曾为朕之侍读,你前去之时,可随身携带一些食物。”
高力士躬身答应。
张说已在狱中待了数日,其有生以来遇事无数,其间数有大起大落,以此回最为凶险。他本人身陷囹圄不说,其家中百口也被禁军围困不许出入。那些日子,张说身处斗室之中无法动弹,无助地随光线明暗打发日子,感到时辰无比漫长。
一个人身处囚室之中难受无比,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将事情的详细翻来覆去想上无数遍。张说将诸事想得明白无比,此时最悔的两件事儿,一是当初未听张九龄之劝;二是未料到崔隐甫等人竟然如此阴险。
张说入狱之后,如张九龄、贺知章等人接连上奏,力保张说没有谋逆之心,李隆基阅过之后将奏书丢在一边,再不答理。贺知章、张九龄等人还携带食物至牢门前,要求探望张说,奈何张说现为重犯,他们无缘得见,只好无功而返。
张说身在牢中,无能得知外面的情景。其一颗心儿千思万转,始终萦绕着一句话儿:崔隐甫他们此次果然能一击而中吗?
他们借张观与范尧臣交结术士之事,又以僧人道岸为证,妄图攀扯自己图谋不轨。
至于张观受贿之说,其实与自己是无碍的。
自己在封禅泰山一事上,正如张九龄所言,确实惹了众怒,遂使未得实惠之人想着法儿在皇帝面前诋毁自己,如“泰山”之讥是为例证。崔隐甫等人正是利用众人的不满,猜测皇心有变,由此痛下狠招。
皇帝果然会借此事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吗?
张说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现在正处在两可的境地。
皇帝向来行事果决,不拖泥带水,他若果然厌了自己,则会不讲理由痛下杀手。当初张嘉贞有何过错呀?皇帝为了让他赶快腾位,未行任何复核之事,即将他贬为刺史。
然皇帝还是颇念旧功的。想想姚崇、宋璟罢相之时,皇帝无非不想让他们继续任宰相,然礼遇有加,被罢后又授为开府仪同三司。自己在开元之初被罢相之后,无怨无悔为刺史多年,此后迭立新功,终于积功再为中书令。这些年主持括户、厘改兵制、整顿朝务、倡议封禅且大典成功,又编著大书,使大唐国运蒸蒸日上,并使皇帝的文治武功彰扬天下。
自己功劳如此之大,皇帝应该顾念功劳宽大处置。何况自己对皇帝始终忠心为上,且与皇帝有师生之谊呢?
张说思索到最后,明白自己的命运掌握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这时忽听牢门外有声响起,继而牢门打开,刺眼的亮光顿时映迷了张说的眼帘,就见几条身影闪入门内,一名牢子大声喊道:“高将军到此,罪囚张说速速迎接。”
张说依言跪下,高力士急忙上前搀起,说道:“张公不必如此,唉,张公受苦了。”
高力士转身怒斥牢子:“张公的名讳,岂是你这等小人能提的吗?滚出去,跪在门外向张公谢罪。”
张说乍听到高力士入牢探望,深知高力士前来定是奉旨而行,心中就大叫一声:“救星来了。”
张说又复跪倒,说道:“高将军此来,实为圣上亲临。罪臣罪愆深重,唯有叩拜谢罪,感谢皇帝不杀之恩。”
高力士微觉奇怪,寻常人遇到这种事儿,多是大呼冤枉,何曾如张说这样自认其罪,且认可自己的死罪呢?
第二十八回 高力士巧舌如簧 李林甫偃旗息鼓
张说下狱七日后被放还家中,李隆基免去其中书令之职,仍保留左丞相的一品虚衔,张说今后可以修书使的身份主持集贤殿书院。
对于张说而言,遇大难未一败涂地,实为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
那日高力士入狱看过张说,即返回宫中向李隆基禀报道:“陛下,张说见到所赐食物感激万分,其面向北方叩首不已。他未将那些食物享用,而是将其供在窗台上,以使他时刻感念圣恩。”
李隆基有些奇怪:“将之供在窗台上?张说入狱已有数日,莫非狱中的饮食甚好吗?朕本想让他享些口福,如此看来有些多余了。”
“陛下,狱中的饮食粗陋,能吃饱就不错了。张说之所以不食精食,臣以为他有些自罚的意味。”
“自罚?”
“臣入狱室之内,就见张说蓬头垢面坐在乱草之上,身边有一瓦器,其中盛有脱粟饭、盐渍咸菜,是为其饮食。臣见状即问牢子,张说现在仍为中书令,无非三司勘问而已,为何以如此粗食相奉?”
李隆基接口道:“你问得对。这帮小人,哪儿能如此势利呢?”
“张说此时止住臣,自言食此粗食为其本人主意,让臣不可错怪牢子。张说更说道,此次案发,不管他因如何,他本人对属下未能一视同仁,由此亲疏有别,终于酿出祸端,实在有负皇恩。他如今后悔莫及,唯有如此自罚,或能减去一些罪过。”
李隆基闻此言语闭目不言,张说的许多往事纷至沓来,渐渐冲淡了其心中近日来燃起的怒火。因为他始终明白,张说虽偏爱科举之人,对他们奖掖擢拔甚切,私下里也会得人好处,然张说始终对自己是忠心的。
想起自己昔为东宫太子时,面对姑姑太平公主的诸多发难,姚崇、宋璟和张说这帮老臣毅然站到自己一边,张说其时为太子侍读,为自己出过许多主意。随同自己起事的刘幽求、钟绍京等人虽为自己死党,然他们出身职级太低,少有这帮老臣的政治睿智和谋略。他此时又想起与姑姑争斗的关键时刻,远在洛阳的张说为自己献来一把佩刀,以此喻示要果断出手。
张说在狱中揣测皇帝的心理,他认为李隆基还是念旧的,这一点很到位也很关键。张说之所以自罚身体,正是想以悲悯之态激发皇帝心中的这根柔丝,以图自救。张说仕宦多年,他在血雨腥风的过程中体会良深,就是人遇大难时能救自己者,最关键者还是自己!当然,这其中有事发前自己的言行,也有事发后的态度和应对。
李隆基心中的柔丝果然被触动,其缓缓睁眼问道:“高将军,张说此行非是假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