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在刘家仓库里呆了六天,终于制作出了第一版非常简陋的火枪。
    (之前由于写的太详细,这章被官方屏蔽了,所以这里对这款火绳枪不再做细述。)
    这款火绳枪看起来很简陋,由于制作的匆忙,枪管外面都没有打磨光滑,放置枪管的护木还有些毛刺。
    而且因为密封性差,射击的人是都不能将火枪贴着脸瞄准,只能尽量将枪往前伸,然后大致瞄准射击。就算是这样,射击时也是要闭眼睛的,不然就有可能弄伤眼睛。
    刘信启第一次试枪时,是将枪固定在木架子上,然后用细绳绑住扳机,自己离的老远,还用木板挡在枪和人之间。
    由于制作枪管的是一个战士,服从性好。所以枪管制作虽然匆忙,但质量还算可以,没有炸膛。
    不过因为没有经验和实物借鉴,为了安全,发射药放的不多,最终导致射出的弹丸飞出二十多步后就掉在了地上,使得立在三十步外的标靶完全成了摆设,很是尴尬。
    就算测试结果这么尴尬,刘智木的眼睛也亮了,他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款武器的前景。
    “这……,真是巧夺天工啊,如此简陋的枪管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而且操作起来简单易学。若是这‘火枪’射程可以达到一百步,那真是所向披靡啊。”刘智木赞叹道。
    “还有更厉害的。”刘信启接着向刘智木阐述了燧发枪的原理,和这款火绳枪需要改进的方向,将后续的研究工作都交给了他。
    换了身干净衣服,闻了闻,身上终于闻不到刺鼻的火药味了,刘信启出了这连续呆了七天的院子。
    三月四日下午,去学堂找周玥谈了谈心,看了看教材编撰的进度。周玥已经将刘信启在船上写的手稿都看了一遍,趁着刘信启过来看望自己的机会,请教了其中自己不懂的地方,一直到天黑,刘信启才回家跟母亲一起吃了个晚饭。
    虽然订婚了,不过还没有结婚,晚上肯定是不能留宿的,哪怕刘信启是后世来的,也不能打破现世的世俗。
    ……
    三月五日,刘信启再次乘船来到白石弯,查看白石弯建设进度。
    房子已经建了有十几座,但是都没有封顶,只是在土墙上面覆盖了一层草帘防雨。
    “为什么不封顶?”刘信启找到刘礼升问道。
    “瓦不够用,如果用草顶,会很不耐用,一两年就得换。”刘礼升回道。
    “嗯,我去砖窑那边看看,让他们调整计划,再增加窑炉,多烧些瓦。”刘信启回道。
    “我已经跟那边联系过了,计划已经调整了,不过新窑炉建设需要时间,所以这些建好的房子暂时没有封顶,不过也快了,再有一两天,第一批瓦片就制作出来了。”刘礼升补充道。
    说完这件事,刘礼升带着刘信启在工地上转了一圈。
    刚才看的十几座房子,建在之前刘信启来白石弯时平整好的地面上,其他地方还在做平整工作。
    远远的可以看到,地面上纵横交错的白线。刘礼升已经将整个城市的轮廓和区域划分用白石灰在地上画了出来,开始建房子的这块地方属于二坊市,位于北门进门后的东边。。
    刘信启来到主干道上,掀开一块道路旁下水道上的石板,看了看里面,深度和宽度都符合之前的规划要求,水沟侧壁也用砖砌了。
    抬头环顾四周。
    现在工地上所有的地面都是土地面,今天天气晴朗,地面干燥,尘土飞扬。不过过一段时间,春去夏来,雨水肯定会增加,到时候这片工地的进度肯定会被大幅度的影响。
    “将所有人的伙食质量都提高提高,然后给做工的人算一些奖金,干的多拿的多,趁着春季雨水少,多赶赶进度。”刘信启对刘礼升交代道。
    “好的,回头我就安排。”
    ……
    看完工地,刘信启来到砖厂,这里的负责人是刘智木的两个得力徒弟之一,刘信启将两人都叫了过来,询问过各自意见后,为两人都附了武将卡。
    然后将之前准备的关于水泥、玻璃的知识材料递给两人,让他们在完成白石弯建设需要之余,可以开始尝试着制作。
    用过这两张后,刘信启手里就只剩三张二星的“汉军士(弓)”和三星的“侯成(群)”了,目前没有紧迫需要的地方,可以留着做备用。
    在白石弯呆了两天,看到这里被刘礼升打理的井井有条,自己留在这里也没用,刘信启又乘船回到了蓬莱县城,打算去刘智木那里,继续研究火枪。
    ……
    三月七日上午,上岸的刘信启打算先回家换身衣服,刚走到刘家大院门口,看到母亲陆从雪后面跟着几个族人,急匆匆从院子里往外走。
    “怎么了?”刘信启问道。
    “你回来的正好,一起去吧,路上给你细说。”母亲陆从雪直接说道,说完拉着刘信启朝着市集方向走去。
    路上陆从雪对刘信启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上次刘信启从南方回来,运回来七十五万斤粮食,都是糙米。考虑到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从南边运回来,刘信启也有安排让尝试着在市面卖卖看。所以陆从雪就在市集那边租了个小店,售卖从南边运来的粮食,一斤五文钱。
    刚开始还没什么,刘信启后世来的,知道糙米比细米营养好,所以没有让人将糙米加工成细米。南边来的糙米,且口感不好,登州这边的人吃不惯,还是买小麦、大麦之类的粮食多。
    但是架不住糙米价格便宜,同样能填饱肚子,所以尝试买过的人大多都会回来再买,然后买的人就越来越多。
    刘家堡的糙米一斤五文钱,市面上其他粗粮最便宜的也要一斤六文,稍微精细些的都往七文、八文走了。
    买刘家堡粮食的人越来越多,买其他粮商粮食的人自然就变少,这就等于动了本地粮商的蛋糕。

章节目录


启复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勇起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勇起笔并收藏启复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