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西洋?征途(二)
    白芷若是看惯了大明帝王和朝廷的封闭和保守,她叹道:“那可能真的得等千秋万代之后了,照大明如今的样子,万岁爷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天下臣民万岁万岁万万岁地叫着,如何能开得了这海?”
    刘赐叹道:“说到底,咱们大明王朝是以一统的皇权治天下,以稳固的农事为根本,对外洋进行商贸,会威胁到皇权,大商人可能会威胁皇帝的权力,所以皇帝自然不会同意开海。”
    白芷若说道:“是啊,你瞧瞧当年汪直坐大了,万岁爷哪怕引起江南动乱,也要把他杀了,如今你坐大了,马上要把你留在宫中,也要把你杀了。”
    刘赐叹道:“只是苦了这天下的苍生百姓,这天底下的田地就这么多,百姓一代一代地生养孩子,土地不够分了,或者闹了饥荒天灾饿死人了,就揭竿而起,打一场大血战,死了无数人之后再改朝换代,又再折腾一个轮回。瞧瞧咱们如今的江南百姓,许多江南百姓如今不耕田了,都靠织造丝绸、烧制瓷器就能活得富庶,这就是商贸带来的好处,分明这商贸之事能让百姓富足,但是朝廷就是不给干。”
    柳咏絮也是见证了这江南开海之后变得越发富庶的过程,她叹道:“咱们大明的子民如此勤劳耐苦,但凡开放商贸,转眼间这生意就做起来了,民间很快就富庶起来了,可惜这个事情不符合皇帝和朝廷的利益,生生是做不得。”
    刘赐说道:“所以这般封关禁海是苦了天下百姓,百姓能更自由地做生意,能获得更多财富,把日子过好,而且百姓就算是活不下去了,也可以选择出海,他们可以去那‘白银大陆’奋斗,不必像先人那般揭竿而起,这可以化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宿命。华夏大地已经来来回回地折腾了两千年,就大明朝这般的状况,土地兼并严重,贫者无立锥之地,这般折腾下去,来日说不准又是一番贫民揭竿而起,或者是北方的蒙古人、女真人南下,而后大明覆亡,经过一番血战,又有一个新的政权取而代之。古人说过了,‘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华夏大地这般一轮一轮地改朝换代,付出鲜血的始终是天下苍生,或许只有走向大洋,才是解脱这个轮回的正途。”
    柳咏絮叹道:“是啊,大明的商货是天底下最好的,大明的百姓是天底下最勤劳的,只要把大明的生意做到全世界去,百姓就能够全力地生产丝绸、茶叶、瓷器等卖给外洋商人,从而获得钱财过上好日子。同时,国内的权贵这般压迫百姓,百姓迟早是要反的,但是如若大明走向大洋,天下被压迫的穷苦百姓想要改变命运,就不必非得‘揭竿而起’与那些权贵们搏个你死我活了,他们可以走向外洋,去‘白银大陆’去开拓,他们能找到新的财富,成为新的富人,这样也解脱了华夏大地兴亡的轮回。”
    白芷若若是在以往听见这般“大明覆亡”的论调,她势必是觉得很刺耳,但是如今她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她知道人世间没有永恒的王朝,她看向辽阔的大海和浩瀚的波涛,说道:“所以咱如今就是走向外洋了,咱们走出了这一步,但愿千百年后会有更多的华夏子民走出来。”
    刘赐的舰队已经离开了江南的海域,舰船顺着北向季风一路南下,风帆在疾风的吹动下鼓得饱满着,带动着庞大的舰船向着南方疾驰而去。
    刘赐定定地站在龙首上,他的视野已经看不见海岸,他回头望去,只见他的三十艘舰船依旧排布着规整的阵势,有序地航行飞驰着,这般看去真是一副气势十足的景象。
    刘赐想起大明已经一百多年未曾有这般的舰队下过西洋了,他不禁慨叹,他见识过弗朗机人迅速发展着的舰队,见识过弗朗机人制造的精锐火炮,他看着这些大明朝廷口中的“红毛夷人”在迅速地发展着,他自是感到心焦,大明还在闭关锁国,而这些“红毛夷人”已经率先走向世界,当年郑和七下西洋是大明王朝最接近走向大洋的时候,只可惜郑和实质上没能留下什么遗产,到如今,这“走向海洋”的伟业已经荒废了一百多年。
    “青龙”上的船员们在严密而迅速地工作着,这些战士都是经历过多次战役的老兵和最老辣的水手,他们熟稔而配合紧密地操控着旗舰,确保着航行的方向、速度没有偏差。

章节目录


绝代宦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林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捷并收藏绝代宦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