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书友“泰坦六”的捧场!)
侯爵以后就是伯爵,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群,这些伯爵和公爵伯爵一样,也是分为文武。
文臣这边第一人就是财政部尚书陈子龙,虽然是伯爵第一人但是陈子龙心中十分不满意。原因很简单,如果按照跟随朱宏三时间的远近,自己应该是仅次于四大谋士的文臣。陈子龙在湖广武昌就认的朱宏三,并且很受朱宏三器重,应该在排位上列为侯爵第一人,远在龚大成以前。
如果按照官职来算,陈子龙是尚书,龚大成只是个布政使,布政使都能封侯那自己最起码也应该是侯爵。就在朝中传出风声皇帝要封爵时,陈子龙原本自己肯定是侯爵,但是那知道自己最后只评个伯爵,还是流爵,还没有食邑。
陈子龙得到消息后马上就去找了马明远,虽然陈子龙对这种封爵并不看重,但是自己应得的还不争取,是不是有些傻了!
马明远看到怒气冲冲的陈子龙,听完他的陈述后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道理很简单,陈子龙虽然早在武昌就认识皇帝,但是当年皇帝挽留你时你并没有留下,而是为了科举又回到南直隶读书,等正式参加朱宏三集团那时朱宏三已经监国了。
陈子龙在弘光二年才随着兵败的鲁王朱以海来到广州,这种资历你还想要什么?这种道理就像人家都是井冈山时期、红军时期的干部,建国后自然是元帅大将,你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给你个少将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同时马明远还将屎盆子扣在佟养甲脑袋上,现在内阁中马明远不是一言堂,还有搅屎棍佟养甲。人家佟养甲的侄子佟图昌可是井冈山干部,早在武昌就跟随皇帝陛下,人家都高风亮节只被封个伯爵,你陈子龙就不要不识抬举了!
陈子龙听马明远这么说也没办法,马明远说的很对,按照资历佟图昌要比陈子龙强上许多,就是军功也要比陈子龙多上不少。福建策反李成栋、带队去北方和满清和谈,这种功劳根本不是陈子龙一个后方官吏能比的,所以陈子龙在想开后也就认命了。
站在陈子龙身边的正是倒霉蛋佟图昌,其实按照佟图昌的功劳完全可以封侯,但是佟养甲系统中已经有了一个公爵两个侯爵了,在多一个侯爵实在不妥,所以佟养甲压制自己的侄子接受这个伯爵。佟图昌没办法只能接受现实,不过佟图昌还是一肚子闷气。
文官这边伯爵除了这二人外在没有重量级人物,剩下都是当年在东莞的一些底层官吏。钱谦益等投降官员根本不在这次封爵之中,不管你是什么关系和职务,有了污点那就半点希望都没有。
武将这边封为伯爵的都是当年跟随朱宏三的一些战士,经过这十多年的战争都成长为中层军官。但是在武将伯爵中还有一个大人物,那就是二师师长姜鹏举。
姜鹏举出身第二批教导队,还是教导队中的中坚力量,同时现在的官职是师长,这种身份地位肯定是个侯爵。一开始姜鹏举也是这么以为的,公爵他不敢妄想,侯爵绝对没问题。
但是等候消息公布姜鹏举傻了眼,和他同等资历的都是侯爵,就他自己一人被封为伯爵。姜鹏举看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就去找了大哥赵国栋,那知道见到赵国栋后姜鹏举还没说话呢就被赵国栋大骂一顿。
姜鹏举没被封为侯爵道理很简单,你当年犯过错误。事情吗就是当年姜鹏举在南直隶强奸小寡妇那点破事,不过现在可就成了罪状。你姜鹏举以前是牛逼不假,什么教导队出身,给皇帝陛下当过卫士,还在信阳城头血战。但是你在北伐一开始时只是个连长,按照这个资历来算你姜鹏举被封为伯爵都有些高了,按照内阁的意思给个锦衣卫千户的荣誉职位就不错了。最后是皇帝看在姜鹏举有大功的份上,才将姜鹏举提拔到伯爵。
姜鹏举知道是内阁那些臭老九使坏后,气的大骂马明远,站起身来就要去找秦王朱江帮忙说话。那知道姜鹏举刚要走就被赵国栋拉住反正给了他两个嘴巴。
赵国栋道理很简单,现在秦王自身都难保,你去给添什么乱?还不滚回去当你的伯爵。
姜鹏举满怀怒气的离开赵国栋府上,站在街头姜鹏举发誓,自己将来一定要当公爵,让那帮臭老九看看,老子不是吃素的!姜鹏举不知道的是,他这番信心,将来为秦王朱江带来了大麻烦。
姜鹏举没办法只好老实的当伯爵,不过心中实在生气,看了一眼边上的一个团长,低声骂道:“你娘的,你是什么东西,离老子远点!”
那个团长知道姜鹏举因为什么生气,也不来惹他这个刺头,将位置往边上挪了挪,离姜鹏举这个倒霉鬼远点。
这一百零七人站在午门外等候大典开始,时间过得很快,一会儿的功夫太阳升起来,接着午门大开,由三千大汉将军组成的礼仪队伍出来站在门口。宫中的大太监李承恩是今天的主持人,他先站在门口宣读皇帝朱宏三的圣旨,然后高喊“大典开始!”
一百零七人的队伍分为九列,每一列都有一个公爵带领,鱼贯从午门进入。
为了今天这次大典,朱宏三可是花了很多银子将北京皇城整修一遍,作为三大殿第一的奉天殿也被重新粉刷一遍,里里外外偷着喜庆。
今天因为是大典,所以只有皇帝能走的奉天门今天大开,皇帝特别下旨,让这些功臣从奉天门正门进入。
进入奉天门就是奉天殿前广场,也是宫城中最大的一片广场。一百零七个功臣在九个公爵的带领下来到台阶下,在这里肃然站立,等候皇帝的圣旨。
这时太监李承恩再次出来,在念了一份祭天圣旨后,接下来就是册封圣旨了。
第一份圣旨是册封九位公爵,大家听到给马明远食邑一万户的时候心中都是羡慕嫉妒恨,万户啊!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几个!
第二份圣旨是册封侯爵的圣旨,第三份是册封伯爵的,最后一封是册封其他荣誉职位的,比如说什么锦衣卫都督,锦衣卫佥事,锦衣卫千户等等。
每念完一份圣旨,被念到名字的功臣就要跪下谢恩,然后接受圣旨和丹书铁劵,最后跟随礼仪官进入奉天殿。一百多人这一番折腾下已经到了中午。
圣旨都宣读完毕,朱宏三看着站在大殿中的这些人,这里面跟着自己从湖广起兵的占了八成,看着熟悉的面孔朱宏三真是浮想联翩啊!
当年朱宏三穿越过来只是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偏远宗室,唯一的作用就是混吃等死,不过好在自己知道这个国家的历史走向,这才能在武昌组织队伍逃出升天。原本朱宏三也没什么雄心大志,只是想组织一支自己的武装,实在不行逃到南洋也行。但是哪想到祖宗保佑,最后自己竟然成事了,占了北京驱除了满清成了中兴明君。
想到这朱宏三满怀感慨的说道:“朕从武昌起兵,当时只有数百人,那时根本没想到能搞出这么大一番事业!当时朕想的是活命,能活一天算一天!如果当时有人和朕说,你将来能占领北京成为中兴之主,朕一定将那个家伙打成半身不遂!”
听朱宏三这么说下面人一片大笑,文官还好说,都是知识分子,只是微笑而已。可是武将们就不同了,这帮家伙当年要不是土匪、要不是南下的流民,最好的也就是武昌本地的自耕农,还有几个根本就是武昌县城中的混混。他们有什么文化?
现在听皇帝这么说几个屁*眼儿比心大的家伙咧着大嘴说道:“陛下,别说陛下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当年老。。当年末将只是南下的流民,饭都吃不饱,那里能想到就在十几年后,自己也能和徐达、常遇春他们一样裂土封侯呢?”
这个家伙口无遮拦,弄得文臣一个个侧目,但是皇帝朱宏三十分爱听。
“你们说的对,老子当年没想到,你们更没想到!老子今天能有这份基业,你们的功劳占了大半!所以老子希望你们,不要学习前朝那些功臣勋贵,一定要将勇武传下去,如果将来碰到什么战乱,还需要你们,或者是你们的子孙为朕作战!”
文官们听皇帝这么说,一个个躬身说道:“请陛下放心,臣等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陛下圣恩!”
那些武将没这么高的文化,一个个高喊道:“请陛下放心,将来那个地方有战事,只要我们这帮老家伙活着一天,我们就要冲在最前线,就算我们都死光了,还有我们的儿子、孙子接着为陛下效死!”
听这些人这么说朱宏三心中十分高兴,站起来说道:“好!朕答应你们!只要你们不负朕,朕必定不负你们!你们和你们的子孙将与国同修!李承恩!传旨下去,在武英殿建一座功臣楼,将朕和朕的一百零七个功臣画像挂在里面,让朕的后代们记住,他们能有皇帝做全是这些功臣打下来的,不要忘本!”
侯爵以后就是伯爵,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群,这些伯爵和公爵伯爵一样,也是分为文武。
文臣这边第一人就是财政部尚书陈子龙,虽然是伯爵第一人但是陈子龙心中十分不满意。原因很简单,如果按照跟随朱宏三时间的远近,自己应该是仅次于四大谋士的文臣。陈子龙在湖广武昌就认的朱宏三,并且很受朱宏三器重,应该在排位上列为侯爵第一人,远在龚大成以前。
如果按照官职来算,陈子龙是尚书,龚大成只是个布政使,布政使都能封侯那自己最起码也应该是侯爵。就在朝中传出风声皇帝要封爵时,陈子龙原本自己肯定是侯爵,但是那知道自己最后只评个伯爵,还是流爵,还没有食邑。
陈子龙得到消息后马上就去找了马明远,虽然陈子龙对这种封爵并不看重,但是自己应得的还不争取,是不是有些傻了!
马明远看到怒气冲冲的陈子龙,听完他的陈述后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道理很简单,陈子龙虽然早在武昌就认识皇帝,但是当年皇帝挽留你时你并没有留下,而是为了科举又回到南直隶读书,等正式参加朱宏三集团那时朱宏三已经监国了。
陈子龙在弘光二年才随着兵败的鲁王朱以海来到广州,这种资历你还想要什么?这种道理就像人家都是井冈山时期、红军时期的干部,建国后自然是元帅大将,你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给你个少将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同时马明远还将屎盆子扣在佟养甲脑袋上,现在内阁中马明远不是一言堂,还有搅屎棍佟养甲。人家佟养甲的侄子佟图昌可是井冈山干部,早在武昌就跟随皇帝陛下,人家都高风亮节只被封个伯爵,你陈子龙就不要不识抬举了!
陈子龙听马明远这么说也没办法,马明远说的很对,按照资历佟图昌要比陈子龙强上许多,就是军功也要比陈子龙多上不少。福建策反李成栋、带队去北方和满清和谈,这种功劳根本不是陈子龙一个后方官吏能比的,所以陈子龙在想开后也就认命了。
站在陈子龙身边的正是倒霉蛋佟图昌,其实按照佟图昌的功劳完全可以封侯,但是佟养甲系统中已经有了一个公爵两个侯爵了,在多一个侯爵实在不妥,所以佟养甲压制自己的侄子接受这个伯爵。佟图昌没办法只能接受现实,不过佟图昌还是一肚子闷气。
文官这边伯爵除了这二人外在没有重量级人物,剩下都是当年在东莞的一些底层官吏。钱谦益等投降官员根本不在这次封爵之中,不管你是什么关系和职务,有了污点那就半点希望都没有。
武将这边封为伯爵的都是当年跟随朱宏三的一些战士,经过这十多年的战争都成长为中层军官。但是在武将伯爵中还有一个大人物,那就是二师师长姜鹏举。
姜鹏举出身第二批教导队,还是教导队中的中坚力量,同时现在的官职是师长,这种身份地位肯定是个侯爵。一开始姜鹏举也是这么以为的,公爵他不敢妄想,侯爵绝对没问题。
但是等候消息公布姜鹏举傻了眼,和他同等资历的都是侯爵,就他自己一人被封为伯爵。姜鹏举看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就去找了大哥赵国栋,那知道见到赵国栋后姜鹏举还没说话呢就被赵国栋大骂一顿。
姜鹏举没被封为侯爵道理很简单,你当年犯过错误。事情吗就是当年姜鹏举在南直隶强奸小寡妇那点破事,不过现在可就成了罪状。你姜鹏举以前是牛逼不假,什么教导队出身,给皇帝陛下当过卫士,还在信阳城头血战。但是你在北伐一开始时只是个连长,按照这个资历来算你姜鹏举被封为伯爵都有些高了,按照内阁的意思给个锦衣卫千户的荣誉职位就不错了。最后是皇帝看在姜鹏举有大功的份上,才将姜鹏举提拔到伯爵。
姜鹏举知道是内阁那些臭老九使坏后,气的大骂马明远,站起身来就要去找秦王朱江帮忙说话。那知道姜鹏举刚要走就被赵国栋拉住反正给了他两个嘴巴。
赵国栋道理很简单,现在秦王自身都难保,你去给添什么乱?还不滚回去当你的伯爵。
姜鹏举满怀怒气的离开赵国栋府上,站在街头姜鹏举发誓,自己将来一定要当公爵,让那帮臭老九看看,老子不是吃素的!姜鹏举不知道的是,他这番信心,将来为秦王朱江带来了大麻烦。
姜鹏举没办法只好老实的当伯爵,不过心中实在生气,看了一眼边上的一个团长,低声骂道:“你娘的,你是什么东西,离老子远点!”
那个团长知道姜鹏举因为什么生气,也不来惹他这个刺头,将位置往边上挪了挪,离姜鹏举这个倒霉鬼远点。
这一百零七人站在午门外等候大典开始,时间过得很快,一会儿的功夫太阳升起来,接着午门大开,由三千大汉将军组成的礼仪队伍出来站在门口。宫中的大太监李承恩是今天的主持人,他先站在门口宣读皇帝朱宏三的圣旨,然后高喊“大典开始!”
一百零七人的队伍分为九列,每一列都有一个公爵带领,鱼贯从午门进入。
为了今天这次大典,朱宏三可是花了很多银子将北京皇城整修一遍,作为三大殿第一的奉天殿也被重新粉刷一遍,里里外外偷着喜庆。
今天因为是大典,所以只有皇帝能走的奉天门今天大开,皇帝特别下旨,让这些功臣从奉天门正门进入。
进入奉天门就是奉天殿前广场,也是宫城中最大的一片广场。一百零七个功臣在九个公爵的带领下来到台阶下,在这里肃然站立,等候皇帝的圣旨。
这时太监李承恩再次出来,在念了一份祭天圣旨后,接下来就是册封圣旨了。
第一份圣旨是册封九位公爵,大家听到给马明远食邑一万户的时候心中都是羡慕嫉妒恨,万户啊!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几个!
第二份圣旨是册封侯爵的圣旨,第三份是册封伯爵的,最后一封是册封其他荣誉职位的,比如说什么锦衣卫都督,锦衣卫佥事,锦衣卫千户等等。
每念完一份圣旨,被念到名字的功臣就要跪下谢恩,然后接受圣旨和丹书铁劵,最后跟随礼仪官进入奉天殿。一百多人这一番折腾下已经到了中午。
圣旨都宣读完毕,朱宏三看着站在大殿中的这些人,这里面跟着自己从湖广起兵的占了八成,看着熟悉的面孔朱宏三真是浮想联翩啊!
当年朱宏三穿越过来只是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偏远宗室,唯一的作用就是混吃等死,不过好在自己知道这个国家的历史走向,这才能在武昌组织队伍逃出升天。原本朱宏三也没什么雄心大志,只是想组织一支自己的武装,实在不行逃到南洋也行。但是哪想到祖宗保佑,最后自己竟然成事了,占了北京驱除了满清成了中兴明君。
想到这朱宏三满怀感慨的说道:“朕从武昌起兵,当时只有数百人,那时根本没想到能搞出这么大一番事业!当时朕想的是活命,能活一天算一天!如果当时有人和朕说,你将来能占领北京成为中兴之主,朕一定将那个家伙打成半身不遂!”
听朱宏三这么说下面人一片大笑,文官还好说,都是知识分子,只是微笑而已。可是武将们就不同了,这帮家伙当年要不是土匪、要不是南下的流民,最好的也就是武昌本地的自耕农,还有几个根本就是武昌县城中的混混。他们有什么文化?
现在听皇帝这么说几个屁*眼儿比心大的家伙咧着大嘴说道:“陛下,别说陛下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当年老。。当年末将只是南下的流民,饭都吃不饱,那里能想到就在十几年后,自己也能和徐达、常遇春他们一样裂土封侯呢?”
这个家伙口无遮拦,弄得文臣一个个侧目,但是皇帝朱宏三十分爱听。
“你们说的对,老子当年没想到,你们更没想到!老子今天能有这份基业,你们的功劳占了大半!所以老子希望你们,不要学习前朝那些功臣勋贵,一定要将勇武传下去,如果将来碰到什么战乱,还需要你们,或者是你们的子孙为朕作战!”
文官们听皇帝这么说,一个个躬身说道:“请陛下放心,臣等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陛下圣恩!”
那些武将没这么高的文化,一个个高喊道:“请陛下放心,将来那个地方有战事,只要我们这帮老家伙活着一天,我们就要冲在最前线,就算我们都死光了,还有我们的儿子、孙子接着为陛下效死!”
听这些人这么说朱宏三心中十分高兴,站起来说道:“好!朕答应你们!只要你们不负朕,朕必定不负你们!你们和你们的子孙将与国同修!李承恩!传旨下去,在武英殿建一座功臣楼,将朕和朕的一百零七个功臣画像挂在里面,让朕的后代们记住,他们能有皇帝做全是这些功臣打下来的,不要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