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办公楼六层,是村最高的建筑。村幼儿园和服装厂,是两层的楼房。
    村台完工前,民工就接到了新的任务。一部分留下来帮助这两个村庄搞建设,一部分帮助其他滩区村庄建房子,争取麦收前,所有的滩区群众都能住上新房。
    民工们领了工钱,第一件事就是去代销点里买东西,特别是去别的滩区村庄的民工,走前更得买。滩区村庄之间距离远,每天都是重体力活,来回跑一趟就得一个小时。
    民工买的不止是生产物资,出来三个月,挣的钱也多,家里老人和孩子都得捎些东西。吃的穿的用的,五花八门。所有人都要五十元钱的东西,超出一元的都没有,这帐算的是真精准。
    民工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还整洁。每辆地派车上俩大纸箱子,所有的东西都抓在里面。
    民工们撤出去,指挥部也撤了回去,地区和各县的建筑公司驻了进来。速食面和火腿肠都是大型机器,厂房面积大,地区建筑公司资质高,由他们负责建设。
    县建筑公司承担新石庄的工厂建设,他们建纱厂,还是能够胜任的。
    另外四个县的建筑公司,分别负责建设韩屯村的公共设施和住宅楼。
    留下来的民工,主要是帮助建筑公司挖地基,筛沙子,运砂浆。现在建筑工程大部分靠人工,建造楼房技术要求高,不过好些重体力活,还是靠民工完成,地县建筑公司都有自己固定的临时工。
    韩屯这次集中建房,工程量大,所需临时工太多,幸好有民工顶替。
    一个工厂就得几千平方米的建筑,地基下挖三米多,钢筋笼子密密麻麻的排列着,搅拌好的砂浆一车车倒进去,一天填不了几公分。
    韩屯村的人见过肉联厂和面粉厂的建设,只不过规模没这次大。外来的民工没见识过,他们惊讶的说“这可都是钱啊!这得多少钱啊!”
    村医院和村学校开工建设,村办公室、幼儿园和村服装厂,等医院搬迁后才能进行。
    建房之前先修路,韩屯村除了两条60公分的主街道,其他的街道部10米宽。路面6米,两旁各2米的绿化带。
    街道铺设比较简单,一米见方的下水道,用方石块垒起来,30公分的沙灰路基,路面用20公分厚的天然大理石铺成,就连绿化带的边缘都是用大理石砌的。
    绿化带砌好了,可院落的建筑才开始,为了方便施工,绿化暂时搁置,等院落建设完毕再进行。
    悠悠和姥姥关注的是住宅楼的建设,借手震宇公司购买的建材已部到位,好些建材县级的建筑公司也没接触过,得随时给他们提供资料。
    住宅楼的门窗悠悠部购买的成品,窗户是合金的钢化玻璃,入户门是高密度钢的防盗门。
    内门和包边悠悠部是纯橡木的,后世的橡木门价格都在万元以上,现在国家定价还不到一百元。
    整套楼房大大小小二十多个内门,加上包边,仅此一项,每户悠悠赔进去三十多万。
    村一百二十套楼房,四千万泡汤了。
    赔习惯了,悠悠也不抱怨了。姥姥反而觉得奇怪,所有的建材都是她看着购买的,知道悠悠陪了多少钱。
    不过在她老人家的认知里,悠悠的电子商城,虚无缥缈的不真实。商城里的东西,赔了赚了都没啥,说不定那天就消失了,只有倒腾出来,才叫赚了。
    建筑工地呆多了,悠悠可真长见识,也发现了许多的好建材。一楼前廊的顶梁柱,是天然大理石的,光滑的刨面,浑然天成的花纹,豪华而浑厚。
    三个楼层的地面和楼梯,部用的抛光大理石地板。露台和阳台的栏杆,竟然是汉白玉的。
    就连台阶和院落都是大理石的,只不过没有抛光,可真够奢侈的。
    抛光的天然大理石,高档豪华,后世的瓷地板砖,虽然精致,可也无法和天然大理石相提并论。
    这个年代还没有人造大理石,部是天然的大理石。天然大理石的价格低廉,比木质地板便宜多了,这也是设计楼房时,用大理石地板的主要原因。
    农历的四月二十,通过振华公司转手的纺纱机器运回临水,悠悠趁机把两台联合收割机,放到了临水火车站的货场里。
    韩爱国带着韩志杰和新石庄的两个拖拉机手,在临水住了三天,看着悠悠提供的录像资料,终于把收割机开了回来。
    新石庄的纺纱机器,也一块运了回来,厂房的地基还没打好,只好暂时放在帐篷里。
    这个时节,已经接近麦收,除了新石庄和韩屯,滩区村庄的新房部完工,民工也都回家去了。
    在韩屯和新石庄帮工的民工,也结账回家了。今年的小麦长势好,麦收部靠人力,男女老少齐上阵,半个月也不一定能忙完。
    工钱再高,麦收期间也留不住人。建筑公司的正式工人,家在农村的,也都请假回家收麦。
    大麦生长期短,种的晚熟的早。农历的四月二十五号,韩屯村开始收麦。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联合收割机,没敢带太多的机器,只是单纯的一种小麦收割机,就这一种机器,体积也够大的,比一座房子都大。
    韩志杰平时胆子挺大,敢冲敢闯的,这一次认孬了,推着韩爱国坐到了驾驶台上,他自己甘愿当副手。
    韩屯村人都去观看,工作组的人也去了。不一会的工夫,石庙村的群众听到动静,也过来了,麦地的周围,集结了上千人。
    “高高三”举着一挂鞭炮,二爷亲自动手点的。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韩爱国将联合收割机开进麦田。
    收割机进地,三米宽的麦垅被收割干净,麦芒和碎叶片从机器后面洒落下来,均匀的铺在地面上。麦秸挤压成一米的方块,整齐摆放成一排。麦粒装在麻袋里,袋口都封好了,摆放在收割机另一边的地面上。
    。

章节目录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恣悠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恣悠悠并收藏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