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满是泥坑,柳绍宗一脚踩出,不偏不倚,正中其中之一,溅起的污水几乎要跃上他的胸口。只是他于此并无注意,侧身朝着屋外的一个兵士招招手。那兵士三步并两步,立刻撑开了手中的油纸伞。
“夯才,老子从不在雨天打伞,你不知道?”柳绍宗一掌削到对方头上,不满地训斥,那兵士连声诺诺,将已打开大半的伞又重新收了回去。
柳绍宗无心与他多谈,粗声问道:“那人呢?”
那兵士点头哈腰道:“回总镇大人,人在里屋侯着。”
连绵的雨水接连不绝,柳绍宗却动也不动,他想了想,貌似有些顾虑:“可给外人瞧见了?”
那兵士拍拍胸脯,震得皮甲“咔咔”作响:“大人放心,小的在城外捉了这厮,就换上了本家的服饰,带入城来,无多言语。现在除了大人与小的,绝无第三者知道此人的身份。”
柳绍宗这才略略满意,拍了拍那兵士脑袋道:“算你小子机灵。”言毕,大步迈走。
那兵士跟着柳绍宗走到一屋前,等柳绍宗推门入内后,就立在屋外等候。屋檐下滴水成串,与随风扑来的雨尽皆打在那兵士身上。过不多时,他周身上下,从内而外,已无一处干燥。可他却并不打算撑起手中的油纸伞,因为柳绍宗不喜欢伞,他才得表扬,自不想因这一件小事又坏了自己在总镇大人心中的好印象。
屋门虽为木质,隔音效果不佳,可在雨势嘈杂的屋外,他还是什么也听不见,只能眯着双眼,极力忍受持续不断袭来的寒冷与潮湿。他的脑袋被风雨吹得晕乎乎的,也不知过了多久,屋内忽地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他强振精神,分辨出这是柳绍宗在笑。笑声时断时续,那兵士听了一会儿,复萎靡下去。耳边“滴滴答答”的雨水声不绝于耳,几乎使他陷入一种魔怔。然而,就在他想要拍拍自己的面颊提神的当口,屋门“吱呀”一声,居然开了。
屋内走出两人,一个柳绍宗,另一个则与那兵士相同打扮。
柳绍宗瞥了一眼这个神情恍惚的兵士,说道:“送这兄弟出城,半刻不可耽搁,如若出半点差池,老子绝不饶你!”
那兵士忙道:“是,是,小的明白。”说间,偷偷又瞧了柳绍宗身边之人一眼,但见其人面黑漠然,似乎全然没有经历屋中谈话也似,就和刚被自己找到时一般无二。
柳绍宗没有多说什么,朝着那黑脸汉拱拱手后自己去了。那兵士等他走远,才如释重负,迫不及待撑开伞,说道:“这位……大人,小的送你出城。”他并不清楚对方来历,但是适才听柳绍宗似乎与其相谈甚欢,便保险起见,唤了对方一声大人。
那黑脸汉不置可否,只闷闷“嗯”了声,就沉默不言。那兵士见他如此,不敢多问,打着伞引他离开。
走了一阵,临近城门,那黑脸汉抽冷子来一句:“汉中城现在有多人?”
那兵士一愣,旋即听出他的意思是问城中的守备情况。他是柳绍宗的心腹,知道的情况比一般军将多,本来这种军务是不该随意说出口的。但他谨小慎微,生怕这黑脸汉与柳绍宗关系密切,不回答往后要吃他的亏,故而还是小声道:“回大人,城中现在兵分三部。一部是我家大人,有三千人;一部是驻扎在城西的孙大人部一千五六百人;最后则是城中巡防、修工的刘大人的二千来人。”
那黑脸汉面若死水,半点动静也瞧不出,再问:“都驻扎在城里?”
那兵士点头道:“是。小的跟着柳大人也是近几个月才来汉中。听说早前城外有几个营盘,但孙大人以贼势披猖、外驻孤立为由撤到了城里,柳大人来后便也驻了进来,城外的那些营寨听说大多都在数月前给闯贼毁了。”说着,起手指了指城门洞子附近一连串简陋破败的窝棚,“大人你看,这些就是为了安置那些刁民的。哼,我官军为国浴血,只小小暂住了他们屋子不是理所应当?他们不思感恩,却心怀怨恨,整日里叫苦连天,要不是刘大人菩萨心肠,想这些个刁民恶民都该给逐到城外去!”
那黑脸汉抬眼环望,这些倚靠墙根而搭建窝棚群一个接一个,一团接一团,直到城墙的拐角处依旧绵延着,不知有多少。天降大雨,很难想象,这种以干草枯枝建立、寒酸破漏的窝棚能挡住多少雨水。窝棚外,都是一堆堆无比肮脏的粪堆,它们积攒多时,早已结块,如今被雨水冲刷着,不断有着黑黄污水沿之流下四溢,经过者无不掩鼻。
偶尔有几个衣衫褴褛的身影畏缩在一起,透过窝棚的缝隙向外看来。他们浑身湿透,头发结块,眼神空洞而死寂,盖在身上的与其说是衣服,还不如说是破布更为贴切。就这样的惨状,说是难民流民都不够格,或许以下水道的耗子形容他们更为贴切。
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在被称为陕南第一大城,居有陕西第一强蕃的汉中城。只柳、孙两部入驻,就使得多少无辜百姓流离失所,只能如穴鼠蝼蚁般苟且度日!而这些官军,竟然还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一幕幕惨状的出现,令那黑脸汉的脸色愈加深沉了。那兵士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话,赶忙住嘴。
走到城外,眼到之处,一草一木都被砍伐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布满了不计其数的木桩,以城池为半径,向外辐射出至少方圆一里。在这些木桩之间,还挖有道道深不见底的壕沟,纵横交错。而一些小型的堡垒、哨楼,也星罗棋布,分于其间。
不时从远方会走来一队队轮班的官军,暴雨如注,地面烂如沼泽,他们的皮靴早没了往日的光彩,无奈地在泥泞中步履维艰。
那兵士反应很快,每每都是提前预判,带着那黑脸汉及时绕去。那黑脸汉听他低声道:“这些都是孙大人营中老兵,跋扈得很,还是不要与他们纠缠上为好。”
因有人引路,加之二人又穿着官兵的服饰,所以于路并未引来盘查。他俩弯弯曲曲走了将近二里地,来到一处田垄,那兵士舒口气道:“从这里走,无论东西,当再无人阻挠。”说着又将手中的油纸伞递过去道:“大人,这伞你拿着,路上用得到。”
那黑脸汉依旧一声不吭,似乎对对方的殷勤无动于衷,不过还是接过了扇。然后微微点点头,就抛下满脸失落的那个兵士,很快消失在雨雾里。
从此地向东数十里即可到城固县地面,那黑脸汉撑着油纸伞冒雨走了一阵,因风势太大,伞柄伞面先后损坏。他摇摇头,径直将破伞丢下,将身后的斗笠戴到了头上。
顶风冒雨,又是孤身处于敌境,那黑脸汉很容易就想起了大半年前的的事。那时,也是这番光景,自己在施州卫的一家茶棚马失前蹄,给人识破被擒,然世事难料,当初擒了自己的那个敌人,现在居然与自己同营为将,成了袍泽。
那黑脸汉想到这里,忍不住感慨地笑了笑,同时暗自提醒,这一次行动,绝不可重蹈覆辙。都使宅心仁厚,能原谅自己的一次失误,绝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姑息自己的愚蠢。
他向东走了半里,雨势太大,实在有些遭不住,路上遇到个匆匆而过的老农,得知向西三里有个废弃的村庄可以避雨。便临时决意,先去那里避避,等雨小一些再动身。
健步如飞下,三里路眨眼便到,杂草丛生的残垣断壁内,果有几间土坯房尚未完全塌陷。他择了其中一间较为完好的入内,却发现里头早已坐了个人。
“呦,这位兄弟,可是从汉中来的?”里头的那人也是一副官军打扮,见了黑脸汉,忙起身问道,然而,那黑脸汉用余光瞄到哪人的手明显放到了腰间挂刀的部位。
“嗯,兄弟是哪里来的?”那黑脸汉看似粗壮,实则心细如发,他观察到对方虽也一身皂服,可形制上与自己略有不同,同时,装出大大咧咧的模样,满不在乎地自寻了个地一屁股扎了下去。
那人见他从容自若,提防心渐消,两三步走到黑脸汉身畔蹲下,道:“褒城。”
一听到这两个字,那黑脸汉的心瞬时间紧绷起来,他掩饰住自己的情绪,漫不经心道:“哦,褒城。小弟的母家就是那里。”
“哦?那可巧了。”
屋外雨若瓢泼,两人一时半会儿都走不了,闲着无事,就借由这个话头开始攀谈。只不过一个有心,一个无意。
闲扯半晌,大雨没有半点减小的迹象,二人的关系却因此拉近了不少。那黑脸汉故作姿态,慵懒地伸了伸懒腰,道:“天气这般恶劣,大哥你又摊上什么鬼差事?”
那人愤愤不平道:“可不是鬼差事,不,就鬼也不会来做这种活儿。”
那黑脸汉笑笑道:“是啊,什么差事不能等雨歇了,要这么死赶活催?”
那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憋不住心中的怨气,道:“还不是那挨千刀的流寇害的!”
“哦?褒城来了贼寇?”
那人摇着头道:“若贼寇真来的,我还倒省了这份苦差事。就因为贼寇近在咫尺,褒城县令何永禧,不,何大人心中着慌,这些日子是把城池炸开锅了。县内各个衙门一刻都没得闲,整日都在为那劳什子的‘备寇’忙得焦头烂额。这不,昨日突发奇想,又让我连夜赶来汉中求援……”
“求援?”那黑脸汉不失时机追问。
那人叹着气道:“是啊,也不知那何大人在怕什么,城内明明有三千官健护卫,守一城自保足矣,何需来汉中劳动孙、柳二位大人大驾?”
“三千人?”那黑脸汉颇有些吃惊,作为陕南第一重镇的汉中城也不到万人的驻军,小小的一个褒城居然就有三千兵马,这倒不能不注意。
“有这么多人却还想着求援,你说这何大人是不是胆小如鼠?”那人说着说着,忍不住讥笑起来,不过还是补了一句,“我看兄弟是个实在人,才将此话说出,还请兄弟不要外传。”
那黑脸汉颔首道:“这个自然,大哥放心。”
两人又聊了一阵,气氛愈加融洽,那人说着,发现屋外雨势小了不少,拍拍屁股站起来道:“兄弟,素闻汉中城孙大人营中那些丘八蛮横,我人生地不熟,若落在他们手里,保不齐要被榨出三斤油,你既在此间当差,可否引我入城,照拂照拂?等我办完了事儿,请你吃酒。日后你如来褒城,我也定当尽地主之谊。”
那黑脸汉只一瞬间的迟疑,便亦起身言道:“这个自然,我能在此遇到大哥,便是缘分,大哥吩咐,无有不应之理。”
那人闻言大喜,拉过那黑脸汉道:“兄弟仗义,令人好生感动。正如兄弟之言,相逢即是有缘,咱俩不若就此间结拜为兄弟,往后在陕南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那黑脸汉点头道:“大哥此言正合我意。”
那人喜不自禁,就指着屋内的一个破败的神龛道:“此间既无关圣,也无岳武,兄弟委屈一下,咱俩就先朝着它义结金兰,往后再挑一个时候,把酒水补上,正式结拜。”
那黑脸汉爽快极了,但道:“全如哥哥所言!”
那人十分满意,很是勤快,首先朝内跪倒,磕了三个脑袋,大声说了一番话,然后扭头道:“兄弟,该你了。朝着神龛跪下,先报姓名,然后学我前言说一遍即可……”
“可”字余音未了,眼前却先是寒光一闪,他尚未回过神,却觉天地猛然开始倒转,然后,又见一具无头尸体跪在眼前,兀自喷射着鲜血。当他想起这个熟悉的身躯似乎曾经属于自己后,黑暗已然将他完全带走。
那黑脸汉扯下那人身上的一块布,边缓缓擦拭着手上兀自带血的腰刀,边摇着头说:“老子叫庞劲明,可惜你是无福听到了。”
“夯才,老子从不在雨天打伞,你不知道?”柳绍宗一掌削到对方头上,不满地训斥,那兵士连声诺诺,将已打开大半的伞又重新收了回去。
柳绍宗无心与他多谈,粗声问道:“那人呢?”
那兵士点头哈腰道:“回总镇大人,人在里屋侯着。”
连绵的雨水接连不绝,柳绍宗却动也不动,他想了想,貌似有些顾虑:“可给外人瞧见了?”
那兵士拍拍胸脯,震得皮甲“咔咔”作响:“大人放心,小的在城外捉了这厮,就换上了本家的服饰,带入城来,无多言语。现在除了大人与小的,绝无第三者知道此人的身份。”
柳绍宗这才略略满意,拍了拍那兵士脑袋道:“算你小子机灵。”言毕,大步迈走。
那兵士跟着柳绍宗走到一屋前,等柳绍宗推门入内后,就立在屋外等候。屋檐下滴水成串,与随风扑来的雨尽皆打在那兵士身上。过不多时,他周身上下,从内而外,已无一处干燥。可他却并不打算撑起手中的油纸伞,因为柳绍宗不喜欢伞,他才得表扬,自不想因这一件小事又坏了自己在总镇大人心中的好印象。
屋门虽为木质,隔音效果不佳,可在雨势嘈杂的屋外,他还是什么也听不见,只能眯着双眼,极力忍受持续不断袭来的寒冷与潮湿。他的脑袋被风雨吹得晕乎乎的,也不知过了多久,屋内忽地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他强振精神,分辨出这是柳绍宗在笑。笑声时断时续,那兵士听了一会儿,复萎靡下去。耳边“滴滴答答”的雨水声不绝于耳,几乎使他陷入一种魔怔。然而,就在他想要拍拍自己的面颊提神的当口,屋门“吱呀”一声,居然开了。
屋内走出两人,一个柳绍宗,另一个则与那兵士相同打扮。
柳绍宗瞥了一眼这个神情恍惚的兵士,说道:“送这兄弟出城,半刻不可耽搁,如若出半点差池,老子绝不饶你!”
那兵士忙道:“是,是,小的明白。”说间,偷偷又瞧了柳绍宗身边之人一眼,但见其人面黑漠然,似乎全然没有经历屋中谈话也似,就和刚被自己找到时一般无二。
柳绍宗没有多说什么,朝着那黑脸汉拱拱手后自己去了。那兵士等他走远,才如释重负,迫不及待撑开伞,说道:“这位……大人,小的送你出城。”他并不清楚对方来历,但是适才听柳绍宗似乎与其相谈甚欢,便保险起见,唤了对方一声大人。
那黑脸汉不置可否,只闷闷“嗯”了声,就沉默不言。那兵士见他如此,不敢多问,打着伞引他离开。
走了一阵,临近城门,那黑脸汉抽冷子来一句:“汉中城现在有多人?”
那兵士一愣,旋即听出他的意思是问城中的守备情况。他是柳绍宗的心腹,知道的情况比一般军将多,本来这种军务是不该随意说出口的。但他谨小慎微,生怕这黑脸汉与柳绍宗关系密切,不回答往后要吃他的亏,故而还是小声道:“回大人,城中现在兵分三部。一部是我家大人,有三千人;一部是驻扎在城西的孙大人部一千五六百人;最后则是城中巡防、修工的刘大人的二千来人。”
那黑脸汉面若死水,半点动静也瞧不出,再问:“都驻扎在城里?”
那兵士点头道:“是。小的跟着柳大人也是近几个月才来汉中。听说早前城外有几个营盘,但孙大人以贼势披猖、外驻孤立为由撤到了城里,柳大人来后便也驻了进来,城外的那些营寨听说大多都在数月前给闯贼毁了。”说着,起手指了指城门洞子附近一连串简陋破败的窝棚,“大人你看,这些就是为了安置那些刁民的。哼,我官军为国浴血,只小小暂住了他们屋子不是理所应当?他们不思感恩,却心怀怨恨,整日里叫苦连天,要不是刘大人菩萨心肠,想这些个刁民恶民都该给逐到城外去!”
那黑脸汉抬眼环望,这些倚靠墙根而搭建窝棚群一个接一个,一团接一团,直到城墙的拐角处依旧绵延着,不知有多少。天降大雨,很难想象,这种以干草枯枝建立、寒酸破漏的窝棚能挡住多少雨水。窝棚外,都是一堆堆无比肮脏的粪堆,它们积攒多时,早已结块,如今被雨水冲刷着,不断有着黑黄污水沿之流下四溢,经过者无不掩鼻。
偶尔有几个衣衫褴褛的身影畏缩在一起,透过窝棚的缝隙向外看来。他们浑身湿透,头发结块,眼神空洞而死寂,盖在身上的与其说是衣服,还不如说是破布更为贴切。就这样的惨状,说是难民流民都不够格,或许以下水道的耗子形容他们更为贴切。
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在被称为陕南第一大城,居有陕西第一强蕃的汉中城。只柳、孙两部入驻,就使得多少无辜百姓流离失所,只能如穴鼠蝼蚁般苟且度日!而这些官军,竟然还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一幕幕惨状的出现,令那黑脸汉的脸色愈加深沉了。那兵士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话,赶忙住嘴。
走到城外,眼到之处,一草一木都被砍伐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布满了不计其数的木桩,以城池为半径,向外辐射出至少方圆一里。在这些木桩之间,还挖有道道深不见底的壕沟,纵横交错。而一些小型的堡垒、哨楼,也星罗棋布,分于其间。
不时从远方会走来一队队轮班的官军,暴雨如注,地面烂如沼泽,他们的皮靴早没了往日的光彩,无奈地在泥泞中步履维艰。
那兵士反应很快,每每都是提前预判,带着那黑脸汉及时绕去。那黑脸汉听他低声道:“这些都是孙大人营中老兵,跋扈得很,还是不要与他们纠缠上为好。”
因有人引路,加之二人又穿着官兵的服饰,所以于路并未引来盘查。他俩弯弯曲曲走了将近二里地,来到一处田垄,那兵士舒口气道:“从这里走,无论东西,当再无人阻挠。”说着又将手中的油纸伞递过去道:“大人,这伞你拿着,路上用得到。”
那黑脸汉依旧一声不吭,似乎对对方的殷勤无动于衷,不过还是接过了扇。然后微微点点头,就抛下满脸失落的那个兵士,很快消失在雨雾里。
从此地向东数十里即可到城固县地面,那黑脸汉撑着油纸伞冒雨走了一阵,因风势太大,伞柄伞面先后损坏。他摇摇头,径直将破伞丢下,将身后的斗笠戴到了头上。
顶风冒雨,又是孤身处于敌境,那黑脸汉很容易就想起了大半年前的的事。那时,也是这番光景,自己在施州卫的一家茶棚马失前蹄,给人识破被擒,然世事难料,当初擒了自己的那个敌人,现在居然与自己同营为将,成了袍泽。
那黑脸汉想到这里,忍不住感慨地笑了笑,同时暗自提醒,这一次行动,绝不可重蹈覆辙。都使宅心仁厚,能原谅自己的一次失误,绝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姑息自己的愚蠢。
他向东走了半里,雨势太大,实在有些遭不住,路上遇到个匆匆而过的老农,得知向西三里有个废弃的村庄可以避雨。便临时决意,先去那里避避,等雨小一些再动身。
健步如飞下,三里路眨眼便到,杂草丛生的残垣断壁内,果有几间土坯房尚未完全塌陷。他择了其中一间较为完好的入内,却发现里头早已坐了个人。
“呦,这位兄弟,可是从汉中来的?”里头的那人也是一副官军打扮,见了黑脸汉,忙起身问道,然而,那黑脸汉用余光瞄到哪人的手明显放到了腰间挂刀的部位。
“嗯,兄弟是哪里来的?”那黑脸汉看似粗壮,实则心细如发,他观察到对方虽也一身皂服,可形制上与自己略有不同,同时,装出大大咧咧的模样,满不在乎地自寻了个地一屁股扎了下去。
那人见他从容自若,提防心渐消,两三步走到黑脸汉身畔蹲下,道:“褒城。”
一听到这两个字,那黑脸汉的心瞬时间紧绷起来,他掩饰住自己的情绪,漫不经心道:“哦,褒城。小弟的母家就是那里。”
“哦?那可巧了。”
屋外雨若瓢泼,两人一时半会儿都走不了,闲着无事,就借由这个话头开始攀谈。只不过一个有心,一个无意。
闲扯半晌,大雨没有半点减小的迹象,二人的关系却因此拉近了不少。那黑脸汉故作姿态,慵懒地伸了伸懒腰,道:“天气这般恶劣,大哥你又摊上什么鬼差事?”
那人愤愤不平道:“可不是鬼差事,不,就鬼也不会来做这种活儿。”
那黑脸汉笑笑道:“是啊,什么差事不能等雨歇了,要这么死赶活催?”
那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憋不住心中的怨气,道:“还不是那挨千刀的流寇害的!”
“哦?褒城来了贼寇?”
那人摇着头道:“若贼寇真来的,我还倒省了这份苦差事。就因为贼寇近在咫尺,褒城县令何永禧,不,何大人心中着慌,这些日子是把城池炸开锅了。县内各个衙门一刻都没得闲,整日都在为那劳什子的‘备寇’忙得焦头烂额。这不,昨日突发奇想,又让我连夜赶来汉中求援……”
“求援?”那黑脸汉不失时机追问。
那人叹着气道:“是啊,也不知那何大人在怕什么,城内明明有三千官健护卫,守一城自保足矣,何需来汉中劳动孙、柳二位大人大驾?”
“三千人?”那黑脸汉颇有些吃惊,作为陕南第一重镇的汉中城也不到万人的驻军,小小的一个褒城居然就有三千兵马,这倒不能不注意。
“有这么多人却还想着求援,你说这何大人是不是胆小如鼠?”那人说着说着,忍不住讥笑起来,不过还是补了一句,“我看兄弟是个实在人,才将此话说出,还请兄弟不要外传。”
那黑脸汉颔首道:“这个自然,大哥放心。”
两人又聊了一阵,气氛愈加融洽,那人说着,发现屋外雨势小了不少,拍拍屁股站起来道:“兄弟,素闻汉中城孙大人营中那些丘八蛮横,我人生地不熟,若落在他们手里,保不齐要被榨出三斤油,你既在此间当差,可否引我入城,照拂照拂?等我办完了事儿,请你吃酒。日后你如来褒城,我也定当尽地主之谊。”
那黑脸汉只一瞬间的迟疑,便亦起身言道:“这个自然,我能在此遇到大哥,便是缘分,大哥吩咐,无有不应之理。”
那人闻言大喜,拉过那黑脸汉道:“兄弟仗义,令人好生感动。正如兄弟之言,相逢即是有缘,咱俩不若就此间结拜为兄弟,往后在陕南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那黑脸汉点头道:“大哥此言正合我意。”
那人喜不自禁,就指着屋内的一个破败的神龛道:“此间既无关圣,也无岳武,兄弟委屈一下,咱俩就先朝着它义结金兰,往后再挑一个时候,把酒水补上,正式结拜。”
那黑脸汉爽快极了,但道:“全如哥哥所言!”
那人十分满意,很是勤快,首先朝内跪倒,磕了三个脑袋,大声说了一番话,然后扭头道:“兄弟,该你了。朝着神龛跪下,先报姓名,然后学我前言说一遍即可……”
“可”字余音未了,眼前却先是寒光一闪,他尚未回过神,却觉天地猛然开始倒转,然后,又见一具无头尸体跪在眼前,兀自喷射着鲜血。当他想起这个熟悉的身躯似乎曾经属于自己后,黑暗已然将他完全带走。
那黑脸汉扯下那人身上的一块布,边缓缓擦拭着手上兀自带血的腰刀,边摇着头说:“老子叫庞劲明,可惜你是无福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