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还有冰糖?”小柱诧异。
    顾承礼想想:“好像有,你去找找。”
    几个孩子大了,东西日渐多了,顾家这几年也添了不少东西。以前厅堂里空荡荡的,除了一个吃饭的小方桌和几个凳子再没别的。如今不光有一条木制的长椅,还多了一个柜子。
    柜子上下两层,底层会放一些沈如意自己晒的干菜,腌的咸菜,上层是烟酒糖奶粉麦乳精等物。顾小柱翻找好一会,在角落里找到一个由罐头瓶装的冰糖。
    “娘,冰糖底下也化了。”顾小柱拧开给沈如意。
    冰糖是老冰糖,最小的也有饺子那么大。沈如意挑一块最小的扔锅里,“没事。白糖就别放进去了,容易招蚂蚁。”
    顾承礼接道:“你们喝吧。”
    “这么多谁能喝完。”小柱看一眼白糖道。
    顾家每天早上都会烧两瓶开水,一瓶放凉,一瓶热的,渴的时候冷热兑一下省得去喝井凉水。
    顾承礼:“放热水瓶里,想喝甜的就多倒点,不想喝就少倒点。”
    “这样还行。”小柱往暖瓶里倒将近一两。
    沈如意盖上锅盖,就用炉子烧鱼。
    红烧肉烧好,其他的菜也好了。
    顾小柱夹一块肉放馒头上,不舍得一口吃完,先咬一半,吧唧吧唧嘴:“这红烧肉啊,我吃着贼受用,啥时候能再做就更好了。”
    “最好配上白米饭。”沈如意接道。
    顾小柱连连点头,“娘懂我。”
    “有的吃就吃吧。”沈如意瞪一眼他。
    小柱把剩下一半塞嘴里,“不怪人常说要吃肉,还是红烧肉,就是好吃。”
    “饭堵不住你的嘴?”沈如意看着他。
    小柱连忙咬一口馒头,去夹鱼。
    顾承礼瞧着他这机灵劲,莫名想笑:“做了就是给你们吃的。”给他夹一块红烧肉。
    小柱连忙用馒头接过去,发现盆里少了一小半,“看着不少,怎么这么快?”
    “你娘切的块大。”顾承礼转向大儿子和二儿子,“我们这次没跟你们客气,我和你娘吃一块就行了。”
    小牛不禁说:“咱家平均一个月也就吃这么一次,你们还怕吃出高血压啊?”
    沈如意:“我天天坐着不动,你爹这两年也很少动,咱家饮食均衡,我和你爹啥都不缺,这种还是少吃点好。你爹都四十多了。”
    “爹这么大了?”小牛看了看他爹的脸,瞧着跟早几年没什么区别啊。
    顾承礼:“四十二了。搁老家算虚岁,就是四十三的人了。”
    “那林师长是不是也不年轻了?”小牛顺嘴问。
    沈如意不禁看向顾承礼。
    顾承礼:“不出意外明年这时候吧。上面又要裁军,回头这边要是再整合一下,估计得到明年年底。”
    事实证明,果然不出他所料。
    八一年隆冬时节,林晶的孩子满百天,林师长光荣退休。不过也没走远,这边就有军休所,虽然离部队有段距离,他若想回来看看,也不过半小时车程。
    顾承礼官升一级,也比之前忙了。好在孩子们大了,沈如意偶尔下班迟一点,回去仨孩子就把饭做好了。
    油票粮票取消,沈如意不用再算计着过日子,经常把钱给孩子们,让他们想买什么买什么。
    仨孩子三天两头去副食厂,跟家庭主妇们打交道的机会多了,才发现人家家里平均一天花两块钱就了不得了。
    腊月二十九晚上,沈如意炸了油条和糖糕,还要炸面丸子,顾小牛边吞口水边问:“娘,这么多吃的完吗?”
    “这个问题得问你自己吧。”沈如意道。
    小柱点头:“得问大哥,因为都没他吃得多。”
    “你吃的少?”小牛抬手把挤进来的小柱退出去。
    小柱往后踉跄一步,抓住门框才站稳,“娘,你大儿子又欺负你小儿子。”
    “你们能让我的脑袋歇会儿吗?”沈如意递给他一盆油条。
    小柱愣了愣,“端出去啊?”
    小猫忍不住说:“娘让你把嘴堵上。爸,年后回老家不?”
    顾承礼本以为他大哥的二儿子和二哥的大儿子会在去年结婚,然而,并没有,人家把婚事放在了一起——正月初八。明面上说,等他那个当兵的大侄子回来再办,其实都知道,希望顾承礼回去。
    离家多年的老大加上两个喜事,可谓三喜临门,顾承礼不回去还真说不过去。
    顾承礼:“你们十六才开学,你们回去不?”
    “我们都走,娘自个在家啊?”小柱问。
    顾承礼看向沈如意。
    沈如意摇头:“大喜的日子,我过去肯定得把喜事搞成丧事。”
    “我过去其实也差不多。”顾承礼道,“她不可能忍住不骂我。”
    顾承礼说的“她”一家人都知道,他亲娘钱绿柳。
    钱绿柳以前身体好,能打的起劲骂的起劲,多年过去,身体大不如前,可也没人敢招惹她。即便是沈如意,也不敢碰她。否则,她往地上一倒,沈如意不割肉也得出血。
    沈如意:“你去没事。别看村里那些人斗大的字不识半口袋,他们精着呢。你这些年一直在部队,他们能算到你管不小。不闹出人命来,他们不敢得罪你。我要是在,他们估计得说十年浩劫,你们家收留我和祖父的事。”
    “那我不去了。”小柱道。
    沈如意:“你们去代我给你外曾祖父磕个头,也让你爷爷见见你们。你爷爷是个好人。”
    哥仨看向顾承礼。
    顾承礼转向沈如意:“那是穿半新不旧的衣服,还是换上新衣服?”
    “新衣服?”沈如意说着笑出声来。
    顾承礼奇怪:“你上周末给他们买的。这有什么好笑的?”
    “突然想起一句话。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沈如意道。
    小柱没懂:“啥意思?”
    “没啥意思,不过是虚荣心作祟。”沈如意收起笑,认真起来,“到了那边切记,不可炫耀,否则你们就回不来了。”
    小柱:“那个奶奶会缠着我们,不让我们走?”
    第104章 荣归故里
    沈如意摇头。
    小柱好奇:“姑姑?”
    “不止。”沈如意道。
    小柱不禁惊呼:“还有?爹,你老家怎么都是那样的人啊?”
    顾承礼顿时有些尴尬。
    沈如意:“你爹老家人也是你老家人。”
    “我——”小柱张口结舌,“我我又不认识他们。”
    沈如意想笑:“你不认识就可以当不存在了?人家也不认识顾国伟,那顾国伟就不是顾小柱了?”
    “我我——我不和你说。”小柱拿根油条塞住嘴巴,转身去堂屋。
    沈如意把糖糕递给小猫:“留你们早上吃。”
    糖糕其实不是糕,就是面粉用热水烫熟搅成面团,分成小剂子,然后往里添绵白糖或红糖,包裹起来用手按压成圆形的饼,放油锅里炸至金黄。
    刚出锅时表皮酥脆,内里软糯,跟糯米制品似的,最里面甜腻的糖水配上软呼呼的面,甜而不腻,可以说别具一番风味。待糖糕放凉,味道不怎么好,一旦配上热腾腾的粥,那就跟豆浆配油条有一比了。
    以前食用油限购,沈如意要是做油条,就甭想做糖糕。即便做,也是做十来个,一家人你尝一个,我吃两个,没等东西放凉就吃光了。
    今年的油不再限购,沈如意表现的特像暴发户,又不好让人觉得她当真是个暴发户,所以每周末都去买油,每次都买十来斤。
    存了三四十斤油,中午下班回来,就和大半盆面,炸了十来斤油条,又炸盛菜盆那么大两盆糖糕。随后又把她中午泡发的馒头跟面粉、葱花搅成糊状,一点点丢在锅里炸成丸子。
    顾承礼看到炸丸子的面也挺多的,不禁问:“我们初六就得过去,这么多吃的完吗?”
    “吃不完你们带着路上吃,反正天冷能放到正月十五。”沈如意道:“也省得到老家没得吃,你们饿的去城里打牙祭。”
    小猫连忙把嘴里的糖糕咽下去:“我们是去参加婚礼,不可能不管饭吧。”
    “农村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就算有那吃穿不愁的,也不敢像咱家这样天天买鱼买虾。大伙儿肚子里没油水,要是赶上谁家办喜事,饭菜一上桌就没了。”沈如意道:“不信问你爹。”
    顾承礼点头:“你娘这次没胡扯。”
    “我哪次胡扯了?”沈如意气笑了。
    顾承礼道:“我说错了,你这次没夸张。”看向几个孩子,“咱们这边办喜事,客人也能把菜吃光。不过一般情况下是菜光了,馒头没人动。可是在乡下,主人家上多少东西,他们能吃多少。”
    小牛忍不住问:“他们怎么这么能吃?”
    沈如意:“多半早上没吃。”
    “啊?”
    仨孩子大惊。
    沈如意:“要把给出去的礼钱吃回来。”
    “我的天!”小柱惊得张大嘴。
    沈如意继续说:“其实也不能怪他们,都是穷闹的。如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人的日子好了,以后别说喜宴上的羊肉白菜汤,就算给他们上烤全羊,也不一定有人吃。”
    “那得啥时候啊。”小猫不禁说。
    “我登上月球的时候。”
    一家四口朝外看去,顾小柱一手一个油条过来。
    小猫瞪他一眼:“哪来这么多话,吃你的油条去!”

章节目录


回到1972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元月月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元月月半并收藏回到1972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