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不大,稀稀疏疏分布着几十座村屋,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炊烟袅袅,仿似一处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岔眼一看,就像是一幅油画。
看见村庄,我和张梦瑶都燃起了希望,有村庄就有人烟,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水和食物,我的身上还有一些钱,张梦瑶身上还有一些值钱的金银首饰,我们可以向村民买点或者换一点吃的东西。
我和张梦瑶快步往村庄而去,路上的时候,张梦瑶对我说:“陈阿九,待会儿你去讨食物,我……我讨不来……”
我笑了笑,知道张梦瑶是放不下面子。
我说:“咱们有钱,可以买啊,为什么要说讨呢?搞得跟俩乞丐似的!”
张梦瑶看了看我,撇嘴道:“你撒泡尿照照,看看自己像不像乞丐!”
这座小村庄是依山而建的,进村的时候我看了下路边的牌匾,上面写着“桃源村”三个字。
世外桃源,桃源村,还别说,这个名字还挺贴切的。
刚刚走进村子,就看见一群人披麻戴孝的走过去,看来桃源村里有丧事。
果不其然,往村里走了没有多远,就听见哀乐声飘荡而来。
此时夕阳西沉,那哀乐声在这山谷间萦绕,听上去格外凄凉。
很快我们便发现,哀乐声是从一座大院子里面传出来的。
环顾四周,这座大院子应该是桃源村最大的一座村屋,白墙灰瓦,古色古香,墙头爬满花草,再加上黑漆木门,一看这座村屋,就知道屋主肯定是桃源村最有钱的人。
我和张梦瑶在院门口驻足,探头往里看了看,但见院子里挂着很多丧葬用的布幔,地上洒落着一些纸钱,中央的堂屋很大,里面点着蜡烛,几十支蜡烛围着一口漆黑发亮的大棺材,一些披麻戴孝的村民跪在棺材前面烧纸。
这家人有丧事,我们自然不可能跟这家人讨吃的,正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村民从门口走出来看见我们,顿时两眼发亮,走过来拉住我们。
张梦瑶吓了一跳,大吃一惊,本能的想去拔出分水刺。
我赶紧给张梦瑶递了个眼色,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
我俩要是在这里亮出兵器,若是惹出什么祸事,只怕就走不出桃源村了。
看这人也就是本地老实巴交的村民,应该不认识我们,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恶意。
就听那村民对我们说:“你们两个小娃娃,还站在门口做什么,时辰快到了,先进去再说!”
我和张梦瑶一脸懵逼,半推半就的走进大院。
那个村民并没有带着我们走进中央的堂屋,而是带着我们走进左侧偏房。
偏房里面,已经坐着好几个孩子,有大有小,大的十多岁,小的只有几岁,对我们的到来,他们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表现,桌上堆着一些瓜子糖果,那些孩子各自吃着糖,小声说着悄悄话,一点紧张的气氛也没有。
我和张梦瑶在角落里坐下,暂时放松下来。
不一会儿,又进来几个孩子,他们其中也有相互认识的,相互打着招呼。
我和张梦瑶的肚子饿得咕咕响,于是我走过去,抓起两颗糖果,自己剥了一颗,递给张梦瑶一颗。
若在平时,张梦瑶肯定不会吃这种廉价的水果糖,但是现在,张梦瑶确实是饿极了,只要不是毒药,囫囵就往嘴里塞。
天色渐渐黑沉下去,我和张梦瑶各自吃了好几颗糖果,越吃越饿,两人正商量着要不要出去弄点吃的,就听吱呀开门声,两个村妇端着几个托盘走进来,托盘里面竟然装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然后一一摆放在桌子上,招呼屋子里的孩子们吃饭。
这些饭菜都是乡厨弄出来的,谈不上多么好吃,但是比较地道,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四五天没有闻过米香的人来说,简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大片大片的粉蒸肉,白花花的蒸子饭,还有咸香扑鼻的大猪肘子,馋得我和张梦瑶哈喇子长流。
此时此刻,我和张梦瑶就像两头饿狼,看着桌上的饭菜,眼睛都绿了。
第129章 迎仙童子
屋子里算上我和张梦瑶,一共十二个人,全都是孩子。
最大的十七八岁,最小的六七岁,应该都是本村人,好多相互之间都认识。
估计他们以为我和张梦瑶是死者的亲戚,所以也没有多问。
桌上的饭菜说不上精致,甚至还有浓浓的土气,但是农家味十足,我和张梦瑶早已经饿疯了,只要有口吃的,哪里还顾得上许多,两人对视一眼,用眼神交流了两个字:开整!
我和张梦瑶埋头苦干,也不顾上什么形象,两人就像饿死鬼投胎似的,一番风卷残云之后,才发现其他人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着我们。
我冲他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是双手却没停下,将那只大猪肘子夹到张梦瑶的碗里。
我发誓,我平时绝对是很有素养和礼貌的一个人,但是当一个人饿到发狂的时候,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不雅观。
对于张梦瑶来说,在这之前,她可是锦衣玉食的豪门千金,吃的都是高档货,穿的也是名牌,这些地道的乡村饭菜在她眼里,也许就跟猪食差不多。这几日的逃亡奔波,已经让张梦瑶褪去了千金小姐的外衣,穿着粗布麻衣,吃着乡村菜,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
用张梦瑶自己的话说:“以前呀,我从没有吃过这些东西,第一次吃这种农家菜,你别说,还挺好吃的!”
“那可不?这猪大骨啃着,难道没有洋快餐的炸鸡香吗?”我意犹未尽的舔了舔手里的猪大骨,那股子油香让我恋恋不舍。
一顿饭吃完,我和张梦瑶的肚子撑得滚圆,两人就像皮球一样瘫在角落里,一动也不想动。
张梦瑶说:“要不今晚咱俩就在这里睡了吧?屋子里干干净净的,又能遮风又能挡雨,总比睡在荒郊野外好得多!”
其实我也正好有这个想法,索性闭上眼睛,打起了盹。
吃饱喝足以后,这心里就感觉很踏实,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被人给叫醒,睁眼一看,叫醒我们的,正是傍晚把我们带进来的那个汉子。
“醒醒,都醒醒,时辰到了!”那个村汉一边说,一边给我们发放戴孝所穿的麻衣,让我们穿在身上。
我和张梦瑶满脸困惑,这是要干嘛?
村汉见我和张梦瑶没有动,便催促道:“哎,你两个娃娃磨磨蹭蹭做什么,赶紧换上,时辰一到,‘过仙桥’就要开始了!”
我哦了一声,终于反应过来,原来村汉是把我们当成了过仙桥的童子,要我们去参加葬礼。
我有些哭笑不得,原本想要拒绝的,但肯定拒绝不了,一旦拒绝,我们的身份就容易暴露,现在只有假装自己是这里的小孩,硬着头皮上了。
转念想想,吃了主人家一顿饱饭,帮他当下童子也无所谓。
村汉叮嘱我们快点换上麻衣,然后到堂屋里集合。
张梦瑶悄声问我:“过仙桥是什么?”
我一边穿上麻衣,一边跟张梦瑶解释,很多农村里面,都有“过仙桥”这个习俗,属于乡村葬礼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的“仙桥”其实很简单,大多是用两把椅子,上面架着一块门板子,有个桥的意思就行了。
然后由死者的亲属,背着死者踏上过仙桥,从桥上走过去。
如果能够平平安安通过,那就说明死者走的没有遗憾,葬礼也就会顺顺利利的进行。
如果在过仙桥的时候,仙桥断了,或者发生了其他状况,那就说明死者心有怨气,或者还有心结未了。
而在过仙桥的时候,仙桥两边需要站着两列“迎仙童子”,两边的迎仙童子只能由有纯洁干净的童男童女担任,不能由成年人担任。我们今天很“幸运”,稀里糊涂成了迎仙童子。
“什么稀奇古怪的习俗,莫名其妙!”张梦瑶叽里咕噜的抱怨着,但还是乖乖穿上麻衣。
张梦瑶说:“我这人知恩图报,看在主人家请我吃饭的份上,我就去帮个忙吧!”
换好麻衣,我们十二个孩子走出偏房,来到中央堂屋。
村屋晚上的光景有些吓人,夜风一吹,院子地上的那些纸钱漫天飞舞,院子门口的墙头挂上了白纸糊的灯笼,上面用黑墨写着大大的“奠”字,那些白色布幔一晃一晃的,在青石板地面上投下鬼魅般的阴影。
再看那堂屋里面,没有开灯,而是点着蜡烛。
白色的蜡烛明晃晃的,把堂屋映照得一片凄惶。
七七四十九支白蜡烛,围着一口黑漆棺材点亮一圈。
棺材的漆面很新,铮亮铮亮的,棺盖半掩着,并没有盖棺。
这口黑漆棺材也没有放在地上,而是架在两根长条凳上面,不跟地面接触。
天属阳,地属阴,地面阴气太重,如果棺材直接放在地上,地里的阴气侵入棺材,会对死尸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引发尸变。
所以只要去农村看一看葬礼,就会发现,棺材都不会直接放在地上,而是架在两根长条凳子上,悬空放着。
有时候棺材下方还会放置一个火盆,用来驱散潮湿阴冷的地气。
就连抬棺送葬的时候,棺材也不能落地,从家里出去以后,直到下葬,整个过程都不能落地。
遇上路途较远的,便会有专人扛着长条凳,长条凳并不是给人坐的,路上需要休息的时候,就把长条凳一摆,抬棺匠就把棺材放在长条凳上面歇气,喝点水吃点干粮,继续赶路。
这些禁忌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既然流传了这么多年,也有其特定的道理在里面,能够照着做便照着做,尊重习俗也不是一件坏事。
棺材后面还有一张案台,案台上摆放着黑框遗照,遗照的主人公,是一个面容削瘦的老头。
遗照前面摆放着一个香炉,一个道士正站在案台前面焚香,然后手持一炷香,对着那黑框遗照拜了拜,将香线插在香炉里面,这才转过身来。
刚才那个村汉站在堂屋门口,让我们排成两列,准备进屋。
第130章 过仙桥
那个道士看上去四十来岁,体态偏胖,脸蛋圆圆的,配上唇角的两撇八字胡,给人一种很滑稽的感觉。
再加上他身材矮小,宽大的道服一点也不合身,完全没有穿出那种仙风道骨的气势。
张梦瑶看了他一眼,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那个道士大概是听见了张梦瑶的笑声,眉头一挑,厉声呵斥道:“笑什么笑,严肃点!”
“道长,你的……你的帽子歪了……”一个半大孩子举手说道。
那个道士一脸尴尬,赶紧用手扶正帽子,又引来一片嗤笑声。
我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这户人家从哪里请来的道士,一点也不靠谱,看这样子就像是个走江湖的三流道士,可能会点鬼画符的功夫,没有太大的本事,糊弄糊弄这些村里人还是可以的。
“都严肃点!这马上要进仙堂了,还在嘻嘻哈哈做什么!”那个村汉都看不下去了,赶紧让我们严肃一点。
村汉口中的“仙堂”,也就是面前的“灵堂”。
然后村汉对那个道士恭恭敬敬地说:“马道士,时辰到了!”
马道士点点头,从里屋端出一盆清水,清水里还泡着杨柳枝。
马道士说,盆子里的清水是无根水,非常纯净。
然后他用杨柳枝沾着无根水,绕着我们走了一圈,将无根水泼洒在我们身上,算是洗干净了我们身上的肮脏。
我听老爷子说过无根水,所谓无根水就是不沾地气的水,比如露珠,霜露之类的,直接从树叶啊丛林里搜集来的,这种水没有沾染过地气,所以非常纯净。有些在山野间修道的道士,就常年饮用这种无根水,无病无害,身体健康。
岔眼一看,就像是一幅油画。
看见村庄,我和张梦瑶都燃起了希望,有村庄就有人烟,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水和食物,我的身上还有一些钱,张梦瑶身上还有一些值钱的金银首饰,我们可以向村民买点或者换一点吃的东西。
我和张梦瑶快步往村庄而去,路上的时候,张梦瑶对我说:“陈阿九,待会儿你去讨食物,我……我讨不来……”
我笑了笑,知道张梦瑶是放不下面子。
我说:“咱们有钱,可以买啊,为什么要说讨呢?搞得跟俩乞丐似的!”
张梦瑶看了看我,撇嘴道:“你撒泡尿照照,看看自己像不像乞丐!”
这座小村庄是依山而建的,进村的时候我看了下路边的牌匾,上面写着“桃源村”三个字。
世外桃源,桃源村,还别说,这个名字还挺贴切的。
刚刚走进村子,就看见一群人披麻戴孝的走过去,看来桃源村里有丧事。
果不其然,往村里走了没有多远,就听见哀乐声飘荡而来。
此时夕阳西沉,那哀乐声在这山谷间萦绕,听上去格外凄凉。
很快我们便发现,哀乐声是从一座大院子里面传出来的。
环顾四周,这座大院子应该是桃源村最大的一座村屋,白墙灰瓦,古色古香,墙头爬满花草,再加上黑漆木门,一看这座村屋,就知道屋主肯定是桃源村最有钱的人。
我和张梦瑶在院门口驻足,探头往里看了看,但见院子里挂着很多丧葬用的布幔,地上洒落着一些纸钱,中央的堂屋很大,里面点着蜡烛,几十支蜡烛围着一口漆黑发亮的大棺材,一些披麻戴孝的村民跪在棺材前面烧纸。
这家人有丧事,我们自然不可能跟这家人讨吃的,正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村民从门口走出来看见我们,顿时两眼发亮,走过来拉住我们。
张梦瑶吓了一跳,大吃一惊,本能的想去拔出分水刺。
我赶紧给张梦瑶递了个眼色,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
我俩要是在这里亮出兵器,若是惹出什么祸事,只怕就走不出桃源村了。
看这人也就是本地老实巴交的村民,应该不认识我们,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恶意。
就听那村民对我们说:“你们两个小娃娃,还站在门口做什么,时辰快到了,先进去再说!”
我和张梦瑶一脸懵逼,半推半就的走进大院。
那个村民并没有带着我们走进中央的堂屋,而是带着我们走进左侧偏房。
偏房里面,已经坐着好几个孩子,有大有小,大的十多岁,小的只有几岁,对我们的到来,他们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表现,桌上堆着一些瓜子糖果,那些孩子各自吃着糖,小声说着悄悄话,一点紧张的气氛也没有。
我和张梦瑶在角落里坐下,暂时放松下来。
不一会儿,又进来几个孩子,他们其中也有相互认识的,相互打着招呼。
我和张梦瑶的肚子饿得咕咕响,于是我走过去,抓起两颗糖果,自己剥了一颗,递给张梦瑶一颗。
若在平时,张梦瑶肯定不会吃这种廉价的水果糖,但是现在,张梦瑶确实是饿极了,只要不是毒药,囫囵就往嘴里塞。
天色渐渐黑沉下去,我和张梦瑶各自吃了好几颗糖果,越吃越饿,两人正商量着要不要出去弄点吃的,就听吱呀开门声,两个村妇端着几个托盘走进来,托盘里面竟然装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然后一一摆放在桌子上,招呼屋子里的孩子们吃饭。
这些饭菜都是乡厨弄出来的,谈不上多么好吃,但是比较地道,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四五天没有闻过米香的人来说,简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大片大片的粉蒸肉,白花花的蒸子饭,还有咸香扑鼻的大猪肘子,馋得我和张梦瑶哈喇子长流。
此时此刻,我和张梦瑶就像两头饿狼,看着桌上的饭菜,眼睛都绿了。
第129章 迎仙童子
屋子里算上我和张梦瑶,一共十二个人,全都是孩子。
最大的十七八岁,最小的六七岁,应该都是本村人,好多相互之间都认识。
估计他们以为我和张梦瑶是死者的亲戚,所以也没有多问。
桌上的饭菜说不上精致,甚至还有浓浓的土气,但是农家味十足,我和张梦瑶早已经饿疯了,只要有口吃的,哪里还顾得上许多,两人对视一眼,用眼神交流了两个字:开整!
我和张梦瑶埋头苦干,也不顾上什么形象,两人就像饿死鬼投胎似的,一番风卷残云之后,才发现其他人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着我们。
我冲他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是双手却没停下,将那只大猪肘子夹到张梦瑶的碗里。
我发誓,我平时绝对是很有素养和礼貌的一个人,但是当一个人饿到发狂的时候,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不雅观。
对于张梦瑶来说,在这之前,她可是锦衣玉食的豪门千金,吃的都是高档货,穿的也是名牌,这些地道的乡村饭菜在她眼里,也许就跟猪食差不多。这几日的逃亡奔波,已经让张梦瑶褪去了千金小姐的外衣,穿着粗布麻衣,吃着乡村菜,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
用张梦瑶自己的话说:“以前呀,我从没有吃过这些东西,第一次吃这种农家菜,你别说,还挺好吃的!”
“那可不?这猪大骨啃着,难道没有洋快餐的炸鸡香吗?”我意犹未尽的舔了舔手里的猪大骨,那股子油香让我恋恋不舍。
一顿饭吃完,我和张梦瑶的肚子撑得滚圆,两人就像皮球一样瘫在角落里,一动也不想动。
张梦瑶说:“要不今晚咱俩就在这里睡了吧?屋子里干干净净的,又能遮风又能挡雨,总比睡在荒郊野外好得多!”
其实我也正好有这个想法,索性闭上眼睛,打起了盹。
吃饱喝足以后,这心里就感觉很踏实,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被人给叫醒,睁眼一看,叫醒我们的,正是傍晚把我们带进来的那个汉子。
“醒醒,都醒醒,时辰到了!”那个村汉一边说,一边给我们发放戴孝所穿的麻衣,让我们穿在身上。
我和张梦瑶满脸困惑,这是要干嘛?
村汉见我和张梦瑶没有动,便催促道:“哎,你两个娃娃磨磨蹭蹭做什么,赶紧换上,时辰一到,‘过仙桥’就要开始了!”
我哦了一声,终于反应过来,原来村汉是把我们当成了过仙桥的童子,要我们去参加葬礼。
我有些哭笑不得,原本想要拒绝的,但肯定拒绝不了,一旦拒绝,我们的身份就容易暴露,现在只有假装自己是这里的小孩,硬着头皮上了。
转念想想,吃了主人家一顿饱饭,帮他当下童子也无所谓。
村汉叮嘱我们快点换上麻衣,然后到堂屋里集合。
张梦瑶悄声问我:“过仙桥是什么?”
我一边穿上麻衣,一边跟张梦瑶解释,很多农村里面,都有“过仙桥”这个习俗,属于乡村葬礼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的“仙桥”其实很简单,大多是用两把椅子,上面架着一块门板子,有个桥的意思就行了。
然后由死者的亲属,背着死者踏上过仙桥,从桥上走过去。
如果能够平平安安通过,那就说明死者走的没有遗憾,葬礼也就会顺顺利利的进行。
如果在过仙桥的时候,仙桥断了,或者发生了其他状况,那就说明死者心有怨气,或者还有心结未了。
而在过仙桥的时候,仙桥两边需要站着两列“迎仙童子”,两边的迎仙童子只能由有纯洁干净的童男童女担任,不能由成年人担任。我们今天很“幸运”,稀里糊涂成了迎仙童子。
“什么稀奇古怪的习俗,莫名其妙!”张梦瑶叽里咕噜的抱怨着,但还是乖乖穿上麻衣。
张梦瑶说:“我这人知恩图报,看在主人家请我吃饭的份上,我就去帮个忙吧!”
换好麻衣,我们十二个孩子走出偏房,来到中央堂屋。
村屋晚上的光景有些吓人,夜风一吹,院子地上的那些纸钱漫天飞舞,院子门口的墙头挂上了白纸糊的灯笼,上面用黑墨写着大大的“奠”字,那些白色布幔一晃一晃的,在青石板地面上投下鬼魅般的阴影。
再看那堂屋里面,没有开灯,而是点着蜡烛。
白色的蜡烛明晃晃的,把堂屋映照得一片凄惶。
七七四十九支白蜡烛,围着一口黑漆棺材点亮一圈。
棺材的漆面很新,铮亮铮亮的,棺盖半掩着,并没有盖棺。
这口黑漆棺材也没有放在地上,而是架在两根长条凳上面,不跟地面接触。
天属阳,地属阴,地面阴气太重,如果棺材直接放在地上,地里的阴气侵入棺材,会对死尸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引发尸变。
所以只要去农村看一看葬礼,就会发现,棺材都不会直接放在地上,而是架在两根长条凳子上,悬空放着。
有时候棺材下方还会放置一个火盆,用来驱散潮湿阴冷的地气。
就连抬棺送葬的时候,棺材也不能落地,从家里出去以后,直到下葬,整个过程都不能落地。
遇上路途较远的,便会有专人扛着长条凳,长条凳并不是给人坐的,路上需要休息的时候,就把长条凳一摆,抬棺匠就把棺材放在长条凳上面歇气,喝点水吃点干粮,继续赶路。
这些禁忌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既然流传了这么多年,也有其特定的道理在里面,能够照着做便照着做,尊重习俗也不是一件坏事。
棺材后面还有一张案台,案台上摆放着黑框遗照,遗照的主人公,是一个面容削瘦的老头。
遗照前面摆放着一个香炉,一个道士正站在案台前面焚香,然后手持一炷香,对着那黑框遗照拜了拜,将香线插在香炉里面,这才转过身来。
刚才那个村汉站在堂屋门口,让我们排成两列,准备进屋。
第130章 过仙桥
那个道士看上去四十来岁,体态偏胖,脸蛋圆圆的,配上唇角的两撇八字胡,给人一种很滑稽的感觉。
再加上他身材矮小,宽大的道服一点也不合身,完全没有穿出那种仙风道骨的气势。
张梦瑶看了他一眼,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那个道士大概是听见了张梦瑶的笑声,眉头一挑,厉声呵斥道:“笑什么笑,严肃点!”
“道长,你的……你的帽子歪了……”一个半大孩子举手说道。
那个道士一脸尴尬,赶紧用手扶正帽子,又引来一片嗤笑声。
我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这户人家从哪里请来的道士,一点也不靠谱,看这样子就像是个走江湖的三流道士,可能会点鬼画符的功夫,没有太大的本事,糊弄糊弄这些村里人还是可以的。
“都严肃点!这马上要进仙堂了,还在嘻嘻哈哈做什么!”那个村汉都看不下去了,赶紧让我们严肃一点。
村汉口中的“仙堂”,也就是面前的“灵堂”。
然后村汉对那个道士恭恭敬敬地说:“马道士,时辰到了!”
马道士点点头,从里屋端出一盆清水,清水里还泡着杨柳枝。
马道士说,盆子里的清水是无根水,非常纯净。
然后他用杨柳枝沾着无根水,绕着我们走了一圈,将无根水泼洒在我们身上,算是洗干净了我们身上的肮脏。
我听老爷子说过无根水,所谓无根水就是不沾地气的水,比如露珠,霜露之类的,直接从树叶啊丛林里搜集来的,这种水没有沾染过地气,所以非常纯净。有些在山野间修道的道士,就常年饮用这种无根水,无病无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