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秀水,剑拔弩张。
儒者打扮的眭弘冷笑一声:焦延寿,或者说,朱雀坛主,在我们卸岭门弟子中,承你‘易林灾变占’道统者不少,为什么要传个外人来匡扶汉室?
焦延寿又笑。”别这样说哪,眭弘,过了一会又开口说:有长生不死的生命和短暂而逝的生命两种,你愿意选择哪种?”
“当然愿意长生不死。”眭弘脱口而出。
朱雀坛主点点头,再问:为什么?
眭弘:如果我此生有什么遗憾,有什么不理解的东西……我还有时间可以弥补、可以继续研究什么的。”
朱雀坛主又点点头: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然而后来,我明白了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天人之道,不过,这条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终点!”
“那朱雀坛主的意思是……眭弘试探而问。”我当然要尊重你的选择。”
“哦!眭弘默一下又继续问:不是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天外凤凰涅磐吗?尤其是大家学方技之人。”
焦延寿又问:那你认为你是谁降临的呢?你记得你的本体吗?眭弘挠头说:不记得了。”焦延寿说:这样的降临有意义吗?能弥补你仙界的遗憾?能继续你仙界的研究吗?眭弘:这正是我困惑的地方。”焦延寿总结说:真正的降临必须有仙界的记忆,否则就只能看作一个新的开始。”
“朱雀,我明白了,从我下一世开始,我还会记得这一时代,记得今天我与朱雀的对话?眭弘有顿悟后的兴奋。
焦延寿点头又摇头说:我想,不一定都记得!不过总应该有记得的事情哪!”
“如何获得有记忆的降临呢?眭弘继续。”快了。
不过要等史家的方士到,承继我使命之后。”焦延寿深邃地说。”哦!眭弘显聪明地说:从他那里获得天命?焦延寿摆摆头:还不是!好多问题我也还没完全悟透……所以我需要凤凰涅磐,以继续求索。”
“那?眭弘觉得自己刚聪明起来的脑袋又糊涂了。
焦延寿有点疲惫说:有的事只能先按卦像去做。
再琢磨……卦像显示的:我必须传给史家的仙翁。
我猜测,也许只有他才能真正承继大家正统的道统,并把他发扬光大哪。”
“是吗?眭弘有点不服说: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我也正想知道。”焦延寿说:所以叫你去找他哪。
我很想和他交流。”
“我如果不先去长安,直接去史家没准能见到他。”
“去长安是必须的。”焦延寿说:还是等他哪……这些都是历史的选择哪。”焦延寿顿一下又自语说:我只怕我自己时日无多了?”
“为什么?眭弘有点吃惊。
焦延寿没回答,挥挥手让他下去了。
茅山上,一个宽敞的洞室内,依旧是两个隐者。
他们背靠坡面,面对面盘腿而坐,大家之间有个石桌,石桌上有一个杯,杯里有水,水上飘着一副卦。
大家看似静态,实则神通已经发挥到及至突然,石桌摇晃起来,卦飞起来。两个隐者同时睁开眼睛,扑向石桌,他们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把杯中的水散在桌上。
水在桌上荡漾,过了好半天没成型,其中一个抬头看,卦贴在石洞顶部。
过好半天,一个才缓缓说:龙珠已去,为什么现不出真命天子的消息?另一个没说话。
我就怕被罗浮山那边拿去了。”这个继续说道,他显然属于话多的。
另一个默一下才说:如果这样,他们应该还大家哪。”
“万一呢?这个说:大兄你不能认为他们都甚善。
毕竟大家之间还有一赌哪!这个做大兄的说:赌,也是为了寻求天道,不是为赌而赌。罗浮山的安期生是世外高人,儒者焦延寿也是一代宗师,不至于如此。”
“可是,上次我和他们争论时,我就发现他们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说不清楚,总感到有点怪异。”做弟弟的很不服气。”也许是大家近来交流少了,多交流就能消除误会了。”大兄说:找时间去拜访焦大宗师哪!”
“好哪!仙翁云游了好几个汉家诸侯国,都没有发现师妹游夫人的消息。
他决定先到千岁翁那里去看看。
他认识千岁翁原来也是史家供奉的方士,后因年纪大了,推荐自己最得意的大弟子马鸣生接替自己,自己进山修持……那时一般的方士都是如此选择的。
据说有的术法高的方士,可能会因此修持出不死之身。
千岁翁本来收过有三个徒弟,马明生是首座,下面还有两个师妹鲁女生和李女须。都是一心向道,但是李女须李女须出道后,据说在一次讨鬼的仪轨中不幸反被害,无影无踪……至今没查出结果。其他人于是心灰意冷,披发入山,史家才找到了仙翁。
所以,仙翁现在知道他们的感受了,方士不得长生术,与俗世同眠,默儿是他唯一的师妹了。
他可不希望我再出什么事。天下高人逸士,他只有一个人可求。
仙翁见到千岁翁时,他正在修持的石洞中打坐,他进来跪了一会,千岁翁才缓缓睁开眼睛。”阴长生,你来啦?千岁翁说。
仙翁学道的法名叫阴长生。
“是,千岁翁!阴长生说。
”你来得正好,老朽恐不久于世了。想不到弟子们不在身边,反而是你来了……莫非是天意让你做我的关门弟子?”
“为什么?阴长生感到心都抽紧了。”生死乃自然。”千岁翁笑了一下:我惟有一事没放下!”
“千岁翁请讲!”
“就是你小师姐的失踪。”千岁翁说:当时我也亲自就赶去查看,发现李女须的仪轨并没有做错的地方,怎么会反过来伤到方士本人呢?”
“是!阴长生想起他受邀赶到李女须失踪的法坛时,听当时在场的人讲:发出的法帖飞出去不远,突然掉头反过来打中了,女方士倒在地上,接着一阵风刮起,风过后,人就不见了。为此千岁翁发动大家,调查了很久也没有任何头绪和线索。
千岁翁继续缓缓说:年前,我分别给罗浮山和茅山两个地方的宗师写了信,向他们请教,不久前茅山三茅兄弟有回信说:他们派了一个弟子去李女须失踪的地方查看了一下,因时间久了,看不出什么线索。
仅从我提供的情况看,有可能是李女须当时收的不是鬼魅……他们需要更多的关于李女须的情况,并邀请我上茅山讨论交流。”
“那很好哪!阴长生高兴说:茅山可是一代宗师之胜地哪。
你不是说:最早西王母的道统就是从茅山下来的吗?”
“是哪!我给他们的信中提到这个缘由的,所以他们给我回信了哪。”千岁翁说:只是我生命力已经枯竭,估计走不到那里了,正想找你代师走一趟。”
“遵师命!”
“如果你回来,我都去了的话,不要忘烧法帖告之我结果。”千岁翁。”恩!阴长生心里矛盾起来:还要给千岁翁说默儿的事吗?
千岁翁从自己简陋的草屋翻出个竹简给阴长生,说:这是茅山的回信,你带上。”阴长生打开看了看,又裹好,放进书箱。
千岁翁继续说:再带上李女须的一件衣物,让他们帮测测行踪。”千岁翁继续背着他翻找东西还有一事,犹豫一下,阴长生还是说:就是我那个师妹……默儿,我找不到我了。”
“我见过那个小女孩……不在洛阳吗?千岁翁转身过来,显然有点吃惊。
阴长生于是把请默儿到史家,到离开的事叙述了一遍。
千岁翁沉默。
过会他说:也许你不仅要去拜会茅山宗师,还应该去罗浮山拜会交流。”阴长生不仅问:大家不是敬仰茅山延年不死之法吗?干吗要拜会罗浮山人?这两处哪处才是正宗?
千岁翁说:最早的丹道是方士从茅山学西王母之道归,不过传代过程中,也得到过罗浮山人的指点。之前陆贾奉使南越,说服赵佗去帝号,称臣奉贡。陆贾回朝复命后撰《南越行纪》,这是罗浮山丹道为中原方士所知之始。最早为我辈所知者为青精先生,此人祖籍大宛,开创朱明洞朝斗坛一脉,丹道独树一帜,且山中人与服食之道独具匠心,老朽至今齿间余香犹存他的“青精饭”。正因为有海外、西域两处宗师的指点,所以中原各大家才能应付各种仪轨,成为一个好方士哪。”
阴长生继续问:不是说:所有的方士丹道追根朔源最终都能找到和西王母的缘由吗?可是如此说来,不少都师承海外、西域两派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干吗不合成一处呢?
千岁翁笑了:丹道万流归宗,原来就是一处的,不知从何时开始分成两处的。”
“什么原因呢?”
“据吾友说,主要是关于天地万物本源的观点不一样。
两处都想找到证明说服对方,又有儒者旁征博引。
如果他们互相说服了,也许又成一处了。”千岁翁解释说:如果仅从大家的角度看,应该分歧不大……术法都是相通的。”
“是!阴长生说:我也和不少缘自罗浮山的方士交流过,术法都很类似,所以也想不清楚要有两地之分。”
“这不用大家去想。”千岁翁提醒他说:做一个好方士,精于术法最重要……大家只要懂得如何承接历史的选择行事就行了,至于历史的选择为什么是这样,大家不要去管……罗浮山和茅山的宗师们要去研究这个问题,那是他们的事。
大家千万不要。”
“为什么呢?阴长生迷惑了。
千岁翁说:这是我的前世告诫我的。
他说:天地万物的本源不可深究。
任何人想探求这个本源,只会误入歧途。
罗浮山和茅山的人就是钻进了这个牛角尖。
他们的想法离大家这个朝代的实际已经很远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入世的方士宁愿自己交流,也不愿意去两地拜会的原因……所以你要记住我的告诫。
并把这个告诫代代传下去。”
“为什么呢?年轻的阴长生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反而下决心要去寻求这个天地万物的本源问题。
千岁翁说:阴长生,你已经在钻牛角尖了。”
“对不起,千岁翁。”阴长生觉得被窥破心事一样,低头随口说:既然这样,干吗又叫我去找他们呢?”
“毕竟大家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啦?千岁翁似乎有点不耐烦了:如果他们都解决不了,估计就没有人能解决了。
两地宗师毕竟还是神通最高的人哪。”
“是!这个道理其实阴长生明白,只是刚才慌乱才脱口问的:是否还可以请他们指点师妹默儿的消息?”
“你带了属于小女孩的东西吗?”
“仅有当时用过的一个木杯。”阴长生说:所以我测不出她的行踪。”
“恩,就看茅山的宗师愿不愿试试了。”千岁翁翻出了一个小书箱:这是李女须留下的衣物,你带上,我的东西虽多,但时间太长了,估计也很难找。
尽力哪!第二天,阴长生离开了千岁翁,往茅山而去。
焦延寿正在打坐,弟子京房进来报说:茅山中茅君茅固前来拜会。”焦延寿轻笑:恐怕来者不善哪。”京房楞了一下。
焦延寿自言自语:“茅氏三真都是有道之士,大茅君茅盈,字申叔,十八岁时就弃家赴北岳恒山读老子书及《易》经,服食饵内修积六年,后面见西王母,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四十九岁时学成得道而归。中茅君茅固,字季伟,前朝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未出仕。茅盈飞升后,两兄弟均弃官还家,求兄于东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转还丹后,亦成半仙之体。三茅得道后,来昔年大禹治水之句曲山,掌管此山开宗立派,故句曲山如今名茅山。”
京房叹服:“来的正是中茅君。”
”大茅君近来如何?焦延寿问候道。”大兄很好。”中茅君茅固回答说:特问焦延寿大宗师好!大家一阵寒暄……切入正题。
中茅君茅固:这些月前,我和大兄护龙珠,龙珠突然接引星力出位……大家至今算不出踪迹,想请教大宗师!”
“哦!焦延寿和身边弟子都面有得意之色……如今儒道平分秋色,虽然两处请教应该是常事,但是似乎是面子作怪,不到万不得已,很难向对方开口……所以被请教的一方难免得意。”当时你们没测算吗?弟子京房问。
两处的拜会,这里一般都是派京房去,茅山一般都是中茅君茅固来,所以大家私谊很好。”算了。”中茅君茅固缓缓说:显出未来佛祖的消息。”
“哦?焦延寿和弟子都吃惊的样子。
做弟子打扮的眭弘大声问:真的吗?”
“当时确实是。”中茅君茅固诚恳说。
焦延寿没什么表情,众弟子却是一脸的不相信。
焦延寿最后答应施术帮助寻找龙珠。
儒者打扮的眭弘冷笑一声:焦延寿,或者说,朱雀坛主,在我们卸岭门弟子中,承你‘易林灾变占’道统者不少,为什么要传个外人来匡扶汉室?
焦延寿又笑。”别这样说哪,眭弘,过了一会又开口说:有长生不死的生命和短暂而逝的生命两种,你愿意选择哪种?”
“当然愿意长生不死。”眭弘脱口而出。
朱雀坛主点点头,再问:为什么?
眭弘:如果我此生有什么遗憾,有什么不理解的东西……我还有时间可以弥补、可以继续研究什么的。”
朱雀坛主又点点头: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然而后来,我明白了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天人之道,不过,这条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终点!”
“那朱雀坛主的意思是……眭弘试探而问。”我当然要尊重你的选择。”
“哦!眭弘默一下又继续问:不是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天外凤凰涅磐吗?尤其是大家学方技之人。”
焦延寿又问:那你认为你是谁降临的呢?你记得你的本体吗?眭弘挠头说:不记得了。”焦延寿说:这样的降临有意义吗?能弥补你仙界的遗憾?能继续你仙界的研究吗?眭弘:这正是我困惑的地方。”焦延寿总结说:真正的降临必须有仙界的记忆,否则就只能看作一个新的开始。”
“朱雀,我明白了,从我下一世开始,我还会记得这一时代,记得今天我与朱雀的对话?眭弘有顿悟后的兴奋。
焦延寿点头又摇头说:我想,不一定都记得!不过总应该有记得的事情哪!”
“如何获得有记忆的降临呢?眭弘继续。”快了。
不过要等史家的方士到,承继我使命之后。”焦延寿深邃地说。”哦!眭弘显聪明地说:从他那里获得天命?焦延寿摆摆头:还不是!好多问题我也还没完全悟透……所以我需要凤凰涅磐,以继续求索。”
“那?眭弘觉得自己刚聪明起来的脑袋又糊涂了。
焦延寿有点疲惫说:有的事只能先按卦像去做。
再琢磨……卦像显示的:我必须传给史家的仙翁。
我猜测,也许只有他才能真正承继大家正统的道统,并把他发扬光大哪。”
“是吗?眭弘有点不服说: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我也正想知道。”焦延寿说:所以叫你去找他哪。
我很想和他交流。”
“我如果不先去长安,直接去史家没准能见到他。”
“去长安是必须的。”焦延寿说:还是等他哪……这些都是历史的选择哪。”焦延寿顿一下又自语说:我只怕我自己时日无多了?”
“为什么?眭弘有点吃惊。
焦延寿没回答,挥挥手让他下去了。
茅山上,一个宽敞的洞室内,依旧是两个隐者。
他们背靠坡面,面对面盘腿而坐,大家之间有个石桌,石桌上有一个杯,杯里有水,水上飘着一副卦。
大家看似静态,实则神通已经发挥到及至突然,石桌摇晃起来,卦飞起来。两个隐者同时睁开眼睛,扑向石桌,他们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把杯中的水散在桌上。
水在桌上荡漾,过了好半天没成型,其中一个抬头看,卦贴在石洞顶部。
过好半天,一个才缓缓说:龙珠已去,为什么现不出真命天子的消息?另一个没说话。
我就怕被罗浮山那边拿去了。”这个继续说道,他显然属于话多的。
另一个默一下才说:如果这样,他们应该还大家哪。”
“万一呢?这个说:大兄你不能认为他们都甚善。
毕竟大家之间还有一赌哪!这个做大兄的说:赌,也是为了寻求天道,不是为赌而赌。罗浮山的安期生是世外高人,儒者焦延寿也是一代宗师,不至于如此。”
“可是,上次我和他们争论时,我就发现他们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说不清楚,总感到有点怪异。”做弟弟的很不服气。”也许是大家近来交流少了,多交流就能消除误会了。”大兄说:找时间去拜访焦大宗师哪!”
“好哪!仙翁云游了好几个汉家诸侯国,都没有发现师妹游夫人的消息。
他决定先到千岁翁那里去看看。
他认识千岁翁原来也是史家供奉的方士,后因年纪大了,推荐自己最得意的大弟子马鸣生接替自己,自己进山修持……那时一般的方士都是如此选择的。
据说有的术法高的方士,可能会因此修持出不死之身。
千岁翁本来收过有三个徒弟,马明生是首座,下面还有两个师妹鲁女生和李女须。都是一心向道,但是李女须李女须出道后,据说在一次讨鬼的仪轨中不幸反被害,无影无踪……至今没查出结果。其他人于是心灰意冷,披发入山,史家才找到了仙翁。
所以,仙翁现在知道他们的感受了,方士不得长生术,与俗世同眠,默儿是他唯一的师妹了。
他可不希望我再出什么事。天下高人逸士,他只有一个人可求。
仙翁见到千岁翁时,他正在修持的石洞中打坐,他进来跪了一会,千岁翁才缓缓睁开眼睛。”阴长生,你来啦?千岁翁说。
仙翁学道的法名叫阴长生。
“是,千岁翁!阴长生说。
”你来得正好,老朽恐不久于世了。想不到弟子们不在身边,反而是你来了……莫非是天意让你做我的关门弟子?”
“为什么?阴长生感到心都抽紧了。”生死乃自然。”千岁翁笑了一下:我惟有一事没放下!”
“千岁翁请讲!”
“就是你小师姐的失踪。”千岁翁说:当时我也亲自就赶去查看,发现李女须的仪轨并没有做错的地方,怎么会反过来伤到方士本人呢?”
“是!阴长生想起他受邀赶到李女须失踪的法坛时,听当时在场的人讲:发出的法帖飞出去不远,突然掉头反过来打中了,女方士倒在地上,接着一阵风刮起,风过后,人就不见了。为此千岁翁发动大家,调查了很久也没有任何头绪和线索。
千岁翁继续缓缓说:年前,我分别给罗浮山和茅山两个地方的宗师写了信,向他们请教,不久前茅山三茅兄弟有回信说:他们派了一个弟子去李女须失踪的地方查看了一下,因时间久了,看不出什么线索。
仅从我提供的情况看,有可能是李女须当时收的不是鬼魅……他们需要更多的关于李女须的情况,并邀请我上茅山讨论交流。”
“那很好哪!阴长生高兴说:茅山可是一代宗师之胜地哪。
你不是说:最早西王母的道统就是从茅山下来的吗?”
“是哪!我给他们的信中提到这个缘由的,所以他们给我回信了哪。”千岁翁说:只是我生命力已经枯竭,估计走不到那里了,正想找你代师走一趟。”
“遵师命!”
“如果你回来,我都去了的话,不要忘烧法帖告之我结果。”千岁翁。”恩!阴长生心里矛盾起来:还要给千岁翁说默儿的事吗?
千岁翁从自己简陋的草屋翻出个竹简给阴长生,说:这是茅山的回信,你带上。”阴长生打开看了看,又裹好,放进书箱。
千岁翁继续说:再带上李女须的一件衣物,让他们帮测测行踪。”千岁翁继续背着他翻找东西还有一事,犹豫一下,阴长生还是说:就是我那个师妹……默儿,我找不到我了。”
“我见过那个小女孩……不在洛阳吗?千岁翁转身过来,显然有点吃惊。
阴长生于是把请默儿到史家,到离开的事叙述了一遍。
千岁翁沉默。
过会他说:也许你不仅要去拜会茅山宗师,还应该去罗浮山拜会交流。”阴长生不仅问:大家不是敬仰茅山延年不死之法吗?干吗要拜会罗浮山人?这两处哪处才是正宗?
千岁翁说:最早的丹道是方士从茅山学西王母之道归,不过传代过程中,也得到过罗浮山人的指点。之前陆贾奉使南越,说服赵佗去帝号,称臣奉贡。陆贾回朝复命后撰《南越行纪》,这是罗浮山丹道为中原方士所知之始。最早为我辈所知者为青精先生,此人祖籍大宛,开创朱明洞朝斗坛一脉,丹道独树一帜,且山中人与服食之道独具匠心,老朽至今齿间余香犹存他的“青精饭”。正因为有海外、西域两处宗师的指点,所以中原各大家才能应付各种仪轨,成为一个好方士哪。”
阴长生继续问:不是说:所有的方士丹道追根朔源最终都能找到和西王母的缘由吗?可是如此说来,不少都师承海外、西域两派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干吗不合成一处呢?
千岁翁笑了:丹道万流归宗,原来就是一处的,不知从何时开始分成两处的。”
“什么原因呢?”
“据吾友说,主要是关于天地万物本源的观点不一样。
两处都想找到证明说服对方,又有儒者旁征博引。
如果他们互相说服了,也许又成一处了。”千岁翁解释说:如果仅从大家的角度看,应该分歧不大……术法都是相通的。”
“是!阴长生说:我也和不少缘自罗浮山的方士交流过,术法都很类似,所以也想不清楚要有两地之分。”
“这不用大家去想。”千岁翁提醒他说:做一个好方士,精于术法最重要……大家只要懂得如何承接历史的选择行事就行了,至于历史的选择为什么是这样,大家不要去管……罗浮山和茅山的宗师们要去研究这个问题,那是他们的事。
大家千万不要。”
“为什么呢?阴长生迷惑了。
千岁翁说:这是我的前世告诫我的。
他说:天地万物的本源不可深究。
任何人想探求这个本源,只会误入歧途。
罗浮山和茅山的人就是钻进了这个牛角尖。
他们的想法离大家这个朝代的实际已经很远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入世的方士宁愿自己交流,也不愿意去两地拜会的原因……所以你要记住我的告诫。
并把这个告诫代代传下去。”
“为什么呢?年轻的阴长生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反而下决心要去寻求这个天地万物的本源问题。
千岁翁说:阴长生,你已经在钻牛角尖了。”
“对不起,千岁翁。”阴长生觉得被窥破心事一样,低头随口说:既然这样,干吗又叫我去找他们呢?”
“毕竟大家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啦?千岁翁似乎有点不耐烦了:如果他们都解决不了,估计就没有人能解决了。
两地宗师毕竟还是神通最高的人哪。”
“是!这个道理其实阴长生明白,只是刚才慌乱才脱口问的:是否还可以请他们指点师妹默儿的消息?”
“你带了属于小女孩的东西吗?”
“仅有当时用过的一个木杯。”阴长生说:所以我测不出她的行踪。”
“恩,就看茅山的宗师愿不愿试试了。”千岁翁翻出了一个小书箱:这是李女须留下的衣物,你带上,我的东西虽多,但时间太长了,估计也很难找。
尽力哪!第二天,阴长生离开了千岁翁,往茅山而去。
焦延寿正在打坐,弟子京房进来报说:茅山中茅君茅固前来拜会。”焦延寿轻笑:恐怕来者不善哪。”京房楞了一下。
焦延寿自言自语:“茅氏三真都是有道之士,大茅君茅盈,字申叔,十八岁时就弃家赴北岳恒山读老子书及《易》经,服食饵内修积六年,后面见西王母,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四十九岁时学成得道而归。中茅君茅固,字季伟,前朝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未出仕。茅盈飞升后,两兄弟均弃官还家,求兄于东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转还丹后,亦成半仙之体。三茅得道后,来昔年大禹治水之句曲山,掌管此山开宗立派,故句曲山如今名茅山。”
京房叹服:“来的正是中茅君。”
”大茅君近来如何?焦延寿问候道。”大兄很好。”中茅君茅固回答说:特问焦延寿大宗师好!大家一阵寒暄……切入正题。
中茅君茅固:这些月前,我和大兄护龙珠,龙珠突然接引星力出位……大家至今算不出踪迹,想请教大宗师!”
“哦!焦延寿和身边弟子都面有得意之色……如今儒道平分秋色,虽然两处请教应该是常事,但是似乎是面子作怪,不到万不得已,很难向对方开口……所以被请教的一方难免得意。”当时你们没测算吗?弟子京房问。
两处的拜会,这里一般都是派京房去,茅山一般都是中茅君茅固来,所以大家私谊很好。”算了。”中茅君茅固缓缓说:显出未来佛祖的消息。”
“哦?焦延寿和弟子都吃惊的样子。
做弟子打扮的眭弘大声问:真的吗?”
“当时确实是。”中茅君茅固诚恳说。
焦延寿没什么表情,众弟子却是一脸的不相信。
焦延寿最后答应施术帮助寻找龙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