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禅师感叹着,我小时候被师傅带着偷偷上山祭祖……
“祭祖?”
“是祖师!”守望禅师长吁短叹,“憨山祖师是得道高僧,却只活到七十八岁便圆寂了。据说,他死后灵魂再次飘临太清宫,并在太清宫后的崂山上化为一尊石和尚,日夜窥视着太清宫动静。
我们去的时候,果不其然,在太清宫左侧山顶上有一石块,形态酷似一位坐着的和尚,旁侧还有一块屏风般的巨石,有山上人说那是块遮羞石。已化为石和尚的憨山大师,一面躲在屏风后面,羞于面对当初帮助他建庙的嫔妃与众和尚,一面还在静观太清宫的兴衰变幻,以图有朝一日重建寺庙,再与太清宫比个高低。其实,都是愚夫愚妇三人成虎罢了!……何况,那对面还有棵寓意吉祥的千年龙头榆,可是李姓真人亲手所植。”
张廉夫虽然是方仙道一脉,道统却更接近严君平的文始派一脉,所谓君平有遗迹,乃在雒城隈。不见支机石,空留卜卦台。断碣卧芦获,小庙没蒿莱。自料升沉定,先生不用猜。严君平又称严子陵,汉成帝时隐居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宣扬老子道德经,以惠众人。设馆授徒于得意弟子,在郫县平乐山宣讲《老子》、《庄子》,并在此山上写出了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提前20多年预测了王莽篡权,并一力襄助光武中兴。可惜因为扬雄出山辅助王莽,终于归隐不见故人。
如今成都的支矶石街,因街上留有支矶天石而得名,就与严君平有关。他从天石推演太一、元气之道,飞升之后留下《君平指》一部以及得意门生扬雄著的《太元经》,张廉夫远行前,曾在崂山道宫留下注解……
守望禅师随口背诵一段:“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万物自然元气生。是信顺柔弱,躬耕而食,常于止足,归乎无名。即重返自然。
山之所以高,渊之所以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辰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夫元气之在天地也,周际充满,混沦无真;万物之居气中也,通贯互涵,氤氲不离。人之呼吸常与气通,一息不调则病,呼吸不续则死,如鱼之不可去水也……。”
张廉夫一去不复返,而振兴崂山道的李哲玄也是幼年聪敏异常,诵读不忘,15岁场试中选,旋登进士第。可是五代十国、天下大乱,没有儒臣的用武之地,他先是入罗浮山学道,这一时期,茅山宗传往北方的上清经法已经纳入灵宝、三皇等经系,并与北方的楼观道相融合。道士苏玄朗曾经隐居在茅山学道,得司命真秘。开皇年间,到罗浮山青霞谷,无意中得到了小仙翁、抱朴子葛洪修道炼丹的精要,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
苏玄朗作《太清石壁记》等。又鉴于《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秘诀》三书文繁义隐,于是纂写《龙虎金夜还丹通元论》,归神丹于心炼。内视九年道成,冲举仙去,罗浮丹道,至唐代发展迅速,蔚然成风,影响深远。李哲玄也是受益匪浅,离开罗浮后,为躲避兵乱,沿着边隅一路北行,拜访丹道名山。最后于唐昭宗天祐元年来到了崂山太清宫。
当时崂山太清宫的道士大都属于上清茅山宗,修持方式与江南等地的灵宝各派道士区别不大,所以经过沟通和交流,宫中的几位道士与李哲玄十分投缘,于是百般挽留他常住崂山。此时的李哲玄已在外游历数年,感觉也应该尽快把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加以整理和归纳,再加上太清宫道士的盛情邀请,于是决定留下来,他新建了“三皇殿”,使得太清宫更加香火鼎盛。
此后李哲玄就住持“三皇殿”,道士张道冲、李志云住持“三清殿”,郑道坤和王志诚住持“三官殿”。他潜心研究道家内炼修持理论,在继承前人《太上黄庭内景经》、《太上黄庭外景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修功实践体会,撰著了《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一时间,崂山太清宫道场闻名遐迩,各地众多道人前来投奔,推动了崂山道统的发展。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106岁的李哲玄听说京城已经五个多月滴雨未降,庄稼颗粒无收,当地瘟疫流行。于是他动身离开崂山,前往京城为百姓治病。李哲玄以符水救活了许多人,因为手到病除,他被老百姓称为“神医”,一时名声大噪。正在为灾情发愁的后周太祖郭威,听闻有高道来到京城,连忙下诏命李哲玄祈雨。传说李哲玄施术求雨不久,果然连下了三天大雨,百姓欢声雷动。随着甘霖普降,城中的瘟疫也渐渐消除。后周太祖召见了李哲玄,要重重地赏赐他,李哲玄推辞不受,太祖当即敕封他为“道化普济真人”,并尊为“国师”,自皇帝以下,尽全礼敬之。
六年后,李哲玄在崂山太清宫飞升,世寿112岁。如今在三皇殿的东北角,师傅还指给守望禅师看到一个大石崮,上面布有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形状像是北斗星座。这是太清宫道士拜斗的祭坛,叫做“拜斗台”。每当导游带队走过这个景点,总会告诉游人:“传说唐代太清宫道士李哲玄在这里拜斗修真,见红光从天而降,由此得道成仙。”在大石上还留有“本宫始祖李真人哲玄号守中子敕封道化普济真人于唐天祐元年甲子至本宫拜北斗于此”的石刻,给人们留下无数遐想。据说,李哲玄的骨骸葬于太清宫后山之阳,至今墓葬尚存。
李真人飞升之后,接掌崂山道统的是华盖真人刘若拙。他自幼年起在罗浮山曜真洞出家,拜李哲玄的师兄青精真人为师修道,因他勤学苦练,深得内外双身修之功,道成后云游。后唐同光二年甲申,东来崂山在太清宫的南侧自建一茅草庵,内供老子圣像,独自修持。当时崂山多有猛兽,时常出没伤人,刘若拙以咒禁道勇驱虎狼,为当地山民除害,山民百姓感其造福之恩,为他所居的茅庵赠额匾“驱虎狼庵”,后人简称为“驱虎庵”。
李哲玄飞升之后,刘若拙受太清宫众道士的拥戴,入主太清宫。侍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即位,一面佞佛,另一方面诏请刘若拙晋京入觐,所谓宋建隆元年庚申,太祖赵匡胤闻拙为前朝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后,诏京入觐,谈玄称旨,太祖大悦,敕封华盖真人,留京布教。
敕封他为“华盖真人”,欲留在朝,实质上是为了压制大相国寺。刘若拙坚辞求以还山,太祖即敕令回山重修太清宫,新建上清宫和上苑宫作为刘若拙的馆院。上苑宫建成时,赵匡胤已不在人世,其弟赵光义所立年号为“太平兴国”,上苑宫则定名为“太平兴国院”,即今太平宫。经过这一番修建,崂山道统名声大振动,四方道众,纷纷来投,崂山道统一时兴盛空前。宋代丹道所辑的《洞天福地》一书中,遂将刘若拙的两处馆院分别列为第六、第七福地。金泰和戊辰,长春真人丘处机莅此,赋诗廿首,镌于宫北之白龙洞,艳羡不已。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因为感念宋朝的奉养,崂山道一直为国效力。直到南宋祥兴二年,蒙元兵攻陷杭州后,南宋灭亡,太妃谢丽、谢安姊妹俩扮作渔女,乘船逃到崂山,也收到崂山道士庇护,隐姓埋名在太平宫出家入道。
与此同时,金元之交,直至南宋覆灭的数十年间,是中国大地铁骑纵横、血火纷飞,生民涂炭的苦难年代,也是全真道……全真七子的鼎盛时期。
金世宗大定元年,王重阳在终南山凿活死人墓,坐于墓中。几年后得道开悟,填活死人墓,迁刘蒋村结茅,与玉蟾和公、灵阳李公三人同修炼。此时王重阳想起了醴泉县再遇真仙时“速去东海,投谭捉马”的启示,乃于大定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焚刘蒋村茅庵,经北邙山上清宫,凭吊秦相吕不韦墓、汉光武帝刘秀原陵、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陵墓,于闰七月十八日抵山东宁海州,开始了“投谭捉马”的传道生涯,得丘处机、刘处玄、谭长真、马钰诸弟子,创全真丹道。
王重阳卒后,弟子护送其遗骨葬于旧居。马钰袭掌全真教,于其地建立道观,手书“祖庭”二字为额。嗣后,王重阳弟子王处一上奏,请于其址建灵虚观,丘处机又请改名重阳宫。元世祖时乃更名重阳万寿宫,居全真道三大祖庭之首。
王重阳幽闭活死人墓的时候,恐怕想不到日后重阳宫在元代的北方丹道中影响何等之大。元世祖时,重阳宫奉敕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尊称,悬挂在山门上方的元代皇帝御赐金匾仍清晰可辩。这倒是有一大半是丘处机的功劳……
“祭祖?”
“是祖师!”守望禅师长吁短叹,“憨山祖师是得道高僧,却只活到七十八岁便圆寂了。据说,他死后灵魂再次飘临太清宫,并在太清宫后的崂山上化为一尊石和尚,日夜窥视着太清宫动静。
我们去的时候,果不其然,在太清宫左侧山顶上有一石块,形态酷似一位坐着的和尚,旁侧还有一块屏风般的巨石,有山上人说那是块遮羞石。已化为石和尚的憨山大师,一面躲在屏风后面,羞于面对当初帮助他建庙的嫔妃与众和尚,一面还在静观太清宫的兴衰变幻,以图有朝一日重建寺庙,再与太清宫比个高低。其实,都是愚夫愚妇三人成虎罢了!……何况,那对面还有棵寓意吉祥的千年龙头榆,可是李姓真人亲手所植。”
张廉夫虽然是方仙道一脉,道统却更接近严君平的文始派一脉,所谓君平有遗迹,乃在雒城隈。不见支机石,空留卜卦台。断碣卧芦获,小庙没蒿莱。自料升沉定,先生不用猜。严君平又称严子陵,汉成帝时隐居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宣扬老子道德经,以惠众人。设馆授徒于得意弟子,在郫县平乐山宣讲《老子》、《庄子》,并在此山上写出了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提前20多年预测了王莽篡权,并一力襄助光武中兴。可惜因为扬雄出山辅助王莽,终于归隐不见故人。
如今成都的支矶石街,因街上留有支矶天石而得名,就与严君平有关。他从天石推演太一、元气之道,飞升之后留下《君平指》一部以及得意门生扬雄著的《太元经》,张廉夫远行前,曾在崂山道宫留下注解……
守望禅师随口背诵一段:“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万物自然元气生。是信顺柔弱,躬耕而食,常于止足,归乎无名。即重返自然。
山之所以高,渊之所以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辰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夫元气之在天地也,周际充满,混沦无真;万物之居气中也,通贯互涵,氤氲不离。人之呼吸常与气通,一息不调则病,呼吸不续则死,如鱼之不可去水也……。”
张廉夫一去不复返,而振兴崂山道的李哲玄也是幼年聪敏异常,诵读不忘,15岁场试中选,旋登进士第。可是五代十国、天下大乱,没有儒臣的用武之地,他先是入罗浮山学道,这一时期,茅山宗传往北方的上清经法已经纳入灵宝、三皇等经系,并与北方的楼观道相融合。道士苏玄朗曾经隐居在茅山学道,得司命真秘。开皇年间,到罗浮山青霞谷,无意中得到了小仙翁、抱朴子葛洪修道炼丹的精要,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
苏玄朗作《太清石壁记》等。又鉴于《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秘诀》三书文繁义隐,于是纂写《龙虎金夜还丹通元论》,归神丹于心炼。内视九年道成,冲举仙去,罗浮丹道,至唐代发展迅速,蔚然成风,影响深远。李哲玄也是受益匪浅,离开罗浮后,为躲避兵乱,沿着边隅一路北行,拜访丹道名山。最后于唐昭宗天祐元年来到了崂山太清宫。
当时崂山太清宫的道士大都属于上清茅山宗,修持方式与江南等地的灵宝各派道士区别不大,所以经过沟通和交流,宫中的几位道士与李哲玄十分投缘,于是百般挽留他常住崂山。此时的李哲玄已在外游历数年,感觉也应该尽快把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加以整理和归纳,再加上太清宫道士的盛情邀请,于是决定留下来,他新建了“三皇殿”,使得太清宫更加香火鼎盛。
此后李哲玄就住持“三皇殿”,道士张道冲、李志云住持“三清殿”,郑道坤和王志诚住持“三官殿”。他潜心研究道家内炼修持理论,在继承前人《太上黄庭内景经》、《太上黄庭外景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修功实践体会,撰著了《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一时间,崂山太清宫道场闻名遐迩,各地众多道人前来投奔,推动了崂山道统的发展。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106岁的李哲玄听说京城已经五个多月滴雨未降,庄稼颗粒无收,当地瘟疫流行。于是他动身离开崂山,前往京城为百姓治病。李哲玄以符水救活了许多人,因为手到病除,他被老百姓称为“神医”,一时名声大噪。正在为灾情发愁的后周太祖郭威,听闻有高道来到京城,连忙下诏命李哲玄祈雨。传说李哲玄施术求雨不久,果然连下了三天大雨,百姓欢声雷动。随着甘霖普降,城中的瘟疫也渐渐消除。后周太祖召见了李哲玄,要重重地赏赐他,李哲玄推辞不受,太祖当即敕封他为“道化普济真人”,并尊为“国师”,自皇帝以下,尽全礼敬之。
六年后,李哲玄在崂山太清宫飞升,世寿112岁。如今在三皇殿的东北角,师傅还指给守望禅师看到一个大石崮,上面布有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形状像是北斗星座。这是太清宫道士拜斗的祭坛,叫做“拜斗台”。每当导游带队走过这个景点,总会告诉游人:“传说唐代太清宫道士李哲玄在这里拜斗修真,见红光从天而降,由此得道成仙。”在大石上还留有“本宫始祖李真人哲玄号守中子敕封道化普济真人于唐天祐元年甲子至本宫拜北斗于此”的石刻,给人们留下无数遐想。据说,李哲玄的骨骸葬于太清宫后山之阳,至今墓葬尚存。
李真人飞升之后,接掌崂山道统的是华盖真人刘若拙。他自幼年起在罗浮山曜真洞出家,拜李哲玄的师兄青精真人为师修道,因他勤学苦练,深得内外双身修之功,道成后云游。后唐同光二年甲申,东来崂山在太清宫的南侧自建一茅草庵,内供老子圣像,独自修持。当时崂山多有猛兽,时常出没伤人,刘若拙以咒禁道勇驱虎狼,为当地山民除害,山民百姓感其造福之恩,为他所居的茅庵赠额匾“驱虎狼庵”,后人简称为“驱虎庵”。
李哲玄飞升之后,刘若拙受太清宫众道士的拥戴,入主太清宫。侍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即位,一面佞佛,另一方面诏请刘若拙晋京入觐,所谓宋建隆元年庚申,太祖赵匡胤闻拙为前朝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后,诏京入觐,谈玄称旨,太祖大悦,敕封华盖真人,留京布教。
敕封他为“华盖真人”,欲留在朝,实质上是为了压制大相国寺。刘若拙坚辞求以还山,太祖即敕令回山重修太清宫,新建上清宫和上苑宫作为刘若拙的馆院。上苑宫建成时,赵匡胤已不在人世,其弟赵光义所立年号为“太平兴国”,上苑宫则定名为“太平兴国院”,即今太平宫。经过这一番修建,崂山道统名声大振动,四方道众,纷纷来投,崂山道统一时兴盛空前。宋代丹道所辑的《洞天福地》一书中,遂将刘若拙的两处馆院分别列为第六、第七福地。金泰和戊辰,长春真人丘处机莅此,赋诗廿首,镌于宫北之白龙洞,艳羡不已。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因为感念宋朝的奉养,崂山道一直为国效力。直到南宋祥兴二年,蒙元兵攻陷杭州后,南宋灭亡,太妃谢丽、谢安姊妹俩扮作渔女,乘船逃到崂山,也收到崂山道士庇护,隐姓埋名在太平宫出家入道。
与此同时,金元之交,直至南宋覆灭的数十年间,是中国大地铁骑纵横、血火纷飞,生民涂炭的苦难年代,也是全真道……全真七子的鼎盛时期。
金世宗大定元年,王重阳在终南山凿活死人墓,坐于墓中。几年后得道开悟,填活死人墓,迁刘蒋村结茅,与玉蟾和公、灵阳李公三人同修炼。此时王重阳想起了醴泉县再遇真仙时“速去东海,投谭捉马”的启示,乃于大定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焚刘蒋村茅庵,经北邙山上清宫,凭吊秦相吕不韦墓、汉光武帝刘秀原陵、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陵墓,于闰七月十八日抵山东宁海州,开始了“投谭捉马”的传道生涯,得丘处机、刘处玄、谭长真、马钰诸弟子,创全真丹道。
王重阳卒后,弟子护送其遗骨葬于旧居。马钰袭掌全真教,于其地建立道观,手书“祖庭”二字为额。嗣后,王重阳弟子王处一上奏,请于其址建灵虚观,丘处机又请改名重阳宫。元世祖时乃更名重阳万寿宫,居全真道三大祖庭之首。
王重阳幽闭活死人墓的时候,恐怕想不到日后重阳宫在元代的北方丹道中影响何等之大。元世祖时,重阳宫奉敕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尊称,悬挂在山门上方的元代皇帝御赐金匾仍清晰可辩。这倒是有一大半是丘处机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