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攻城,耶律昆平已经没有勇气了,他不知道城内有多少铁火雷,如果再来一百枚,恐怕步兵就会全军覆灭,这个巨大的风险他承担不起。
其实耶律昆平的本意是撤退,但撤退必然会遭到天子耶律洪基的严厉惩处,但如果不撤退,绕城前往河间府,那他的辎重就得全部放弃,这个脸他丢不起,主帅也不允许。
耶律昆平负手踱步几圈,他倒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旷野无路,那就夯平一条通道出来,也就是十几里,绕城一圈,最多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这样,辎重就能通过了。
……
次日一早,三万骑兵离开大营,向东北方向而去,保塞县北面几乎都是麦田,但已经空了一年,长满杂草,加上春天冰雪解冻,旷野里十分泥泞,走一步,稀泥就没过脚腕,耶律昆平考虑先用骑兵踏出一条道的轮廓来,再由步兵将它夯实。
想法虽然好,但实施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首先夯地的工具就没有,夯地一般是用木头,五六个人用绳子牵住木头一起向下砸,而宋军坚壁清野,方圆数十里内看不见一棵树木,拆除攻城武器来夯地,一是没有那么多粗木头,二是攻城武器被拆了后又怎么办?东路军还等着他们的攻城武器去支援呢!
耶律昆平还是想到了办法,用碎石子铺一条路出来,只要给车轮铺两条细细的长路便可以了,想到这里,耶律昆平立刻兵分两路,一方面令三万骑兵反复在原野里奔行踩踏,另一方面,他令三千士兵赶去南面十几里外的白龙岭采石,那是一座石头山,没有树木,只有大大小小的石头。
东城头上,曹文静远远望着三万骑兵向十几里外的官道奔去,他冷笑一声,回头令道:“点烽火!”
城头上的烽火台点燃了,立刻被辽军士兵发现,有人报告了耶律昆平,耶律昆平也愣住了,宋军点燃烽火是什么意思?
耶律昆平心中顿时有一种很不安的感觉,就在这时,他忽然感到大地在颤抖,他猛地想到了什么,一回头,只见西面一条黑线正向他的大营杀来。
“不好!”
耶律昆平大叫一声,立刻喊道:“速令骑兵回援!”
他的三万骑兵在东面三十里外踏路,哪有这么快回来,而步兵又在十几里外整理路面,军营内的守军不到一千人,埋伏在外围的宋军骑兵抓住了这个极为短暂的时机。
一万宋军骑兵就埋伏在十里外,他们的任务是见缝插针,寻找一切机会摧毁敌军的辎重粮草等后勤物资。
十里同时也是辽兵探哨的边界,数百名探哨在十里外形成了一条人工防御线,一旦有异常发生,就立刻向大营送信。
保塞城的烽烟发出了信号,一万宋军骑兵骤然杀出,直扑辽军大营,眨眼间他们便冲进大营内,守营的一千士兵吓得四散奔跑,数百名工匠逃跑不及,被宋军骑兵围住,斩杀殆尽。
宋军迅速点火,将帐篷、辎重和粮草全部点燃,随即又一阵风似地向南面杀去,去围歼采石的三千辽军士兵。
第六百一十一章 困兽之策
耶律昆平虽然一时疏忽,让宋军钻了空子,但他并没有头脑发热,让三万军队全部去追击宋军,他兵分两路,令一万五千骑兵南下去接应采石的辽军,另外一万五千骑兵则按兵不动。
辎重和大营被烧毁,倒绝了他铺路的念头,他可以直接率军绕过保塞城东去河间府。
一个时辰后,南面传来的消息,采石的军队被宋军包围,三千人几乎全军覆灭,辽军骑兵赶去时,三千人只剩下一百多名突围出来的士兵,其他士兵除了战死一千余人外,剩下的都投降了宋军。
耶律昆平无奈,只得率领军队向北撤退,他本来是想带着剩下的军队直接绕过保塞城,前往河间府,却遭到了将领们的强烈反对。
粮草辎重都被烧掉,每个人身上只有两天的干粮,根本就不够吃,战马也没有草料,更重要是他们还要跨过沙水和滹沱河两条大河,桥梁都被宋军拆掉,他们怎么过河?
耶律昆平也想通了这一点,他们除了撤回辽国外,还真没有别的办法了。
当天晚上,三万骑兵和九千步兵在距离边界约五十里的满水县休息,满水县是一座小县,城内百姓已经全部南迁,只剩下几百座空房子,稍微值钱的东西都被带走,粮食更是影子都看不见,房梁也被抽走,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耶律昆平不敢夜间过边界,他担心宋军会有埋伏,便派出百余名探子北上去查探情况,大军又累又饿,进城后稍稍吃点干粮,给马匹也喂一点随身携带的豆饼,士兵们便倒头睡觉了。
五更时分,耶律昆平忽然被一阵骚乱声惊醒,他站起身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片刻,一名士兵赶来汇报,“启禀将军,有水淹进城了。”
耶律昆平顿时吓了一跳,追问道:“淹到什么程度?”
“到膝盖左右!”
这时,他们的亲兵们也喊了起来,只见水已经淹过来了,他们铺在地上的羊皮全部被水淹没。
耶律昆平心中惶恐,连声令道:“立刻收拾北上!”
三万骑兵纷纷上马,步兵们更是惊慌,抢先冲出城门,城外已是一片汪洋,这时,十几名打探情报的骑哨奔了回来,急声禀报道:“宋军掘开了白沟,河水淹过来了,水势很大,将军快撤!”
其实耶律昆平的本意是撤退,但撤退必然会遭到天子耶律洪基的严厉惩处,但如果不撤退,绕城前往河间府,那他的辎重就得全部放弃,这个脸他丢不起,主帅也不允许。
耶律昆平负手踱步几圈,他倒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旷野无路,那就夯平一条通道出来,也就是十几里,绕城一圈,最多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这样,辎重就能通过了。
……
次日一早,三万骑兵离开大营,向东北方向而去,保塞县北面几乎都是麦田,但已经空了一年,长满杂草,加上春天冰雪解冻,旷野里十分泥泞,走一步,稀泥就没过脚腕,耶律昆平考虑先用骑兵踏出一条道的轮廓来,再由步兵将它夯实。
想法虽然好,但实施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首先夯地的工具就没有,夯地一般是用木头,五六个人用绳子牵住木头一起向下砸,而宋军坚壁清野,方圆数十里内看不见一棵树木,拆除攻城武器来夯地,一是没有那么多粗木头,二是攻城武器被拆了后又怎么办?东路军还等着他们的攻城武器去支援呢!
耶律昆平还是想到了办法,用碎石子铺一条路出来,只要给车轮铺两条细细的长路便可以了,想到这里,耶律昆平立刻兵分两路,一方面令三万骑兵反复在原野里奔行踩踏,另一方面,他令三千士兵赶去南面十几里外的白龙岭采石,那是一座石头山,没有树木,只有大大小小的石头。
东城头上,曹文静远远望着三万骑兵向十几里外的官道奔去,他冷笑一声,回头令道:“点烽火!”
城头上的烽火台点燃了,立刻被辽军士兵发现,有人报告了耶律昆平,耶律昆平也愣住了,宋军点燃烽火是什么意思?
耶律昆平心中顿时有一种很不安的感觉,就在这时,他忽然感到大地在颤抖,他猛地想到了什么,一回头,只见西面一条黑线正向他的大营杀来。
“不好!”
耶律昆平大叫一声,立刻喊道:“速令骑兵回援!”
他的三万骑兵在东面三十里外踏路,哪有这么快回来,而步兵又在十几里外整理路面,军营内的守军不到一千人,埋伏在外围的宋军骑兵抓住了这个极为短暂的时机。
一万宋军骑兵就埋伏在十里外,他们的任务是见缝插针,寻找一切机会摧毁敌军的辎重粮草等后勤物资。
十里同时也是辽兵探哨的边界,数百名探哨在十里外形成了一条人工防御线,一旦有异常发生,就立刻向大营送信。
保塞城的烽烟发出了信号,一万宋军骑兵骤然杀出,直扑辽军大营,眨眼间他们便冲进大营内,守营的一千士兵吓得四散奔跑,数百名工匠逃跑不及,被宋军骑兵围住,斩杀殆尽。
宋军迅速点火,将帐篷、辎重和粮草全部点燃,随即又一阵风似地向南面杀去,去围歼采石的三千辽军士兵。
第六百一十一章 困兽之策
耶律昆平虽然一时疏忽,让宋军钻了空子,但他并没有头脑发热,让三万军队全部去追击宋军,他兵分两路,令一万五千骑兵南下去接应采石的辽军,另外一万五千骑兵则按兵不动。
辎重和大营被烧毁,倒绝了他铺路的念头,他可以直接率军绕过保塞城东去河间府。
一个时辰后,南面传来的消息,采石的军队被宋军包围,三千人几乎全军覆灭,辽军骑兵赶去时,三千人只剩下一百多名突围出来的士兵,其他士兵除了战死一千余人外,剩下的都投降了宋军。
耶律昆平无奈,只得率领军队向北撤退,他本来是想带着剩下的军队直接绕过保塞城,前往河间府,却遭到了将领们的强烈反对。
粮草辎重都被烧掉,每个人身上只有两天的干粮,根本就不够吃,战马也没有草料,更重要是他们还要跨过沙水和滹沱河两条大河,桥梁都被宋军拆掉,他们怎么过河?
耶律昆平也想通了这一点,他们除了撤回辽国外,还真没有别的办法了。
当天晚上,三万骑兵和九千步兵在距离边界约五十里的满水县休息,满水县是一座小县,城内百姓已经全部南迁,只剩下几百座空房子,稍微值钱的东西都被带走,粮食更是影子都看不见,房梁也被抽走,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耶律昆平不敢夜间过边界,他担心宋军会有埋伏,便派出百余名探子北上去查探情况,大军又累又饿,进城后稍稍吃点干粮,给马匹也喂一点随身携带的豆饼,士兵们便倒头睡觉了。
五更时分,耶律昆平忽然被一阵骚乱声惊醒,他站起身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片刻,一名士兵赶来汇报,“启禀将军,有水淹进城了。”
耶律昆平顿时吓了一跳,追问道:“淹到什么程度?”
“到膝盖左右!”
这时,他们的亲兵们也喊了起来,只见水已经淹过来了,他们铺在地上的羊皮全部被水淹没。
耶律昆平心中惶恐,连声令道:“立刻收拾北上!”
三万骑兵纷纷上马,步兵们更是惊慌,抢先冲出城门,城外已是一片汪洋,这时,十几名打探情报的骑哨奔了回来,急声禀报道:“宋军掘开了白沟,河水淹过来了,水势很大,将军快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