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舱的确认过了吗。”
二副:“……”
铭礼给客舱打了个电话。电话里传来乘务长沉稳的声音:“机长,旅客和乘务员的氧气设备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可以上客了。”
“好。”
飞机正点起飞,飞行时间两小时三十五分。
短短两个多小时把人送往海拔3600米的地方,身体素质好的能适应,只要不跑不跳一般问题不大,身体素质差的直接晕倒。
但很明显,无论是机组成员还是旅客自己,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居住经验根本去不成那种地方。
起飞一个半小时后,广袤无际属于西南地区独有的地貌出现在三位机组成员的面前,颇为壮观。
起初是开阔无人的平地,后来进入连绵不断的雪山岭地带,暗灰色的山体顶端覆盖着皑皑白雪。越往里飞,白雪覆盖的面积越大,到最后整片山脉都布满了白灰色的花纹。
天高云淡,能见度很好,但并不意味着航路就平稳。
越是这种高高原航线,无法预知的颠簸越多,有时候严重到能把没系安全带的人颠飞。但驾驶舱里不存在这种情况,他们无论飞哪总会牢牢系着安全带。
所以铭礼很不理解为什么乘务员让旅客系安全带总有些人从来不听。
颠簸突如其来,驾驶舱寂静无声,三个人都戴着耳机,聚精会神听着无线电里的声音。
“距离落地还有三十分钟,通知客舱准备氧气。”仇海说。
“收到。”铭礼给客舱打电话。
飞机上因为有增压系统平衡压差,所以没有高原反应。
可当飞机落地,发动机关车,增压系统关闭,开门的一霎那是个考验。别说身为女孩的乘务员,五大三粗的老爷们都能栽过去。为了适应环境,氧气至关重要。
一系列标准的降落程序后,飞机平稳降落在跑道上,缓缓向前滑行,对接某个廊桥口。
铭礼摘下耳机,“一会我下去调油。”
“我去吧,铭哥。”二副习惯性抢活。
但这活不是抢就能抢过来的,这条航线的每一个环节必须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来把控。这个航班上除了仇海,就是铭礼了。
于是仇海难得在工作上向着他,对二副道:“让他去吧。”
铭礼站起来去开驾驶舱的门。
“不带氧气?”仇海有些意外。
“仇机长。”铭礼呲出自信的大板牙,“可能我太低调,导致你不知道。咱们公司刚开这条航线的时候,我作为第一批执飞的机组,连飞了半个月。”
“半…半个月!?”二副惊呆了,露出“你牛逼”的目光。
“所以?这就是你不带氧气的理由?”仇海不以为然。
铭礼懒得和他解释。
廊桥还未完全对接好,乘务员已经开始用航前配备的便携式小型压缩氧气瓶吸氧了。见铭礼从驾驶舱出来,乘务长递给他氧气瓶。
他笑着摆了摆手。
乘务长:“?”
观察窗敲了几下,外面的人给了个OK的手势。
“我们要开门了,你确定能行?”戴着面罩,乘务长的声音闷闷的。
“开吧。”铭礼站在前舱,霸气侧漏,稳如磐石,“没问题。”
开门手柄猛地被提起,门缝渗进令人刺眼的阳光,冷空气瞬间席卷而来,把前舱厚重的门帘都吹了起来。
铭礼一个趔趄,直接双膝跪地和第一排的旅客来了个面面相觑。
门帘落下的瞬间,驾驶舱的门突然被拉开,一只胳膊揽过铭礼的腰把他拖了进去。
双腿发软,喘不上气,大脑因突然缺氧又昏又涨。铭礼就着那只递过来氧气面罩的手大口呼吸,吸的差不多了,看到坐在右座一脸担心的二副,左座是空的。
没办法多想,他一只手撑着屁股下的椅面想坐稳一点,却摸到了一条大腿,还摸到了人家大腿根。
“……”
铭礼僵硬地转过头,只见他以一个“后入式”的姿势牢牢坐在仇海腿上。仇海的一只胳膊勒在他肚子上,一只手给他按着氧气面罩,下巴抵在他的肩头。
只听对方略带嘲讽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还听不听话?”
二副:“铭哥!你你没事吧!你你你你的耳朵都红了!”
铭礼:“……”
*
机长亲自下去调油,回到飞机上撑着前舱工作台,胸膛深度起伏默默吸着氧气。
客舱里一片死寂,乘务员有的两三个聚堆,有的单独靠在角落,无不看破红尘似的戴着氧气面罩。
为了让机组成员能够更充分更好的适应高原环境,航线审批的时候特意空出来了三个小时作为中间的缓和时间。
贡嘎机场的工作人员对因机组原因航班取消的事司空见惯了。
仇海试着身体适应的差不多了,推开驾驶舱的门。
二副是云南人,家住在香格里拉,3600米的海拔对他影响不大。
作为全组唯一的希望,他跑去机场叫了机场医疗队,买了点当地特产带了上来。刚上飞机,他就怔住了。
驾驶舱满员可以坐四个人,但因为空间有限以及人员配置的原因,一般三个人执飞就够了。
此时,铭礼坐在右座后面的观察位,头无力靠在门框边,闭目养神。氧气持续流出,面罩呈现充盈的状态,总体状态比刚才好一点。
二副:“……”
铭礼给客舱打了个电话。电话里传来乘务长沉稳的声音:“机长,旅客和乘务员的氧气设备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可以上客了。”
“好。”
飞机正点起飞,飞行时间两小时三十五分。
短短两个多小时把人送往海拔3600米的地方,身体素质好的能适应,只要不跑不跳一般问题不大,身体素质差的直接晕倒。
但很明显,无论是机组成员还是旅客自己,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居住经验根本去不成那种地方。
起飞一个半小时后,广袤无际属于西南地区独有的地貌出现在三位机组成员的面前,颇为壮观。
起初是开阔无人的平地,后来进入连绵不断的雪山岭地带,暗灰色的山体顶端覆盖着皑皑白雪。越往里飞,白雪覆盖的面积越大,到最后整片山脉都布满了白灰色的花纹。
天高云淡,能见度很好,但并不意味着航路就平稳。
越是这种高高原航线,无法预知的颠簸越多,有时候严重到能把没系安全带的人颠飞。但驾驶舱里不存在这种情况,他们无论飞哪总会牢牢系着安全带。
所以铭礼很不理解为什么乘务员让旅客系安全带总有些人从来不听。
颠簸突如其来,驾驶舱寂静无声,三个人都戴着耳机,聚精会神听着无线电里的声音。
“距离落地还有三十分钟,通知客舱准备氧气。”仇海说。
“收到。”铭礼给客舱打电话。
飞机上因为有增压系统平衡压差,所以没有高原反应。
可当飞机落地,发动机关车,增压系统关闭,开门的一霎那是个考验。别说身为女孩的乘务员,五大三粗的老爷们都能栽过去。为了适应环境,氧气至关重要。
一系列标准的降落程序后,飞机平稳降落在跑道上,缓缓向前滑行,对接某个廊桥口。
铭礼摘下耳机,“一会我下去调油。”
“我去吧,铭哥。”二副习惯性抢活。
但这活不是抢就能抢过来的,这条航线的每一个环节必须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来把控。这个航班上除了仇海,就是铭礼了。
于是仇海难得在工作上向着他,对二副道:“让他去吧。”
铭礼站起来去开驾驶舱的门。
“不带氧气?”仇海有些意外。
“仇机长。”铭礼呲出自信的大板牙,“可能我太低调,导致你不知道。咱们公司刚开这条航线的时候,我作为第一批执飞的机组,连飞了半个月。”
“半…半个月!?”二副惊呆了,露出“你牛逼”的目光。
“所以?这就是你不带氧气的理由?”仇海不以为然。
铭礼懒得和他解释。
廊桥还未完全对接好,乘务员已经开始用航前配备的便携式小型压缩氧气瓶吸氧了。见铭礼从驾驶舱出来,乘务长递给他氧气瓶。
他笑着摆了摆手。
乘务长:“?”
观察窗敲了几下,外面的人给了个OK的手势。
“我们要开门了,你确定能行?”戴着面罩,乘务长的声音闷闷的。
“开吧。”铭礼站在前舱,霸气侧漏,稳如磐石,“没问题。”
开门手柄猛地被提起,门缝渗进令人刺眼的阳光,冷空气瞬间席卷而来,把前舱厚重的门帘都吹了起来。
铭礼一个趔趄,直接双膝跪地和第一排的旅客来了个面面相觑。
门帘落下的瞬间,驾驶舱的门突然被拉开,一只胳膊揽过铭礼的腰把他拖了进去。
双腿发软,喘不上气,大脑因突然缺氧又昏又涨。铭礼就着那只递过来氧气面罩的手大口呼吸,吸的差不多了,看到坐在右座一脸担心的二副,左座是空的。
没办法多想,他一只手撑着屁股下的椅面想坐稳一点,却摸到了一条大腿,还摸到了人家大腿根。
“……”
铭礼僵硬地转过头,只见他以一个“后入式”的姿势牢牢坐在仇海腿上。仇海的一只胳膊勒在他肚子上,一只手给他按着氧气面罩,下巴抵在他的肩头。
只听对方略带嘲讽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还听不听话?”
二副:“铭哥!你你没事吧!你你你你的耳朵都红了!”
铭礼:“……”
*
机长亲自下去调油,回到飞机上撑着前舱工作台,胸膛深度起伏默默吸着氧气。
客舱里一片死寂,乘务员有的两三个聚堆,有的单独靠在角落,无不看破红尘似的戴着氧气面罩。
为了让机组成员能够更充分更好的适应高原环境,航线审批的时候特意空出来了三个小时作为中间的缓和时间。
贡嘎机场的工作人员对因机组原因航班取消的事司空见惯了。
仇海试着身体适应的差不多了,推开驾驶舱的门。
二副是云南人,家住在香格里拉,3600米的海拔对他影响不大。
作为全组唯一的希望,他跑去机场叫了机场医疗队,买了点当地特产带了上来。刚上飞机,他就怔住了。
驾驶舱满员可以坐四个人,但因为空间有限以及人员配置的原因,一般三个人执飞就够了。
此时,铭礼坐在右座后面的观察位,头无力靠在门框边,闭目养神。氧气持续流出,面罩呈现充盈的状态,总体状态比刚才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