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衡量了老半天,有一群人因为一些缘故还是留下来,却也有一大群愿意跟着楚欢去闯西北,留下来的大都是老成持重,在京里有家眷甚至小有产业的,愿意去的,都是年轻气盛的,充满了斗志,这是楚欢乐意见到的,挑出两百兵士很轻松,将轩辕胜才挖出来。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第九二七章 赴远途
轩辕胜才是个有志的青年将领,作为大秦帝国第一武勋世家的子弟,轩辕胜才不但有着精湛的弓术和无畏的胆魄,他的智商也实在不弱,如果只是仅以为他是莽夫,那实在是大错特错。
楚欢总觉得轩辕胜才应该会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他虽然和轩辕绍是堂兄弟,两人身上有着诸多相同点,但是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轩辕绍太冷静,也太低调,让人难以猜透他的心思,也就难以相处,而轩辕胜才热情许多,虽然遇事也会很冷静,但是他身上有着军人的朝气,也有着军人的豪迈粗放,楚欢喜欢轩辕胜才事儿表现出来的豪放。
他从轩辕绍手中要将轩辕胜才调到自己身边听用,一开始也不知道轩辕绍是否真的会放行,好在轩辕绍倒也开明,当面询问轩辕胜才是否愿意前往西北,轩辕胜才几次与楚欢办差,都是险中求胜,那种刺激让他十分享受,没有经过太多考虑,很快就答应,在他看来,楚欢只是暂时被调往西北,迟早还要被调回京城,自己跟着楚欢往西北去呆几年,都说苦寒之地最容易锻炼人,轩辕胜才希望自己从西北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独挡一方的真正勇将。
除了轩辕胜才,楚欢将近卫军中另一位熟人也挑了出来,那人是祁宏,曾随楚欢一同出使过西梁,在与长眉阿氏多等人的厮杀中,祁宏和白瞎子受了重伤,楚欢为此还传授了两人《龙象经》疗伤,祁宏出使前,只是近卫军中的一名校尉,回来之后受到封赏,连升两级,已经是近卫军武尉。
平心而论,楚欢觉得祁宏无论是胆识还是办事能力,早就该升职,至少比当初那个叫什么高雅的武尉就完全比不了祁宏,只是高雅的家族有过从龙之功,所以才能在近卫军中担任武尉,楚欢虽然知道轩辕绍治军严谨,但是近卫军中若是一尘不染,那也不可能,那些开国的功臣都喜欢将自己的子弟往近卫军中送,因为荣耀,也因为近卫军的待遇一直很好,这就难免出现了人情世故。
祁宏的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和白瞎子一样,虽然未必真的练成了《龙象经》第一道,但是每天调息,对身体的恢复裨益极大。
两百名近卫军护卫,加上楚欢府上的家眷,不到三百人。
楚欢出京,多少还是注意一些影响,并没有大车小车地拉上十几车,孙子空找了京城的商人,将府中用不上却还值些银钱的东西都变成了银子,看着那些早先还花了不少银子买来的崭新家具,不到半年甚至有些只用了几个月的家具就那般被低价收走,素娘感觉心如刀绞,可是也知道是无奈之举,特别是如此宽阔大气的府邸,说没就没了,让素娘这几天实在睡不踏实,如果不是孙子空说西北还有更大的宅子等着,素娘觉得自己都要活不下去。
该卖的东西卖掉,能带上的东西也就不多,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以及几个女人的一些衣服首饰等等,另外带了一些路上的食物和水,家里的仆人都是花银子买来的,也都随着往西北去,连上仆人的物品,拉了五六车子,车子上还有空余的地方,女仆们便坐在车子边上,男仆们有的赶车,有的则是共乘马匹。
对于家仆来说,踏入家门的一刹那,兴衰荣辱就与主人捆绑在一起,命运完全捆绑在主人的兴衰荣辱之上,这次去往西北,大家也都知道楚欢是前往做总督,虽然是苦寒之地,据说那里的条件十分的恶劣,但是身为总督的家仆。总不会太过艰苦。
此外队伍中有几辆马车,素娘和如莲坐了一辆车子,双胞胎姐妹花一辆车子,另外楚欢也按照林黛儿的要求,给林黛儿弄了一辆四平八稳的马车,而且亲自检验了一番。林黛儿答应和他去西北,这让楚欢十分欣慰,虽然林黛儿总是冷冷冰冰,可是事实上这个女子已经是自己的女人,宝贵的贞操都被自己占有,甚至因此而救了自己的性命,再加上楚欢对这个颇有些侠气的姑娘确实十分欣赏,所以能跟在自己身边,楚欢心里实在很欢喜,好不容易向自己提出的条件,楚欢自然是十分尽心。
去往西北,山高路远,不是十天半月就能抵达,楚欢也担心几个女眷一路上被颠簸,所以不但是林黛儿的车子,就是素娘等人的马车,楚欢也尽量让车匠改动的平稳一些,即使走不得很快,但至少能尽可能地保持稳当。
楚欢本想单独给杜辅公也弄一辆马车,杜辅公是文人出身,楚欢担心他身体经不住这样的长途跋涉,只是杜辅公比楚欢想象的要坚韧,只要了一匹马,骑马而行,还说西北是艰苦之地,到得西北之前,就要开始适应艰苦的生活,这一路上在马背上颠簸,虽然苦了一些,但是到了西北,估计也就能大概适应,否则乘了马车前往,路上虽然舒坦一些,但是到了那边下了马车,恐怕就不怎么舒服了。
楚欢见杜辅公坚持骑马,也就随他去了,楚欢怀疑杜辅公未必是真的要提前适应什么艰苦生活,这或许是文人的傲气在作怪,坐车子的全都是女眷,杜辅公唯恐坐了马车,也会让人将他归入女人的行列。
队伍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波动,过曲龙山,出虹关,过汾水,一路上倒也不是很急,时当春季,路上的景色也不似前番经过那般调令,到得通州之时,白瞎子早已经在城门外等候,他按照楚欢的意思,将自己的婆娘和两个孩子都接了过来。
这一路走下来,楚欢家人已经是疲惫不堪,特别是杜辅公,硬撑着骑马,骑马的技术也不算很牛,只几天时间,本来精神抖擞的杜先生就撑不住,楚欢知道若是那般撑下去,这老小子很有可能把命丢在路上,他既不坐马车,只能安排他到拉货的货车上坐了,心里暗想文人终究是文人,以杜辅公满腹才学,那些近卫军兵士他肯定是不看在眼中,但是比起体质,近卫军武士比杜先生可是要强出太多,看来这天下人总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扬长避短善于运用才是正道。
楚欢本以为在这里可能会见到义兄卫天青,只不过卫天青已经回转云山府,通州有新任的知州,对楚欢一行人好生款待,白瞎子暗地里又将去往云山的情况汇报给楚欢,几大箱子的珠宝都已经亲手交托到琳琅手中,琳琅一开始还吓了一跳。
任谁陡然看到那几大箱子富可敌国的财宝珍品,都要大吃一惊,楚欢入京不到两年,竟然送来这么多金银财宝,即使琳琅从不将楚欢往坏处里想,可是也觉着这是不是自家男人在京里这些时日尽做些贪污腐败的事情,关键是自己的郎君就在户部,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嫌。
好在白瞎子是个会办事的人,琳琅没问,他就已经详细解释清楚,这批珍宝的来源,是从西梁而来,言明楚欢和西梁的大王子有过一段交情,两人惺惺相惜,楚欢甚至差一点成为西梁的南院大王,只是楚欢爱国之心可表天日,拒绝了西梁的高官厚禄,反而更是得到了西梁摄政王的钦佩,赐下了许多的珍宝。
白瞎子知道琳琅虽然是楚欢的枕边人,但是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他也是心知肚明,例如和绮罗已经成亲的事情,就不是他白瞎子能说,他尽可能地将楚欢说成一个忠心爱国有勇有谋的男子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琳琅瞧见那些珍宝之中果然有许多异域珍宝,自然相信,想到自己的情郎竟然是如此一个道德高尚的男人,心中更是欢喜。
林黛儿一路之上,堪称是龟缩在马车之内,没有出来过,中途歇息之时,布兰茜倒是几次三番过去邀请这位玉树临风的林公子出来走走,只可惜林公子似乎喜欢上了马车内的生活,别人是足不出户,她是足不出车,好在楚欢对林黛儿十分照顾,吃喝都是送过去,林黛儿倒也安然受之,楚欢偶尔邪恶地想着,这林姑娘也不下车,方便起来该怎么办,观察自己,发现林黛儿往往都是夜深人静大家都休息之后,她才从马车之内出来,安安静静找个僻静的地方。
林黛儿行踪怪异,楚欢心下疑惑,但是也不好多问。
通州新任知州,还真是楚欢的熟人,之前一直是云山府刑部司主事,叫蓝庭玉,是西山道总督乔明堂向皇帝举荐,这蓝庭玉算是乔明堂的心腹,只是乔明堂内举不避亲,通州自从赵广庆死后,秩序一度混乱,好在徐从阳曾经有一段时间坐镇此处,稳定了局势,乔明堂更是向皇帝举荐了蓝庭玉为通州知州,最终皇帝下了旨意,让蓝庭玉任职通州。
乔明堂举荐蓝庭玉,倒也不是没有缘由,通州虽然时常天灾,而且经济条件恶劣,但却是自关西进入关内的必经之路,也是自关西进入关内的第一州,属于交通要地,赵广庆时代开始,就一直将经济发展摆在第二位,摆在第一位的重中之重是维持通州的稳定,蓝庭玉出身于刑部司,杀伐果敢之气是有的,乱局用重典,在没有最合适的人选之下,也只能用蓝庭玉这个差不多合适的人选。
蓝庭玉与楚欢算是故交,楚欢去往西北赴任,途经此处,蓝庭玉作为地主,少不得是尽心照顾,在通州休整了两日,补充了食物和水,队伍继续往西北进发,蓝庭玉亲自送出通州城外十多里地,连称楚欢去往西北,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多次强调,这让楚欢总觉得这刑部司出身的家伙似乎有什么话没有对自己明说。
第九二八章 黄土戈壁
一行人离开通州,一路向北,不过三四日时间,也就到了西谷关下,西谷关座落在八百里北岭之间,绵延的北岭山势险峻,悬崖峭壁,将关中关西一分为二,中间唯一可以通过的几十里地,也早就修建了关卡,无论出关入关,西谷关也就成了必经之地。
楚欢与守关大将达奚彰倒是相识,只是此番出关,也没有想着惊动达奚彰,近卫军的甲胄摆在那里,守关兵士总也是有些眼力界,放了楚欢一行人出关。
关内春风烂漫,出关之后,感觉就已经颇有些不同,空气变得有些干燥,越往西北去,空气的味道也就越不是那般纯粹。
楚欢倒是无所谓,素娘就感觉到这里的气候与京城相比,明显差了许多,她有时候瞧经过的地面,会发现地面的颜色却是发黄,走的越远,那黄土便显得愈加的严重,时而吹过的风儿,竟然夹含着沙尘在其中。
出门是砂石,道路是戈壁。
西北黄土,苍茫辽阔,多有戈壁之地,而且不乏拔地而起的高山峻岭,出西谷关要绕过北山道所辖的青州之地。
西北地广人稀,有时候走上数十里地都未必能够看到人烟,西北的民房也不同于关内,房舍较低,大都是夯土搭建而成,零零散散的夯土房子三五成群地散落在西北苍茫的大地之上,西北气候干旱,一望无际的黄土戈壁众多,想要看到绿绿葱葱的树林,却并不是十分容易。
楚欢领着队伍走在坚硬的土地之上,心中却也是感叹西北的艰苦,西北虽然也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一直以来,弄够从事耕种的良田并不多,就算是丰收之年,西北本土所产的粮食,也未必能够撑得住西北官民的需要,所以每年西北都会从关内补充粮食过来。
西北戈壁地带极多,有许多地方还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沙地,虽然比不得雁门关外那浩瀚的金古兰大沙漠,但是这些沙地对于西北百姓来说,一无是处,根本无法从事生产,等若是荒地。
西北属于一块神奇的地方,它有着苍茫的戈壁,也有着一片适合耕种的良田,更有着适合用于畜牧的草场,大秦帝国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就在西北,曾经一度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好地方,特别是曾经盛名一时的大秦八大马场,仅西北西关道一州,就有两大马场列于其中,西关道曾经也因为两大马场的存在而享誉天下。
只可惜西梁的祸乱,让西关道彻底崩溃,曾经西北的骄傲,如今已经是天下间最大的烂摊子。
楚欢此行的目的地,是西关道甲州的北原县城,西关道的府城本是在越州,但是西梁攻入秦国境内,西关道四州,被侵占三州,西北九州之中最大的越州也是被西梁人所占,西关道府城朔泉城便在越州,朔泉城曾经是西北最大的一座城池,是西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也曾一度是西北文化和经济中心,西梁人占据之后,烧杀抢掠,据说曾经被称为西北第一城的朔泉城,如今已经是一片狼藉,再也不复当年的风采。
习惯仅存下来还成样子的城池,就是甲州的北原县城,一度是西北军与西梁军对抗的前线指挥所,而且在战时也经过了修缮加固,当初西关道各州撤退的官员,也大都退到了北原县城,西关道的各衙门,如今也在北原县城勉强办公。
虽然北山道并没有经受过西梁人的直接侵占,但是这片土地似乎也没有多少生气,给人一种萧条之感,沿途倒是瞧见了不少难民营,楚欢看的直皱眉,他本以为西梁人退去之后,流落在外的西关各州百姓会返回故乡,重建家园,但是派人询问之下,却发现那些骨瘦嶙峋的难民几乎都是从西关逃出来的难民,都是一无所有,却并没有想着立刻回去。
楚欢奇怪,好在很快就打听出这些难民的心思,在他们看来,西关道已经被西梁人劫掠一空,田地被毁坏,牛羊牲畜被掠夺而去,房屋也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回到西关,只有死路一条,就算是要饭,留在北山也要比回到家乡好。
留在北山,运气好,还有一线生机,回到西关,必死无疑。
正因如此,流落在外的西关百姓,虽然有一部分回到了故乡,但是依然有许多流落在天山、北山二道。
楚欢半年前倒也是从西关道路过,满目疮痍,他不知道如今那边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变。
楚欢没有将事情往好的地方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且事实也确实如同所想,穿过青州往甲胄途中,看到的景象依然是一片混乱,饿殍遍野,虽然不似之前那样遍地尸骨,但是每走上一段路途,便会看到一大片坟墓,坟墓都是随意掩埋着,楚欢也知道,那是地方官府组织人力,收集尸体,集中掩埋,其中固然有不少是土匪强盗趁机掠杀的百姓,更多的却是因为缺乏粮食而活活饿死的人们。
想到京城的繁华热闹,歌舞升平,再看到眼前这一幕幕,楚欢只觉得对比实在是太过强烈,不到一个月前,他看到的是秦国的天堂,不到一个月后,他看到的是秦国的地狱。
在青州地面穿行了四五日,终是跨过了北山地界,进入了西关道的境内,一望无垠的苍茫大地,黄土漫漫,戈壁起伏,戈壁生灌木,一幅萧瑟气象,甚至连夯土做成的房舍也难以看到。
顺着西北黄土古道前行,楚欢从杜辅公事先准备的西北地图上已经得知自己所处的地方是甲胄青唐县境内,穿过青唐县,过去就是北原县。
西北城池不像关内那般众多,沿途许多时候只能露天宿营,按理说楚欢事先派出人手通知沿途地方官员,虽然他是西关的总督,但是其他各地的地方官员自然也会好生接待,不过楚欢并不想沿途惊扰,尽可能地悄无声息。
这一日黄昏时分,距离青唐县城不过几十里地,楚欢正想着是在天黑之前宿营,还是连夜赶到青唐县城再作计较,忽听得队伍前面传来一阵喧闹之声,正疑惑间,白瞎子已经过来禀报,前面出现了好几十号流民,衣食无着,正挡着队伍讨要吃喝。
楚欢心下倒是惊异,暗想西关道的流民胆子还真是不小,沿途所过,见过的受难流民也不在少数,但是楚欢这支队伍有两百名铁马金戈肃杀英武的近卫军,莫说是流民,就是土匪贼寇也不敢靠近,到了西关的境内,这些流民的胆子却似乎大了起来,连这支队伍也敢拦着。
听到前面流民的声音叫得有气无力,楚欢心下也是体谅,心知不到万不得已,这帮灾民的胆子也不会这样大,说到底,全都是肚子闹的,饿着肚子,为了填饱肚子,谁的胆子也都会大上三分,这帮灾民能挡在前面,想来也实在是被饥饿折磨的忍受不住,更加上西北民风本就彪悍,如此一想,楚欢道也不觉得奇怪了。
他倒是担心双方发生冲突,近卫军一个个都是精兵强将,若是出手重了一些,伤了本就虚弱不堪的百姓,那就有些不妙了,毕竟自己前来西关上任,总督大椅子还没沾屁股,先伤了自己治下的黎民,这要是传扬出去,总不是什么好事。
下令队伍停下,保持冷静,楚欢翻身下马来,到得前面,只见到一大群衣衫娄烂的百姓就挡在道路上,一个个面黄肌瘦,中间有几个个子高大的中年汉子带头拦在前面,若是换做以前,这几个西北汉子必然是虎背熊腰,可是现在虽然看上去骨架子大,但是身上却没有多少肉,只是带着一群百姓有气无力地恳求赏口吃的。
“官老爷,咱们饿着没关系。”一名西北汉子眉宇间早已经没有了神采,面黄肌瘦,手里抱着一个瘦骨嶙峋眼眶深陷的孩童,“求你给一口吃的孩子,都已经好多天没东西吃了……快要死了……!”
哀求声一片,有些人甚至就在队伍前面跪下。
男儿膝下有黄金,可是面对家人死亡的威胁,他们可以放弃一切。
楚欢看着眼前的一切,神情凝重,杜辅公此时也跟在楚欢旁边,苦笑道:“大人沿途也看见了,刚刚长出来的树叶子,都被采下来吃了……西北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楚欢皱眉道:“关内粮食也是缺乏,就算得了粮食来,还要用在粮种上,如果真要把粮种都吃了,西北死的人会更多。”
“大人,眼前这群人该怎么处置?”面对眼前的情况,轩辕胜才也是不敢轻举妄动。
楚欢想了想,道:“咱们车上还有些粮食,拿出一小部分,先给他们一些吧,帮不了多少人,只能尽力而为……!”
就在此时,忽听得后面传来一声惊叫,楚欢听到是素娘的声音,回过头去,只见到几名近卫军兵士已经拔出刀来,快步过去,才发现一名七八岁大的孩童正坐在地上,脸上一片惊恐,两把大刀对着他,他瞳孔满是惊骇之色,见到楚欢过来,一名近卫军已经惭愧道:“大人,这孩子混到人群里,要扒到夫人的车上,惊扰了夫人,属下罪该万死……!”
楚欢闻到一股子腥臭味道传过来,见到那孩子一脸恐惧,回过头去,看到素娘乘坐的马车车窗帘子打开,素娘花容失色看着外面,听得素娘解释道:“他……他爬上了车窗,差点翻进来……我想让他下去,他……他手指抓破了我的手……!”
楚欢明白过来,见孩子年纪幼小,倒是担心孩子惊着,含笑道:“没事,小家伙,你要吃的,也不能乱来……!”忽地皱起眉头,只见到这孩子手臂竟然有一大块浮肿的地方,已经破裂,从里面流出绿色的脓水来,十分可怖。
第九二九章 瘟疫
楚欢呆了一下,却感觉手臂已经被拉住,白瞎子从旁边过来,将楚欢拉到旁边,横身挡在楚欢面前,瞳孔之中已经显出惊骇之色。
“都闪开。”白瞎子护在楚欢身前,抬手挥动,示意孩子身边的兵士散开,“不要靠近他,他……!”白瞎子嘴唇发抖,似乎看到了极其可怖的事情。
近卫军闪开过后,那孩子一脸惊恐往后缩,胆怯地看着四周金戈铁马的官兵,便在此时,却听得孩童身后有人惊呼道:“他……他撞了鬼……身上被鬼抓伤了,大家都小心……!”叫出声的却是一名农妇,正往后退,一脸惊恐。
从后面立刻上来几个难民,手里拿着木棍子,冲着那孩子指着:“打死他,打死他,他要害死人的……!”
楚欢似乎明白了什么,皱起眉头,沉声道:“白瞎子,你说是怎么回事?”
“大人看他的手臂,还有脖子。”白瞎子声音有些变了调:“那都是被鬼手抓过的痕迹,这孩子撑不了几天……!”
“什么鬼手?”楚欢缩紧眉头,“他害了病……!”
“不管是被鬼抓,还是害了病,都要死人。”白瞎子颤声道:“要死很多人……!”转头看着楚欢,“大人,咱们赶快离开这里,此地不宜久留!”
难民用手里的棍棒冲着那幼童挥舞,却不敢接近过来,那幼童先是害怕的瑟瑟发抖,眼中显出茫然之色,但是瞧见难民们凶巴巴恶狠狠地瞧着自己,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忽然间从地上爬起来,撒开双腿就跑,一名年纪大些的老难民已经叫道:“不能让他走了,他要害死很多人,打死他,烧了他……!”这人的话似乎有些分量,有好些人已经顾不上向队伍索要吃的,跟在那孩童后面,叫喊着追了过去。
楚欢见到这般情景,若是不管,那孩童下场一定十分凄惨,便要阻止,尚未下令,旁边已经传来杜辅公的声音:“大人,你救不了他,死在这些百姓的手中,对那孩子来说,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楚欢扭过头,见得杜辅公神色凝重就站在自己身边,皱眉问道:“杜先生何出此言?”
“所谓的鬼抓,只是愚民的想法。”杜辅公轻声叹道:“可是那孩子害了瘟疫,病入膏肓,便是华佗再世,他也活不下去,如果我说的不错,接下来他的身体会迅速溃烂,腐臭难当,经受极大的痛苦折磨才会悲惨死去……如果是那样,现在就死去,反倒是一种福气。”
楚欢身体一颤,失声道:“瘟疫?”
杜辅公背负双手,抬头望着有些枯黄的天幕,叹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西北战乱,死了那么多人,许多尸首甚至都不能随意掩埋,而是弃之荒野,任其腐烂……大人,你这西关总督做的恐怕比天下所有总督都要难啊。”
楚欢双拳握起,低声道:“杜先生的意思是,习惯要发生大规模的瘟疫?”
“看来已经无法避免。”杜辅公缓缓道:“二十多年前,川中道大战过后,那也是遍地弃尸来不及处理,后来也发生了一场瘟疫,持续了很长时间,死了好几万人……!”
楚欢皱眉道:“那……那后来是怎么控制的?”
“幸好药王世家出手,才阻止了一场更大的浩劫。”杜辅公道。
“药王世家?”
“大人难道不知道药王张家?”杜辅公奇道:“那可是从汉时就传下来的名门,他们的先祖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啊?”楚欢听到“张仲景”这个名字,立马想起,汉朝两大名医,华佗与张仲景,楚欢便是再没有记性,这两个人却也是记得,“张仲景还有后人?”
杜辅公哑然失笑,“大人说笑了,他不但有后人,而且一度子孙荣盛,不过医术一道,由他长门嫡系传下来,在吴朝的时候,张仲景的子孙被赐封为医圣世家,一直传了下来,听说医圣世家的家风严格,悬壶济世,名声很好。本来张氏一门一直居住在南阳,到了前朝的时候,医圣世家的家主张处机去了一趟蜀中,也就是现在的川中道,便喜欢上了那里,举家迁到了川中,从此便在川中落脚。”
楚欢知道杜辅公博学多才,他对医圣世家的情况了如指掌,楚欢也并不觉得奇怪,听得杜辅公继续道:“后来天蜀国在蜀中建国,张氏一门也就在天蜀国的治下,天蜀国君对于治下的医圣世家,却是十分的尊敬,赐封当时的家主张一阳为天蜀国大医官,而且多加赏赐,只是张一阳最后拒绝了赏赐,盛情难却,保留了大医官之名,后来川中闹起瘟疫,便是张一阳带领着川中的杏林高手,挡住了瘟疫的蔓延……!”
楚欢皱眉道:“先生是说,如今的西关,与当初的川中相同,也会发生那场大瘟疫?”
“其实杜某一直在担心这件事情发生。”杜辅公道:“杜某也经常打听西北的情况,迟迟没有听说西北闹起瘟疫,越是如此,杜某心中也就越是担心,瘟疫这种事儿,本就是突发而至,迅速蔓延,迟迟没有爆发,一旦爆发起来,后果必将不堪设想,其病疫的恐怖也非比寻常……!”
楚欢奇道:“先生莫非早就料定西北会发生瘟疫?”
第九二七章 赴远途
轩辕胜才是个有志的青年将领,作为大秦帝国第一武勋世家的子弟,轩辕胜才不但有着精湛的弓术和无畏的胆魄,他的智商也实在不弱,如果只是仅以为他是莽夫,那实在是大错特错。
楚欢总觉得轩辕胜才应该会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他虽然和轩辕绍是堂兄弟,两人身上有着诸多相同点,但是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轩辕绍太冷静,也太低调,让人难以猜透他的心思,也就难以相处,而轩辕胜才热情许多,虽然遇事也会很冷静,但是他身上有着军人的朝气,也有着军人的豪迈粗放,楚欢喜欢轩辕胜才事儿表现出来的豪放。
他从轩辕绍手中要将轩辕胜才调到自己身边听用,一开始也不知道轩辕绍是否真的会放行,好在轩辕绍倒也开明,当面询问轩辕胜才是否愿意前往西北,轩辕胜才几次与楚欢办差,都是险中求胜,那种刺激让他十分享受,没有经过太多考虑,很快就答应,在他看来,楚欢只是暂时被调往西北,迟早还要被调回京城,自己跟着楚欢往西北去呆几年,都说苦寒之地最容易锻炼人,轩辕胜才希望自己从西北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独挡一方的真正勇将。
除了轩辕胜才,楚欢将近卫军中另一位熟人也挑了出来,那人是祁宏,曾随楚欢一同出使过西梁,在与长眉阿氏多等人的厮杀中,祁宏和白瞎子受了重伤,楚欢为此还传授了两人《龙象经》疗伤,祁宏出使前,只是近卫军中的一名校尉,回来之后受到封赏,连升两级,已经是近卫军武尉。
平心而论,楚欢觉得祁宏无论是胆识还是办事能力,早就该升职,至少比当初那个叫什么高雅的武尉就完全比不了祁宏,只是高雅的家族有过从龙之功,所以才能在近卫军中担任武尉,楚欢虽然知道轩辕绍治军严谨,但是近卫军中若是一尘不染,那也不可能,那些开国的功臣都喜欢将自己的子弟往近卫军中送,因为荣耀,也因为近卫军的待遇一直很好,这就难免出现了人情世故。
祁宏的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和白瞎子一样,虽然未必真的练成了《龙象经》第一道,但是每天调息,对身体的恢复裨益极大。
两百名近卫军护卫,加上楚欢府上的家眷,不到三百人。
楚欢出京,多少还是注意一些影响,并没有大车小车地拉上十几车,孙子空找了京城的商人,将府中用不上却还值些银钱的东西都变成了银子,看着那些早先还花了不少银子买来的崭新家具,不到半年甚至有些只用了几个月的家具就那般被低价收走,素娘感觉心如刀绞,可是也知道是无奈之举,特别是如此宽阔大气的府邸,说没就没了,让素娘这几天实在睡不踏实,如果不是孙子空说西北还有更大的宅子等着,素娘觉得自己都要活不下去。
该卖的东西卖掉,能带上的东西也就不多,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以及几个女人的一些衣服首饰等等,另外带了一些路上的食物和水,家里的仆人都是花银子买来的,也都随着往西北去,连上仆人的物品,拉了五六车子,车子上还有空余的地方,女仆们便坐在车子边上,男仆们有的赶车,有的则是共乘马匹。
对于家仆来说,踏入家门的一刹那,兴衰荣辱就与主人捆绑在一起,命运完全捆绑在主人的兴衰荣辱之上,这次去往西北,大家也都知道楚欢是前往做总督,虽然是苦寒之地,据说那里的条件十分的恶劣,但是身为总督的家仆。总不会太过艰苦。
此外队伍中有几辆马车,素娘和如莲坐了一辆车子,双胞胎姐妹花一辆车子,另外楚欢也按照林黛儿的要求,给林黛儿弄了一辆四平八稳的马车,而且亲自检验了一番。林黛儿答应和他去西北,这让楚欢十分欣慰,虽然林黛儿总是冷冷冰冰,可是事实上这个女子已经是自己的女人,宝贵的贞操都被自己占有,甚至因此而救了自己的性命,再加上楚欢对这个颇有些侠气的姑娘确实十分欣赏,所以能跟在自己身边,楚欢心里实在很欢喜,好不容易向自己提出的条件,楚欢自然是十分尽心。
去往西北,山高路远,不是十天半月就能抵达,楚欢也担心几个女眷一路上被颠簸,所以不但是林黛儿的车子,就是素娘等人的马车,楚欢也尽量让车匠改动的平稳一些,即使走不得很快,但至少能尽可能地保持稳当。
楚欢本想单独给杜辅公也弄一辆马车,杜辅公是文人出身,楚欢担心他身体经不住这样的长途跋涉,只是杜辅公比楚欢想象的要坚韧,只要了一匹马,骑马而行,还说西北是艰苦之地,到得西北之前,就要开始适应艰苦的生活,这一路上在马背上颠簸,虽然苦了一些,但是到了西北,估计也就能大概适应,否则乘了马车前往,路上虽然舒坦一些,但是到了那边下了马车,恐怕就不怎么舒服了。
楚欢见杜辅公坚持骑马,也就随他去了,楚欢怀疑杜辅公未必是真的要提前适应什么艰苦生活,这或许是文人的傲气在作怪,坐车子的全都是女眷,杜辅公唯恐坐了马车,也会让人将他归入女人的行列。
队伍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波动,过曲龙山,出虹关,过汾水,一路上倒也不是很急,时当春季,路上的景色也不似前番经过那般调令,到得通州之时,白瞎子早已经在城门外等候,他按照楚欢的意思,将自己的婆娘和两个孩子都接了过来。
这一路走下来,楚欢家人已经是疲惫不堪,特别是杜辅公,硬撑着骑马,骑马的技术也不算很牛,只几天时间,本来精神抖擞的杜先生就撑不住,楚欢知道若是那般撑下去,这老小子很有可能把命丢在路上,他既不坐马车,只能安排他到拉货的货车上坐了,心里暗想文人终究是文人,以杜辅公满腹才学,那些近卫军兵士他肯定是不看在眼中,但是比起体质,近卫军武士比杜先生可是要强出太多,看来这天下人总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扬长避短善于运用才是正道。
楚欢本以为在这里可能会见到义兄卫天青,只不过卫天青已经回转云山府,通州有新任的知州,对楚欢一行人好生款待,白瞎子暗地里又将去往云山的情况汇报给楚欢,几大箱子的珠宝都已经亲手交托到琳琅手中,琳琅一开始还吓了一跳。
任谁陡然看到那几大箱子富可敌国的财宝珍品,都要大吃一惊,楚欢入京不到两年,竟然送来这么多金银财宝,即使琳琅从不将楚欢往坏处里想,可是也觉着这是不是自家男人在京里这些时日尽做些贪污腐败的事情,关键是自己的郎君就在户部,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嫌。
好在白瞎子是个会办事的人,琳琅没问,他就已经详细解释清楚,这批珍宝的来源,是从西梁而来,言明楚欢和西梁的大王子有过一段交情,两人惺惺相惜,楚欢甚至差一点成为西梁的南院大王,只是楚欢爱国之心可表天日,拒绝了西梁的高官厚禄,反而更是得到了西梁摄政王的钦佩,赐下了许多的珍宝。
白瞎子知道琳琅虽然是楚欢的枕边人,但是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他也是心知肚明,例如和绮罗已经成亲的事情,就不是他白瞎子能说,他尽可能地将楚欢说成一个忠心爱国有勇有谋的男子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琳琅瞧见那些珍宝之中果然有许多异域珍宝,自然相信,想到自己的情郎竟然是如此一个道德高尚的男人,心中更是欢喜。
林黛儿一路之上,堪称是龟缩在马车之内,没有出来过,中途歇息之时,布兰茜倒是几次三番过去邀请这位玉树临风的林公子出来走走,只可惜林公子似乎喜欢上了马车内的生活,别人是足不出户,她是足不出车,好在楚欢对林黛儿十分照顾,吃喝都是送过去,林黛儿倒也安然受之,楚欢偶尔邪恶地想着,这林姑娘也不下车,方便起来该怎么办,观察自己,发现林黛儿往往都是夜深人静大家都休息之后,她才从马车之内出来,安安静静找个僻静的地方。
林黛儿行踪怪异,楚欢心下疑惑,但是也不好多问。
通州新任知州,还真是楚欢的熟人,之前一直是云山府刑部司主事,叫蓝庭玉,是西山道总督乔明堂向皇帝举荐,这蓝庭玉算是乔明堂的心腹,只是乔明堂内举不避亲,通州自从赵广庆死后,秩序一度混乱,好在徐从阳曾经有一段时间坐镇此处,稳定了局势,乔明堂更是向皇帝举荐了蓝庭玉为通州知州,最终皇帝下了旨意,让蓝庭玉任职通州。
乔明堂举荐蓝庭玉,倒也不是没有缘由,通州虽然时常天灾,而且经济条件恶劣,但却是自关西进入关内的必经之路,也是自关西进入关内的第一州,属于交通要地,赵广庆时代开始,就一直将经济发展摆在第二位,摆在第一位的重中之重是维持通州的稳定,蓝庭玉出身于刑部司,杀伐果敢之气是有的,乱局用重典,在没有最合适的人选之下,也只能用蓝庭玉这个差不多合适的人选。
蓝庭玉与楚欢算是故交,楚欢去往西北赴任,途经此处,蓝庭玉作为地主,少不得是尽心照顾,在通州休整了两日,补充了食物和水,队伍继续往西北进发,蓝庭玉亲自送出通州城外十多里地,连称楚欢去往西北,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多次强调,这让楚欢总觉得这刑部司出身的家伙似乎有什么话没有对自己明说。
第九二八章 黄土戈壁
一行人离开通州,一路向北,不过三四日时间,也就到了西谷关下,西谷关座落在八百里北岭之间,绵延的北岭山势险峻,悬崖峭壁,将关中关西一分为二,中间唯一可以通过的几十里地,也早就修建了关卡,无论出关入关,西谷关也就成了必经之地。
楚欢与守关大将达奚彰倒是相识,只是此番出关,也没有想着惊动达奚彰,近卫军的甲胄摆在那里,守关兵士总也是有些眼力界,放了楚欢一行人出关。
关内春风烂漫,出关之后,感觉就已经颇有些不同,空气变得有些干燥,越往西北去,空气的味道也就越不是那般纯粹。
楚欢倒是无所谓,素娘就感觉到这里的气候与京城相比,明显差了许多,她有时候瞧经过的地面,会发现地面的颜色却是发黄,走的越远,那黄土便显得愈加的严重,时而吹过的风儿,竟然夹含着沙尘在其中。
出门是砂石,道路是戈壁。
西北黄土,苍茫辽阔,多有戈壁之地,而且不乏拔地而起的高山峻岭,出西谷关要绕过北山道所辖的青州之地。
西北地广人稀,有时候走上数十里地都未必能够看到人烟,西北的民房也不同于关内,房舍较低,大都是夯土搭建而成,零零散散的夯土房子三五成群地散落在西北苍茫的大地之上,西北气候干旱,一望无际的黄土戈壁众多,想要看到绿绿葱葱的树林,却并不是十分容易。
楚欢领着队伍走在坚硬的土地之上,心中却也是感叹西北的艰苦,西北虽然也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一直以来,弄够从事耕种的良田并不多,就算是丰收之年,西北本土所产的粮食,也未必能够撑得住西北官民的需要,所以每年西北都会从关内补充粮食过来。
西北戈壁地带极多,有许多地方还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沙地,虽然比不得雁门关外那浩瀚的金古兰大沙漠,但是这些沙地对于西北百姓来说,一无是处,根本无法从事生产,等若是荒地。
西北属于一块神奇的地方,它有着苍茫的戈壁,也有着一片适合耕种的良田,更有着适合用于畜牧的草场,大秦帝国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就在西北,曾经一度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好地方,特别是曾经盛名一时的大秦八大马场,仅西北西关道一州,就有两大马场列于其中,西关道曾经也因为两大马场的存在而享誉天下。
只可惜西梁的祸乱,让西关道彻底崩溃,曾经西北的骄傲,如今已经是天下间最大的烂摊子。
楚欢此行的目的地,是西关道甲州的北原县城,西关道的府城本是在越州,但是西梁攻入秦国境内,西关道四州,被侵占三州,西北九州之中最大的越州也是被西梁人所占,西关道府城朔泉城便在越州,朔泉城曾经是西北最大的一座城池,是西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也曾一度是西北文化和经济中心,西梁人占据之后,烧杀抢掠,据说曾经被称为西北第一城的朔泉城,如今已经是一片狼藉,再也不复当年的风采。
习惯仅存下来还成样子的城池,就是甲州的北原县城,一度是西北军与西梁军对抗的前线指挥所,而且在战时也经过了修缮加固,当初西关道各州撤退的官员,也大都退到了北原县城,西关道的各衙门,如今也在北原县城勉强办公。
虽然北山道并没有经受过西梁人的直接侵占,但是这片土地似乎也没有多少生气,给人一种萧条之感,沿途倒是瞧见了不少难民营,楚欢看的直皱眉,他本以为西梁人退去之后,流落在外的西关各州百姓会返回故乡,重建家园,但是派人询问之下,却发现那些骨瘦嶙峋的难民几乎都是从西关逃出来的难民,都是一无所有,却并没有想着立刻回去。
楚欢奇怪,好在很快就打听出这些难民的心思,在他们看来,西关道已经被西梁人劫掠一空,田地被毁坏,牛羊牲畜被掠夺而去,房屋也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回到西关,只有死路一条,就算是要饭,留在北山也要比回到家乡好。
留在北山,运气好,还有一线生机,回到西关,必死无疑。
正因如此,流落在外的西关百姓,虽然有一部分回到了故乡,但是依然有许多流落在天山、北山二道。
楚欢半年前倒也是从西关道路过,满目疮痍,他不知道如今那边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变。
楚欢没有将事情往好的地方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且事实也确实如同所想,穿过青州往甲胄途中,看到的景象依然是一片混乱,饿殍遍野,虽然不似之前那样遍地尸骨,但是每走上一段路途,便会看到一大片坟墓,坟墓都是随意掩埋着,楚欢也知道,那是地方官府组织人力,收集尸体,集中掩埋,其中固然有不少是土匪强盗趁机掠杀的百姓,更多的却是因为缺乏粮食而活活饿死的人们。
想到京城的繁华热闹,歌舞升平,再看到眼前这一幕幕,楚欢只觉得对比实在是太过强烈,不到一个月前,他看到的是秦国的天堂,不到一个月后,他看到的是秦国的地狱。
在青州地面穿行了四五日,终是跨过了北山地界,进入了西关道的境内,一望无垠的苍茫大地,黄土漫漫,戈壁起伏,戈壁生灌木,一幅萧瑟气象,甚至连夯土做成的房舍也难以看到。
顺着西北黄土古道前行,楚欢从杜辅公事先准备的西北地图上已经得知自己所处的地方是甲胄青唐县境内,穿过青唐县,过去就是北原县。
西北城池不像关内那般众多,沿途许多时候只能露天宿营,按理说楚欢事先派出人手通知沿途地方官员,虽然他是西关的总督,但是其他各地的地方官员自然也会好生接待,不过楚欢并不想沿途惊扰,尽可能地悄无声息。
这一日黄昏时分,距离青唐县城不过几十里地,楚欢正想着是在天黑之前宿营,还是连夜赶到青唐县城再作计较,忽听得队伍前面传来一阵喧闹之声,正疑惑间,白瞎子已经过来禀报,前面出现了好几十号流民,衣食无着,正挡着队伍讨要吃喝。
楚欢心下倒是惊异,暗想西关道的流民胆子还真是不小,沿途所过,见过的受难流民也不在少数,但是楚欢这支队伍有两百名铁马金戈肃杀英武的近卫军,莫说是流民,就是土匪贼寇也不敢靠近,到了西关的境内,这些流民的胆子却似乎大了起来,连这支队伍也敢拦着。
听到前面流民的声音叫得有气无力,楚欢心下也是体谅,心知不到万不得已,这帮灾民的胆子也不会这样大,说到底,全都是肚子闹的,饿着肚子,为了填饱肚子,谁的胆子也都会大上三分,这帮灾民能挡在前面,想来也实在是被饥饿折磨的忍受不住,更加上西北民风本就彪悍,如此一想,楚欢道也不觉得奇怪了。
他倒是担心双方发生冲突,近卫军一个个都是精兵强将,若是出手重了一些,伤了本就虚弱不堪的百姓,那就有些不妙了,毕竟自己前来西关上任,总督大椅子还没沾屁股,先伤了自己治下的黎民,这要是传扬出去,总不是什么好事。
下令队伍停下,保持冷静,楚欢翻身下马来,到得前面,只见到一大群衣衫娄烂的百姓就挡在道路上,一个个面黄肌瘦,中间有几个个子高大的中年汉子带头拦在前面,若是换做以前,这几个西北汉子必然是虎背熊腰,可是现在虽然看上去骨架子大,但是身上却没有多少肉,只是带着一群百姓有气无力地恳求赏口吃的。
“官老爷,咱们饿着没关系。”一名西北汉子眉宇间早已经没有了神采,面黄肌瘦,手里抱着一个瘦骨嶙峋眼眶深陷的孩童,“求你给一口吃的孩子,都已经好多天没东西吃了……快要死了……!”
哀求声一片,有些人甚至就在队伍前面跪下。
男儿膝下有黄金,可是面对家人死亡的威胁,他们可以放弃一切。
楚欢看着眼前的一切,神情凝重,杜辅公此时也跟在楚欢旁边,苦笑道:“大人沿途也看见了,刚刚长出来的树叶子,都被采下来吃了……西北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楚欢皱眉道:“关内粮食也是缺乏,就算得了粮食来,还要用在粮种上,如果真要把粮种都吃了,西北死的人会更多。”
“大人,眼前这群人该怎么处置?”面对眼前的情况,轩辕胜才也是不敢轻举妄动。
楚欢想了想,道:“咱们车上还有些粮食,拿出一小部分,先给他们一些吧,帮不了多少人,只能尽力而为……!”
就在此时,忽听得后面传来一声惊叫,楚欢听到是素娘的声音,回过头去,只见到几名近卫军兵士已经拔出刀来,快步过去,才发现一名七八岁大的孩童正坐在地上,脸上一片惊恐,两把大刀对着他,他瞳孔满是惊骇之色,见到楚欢过来,一名近卫军已经惭愧道:“大人,这孩子混到人群里,要扒到夫人的车上,惊扰了夫人,属下罪该万死……!”
楚欢闻到一股子腥臭味道传过来,见到那孩子一脸恐惧,回过头去,看到素娘乘坐的马车车窗帘子打开,素娘花容失色看着外面,听得素娘解释道:“他……他爬上了车窗,差点翻进来……我想让他下去,他……他手指抓破了我的手……!”
楚欢明白过来,见孩子年纪幼小,倒是担心孩子惊着,含笑道:“没事,小家伙,你要吃的,也不能乱来……!”忽地皱起眉头,只见到这孩子手臂竟然有一大块浮肿的地方,已经破裂,从里面流出绿色的脓水来,十分可怖。
第九二九章 瘟疫
楚欢呆了一下,却感觉手臂已经被拉住,白瞎子从旁边过来,将楚欢拉到旁边,横身挡在楚欢面前,瞳孔之中已经显出惊骇之色。
“都闪开。”白瞎子护在楚欢身前,抬手挥动,示意孩子身边的兵士散开,“不要靠近他,他……!”白瞎子嘴唇发抖,似乎看到了极其可怖的事情。
近卫军闪开过后,那孩子一脸惊恐往后缩,胆怯地看着四周金戈铁马的官兵,便在此时,却听得孩童身后有人惊呼道:“他……他撞了鬼……身上被鬼抓伤了,大家都小心……!”叫出声的却是一名农妇,正往后退,一脸惊恐。
从后面立刻上来几个难民,手里拿着木棍子,冲着那孩子指着:“打死他,打死他,他要害死人的……!”
楚欢似乎明白了什么,皱起眉头,沉声道:“白瞎子,你说是怎么回事?”
“大人看他的手臂,还有脖子。”白瞎子声音有些变了调:“那都是被鬼手抓过的痕迹,这孩子撑不了几天……!”
“什么鬼手?”楚欢缩紧眉头,“他害了病……!”
“不管是被鬼抓,还是害了病,都要死人。”白瞎子颤声道:“要死很多人……!”转头看着楚欢,“大人,咱们赶快离开这里,此地不宜久留!”
难民用手里的棍棒冲着那幼童挥舞,却不敢接近过来,那幼童先是害怕的瑟瑟发抖,眼中显出茫然之色,但是瞧见难民们凶巴巴恶狠狠地瞧着自己,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忽然间从地上爬起来,撒开双腿就跑,一名年纪大些的老难民已经叫道:“不能让他走了,他要害死很多人,打死他,烧了他……!”这人的话似乎有些分量,有好些人已经顾不上向队伍索要吃的,跟在那孩童后面,叫喊着追了过去。
楚欢见到这般情景,若是不管,那孩童下场一定十分凄惨,便要阻止,尚未下令,旁边已经传来杜辅公的声音:“大人,你救不了他,死在这些百姓的手中,对那孩子来说,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楚欢扭过头,见得杜辅公神色凝重就站在自己身边,皱眉问道:“杜先生何出此言?”
“所谓的鬼抓,只是愚民的想法。”杜辅公轻声叹道:“可是那孩子害了瘟疫,病入膏肓,便是华佗再世,他也活不下去,如果我说的不错,接下来他的身体会迅速溃烂,腐臭难当,经受极大的痛苦折磨才会悲惨死去……如果是那样,现在就死去,反倒是一种福气。”
楚欢身体一颤,失声道:“瘟疫?”
杜辅公背负双手,抬头望着有些枯黄的天幕,叹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西北战乱,死了那么多人,许多尸首甚至都不能随意掩埋,而是弃之荒野,任其腐烂……大人,你这西关总督做的恐怕比天下所有总督都要难啊。”
楚欢双拳握起,低声道:“杜先生的意思是,习惯要发生大规模的瘟疫?”
“看来已经无法避免。”杜辅公缓缓道:“二十多年前,川中道大战过后,那也是遍地弃尸来不及处理,后来也发生了一场瘟疫,持续了很长时间,死了好几万人……!”
楚欢皱眉道:“那……那后来是怎么控制的?”
“幸好药王世家出手,才阻止了一场更大的浩劫。”杜辅公道。
“药王世家?”
“大人难道不知道药王张家?”杜辅公奇道:“那可是从汉时就传下来的名门,他们的先祖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啊?”楚欢听到“张仲景”这个名字,立马想起,汉朝两大名医,华佗与张仲景,楚欢便是再没有记性,这两个人却也是记得,“张仲景还有后人?”
杜辅公哑然失笑,“大人说笑了,他不但有后人,而且一度子孙荣盛,不过医术一道,由他长门嫡系传下来,在吴朝的时候,张仲景的子孙被赐封为医圣世家,一直传了下来,听说医圣世家的家风严格,悬壶济世,名声很好。本来张氏一门一直居住在南阳,到了前朝的时候,医圣世家的家主张处机去了一趟蜀中,也就是现在的川中道,便喜欢上了那里,举家迁到了川中,从此便在川中落脚。”
楚欢知道杜辅公博学多才,他对医圣世家的情况了如指掌,楚欢也并不觉得奇怪,听得杜辅公继续道:“后来天蜀国在蜀中建国,张氏一门也就在天蜀国的治下,天蜀国君对于治下的医圣世家,却是十分的尊敬,赐封当时的家主张一阳为天蜀国大医官,而且多加赏赐,只是张一阳最后拒绝了赏赐,盛情难却,保留了大医官之名,后来川中闹起瘟疫,便是张一阳带领着川中的杏林高手,挡住了瘟疫的蔓延……!”
楚欢皱眉道:“先生是说,如今的西关,与当初的川中相同,也会发生那场大瘟疫?”
“其实杜某一直在担心这件事情发生。”杜辅公道:“杜某也经常打听西北的情况,迟迟没有听说西北闹起瘟疫,越是如此,杜某心中也就越是担心,瘟疫这种事儿,本就是突发而至,迅速蔓延,迟迟没有爆发,一旦爆发起来,后果必将不堪设想,其病疫的恐怖也非比寻常……!”
楚欢奇道:“先生莫非早就料定西北会发生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