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他一个村一个村收鸡蛋,靠着嘴甜机灵,虽然挨了欺负,被人坑过,总体上渐渐上了路子。
等到过年的时候,他就把成本挣回来了。张福林要还钱,张福年只收了一半,另外一半给他继续去做周转。
张福林有了营生,有人悄悄去公社举报,被张福林的姑爹压了下来。姑爹知道,很多地方已经半放开了,全部放开只是早晚的事情。
看到张福林干的这样有声有色,张福年想到了自己的大舅子夏生。
夏生手艺精进了不少,他白天上工,早晚接送妹妹,等到农闲的时候,他不是在外头淘腾铁丝,就是在家里琢磨竹子。
人的天赋是老天给的,别看夏生读书时用棒槌都捅不进去几个字,那些竹篾到了他手里,就跟活了一样。
没有师傅教导,他凭着编制铁筛的基础,很快就自学会了编制竹篮、竹筐子,还能做筷子,下一步,他准备研究编制竹席。
刚开始,他编制的东西也就家里用用,偶尔送一送亲戚。村里人谁家缺个什么,也会拿点粮食来换。
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也没人去举报。村里有个手艺人,大家生活也更方便不是。
夏生又上工又做竹器,一年能给家里挣不少粮食。自从他学会了手艺,不再让刘德庆做铁筛,除了上工,其余时间都让他歇着。
他是家里长子,渐渐竟有了做主的样子。上工,做手艺,照顾老父亲和弟弟妹妹。
刘德庆十分庆幸,这个原来懒懒散散嘴馋的大儿子,现在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但夏生毕竟还是个老实孩子,他只能想到做竹器和村里人换粮食。至于挣钱,还是偷偷摸摸做了铁筛到很远的地方去卖,防止被人举报。
张福年悄悄给刘翠屏写信,让她转告刘德庆,自己这边已经有人开始悄悄做买卖,建议夏生做一些精美的竹器,挑着先到旁边的公社去卖,可以换来钱。
家里粮食是够吃的,缺的就是活钱。
刘德庆一向对张福年很信任,心里也活泛了起来。村里人的需求量毕竟有限,要是能拿出去卖钱,家里以后就不用发愁了。
刘德庆有卖铁筛的经验,换汤不换药,辅佐夏生认真做了一批质量上乘的竹器,趁着天没亮出发,到隔壁公社走街串巷悄悄卖,给钱也行,给粮食也行。等到天黑的时候再回来,每次少说都能挣个两三块,外加二三十斤粮食。
父子两从过了年之后,每个星期都去外面跑一趟,等到刘翠屏放暑假的时候,家里的光景已然大变模样。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以前他三不五时卖一个铁筛,挣个块儿八毛,就算有人知道点风声,看到他病歪歪的,老婆又是个鬼见愁,也没人去举报什么的。
现在他们父子整天砍竹子编竹器,也没见周边多少人去他家里换,东西都哪里去了?肯定是偷偷卖了!
都说家有黄金外有秤,谁家是个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有谱。虽然刘德庆爷儿几个从来不摆阔,但家里吃的喝的穿的,根本不像没有女主人的家庭。
然后,就有人去公社告发了,说刘德庆投机倒把!
现在上头含糊着,公社对于底下人干的事情,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民不举官不究。可有人告发了,公社领导也不能不管。
领导打发个办事员到刘家村来查访,夏生正在编竹席,刘德庆在一边帮忙劈竹子,爷儿两个配合有度。
忽然来了个陌生人,刘德庆忙站起来,一看对方穿着得体,还夹着个公文包,思索对方应该是做官的,“您来了,快请进。”
办事员公事公办,“我是公社领导派来的,有人举报你投机倒把,我来调查情况。”
刘德庆连忙道,“领导,误会了,误会了,我哪里会投机倒把。我这儿子读书不成器,回家里没事干,自己琢磨着编制一些竹器,都是给乡亲们用的。不过人家看他是个孩子,辛苦一场,有时候给个几两粮食。都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哪里就是投机倒把了。”
夏生近来变得机灵了许多,连忙给办事员搬凳子,还倒了一杯茶,这茶叶还是过年剩下的,又把家里的糖果子拿出来招待领导。
办事员坐了下来,喝茶吃果子,“乡里乡亲的,孩子能干,帮人家做点东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人说你们做的多,肯定是悄悄拿出去卖了。”
夏生转了转眼珠子,在一边小声道,“领导,因为我脑袋笨,又没有师傅教,自己瞎琢磨的,有时候东西就做坏了,只能拿去烧火。可能别人看我天天砍竹子,就以为我做了好多,其实能用的真不多。”
刘德庆立刻跟上了,“可不就是,领导您不晓得,这孩子又没拜师,全靠自己瞎琢磨,浪费了不少竹子呢,您看厨房里堆得全是。”
办事员喝着茶水,慢悠悠道,“你们这话,骗旁人也就罢了,肯定是骗不了我的。我能来调查,肯定是打听过了的。你们父子两个经常消失一整天,到哪里去了?”
刘德庆顿时哑然,他擦了擦额头的汗,不知道要怎么辩解。就在这时候,他的胃又剧烈疼痛起来。
他立刻蹲在地上,捂住了胃部。
夏生高声喊起来,“爸,爸你怎么样了?领导,我爸病了好几年了,全靠一口气吊着,求您饶命。”
说完,他飞奔回家拿了药来,刘德庆吃了两粒药丸,半天才缓过劲来。
等到过年的时候,他就把成本挣回来了。张福林要还钱,张福年只收了一半,另外一半给他继续去做周转。
张福林有了营生,有人悄悄去公社举报,被张福林的姑爹压了下来。姑爹知道,很多地方已经半放开了,全部放开只是早晚的事情。
看到张福林干的这样有声有色,张福年想到了自己的大舅子夏生。
夏生手艺精进了不少,他白天上工,早晚接送妹妹,等到农闲的时候,他不是在外头淘腾铁丝,就是在家里琢磨竹子。
人的天赋是老天给的,别看夏生读书时用棒槌都捅不进去几个字,那些竹篾到了他手里,就跟活了一样。
没有师傅教导,他凭着编制铁筛的基础,很快就自学会了编制竹篮、竹筐子,还能做筷子,下一步,他准备研究编制竹席。
刚开始,他编制的东西也就家里用用,偶尔送一送亲戚。村里人谁家缺个什么,也会拿点粮食来换。
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也没人去举报。村里有个手艺人,大家生活也更方便不是。
夏生又上工又做竹器,一年能给家里挣不少粮食。自从他学会了手艺,不再让刘德庆做铁筛,除了上工,其余时间都让他歇着。
他是家里长子,渐渐竟有了做主的样子。上工,做手艺,照顾老父亲和弟弟妹妹。
刘德庆十分庆幸,这个原来懒懒散散嘴馋的大儿子,现在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但夏生毕竟还是个老实孩子,他只能想到做竹器和村里人换粮食。至于挣钱,还是偷偷摸摸做了铁筛到很远的地方去卖,防止被人举报。
张福年悄悄给刘翠屏写信,让她转告刘德庆,自己这边已经有人开始悄悄做买卖,建议夏生做一些精美的竹器,挑着先到旁边的公社去卖,可以换来钱。
家里粮食是够吃的,缺的就是活钱。
刘德庆一向对张福年很信任,心里也活泛了起来。村里人的需求量毕竟有限,要是能拿出去卖钱,家里以后就不用发愁了。
刘德庆有卖铁筛的经验,换汤不换药,辅佐夏生认真做了一批质量上乘的竹器,趁着天没亮出发,到隔壁公社走街串巷悄悄卖,给钱也行,给粮食也行。等到天黑的时候再回来,每次少说都能挣个两三块,外加二三十斤粮食。
父子两从过了年之后,每个星期都去外面跑一趟,等到刘翠屏放暑假的时候,家里的光景已然大变模样。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以前他三不五时卖一个铁筛,挣个块儿八毛,就算有人知道点风声,看到他病歪歪的,老婆又是个鬼见愁,也没人去举报什么的。
现在他们父子整天砍竹子编竹器,也没见周边多少人去他家里换,东西都哪里去了?肯定是偷偷卖了!
都说家有黄金外有秤,谁家是个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有谱。虽然刘德庆爷儿几个从来不摆阔,但家里吃的喝的穿的,根本不像没有女主人的家庭。
然后,就有人去公社告发了,说刘德庆投机倒把!
现在上头含糊着,公社对于底下人干的事情,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民不举官不究。可有人告发了,公社领导也不能不管。
领导打发个办事员到刘家村来查访,夏生正在编竹席,刘德庆在一边帮忙劈竹子,爷儿两个配合有度。
忽然来了个陌生人,刘德庆忙站起来,一看对方穿着得体,还夹着个公文包,思索对方应该是做官的,“您来了,快请进。”
办事员公事公办,“我是公社领导派来的,有人举报你投机倒把,我来调查情况。”
刘德庆连忙道,“领导,误会了,误会了,我哪里会投机倒把。我这儿子读书不成器,回家里没事干,自己琢磨着编制一些竹器,都是给乡亲们用的。不过人家看他是个孩子,辛苦一场,有时候给个几两粮食。都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哪里就是投机倒把了。”
夏生近来变得机灵了许多,连忙给办事员搬凳子,还倒了一杯茶,这茶叶还是过年剩下的,又把家里的糖果子拿出来招待领导。
办事员坐了下来,喝茶吃果子,“乡里乡亲的,孩子能干,帮人家做点东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人说你们做的多,肯定是悄悄拿出去卖了。”
夏生转了转眼珠子,在一边小声道,“领导,因为我脑袋笨,又没有师傅教,自己瞎琢磨的,有时候东西就做坏了,只能拿去烧火。可能别人看我天天砍竹子,就以为我做了好多,其实能用的真不多。”
刘德庆立刻跟上了,“可不就是,领导您不晓得,这孩子又没拜师,全靠自己瞎琢磨,浪费了不少竹子呢,您看厨房里堆得全是。”
办事员喝着茶水,慢悠悠道,“你们这话,骗旁人也就罢了,肯定是骗不了我的。我能来调查,肯定是打听过了的。你们父子两个经常消失一整天,到哪里去了?”
刘德庆顿时哑然,他擦了擦额头的汗,不知道要怎么辩解。就在这时候,他的胃又剧烈疼痛起来。
他立刻蹲在地上,捂住了胃部。
夏生高声喊起来,“爸,爸你怎么样了?领导,我爸病了好几年了,全靠一口气吊着,求您饶命。”
说完,他飞奔回家拿了药来,刘德庆吃了两粒药丸,半天才缓过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