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融合了狼的血脉,满满比旺家更具凶性,才几个月大,只要是不熟悉的气味,它就会攻击。
这一点刘茵和郑向东都很喜欢,他们家里有挺多不能被看见的东西,有满满守住,他们进山或者出门也不用太担心。
沈军依然觉得满满凶残,立刻往外头:“我先回去了,下回再来看虎妞。”
刘茵拍了拍满满的后臀,看它回窝后,才起身笑道:“旺家每天回来越来越晚了,我看它都要扎根山里了。”
“随它去吧。”
刚刚顾着说话,两人都没吃好,回屋后继续吃着,也聊起了怎么和沈军做生意的章程。
郑向东打猎的手艺虽然没有刘茵好,但也能去山里弄些东西。
刘茵觉得不够,但她现在要照顾虎妞,背着孩子去山里肯定不现实。
所以两人想着要不要将二柱和大壮拉进来,郑向东对这两个兄弟是很信任,要不要拉他们只看刘茵的意思。
大壮家人口简单,大壮也是个能守得住秘密的人,就是二柱家里人有点太多了。
就在刘茵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二柱家突然分家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二柱家已经分完家了,可谓是快的队里人都诧异不已。
既然分家,就分得彻底。二柱确定要搬出去之后,就找大队长批了块宅基地,一边收拾着,一边存盖房子的材料。
郑向东去帮忙,刘茵也带着虎妞过去看了下。
“你家咋突然分家了?”
被问的二柱也是一脸懵,吴玉只好解释:“是爹娘的决定,他们说二柱现在结婚生子,已经有了小家庭,是该分家了。”
这显然不符合农村人的观念,像二柱家分家这么早的,队里真没几家。
大多数都是全都住在一起,直到孙子辈要结婚了,才会提一提分家这事儿。
刘茵看了眼去干活的二柱,拉着吴玉偷偷问:“是不是你大嫂说了啥?”
她可没忘记二柱手里头有不少积蓄,之前给了几百块菊婶儿,那时候他大嫂就知道。因此她猜想,会不会是金钱导致这样的结果?
吴玉忙摇头,神色轻松:“没有,大嫂一直挺好的,这回分家,大哥大嫂之前也不知道。他们听到的时候也很惊讶。”
知道刘茵是关心自己家,吴玉又笑着说:“嫂子,其实分家也挺好的,我和大嫂现在相处的好,可时间久了,也会有摩擦,还不如分开住,彼此留着好印象。而且有了自己的家,自己想干啥就干啥,不用顾忌太多。”
这点刘茵深有体会,自己住确实轻松很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当家做主,不用管别人的脸色。
“你们准备盖个啥样的房子?”既然两边的愉快分家,刘茵也就不多问了。
“二柱说先盖个够住的,等有了钱再慢慢添,孩子的房间都等他们长大点再加盖。”
刘茵知道二柱不缺钱,盖房子的花费不是个小数目,钱从哪里来,总得有个说法,因此慢慢加盖确实是个好法子。
等回家之后,刘茵才从郑向东那里得知,二柱这回分家没要多少东西,前几年给菊婶的那三百块一分没要。
刘茵惊讶道:“这事儿吴玉没意见?”
“他手里的钱吴玉知道,咱们还是小看了二柱。”i郑向东笑了笑才说:“二柱跟吴玉说,他爹娘养他不容易,操了很多心,那钱原来就是准备孝敬爹娘的,没道理现在分家还要回来。他还跟吴玉保证,以后一定能赚更多的钱,不会让她过苦日子。”
吴玉嫁到二柱家之后确实没过啥苦日子,家庭和睦,二柱又是听话的,不缺钱不差粮,比起她认识的姑娘,她简直掉进福窝。
“二柱还挺会哄人。”刘茵想到吴玉:“既然二柱分了家,那你以后去山里也叫上他和大壮吧。”
“媳妇儿,你同意让他们一起干了?”
“同意,但知道这事儿的人越少越好。”
除了大壮和二柱,刘茵还想过刘祖,以前那个中二少年早早就不见踪迹,现在成长为一个值得她信任的人,她也想过拉他一把。
但转而想到胡春花和刘庆那尿性后,她还是觉得再等等吧。
现在只要饿不死,等改革开放有的是机会赚钱。
这几年也正好磨练磨练刘祖,让他以后真赚钱了也不至于会飘起来。
郑向东只要媳妇儿同意,其他的事情他绝对会安排好。
从这天开始,他们显而易见的忙碌起来。
二柱和大壮更是狂喜,要不是家里还有家人,他们恨不得扎进山里头住着。
就在二柱家分家的第二天,大队长去城里开完会之后带回来一张报纸,让人给队里的人都念了念,特别是让知青们仔细听。
原来,孙静他们的事情上了报纸,这件事也通晓全国。
首先当然是批评了孙静他们的品德,其次是让各大公社注意,以后不能由着知青挑选工种。
国家都出了郑策,知青一律按照大队分配,如果知青不服从,一律记入档案,这个不服从安排的污点会跟着他们一辈子。
当然,有真才实学的知青例外。
公社和生产大队也要做好调查工作,不能知青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在养殖种田上,还是得将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知青们读书多懂的多,但在农活上还是需要当地人实时指导,不能任由他们随意发挥。
这一点刘茵和郑向东都很喜欢,他们家里有挺多不能被看见的东西,有满满守住,他们进山或者出门也不用太担心。
沈军依然觉得满满凶残,立刻往外头:“我先回去了,下回再来看虎妞。”
刘茵拍了拍满满的后臀,看它回窝后,才起身笑道:“旺家每天回来越来越晚了,我看它都要扎根山里了。”
“随它去吧。”
刚刚顾着说话,两人都没吃好,回屋后继续吃着,也聊起了怎么和沈军做生意的章程。
郑向东打猎的手艺虽然没有刘茵好,但也能去山里弄些东西。
刘茵觉得不够,但她现在要照顾虎妞,背着孩子去山里肯定不现实。
所以两人想着要不要将二柱和大壮拉进来,郑向东对这两个兄弟是很信任,要不要拉他们只看刘茵的意思。
大壮家人口简单,大壮也是个能守得住秘密的人,就是二柱家里人有点太多了。
就在刘茵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二柱家突然分家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二柱家已经分完家了,可谓是快的队里人都诧异不已。
既然分家,就分得彻底。二柱确定要搬出去之后,就找大队长批了块宅基地,一边收拾着,一边存盖房子的材料。
郑向东去帮忙,刘茵也带着虎妞过去看了下。
“你家咋突然分家了?”
被问的二柱也是一脸懵,吴玉只好解释:“是爹娘的决定,他们说二柱现在结婚生子,已经有了小家庭,是该分家了。”
这显然不符合农村人的观念,像二柱家分家这么早的,队里真没几家。
大多数都是全都住在一起,直到孙子辈要结婚了,才会提一提分家这事儿。
刘茵看了眼去干活的二柱,拉着吴玉偷偷问:“是不是你大嫂说了啥?”
她可没忘记二柱手里头有不少积蓄,之前给了几百块菊婶儿,那时候他大嫂就知道。因此她猜想,会不会是金钱导致这样的结果?
吴玉忙摇头,神色轻松:“没有,大嫂一直挺好的,这回分家,大哥大嫂之前也不知道。他们听到的时候也很惊讶。”
知道刘茵是关心自己家,吴玉又笑着说:“嫂子,其实分家也挺好的,我和大嫂现在相处的好,可时间久了,也会有摩擦,还不如分开住,彼此留着好印象。而且有了自己的家,自己想干啥就干啥,不用顾忌太多。”
这点刘茵深有体会,自己住确实轻松很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当家做主,不用管别人的脸色。
“你们准备盖个啥样的房子?”既然两边的愉快分家,刘茵也就不多问了。
“二柱说先盖个够住的,等有了钱再慢慢添,孩子的房间都等他们长大点再加盖。”
刘茵知道二柱不缺钱,盖房子的花费不是个小数目,钱从哪里来,总得有个说法,因此慢慢加盖确实是个好法子。
等回家之后,刘茵才从郑向东那里得知,二柱这回分家没要多少东西,前几年给菊婶的那三百块一分没要。
刘茵惊讶道:“这事儿吴玉没意见?”
“他手里的钱吴玉知道,咱们还是小看了二柱。”i郑向东笑了笑才说:“二柱跟吴玉说,他爹娘养他不容易,操了很多心,那钱原来就是准备孝敬爹娘的,没道理现在分家还要回来。他还跟吴玉保证,以后一定能赚更多的钱,不会让她过苦日子。”
吴玉嫁到二柱家之后确实没过啥苦日子,家庭和睦,二柱又是听话的,不缺钱不差粮,比起她认识的姑娘,她简直掉进福窝。
“二柱还挺会哄人。”刘茵想到吴玉:“既然二柱分了家,那你以后去山里也叫上他和大壮吧。”
“媳妇儿,你同意让他们一起干了?”
“同意,但知道这事儿的人越少越好。”
除了大壮和二柱,刘茵还想过刘祖,以前那个中二少年早早就不见踪迹,现在成长为一个值得她信任的人,她也想过拉他一把。
但转而想到胡春花和刘庆那尿性后,她还是觉得再等等吧。
现在只要饿不死,等改革开放有的是机会赚钱。
这几年也正好磨练磨练刘祖,让他以后真赚钱了也不至于会飘起来。
郑向东只要媳妇儿同意,其他的事情他绝对会安排好。
从这天开始,他们显而易见的忙碌起来。
二柱和大壮更是狂喜,要不是家里还有家人,他们恨不得扎进山里头住着。
就在二柱家分家的第二天,大队长去城里开完会之后带回来一张报纸,让人给队里的人都念了念,特别是让知青们仔细听。
原来,孙静他们的事情上了报纸,这件事也通晓全国。
首先当然是批评了孙静他们的品德,其次是让各大公社注意,以后不能由着知青挑选工种。
国家都出了郑策,知青一律按照大队分配,如果知青不服从,一律记入档案,这个不服从安排的污点会跟着他们一辈子。
当然,有真才实学的知青例外。
公社和生产大队也要做好调查工作,不能知青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在养殖种田上,还是得将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知青们读书多懂的多,但在农活上还是需要当地人实时指导,不能任由他们随意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