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典并未带兵出城追击,第一时间开始整肃整座京都的秩序,只是京都太大,一时半会无法全数控制住。而京都的百姓们,却无法等待宫大将军的整肃行动,他们深知大战之后残兵会造成的危险,拼着老命,向宫典亲自坐镇的那座城门涌去,场面混乱不堪。
而沉默的范闲,则在一小队定州军和出来接应的监察院密探帮助下,从另一道城门回到了京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中。
他没有急着回宫,没有急着去见叶重,而是直接回了范府。根本来不及安慰婉儿,只略略问了一下父亲和靖王爷的情况,便将藤子京拉到一旁,低声慎重地吩咐了几句什么。
自从范府被围,藤子京便拿起了木棒,组织家中的护卫家丁,迎接着一次又一次的诏书和骚扰。好在范建本人不在府中,范府并没有经历大的攻击,而那些残兵流卒,则根本不是范府下人们的对手。
范建训兵,向来极有一套。
藤子京听着少爷的命令,脸色慎重起来,重重地一点头,没有询问原因,也没敢带太多显眼的范府下人,往二十八里坡的方向急驰而去。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有尊严的生存或死亡
看着远去的马车,听着四周隐隐传来的喧哗之声,范闲稍微放了些心——安排藤子京去二十八里坡庆余堂,便是要趁着此时京都的混乱,想方设法,将庆余堂的那些老掌柜们接出京都,散于民间。
这不是范闲突然生出的念头,而是从一开始,他所拟定的计划中的一环。这些老掌柜对于范闲来说很重要,而他们脑中对内库工艺的掌握,对那些机密的熟悉,对于庆国来说更为重要。皇帝陛下虽然念着旧情,留了他们一命,但绝对不会让他们离开京都,落入到别的势力手中,从叶家覆灭至今,已有二十年时间,如果想要把那么多老掌柜统统带出京去,基本上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
可是长公主和太子的谋反,京都的混乱,则给一直苦心经营此事的范闲,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机会。京都众人皆以为陛下已死,宫中乱成一团,京都大乱,一抹亮光现于范闲眼前。
只是他现在着实没有什么人手可以利用,加之后来隐约猜到陛下可能活着,他便将这个计划暂时停止。然而太平别院里,长公主最后附在他耳边说的那几句话,促使他下了最后的决心。当然,即便没有长公主的那些话,范闲依然会想方设法利用当前的局势。
皇帝陛下和长公主的争斗从一开始就在另一个层面上进行着,而范闲虽然一味沉默,似乎只是一个被摆动的棋子,其实也有自己的心思。
他料准了京都必乱,选择混水摸鱼,火中取栗,目光与手段着实犀利。
……
……
不及安抚悲伤之中的婉儿,范闲转身出了府门。长公主的遗体此时便摆放在后园一座幽室之中,他要回皇宫处置一些更紧要的问题,既然知道了皇帝陛下安好无恙的消息,在整件事情的安排上,他必须要做出一些强有力的调整。
不料刚一出府门,便有一队骑兵踏尘而来,范闲眯眼去看,不知是谁的部下。如今京都局面早已大定,定州军掌控宫外,叶重极老成地将皇宫的防御重新交给了大皇子,城内已经没有成建制的叛军。
来的人果然是定州军,一名浑身血污的校官拉停马缰,连滚带爬跑到范闲身前,惶急说道:“公爷,大帅有急事通报。”
庆国猛将牛人无数,各路大军都习惯性地称呼自己的主将为大帅,就如征西军旧部称呼大皇子一般,这名校官既然是定州军的人,口中的大帅自然指的是叶重。范闲一惊,心想莫不是京中又出了什么变数?他本来此时就急着要见叶重,也不及多说什么,一拉马缰,随着那一小队骑兵向着东华门的方向驶去。沿路沉默听着,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范闲听着那名校官的讲述,才知道自己在太平别院的时节,叶重已经找了自己很久——原来太子承乾竟是被叶重堵在了东华门下,此时两边对垒,正在进行着谈判,不知为何,李承乾要求自己去见他。
叶家虽然忽然反水,但叛军依旧势大,残兵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范闲根本没有想到,太子竟然会被困在京都。此时看上去大势初定的城内,原来在安静的某处城门下,还隐着如此凶险的对峙。
他的眼瞳微缩,倒吸一口凉气。如果叛军被逐出京都,一旦野战起,与自己没有丝毫关系,自然由叶家及忠于陛下的各路军方接手,可是被堵在了东华门?太子为什么不冲出去?
一面微虑思考着,马蹄却未停止,没有花多长时间,强行驱散开往正阳门方向拥挤出城的京都百姓,范闲一行人来到了东华门前。
东华门前一片安静,死一般的安静。被城门司及定州军围在一整条长街上的秦家叛军,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紧张而慌张绝望地看着四周的军队。
叛军正中央,秦家几位家将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双方在东华门下已经对峙了整整一个时辰,在太子的强力约束下,叛军没有向东华门发起总攻,也没有向定州军发起反突围。而率领定州军包围此地的叶重,也展现了异常良好的耐心,就这样消磨着时光,等待着太子要求必须到场的范闲到来。
叶重耐心好,叛军的将领却是度日如年,汗水唰唰地在脸上流过,然而他们也不敢轻动,因为败势如山,真要战起来,只怕活不了几个人,但他们也不知道太子殿下究竟在想什么,事涉谋反,哪里还有活路?
而沉默的范闲,则在一小队定州军和出来接应的监察院密探帮助下,从另一道城门回到了京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中。
他没有急着回宫,没有急着去见叶重,而是直接回了范府。根本来不及安慰婉儿,只略略问了一下父亲和靖王爷的情况,便将藤子京拉到一旁,低声慎重地吩咐了几句什么。
自从范府被围,藤子京便拿起了木棒,组织家中的护卫家丁,迎接着一次又一次的诏书和骚扰。好在范建本人不在府中,范府并没有经历大的攻击,而那些残兵流卒,则根本不是范府下人们的对手。
范建训兵,向来极有一套。
藤子京听着少爷的命令,脸色慎重起来,重重地一点头,没有询问原因,也没敢带太多显眼的范府下人,往二十八里坡的方向急驰而去。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有尊严的生存或死亡
看着远去的马车,听着四周隐隐传来的喧哗之声,范闲稍微放了些心——安排藤子京去二十八里坡庆余堂,便是要趁着此时京都的混乱,想方设法,将庆余堂的那些老掌柜们接出京都,散于民间。
这不是范闲突然生出的念头,而是从一开始,他所拟定的计划中的一环。这些老掌柜对于范闲来说很重要,而他们脑中对内库工艺的掌握,对那些机密的熟悉,对于庆国来说更为重要。皇帝陛下虽然念着旧情,留了他们一命,但绝对不会让他们离开京都,落入到别的势力手中,从叶家覆灭至今,已有二十年时间,如果想要把那么多老掌柜统统带出京去,基本上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
可是长公主和太子的谋反,京都的混乱,则给一直苦心经营此事的范闲,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机会。京都众人皆以为陛下已死,宫中乱成一团,京都大乱,一抹亮光现于范闲眼前。
只是他现在着实没有什么人手可以利用,加之后来隐约猜到陛下可能活着,他便将这个计划暂时停止。然而太平别院里,长公主最后附在他耳边说的那几句话,促使他下了最后的决心。当然,即便没有长公主的那些话,范闲依然会想方设法利用当前的局势。
皇帝陛下和长公主的争斗从一开始就在另一个层面上进行着,而范闲虽然一味沉默,似乎只是一个被摆动的棋子,其实也有自己的心思。
他料准了京都必乱,选择混水摸鱼,火中取栗,目光与手段着实犀利。
……
……
不及安抚悲伤之中的婉儿,范闲转身出了府门。长公主的遗体此时便摆放在后园一座幽室之中,他要回皇宫处置一些更紧要的问题,既然知道了皇帝陛下安好无恙的消息,在整件事情的安排上,他必须要做出一些强有力的调整。
不料刚一出府门,便有一队骑兵踏尘而来,范闲眯眼去看,不知是谁的部下。如今京都局面早已大定,定州军掌控宫外,叶重极老成地将皇宫的防御重新交给了大皇子,城内已经没有成建制的叛军。
来的人果然是定州军,一名浑身血污的校官拉停马缰,连滚带爬跑到范闲身前,惶急说道:“公爷,大帅有急事通报。”
庆国猛将牛人无数,各路大军都习惯性地称呼自己的主将为大帅,就如征西军旧部称呼大皇子一般,这名校官既然是定州军的人,口中的大帅自然指的是叶重。范闲一惊,心想莫不是京中又出了什么变数?他本来此时就急着要见叶重,也不及多说什么,一拉马缰,随着那一小队骑兵向着东华门的方向驶去。沿路沉默听着,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范闲听着那名校官的讲述,才知道自己在太平别院的时节,叶重已经找了自己很久——原来太子承乾竟是被叶重堵在了东华门下,此时两边对垒,正在进行着谈判,不知为何,李承乾要求自己去见他。
叶家虽然忽然反水,但叛军依旧势大,残兵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范闲根本没有想到,太子竟然会被困在京都。此时看上去大势初定的城内,原来在安静的某处城门下,还隐着如此凶险的对峙。
他的眼瞳微缩,倒吸一口凉气。如果叛军被逐出京都,一旦野战起,与自己没有丝毫关系,自然由叶家及忠于陛下的各路军方接手,可是被堵在了东华门?太子为什么不冲出去?
一面微虑思考着,马蹄却未停止,没有花多长时间,强行驱散开往正阳门方向拥挤出城的京都百姓,范闲一行人来到了东华门前。
东华门前一片安静,死一般的安静。被城门司及定州军围在一整条长街上的秦家叛军,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紧张而慌张绝望地看着四周的军队。
叛军正中央,秦家几位家将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双方在东华门下已经对峙了整整一个时辰,在太子的强力约束下,叛军没有向东华门发起总攻,也没有向定州军发起反突围。而率领定州军包围此地的叶重,也展现了异常良好的耐心,就这样消磨着时光,等待着太子要求必须到场的范闲到来。
叶重耐心好,叛军的将领却是度日如年,汗水唰唰地在脸上流过,然而他们也不敢轻动,因为败势如山,真要战起来,只怕活不了几个人,但他们也不知道太子殿下究竟在想什么,事涉谋反,哪里还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