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陈院长救命,当年我根本没可能从北边山水间,跟着陛下回来。”宁才人冷漠说着当年的事情,“这件事情你是知道的,可是就算我活着回到京都,迎接我的,依然只是宫中的一道缢令……我是东夷的女俘,当时没有人知道我已经怀上了你,当年如果不是叶家姑娘发话,你,我,如今早已是两条游魂。”
宁才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范闲的母亲,救了你我母子两条性命,当年她出事的时候,你还小,我根本没有任何力量……但如今不同,你手中既然有了些力量,就一定要保住范闲的性命。”
庭院里一片安静,冬日的阳光疏疏淡淡地洒了下来,照在这一对直率纯真、快意恩仇的另类皇族母子身上。
“如果父皇不能容范闲。”大皇子轻声说道:“我虽掌着禁军,只怕也起不到太大作用……也罢,大不了还对方这条命。”
“没有这么可怕,你马上就是要成亲的人了,我怎么忍心让你去冒险。”宁才人盯着他的眼睛说道:“陛下的态度,你不用考虑,只是盯着东宫那边。”
大皇子心中似有所动,马上想到了某个问题,他虽是疏朗心性之人,却不是愚鲁之辈,半晌之后震惊说道:“如果只是叶家后人,父皇断不肯留下范闲,而看这几天的动向……只有一个可能!”
宁才人似笑非笑道:“终于猜出来了?娘也是这般想的,能让陛下不追究当年所谓的谋逆之事,甚至连太后老祖宗都保持沉默,只有一个解释,范闲不仅仅是叶家姑娘的儿子,也是……他自己的儿子。换句话说,范闲,就是世人从来不知道的一位皇子,是你的兄弟。”
大皇子面色变得有些难看,双拳紧握,有些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半晌之后才迟疑说道:“难道……范闲真是父皇的儿子?那范尚书呢?……如果这些都是真的,为什么父皇当年要将范闲送到澹州?”
宁才人冷笑道:“当年?当年的事情谁能完全清楚,不要忘记范闲的母亲,可是让宫里最有力量的那两位妇人恨到了骨头里。”
大皇子眨了眨双眼,有些不敢相信这句话是从母亲的嘴里听到的,在心中思忖良久,说道:“如果母亲都能猜到范闲的真正身世,我看宫外或许早就已经传开了。”
“猜到就猜到吧。”宁才人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英气十足说道:“说不定这是院长大人愿意见到的,说不定整出这些事来,是他老人家在替皇上分忧解难,毕竟陛下大概也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这个儿子。”
※※※
皇帝怎样处治范闲?这是最近这些天京都官员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传言是真,范闲只有被索入狱一条出路。如果传言是假,宫中也应该透过某种方式,比如封赏,比如口头慰勉之类的来消除影响。
传言越传越离奇,而监察院的反应,范府的安静,似乎都在证实着这条传言,范闲,就是当年叶家女主人的遗孤。问题是:宫中一直没有派人来抓他!
这事情就变得相当有趣了。
陛下保持着沉默,宫中保持着沉默。人们糊涂之余,开始猜测不止。朝官们本来都保持着聪明的平静,就连都察院御史们也只是小心翼翼上了几封奏章,讲述了一下京中流言,但陛下留中不发,官员也无可奈何。
这种猜测,随着一位胆大智商低的官员跳将出来,惹出了朝堂之上的一阵风波后,终于达到了峰值。
这位官员姓毛名阅良,乃是礼科给事中,负责审阅奏章,辩驳矫正出言不当者。这位糊涂官员本性粗直,一心向往圣人圆满之治,最见不得任何于朝廷颜面有损之事。关于范闲身世的传言在京都流传起来后,毛阅良完全傻到极点地忽略了同僚们的沉默,直愣愣地当朝进言,请陛下下旨训斥这等不实传言,还范提司大人一个清白名声。
朝堂之上,皇帝只是淡淡道了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愚民好事,众卿何须混杂其中,失了体面分寸。”
谁知毛阅良却是不依不饶,硬说流言对范提司官声有损,若流言为假,则应朝廷明文驳斥,若流言为真,则应依庆律追究范提司隐瞒朝廷、私入朝堂之罪,范府勾结贼人,心存不轨之罪。
即便这些流言荒诞不可信,但至少陛下为了朝廷颜面考虑,也应让两位范大人自辩一二,而且小范大人已经不适合再继续担任监察院提司一职,至于内库……
这番糊涂混帐话还没有说完,陛下已经是大怒离座,吩咐侍卫将毛阅良叉了出去,痛打了二十廷杖,如果不是最后太后出面求情,只怕这位傻到极点的六科给事中,竟是要被陛下活活打死!
没有人知道,这位六科给事中身后的信阳背景,也没有人知道,陛下最后的怒意,来自于太后出面保人。
对于皇帝来说,他最忌惮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妹妹与自己的儿子们联合起来,当此局势,一代雄主冷漠乃至强蛮地做出了反应,硬生生保留住了范闲的一应官职与爵位,这是一种姿态,一种雄狮守护领地的姿态。
但庆国的官民们并不知道宫里的问题,廷杖之事一出,京都震惊!联想到上次都察院弹劾范闲,也被惨打了一顿廷杖,人们重新注意到,范闲这些年所获得的无上圣眷,实在是连几位皇子都比不上!
再联想到陛下对于这件事情的含糊态度,人们开始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宁才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范闲的母亲,救了你我母子两条性命,当年她出事的时候,你还小,我根本没有任何力量……但如今不同,你手中既然有了些力量,就一定要保住范闲的性命。”
庭院里一片安静,冬日的阳光疏疏淡淡地洒了下来,照在这一对直率纯真、快意恩仇的另类皇族母子身上。
“如果父皇不能容范闲。”大皇子轻声说道:“我虽掌着禁军,只怕也起不到太大作用……也罢,大不了还对方这条命。”
“没有这么可怕,你马上就是要成亲的人了,我怎么忍心让你去冒险。”宁才人盯着他的眼睛说道:“陛下的态度,你不用考虑,只是盯着东宫那边。”
大皇子心中似有所动,马上想到了某个问题,他虽是疏朗心性之人,却不是愚鲁之辈,半晌之后震惊说道:“如果只是叶家后人,父皇断不肯留下范闲,而看这几天的动向……只有一个可能!”
宁才人似笑非笑道:“终于猜出来了?娘也是这般想的,能让陛下不追究当年所谓的谋逆之事,甚至连太后老祖宗都保持沉默,只有一个解释,范闲不仅仅是叶家姑娘的儿子,也是……他自己的儿子。换句话说,范闲,就是世人从来不知道的一位皇子,是你的兄弟。”
大皇子面色变得有些难看,双拳紧握,有些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半晌之后才迟疑说道:“难道……范闲真是父皇的儿子?那范尚书呢?……如果这些都是真的,为什么父皇当年要将范闲送到澹州?”
宁才人冷笑道:“当年?当年的事情谁能完全清楚,不要忘记范闲的母亲,可是让宫里最有力量的那两位妇人恨到了骨头里。”
大皇子眨了眨双眼,有些不敢相信这句话是从母亲的嘴里听到的,在心中思忖良久,说道:“如果母亲都能猜到范闲的真正身世,我看宫外或许早就已经传开了。”
“猜到就猜到吧。”宁才人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英气十足说道:“说不定这是院长大人愿意见到的,说不定整出这些事来,是他老人家在替皇上分忧解难,毕竟陛下大概也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这个儿子。”
※※※
皇帝怎样处治范闲?这是最近这些天京都官员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传言是真,范闲只有被索入狱一条出路。如果传言是假,宫中也应该透过某种方式,比如封赏,比如口头慰勉之类的来消除影响。
传言越传越离奇,而监察院的反应,范府的安静,似乎都在证实着这条传言,范闲,就是当年叶家女主人的遗孤。问题是:宫中一直没有派人来抓他!
这事情就变得相当有趣了。
陛下保持着沉默,宫中保持着沉默。人们糊涂之余,开始猜测不止。朝官们本来都保持着聪明的平静,就连都察院御史们也只是小心翼翼上了几封奏章,讲述了一下京中流言,但陛下留中不发,官员也无可奈何。
这种猜测,随着一位胆大智商低的官员跳将出来,惹出了朝堂之上的一阵风波后,终于达到了峰值。
这位官员姓毛名阅良,乃是礼科给事中,负责审阅奏章,辩驳矫正出言不当者。这位糊涂官员本性粗直,一心向往圣人圆满之治,最见不得任何于朝廷颜面有损之事。关于范闲身世的传言在京都流传起来后,毛阅良完全傻到极点地忽略了同僚们的沉默,直愣愣地当朝进言,请陛下下旨训斥这等不实传言,还范提司大人一个清白名声。
朝堂之上,皇帝只是淡淡道了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愚民好事,众卿何须混杂其中,失了体面分寸。”
谁知毛阅良却是不依不饶,硬说流言对范提司官声有损,若流言为假,则应朝廷明文驳斥,若流言为真,则应依庆律追究范提司隐瞒朝廷、私入朝堂之罪,范府勾结贼人,心存不轨之罪。
即便这些流言荒诞不可信,但至少陛下为了朝廷颜面考虑,也应让两位范大人自辩一二,而且小范大人已经不适合再继续担任监察院提司一职,至于内库……
这番糊涂混帐话还没有说完,陛下已经是大怒离座,吩咐侍卫将毛阅良叉了出去,痛打了二十廷杖,如果不是最后太后出面求情,只怕这位傻到极点的六科给事中,竟是要被陛下活活打死!
没有人知道,这位六科给事中身后的信阳背景,也没有人知道,陛下最后的怒意,来自于太后出面保人。
对于皇帝来说,他最忌惮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妹妹与自己的儿子们联合起来,当此局势,一代雄主冷漠乃至强蛮地做出了反应,硬生生保留住了范闲的一应官职与爵位,这是一种姿态,一种雄狮守护领地的姿态。
但庆国的官民们并不知道宫里的问题,廷杖之事一出,京都震惊!联想到上次都察院弹劾范闲,也被惨打了一顿廷杖,人们重新注意到,范闲这些年所获得的无上圣眷,实在是连几位皇子都比不上!
再联想到陛下对于这件事情的含糊态度,人们开始我猜,我猜,我猜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