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只是为了实现目标,他的目标是打造向南、向西的两条汉家扩张通道,本时代没有人相信打匈奴会有利可图,天子自己也不相信打匈奴有利益,只是纯粹的争霸思想,强大的大汉帝国要干掉骑在头上的匈奴帝国。
列侯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久了,天子对列侯的戒备和提防之心越来越强,至今没拿掉中尉樊它广,卫尉庄青翟的九卿只是因为征三越的战争刚结束,对有功之臣的安抚措施不到位,导致三军怨言颇多对朝廷很不满,朝廷需要安抚三军提出来的意见,不能轻易动有功之臣。
再者,匈奴还没打就自乱阵脚,天子也没信心用李广、程不识、公孙敖之流打下匈奴,离开军功爵列侯们的鼎力支持能否玩得转匈奴战争尚是个未知数,皇帝决定暂时按下矛盾只是权宜之计,过个两三年准备充足信心提升,说不定皇帝会临阵换将,或者借着战争对列侯发难。
曹时不会有太多个人危险,毕竟他和天子刘彻的特殊关系摆在那里,但是功勋列侯集团可就不好说了,曹时若不想做个掉毛的凤凰光杆司令,就得想方设法保护功勋列侯集团的利益,南下就是他打造的一条利益链条,西南夷是下一步扩张的方向。
朝廷要备战匈奴,三年被不会对西南夷动手,不代表西南夷会安静下来,滇王对夜郎国的垂涎是世人皆知的,这是个非常好的扩张机会,毕竟朝廷不愿意触动大军,不代表大汉帝国就没有可战之兵,列侯们是一支,刑徒军团是另一支。
大汉帝国的杀手锏就是刑徒军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用刑徒为主力。
曹时心情沉重:“还要等待三年的时间,如果匈奴人不安分该怎么办?三年来得及吗?”
第239章 寒冬袭长安
呼啸的北风夹杂着细小的冰屑倾泻而下,今年北方的风雪来的格外早,才十月初关中就降下第一场大雪,今年比往年更加寒冷。武婴齐走在马队的最前面,焦急的催促着:“大家别拖着脚步,尽量走快点!赶在大雪来临之前回到长安城,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今年是个寒冬!”
“寒冬!”
队伍里的人们闻着无不色变。
秦末汉初有过一次短暂的寒冷期,前后不过三十年的时间,至汉惠帝驾崩以来日渐温暖,每年春天化雪的时间都要提前一些,几十年来气候温暖湿润,大风大雨的强对流天气频繁,很少听说某地有旱灾和蝗灾的传闻,日子比以前过的更好了。
气候好并不意味着每年都是好时节,比如汉景帝后元二年的春夏之际,频繁的地震,局部地区的蝗灾和瘟疫出现,证明那年的年景并不好,局部有干旱影响当年的收成。
最近几年的情况是冬天雨雪越来越多,每年冬天长安城的积雪都会更多一些,大量积雪导致春天的汛期洪水也更为迅猛,构成天灾的每个环节都在隐隐契合,或许某个时间段就会突然爆发出来。
武婴齐很担心,今年的寒冬绝不是普通冬天那么简单,他在青唐高原上生活了整整两年时光,曾经体会到高原的极度严寒,当高原上刮起大风雪时,就算强壮的牦牛也无能为力,彪悍的羌人只有瑟缩在几层厚的毡帐里烤火取暖。
十月初新年就降低到零下冰点,毫无疑问今年的冬天将会格外的漫长寒冷。大雪会直接影响长安的交通,更多的老人会再寒冷中去世。冬天进行的郡国兵军事训练会受到影响,以上都不是最主要的麻烦。最糟糕的是北方的强邻匈奴帝国。
武婴齐缩担心的,也是朝廷三公九卿缩担心的。
未央宫温室殿。
田蚡挑开厚重的绒布帘,冰凉的风夹杂着雪片往殿里钻,雪片打在脸上融化成冰冷的水,溅湿了他精心修剪的胡须,凉风顺着衣领和袖口钻入身体冻的他直打寒噤:“这鬼天气真冷。”
“太尉快把帘子放下,外边太冷了。”
“好好。”
听到背后的声音,田蚡立刻换了张面孔,笑容可掬地说道:“丞相辛苦了。大冷的天还要为国事操劳。”
窦婴看了一眼,不咸不淡地说道:“大家一样忙都不必居功,为国事操劳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只希望这场风雪尽快过去,今年的冬天不要太冷。”
“丞相所言极是了,今年不冷对大家都好。”
三公九卿把话头绕过去,心照不宣的避开那些让人头疼的麻烦,当今天子是个大有为的皇帝,登基四年开疆万里功勋卓著。大汉帝国蒸蒸日上的势头下,再配上志向远大的年轻天子,公顷们想泼凉水也不行。
朝中文武百官中形成一股主战的风潮,大肆鼓吹大汉军力天下无敌。他们描述的匈奴就像一只外强中干的老狮子,兵锋正盛的汉军遇到匈奴人就如砍瓜切菜不费吹灰之力。
这股势力是以太中大夫韩嫣、公孙贺为首的年轻人,他们另个身份是出自太子随从的老人。许多老官僚气急败坏的斥责胡闹,但更多的人则视之为天子的授意。用意显然是为打匈奴做好舆论铺垫准备。
窦婴扫过站班的官僚:“车骑将军今天又没来?”
“没来,前几天来未央宫拜见天子。说是商讨江夏郡治迁徙。”
“沙羡县我以前曾经去过,长江中部的平原,直通云梦泽的必经之地,车骑将军挑选此地也是煞费苦心。”
田蚡嫉妒心发作道:“我听说车骑将军出资建设沙羡,或许存着搭顺风车的打算也不一定。”
列侯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久了,天子对列侯的戒备和提防之心越来越强,至今没拿掉中尉樊它广,卫尉庄青翟的九卿只是因为征三越的战争刚结束,对有功之臣的安抚措施不到位,导致三军怨言颇多对朝廷很不满,朝廷需要安抚三军提出来的意见,不能轻易动有功之臣。
再者,匈奴还没打就自乱阵脚,天子也没信心用李广、程不识、公孙敖之流打下匈奴,离开军功爵列侯们的鼎力支持能否玩得转匈奴战争尚是个未知数,皇帝决定暂时按下矛盾只是权宜之计,过个两三年准备充足信心提升,说不定皇帝会临阵换将,或者借着战争对列侯发难。
曹时不会有太多个人危险,毕竟他和天子刘彻的特殊关系摆在那里,但是功勋列侯集团可就不好说了,曹时若不想做个掉毛的凤凰光杆司令,就得想方设法保护功勋列侯集团的利益,南下就是他打造的一条利益链条,西南夷是下一步扩张的方向。
朝廷要备战匈奴,三年被不会对西南夷动手,不代表西南夷会安静下来,滇王对夜郎国的垂涎是世人皆知的,这是个非常好的扩张机会,毕竟朝廷不愿意触动大军,不代表大汉帝国就没有可战之兵,列侯们是一支,刑徒军团是另一支。
大汉帝国的杀手锏就是刑徒军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用刑徒为主力。
曹时心情沉重:“还要等待三年的时间,如果匈奴人不安分该怎么办?三年来得及吗?”
第239章 寒冬袭长安
呼啸的北风夹杂着细小的冰屑倾泻而下,今年北方的风雪来的格外早,才十月初关中就降下第一场大雪,今年比往年更加寒冷。武婴齐走在马队的最前面,焦急的催促着:“大家别拖着脚步,尽量走快点!赶在大雪来临之前回到长安城,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今年是个寒冬!”
“寒冬!”
队伍里的人们闻着无不色变。
秦末汉初有过一次短暂的寒冷期,前后不过三十年的时间,至汉惠帝驾崩以来日渐温暖,每年春天化雪的时间都要提前一些,几十年来气候温暖湿润,大风大雨的强对流天气频繁,很少听说某地有旱灾和蝗灾的传闻,日子比以前过的更好了。
气候好并不意味着每年都是好时节,比如汉景帝后元二年的春夏之际,频繁的地震,局部地区的蝗灾和瘟疫出现,证明那年的年景并不好,局部有干旱影响当年的收成。
最近几年的情况是冬天雨雪越来越多,每年冬天长安城的积雪都会更多一些,大量积雪导致春天的汛期洪水也更为迅猛,构成天灾的每个环节都在隐隐契合,或许某个时间段就会突然爆发出来。
武婴齐很担心,今年的寒冬绝不是普通冬天那么简单,他在青唐高原上生活了整整两年时光,曾经体会到高原的极度严寒,当高原上刮起大风雪时,就算强壮的牦牛也无能为力,彪悍的羌人只有瑟缩在几层厚的毡帐里烤火取暖。
十月初新年就降低到零下冰点,毫无疑问今年的冬天将会格外的漫长寒冷。大雪会直接影响长安的交通,更多的老人会再寒冷中去世。冬天进行的郡国兵军事训练会受到影响,以上都不是最主要的麻烦。最糟糕的是北方的强邻匈奴帝国。
武婴齐缩担心的,也是朝廷三公九卿缩担心的。
未央宫温室殿。
田蚡挑开厚重的绒布帘,冰凉的风夹杂着雪片往殿里钻,雪片打在脸上融化成冰冷的水,溅湿了他精心修剪的胡须,凉风顺着衣领和袖口钻入身体冻的他直打寒噤:“这鬼天气真冷。”
“太尉快把帘子放下,外边太冷了。”
“好好。”
听到背后的声音,田蚡立刻换了张面孔,笑容可掬地说道:“丞相辛苦了。大冷的天还要为国事操劳。”
窦婴看了一眼,不咸不淡地说道:“大家一样忙都不必居功,为国事操劳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只希望这场风雪尽快过去,今年的冬天不要太冷。”
“丞相所言极是了,今年不冷对大家都好。”
三公九卿把话头绕过去,心照不宣的避开那些让人头疼的麻烦,当今天子是个大有为的皇帝,登基四年开疆万里功勋卓著。大汉帝国蒸蒸日上的势头下,再配上志向远大的年轻天子,公顷们想泼凉水也不行。
朝中文武百官中形成一股主战的风潮,大肆鼓吹大汉军力天下无敌。他们描述的匈奴就像一只外强中干的老狮子,兵锋正盛的汉军遇到匈奴人就如砍瓜切菜不费吹灰之力。
这股势力是以太中大夫韩嫣、公孙贺为首的年轻人,他们另个身份是出自太子随从的老人。许多老官僚气急败坏的斥责胡闹,但更多的人则视之为天子的授意。用意显然是为打匈奴做好舆论铺垫准备。
窦婴扫过站班的官僚:“车骑将军今天又没来?”
“没来,前几天来未央宫拜见天子。说是商讨江夏郡治迁徙。”
“沙羡县我以前曾经去过,长江中部的平原,直通云梦泽的必经之地,车骑将军挑选此地也是煞费苦心。”
田蚡嫉妒心发作道:“我听说车骑将军出资建设沙羡,或许存着搭顺风车的打算也不一定。”